导读:本文包含了反事实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事实表达,人称限制,解除
反事实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苗志娟[1](2018)在《浅析日语反事实表达中的人称问题——以「~ばよかった」与「~ばよかったの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反事实表达「~ばよかった」与「~ばよかったのに」存在人称限制,这一点也是日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容易产生误用的地方。本稿立足于人称视角,从人称限制和如何解除人称限制两方面对「~ばよかった」与「~ばよかったのに」进行考察,以期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23期)
何朝安[2](2015)在《作为内在属性的倾向性及其反事实条件句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倾向性问题是当代分析哲学的核心问题。诉诸虚拟条件句是理解倾向性的基本出发点,但必须对条件句的语义学解释作出恰当限制。当代哲学关于属性的一般形而上学研究蕴含倾向属性是内在属性,这一点深入揭示了倾向属性相对于自然定律的索引性特征。此特征引导我们走向一种标准的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它所提供的语义学限制将为简单条件句分析提供恰当辩护。(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袁毓林[3](2015)在《汉语反事实表达及其思维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学者关于汉语母语者难以进行反事实表达理解和相应推理的实验存在争论。事实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有大量语法化的反事实条件句式,只是汉语研究者对这种句式的反事实语义特点不敏感。究其原因在于,汉语反事实条件句一般都有强烈的情感倾向(表示庆幸或遗憾),这强化了反事实思维的结果对比机制,弱化了其因果推理机制,最终掩盖了反事实思维在因果推理方面的逻辑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条件的反事实性。汉语的反事实表达及其背后的思维特点,反映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塑造和互相推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于蓉[4](2011)在《关于日语反事实条件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对日语条件句中的反事实条件句的基本性质进行考察研究。意在从认知语言学以及语用学的角度,对反事实条件句的用法、意义、功能进行全面地说明。所以本文站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立场,引用句法结构、语气和言语行为的理论,分基本表达、语气、语用功能叁个方面来考察反事实条件句的基本性质。首先,反事实条件句根据实现的可能性,可分为永久不可能实现的明确反事实条件句和具有实现可能性根据表现特征判断反事实性的一般反事实条件句。对于具有实现可能性根据表现特征判断反事实性的一般反事实条件句,可以从接续助词,后句时态,谓语的状态性等表现特征来判断其反事实性。从而理解反事实条件句的字面意思表达。在此基础上,研究反事实条件句语气层面的特征,明确说话人的心理层面的表达。前句中虽然没有语气形式出现,但是能够表达说话人对真伪的认识,属于广义的语气范围。后句中虽然语气形式丰富,但是主要发挥说明,认识语气的功能。然后,在语用方面,探明反事实条件句在交流过程中表达的言语行为。反事实条件句能够间接地完成指示行为,标明情感的言语行为。通过以上叁个方面的研究结论,明确反事实条件句的基本性质,希望使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反事实条件句,提高写作与交流能力。(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1-04-15)
杨敏[5](2009)在《语言相对论:二语习得中的反事实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思维和文化叁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家们试图弄清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从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诞生以来,许多学者试图阐释理解沃尔夫理论,并用其指导其他更为具体的语言学研究。本文在在前人对沃尔夫理论阐释的基础上,表达了作者对语言相对论的理解,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着重研究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反事实表达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一个试验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希望借此试验发现,对二语习得和教学方式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沃尔夫理论诞生之前,人们认为语言和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唯一的。沃尔夫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固有观念,他认为不同语言群体在思维中对这个世界的映射也是不同的。简言之,语言与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沃尔夫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语言对思维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沃尔夫理论被分为“强式”假说和“弱式”假说。“强式”假说又被称作语言决定论,是较为极端的理解,认为语言决定人们的思维。本文主要选取对沃尔夫理论和反事实思维研究有突出贡献的叁位学者,对他们的见解进行回顾及评价。第一位是语言学家罗伯特·开普勒,在着作《文化思维模式》中,他用简单的涂鸦图画归纳总结了5个语言群体的思维方式。作者认为,他显示了一种极强的种族中心观。他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作为中心,把他们所认为的语言规则作为衡量标准,从其他语言群体所犯的“错误”中简单归纳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之后,开普勒又撰写了《事实与反事实——汉语写作研究》。他认为,中国人没有反事实思维能力,因为汉语中没有和英语中相同的反事实表达。然而,作者认为他的实验漏洞百出,逻辑错误。他的两部作品虽然有影响力,但都是对沃尔夫理论狭隘的理解,过分夸大了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同样对卡普勒存有异议的学者克里斯多夫·科沃,通过对台湾大学学生多次修改的手稿以及一场英语辩论的文稿分析中,得出结论,中国学生并非没有反事实思维,他们通过上下文,行文思路等别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反事实思维。科沃认为,沃尔夫与开普勒不同,他没有种族中心主义的观点,他把别的语言群体当做对英语为母语群体的一种补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除了上述两位学者之外,作者还引用了认知语言学家福柯尼尔和特纳儿的理论来佐证中国人是有反事实思维能力的。这两位学者认为,反事实思维是人类思维中非常常见及普遍的一种方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方式。与上述学者不同的是,本文作者重点研究了中国学生在二语习得中碰到的问题。虽然中国学生有反事实思维的能力,但却在反事实表达上却频频犯错,学生究竟碰到了什么具体的问题,以及这背后的原因是二语习得领域中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为此,作者对20名高叁学生进行了一个小试验。作者要求他们对5幅能够触发反事实思维的图片进行英语写作。在完成此项任务后,作者又对其中5名试验者进行了采访。通过对学生写作数据的分析,作者将学生所写反事实句子分为5类。从对这5类句子的分析中,作者发现,学生不仅仅容易犯各种语法错误,还有着排斥、逃避使用正确反事实表达的心理。结合数据分析和采访,作者认为,一方面,中国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反事实表达的接触练习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几个局限的话题内,无法达到对此类语法现象的熟练和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汉语和英语间的差异,因此容易将汉语直接翻译到英语,并使用了错误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另外,汉语写作习惯与英语写作习惯不同,汉语作者通常通过上下文来表达意思,将理解意思的责任交给读者,而英语中作者则通过特有语法来直接表达。本文作者更从上述试验结论中,提出了教学改进意见。试验数据和结论让作者更为肯定,语言、思维和文化叁者息息相关,互相作用,而并非某一方绝对制约另一方。在二语学习和教学中,我们该把叁者融为一体,绝不孤立地进行语言训练。只有以此为根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最终促进英语学习。(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5-24)
舒萌之[6](2007)在《反事实条件句逻辑表达及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针对反事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onals)的综述性研究。反事实条件句(也称违实句或虚拟条件句)的逻辑表达和语义分析是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长期以来关心的问题。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形式语义学,语用学的发展为反事实条件句的研究贡献良多,尤其是可能世界语言学(Possible World Semantics)。可能世界语义学由美国逻辑学家Kripke提出的一种集合论语义,讨论模态逻辑的形式语言的符号和公式的意义的语义学。它给现代模态逻辑奠定了严格的语义学基础。在本文中,作者以可能世界语义理论为框架,辅以其他理论(如后设语言理论和情境语义理论),分析违实条件句的逻辑性。其中会综合在此方面有建树的语言学家的理论,重点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事实句与反事实条件句之间的关系;第二,反事实条件句内在的意义模糊性;第叁,条件句推理规则的有效性。本文的理论主要涉及到如下几种:F. Ramsey(1931)提出构想,而在后来为Chisholm(1946)以及N. Goodman(1947)等人所发展的可共同支撑性理论(Cotenability Theory);Burks(1951)提出的严格条件句理论(Strict Conditional Theory);Kripke提出的可能世界语义学(一种集合论语义,讨论模态逻辑的形式语言的符号和公式的意义的语义学)。这些理论后来都被Lewis扬弃和发展,成为集大成者,并最终采用可能世界理论作为分析反事实条件句的理论基石。的确,反事实条件句研究领域中,可能世界理论方法是最广为人知和为人接受的理论,但众理论几乎都有重迭部分和共同点,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赢家。如Lewis (1983)提出,几乎没有哪种哲学理论靠雄辩胜过另一种,只不过在某些时候,它碰巧取得了我们的最大共识,因而胜出。一种共识是:反事实条件句的语义表达通常是直白无误的,问题出在所谓的“语用模糊”上。根据句法规则得到的条件句的逻辑式,其语义是相对不确定的,我们可以得到的仅仅是事实条件句的语义表达。试图解决语用问题来识别反事实条件句中的决定性信息,至今为止没有很大进展。在自然谈话中,说话者必须为了表达语句的反事实意义而填入恰当的信息,而听话者也必须解读此信息,即使它并没有被充分表达。即使逻辑学家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也没有妨碍人们自由地使用违实句。最后也许只能说明,正如Lewis所言,我们找不到违实句的充分综合性解答。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放弃尝试。(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7-06-01)
反事实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倾向性问题是当代分析哲学的核心问题。诉诸虚拟条件句是理解倾向性的基本出发点,但必须对条件句的语义学解释作出恰当限制。当代哲学关于属性的一般形而上学研究蕴含倾向属性是内在属性,这一点深入揭示了倾向属性相对于自然定律的索引性特征。此特征引导我们走向一种标准的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它所提供的语义学限制将为简单条件句分析提供恰当辩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事实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苗志娟.浅析日语反事实表达中的人称问题——以「~ばよかった」与「~ばよかったのに」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2].何朝安.作为内在属性的倾向性及其反事实条件句表达[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3].袁毓林.汉语反事实表达及其思维特点[J].中国社会科学.2015
[4].于蓉.关于日语反事实条件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杨敏.语言相对论:二语习得中的反事实表达[D].复旦大学.2009
[6].舒萌之.反事实条件句逻辑表达及相关研究[D].湖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