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磨拉石建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构造体制转换,黄陵背斜,早白垩世,中扬子地区
磨拉石建造论文文献综述
徐大良,刘浩,魏运许,彭练红,邓新[1](2014)在《中扬子地区燕山期构造体制转换时限:来自白垩纪磨拉石建造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磨拉石建造作为一种大地构造相被划分为拉张型、挤压型、剪切型等叁种类型[1],可有效约束造山作用时限[2]。中上扬子地区在燕山期经历了自东向西的会聚变形过程,但对于其结束时限的认识还存在争论。在该区黄陵背斜东侧沉积了相对完整的白垩系,本文认为早晚白垩世地层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磨拉石建造,可有效约束该区燕山期构造体制转换时限。黄陵背斜东侧的早白垩世地层包括石门组和五龙组,为一套冲积扇砾岩一河流相砂泥岩为主的红(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49:华南大陆构造论文集》期刊2014-10-20)
田彬[2](2008)在《塔西南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西北缘西昆仑的活化隆升,并在塔西南坳陷内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是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强烈隆升的产物,良好地记录了高原的隆升过程。本论文将通过分析其在坳陷内留下的沉积物记录反演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隆升的性质和特征。塔西南坳陷的沉降与西昆仑及青藏高原的隆升存在着良好的耦合关系,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塔西南地区的沉积作用与西昆仑的造山作用之间在时间、空间、成因机制、物源供应等方面。通过对塔西南地层的层序及不整合分析,塔西南坳陷新生代以来主要发生了古近纪与前古近纪,新近纪与古近纪及中—晚更新世与早更新世之间的不整合,这叁次不整合面反映了叁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均导致了西昆仑的强烈隆升剥蚀及塔西南沉降速率的加快和沉积物的快速充填。通过对沉积物厚度、岩性、颜色、成分的对比及粒度、重矿物、年代的分析,得出磨拉石建造分为4个阶段:阿图什组下部为第一阶段,上部为第二阶段,西域组为第叁阶段,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为第四阶段。通过对磨拉石沉积岩石学的分析,并结合裂变径迹及磁性分析,我们将西昆仑的隆升历史划分为5个阶段:(1)上新世以前,无磨拉石建造特征,说明西昆仑隆升速率较慢;(2)上新世早期,西昆仑山前开始出现砾岩沉积,即西昆仑隆升速率加快;(3)上新世晚期,岩性变化明显,西域砾岩出现,反映西昆仑隆升速率更快;(4)早更新世时期,底部局部出现了一次不整合,表明塔西南出现了一次构造运动。此后岩性更粗,表明西昆仑隆升速率继续加快;(5)早更新世末期的构造运动使更新世以前的地层全部卷入,说明此次运动非常剧烈,西昆仑处于强烈隆升状态。此后磨拉石沉积持续,西昆仑仍然维持高速隆升的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8-05-01)
陈杰,卢演俦,丁国瑜[3](2001)在《塔里木西缘晚新生代造山过程的记录——磨拉石建造及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西缘帕米尔 -西昆仑山北麓和西南天山南麓前陆盆地中巨厚的晚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在岩石地层上包括阿图什组、西域组、乌苏组和戈壁组。通过对这套磨拉石建造及其中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的野外观测 ,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 ,初步研究了西域砾岩 (即西域组 )和西域运动的起始年代以及西域运动可能的演化阶段 ,得到如下初步认识 :1 )研究区西域砾岩开始沉积于 3 .5~ 4.6MaB .P .之前 ,其底界具有穿时性 ,其年代从山体向前陆盆地一般逐渐变新 ;2 )在上述前陆盆地分布着 4~ 6排由晚新生代磨拉石建造组成的逆断层 -褶皱带。各排褶皱带均发育有生长地层及生长不整合 ,生长地层的开始沉积指示了该排褶皱和相应生长不整合的开始形成。从最靠山体一排褶皱带生长地层开始沉积的年代 ,初步判定西域运动的起始年代在西昆仑山叶城附近约为 3 .6MaB .P .,在西南天山喀什附近显然早于 2 .4MaB .P .。此后该运动可能经历了 4~ 6个活动阶段 ,每一阶段又由若干个相对活跃期和相对稳定期组成。它们可通过各排褶皱带内生长地层的产状、组成和年代测定来确定。本文还探讨了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形成过程中构造变形与侵蚀 -剥蚀和沉积作用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01年06期)
张海元[4](2000)在《天水上磨水库磨拉石建造红砂岩的工程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上磨水库磨拉石建造红砂岩的岩性、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的论述 ,对红砂岩的变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专题论述 ,对红砂岩的真空饱和含水量与其强度、变形模量、密度相关关系等作了总结。提出红砂岩在浸水、失水风干和再浸水的不断循环条件下 ,其强度会大幅度降低 ,为本工程施工、设计及与之相类似的工程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甘肃地质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揭育金,黄廷[5](1998)在《福建省印支期磨拉石建造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福建省叁迭纪地层基本特征的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认为中叁迭世的安仁组属于与印支造山运动同造山期的磨拉石建造;而晚叁迭世的大坑村组、文宾山组、焦坑组则是代表新构造旋回底部层序沉积的磨拉石建造。(本文来源于《福建地质》期刊1998年01期)
周鼎武,董云鹏,华洪,刘颖宇[6](1996)在《“磨拉石建造”和“不整合”在地层对比中的意义——以扬子地块及其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子地块及其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争议较大,主要是对“地层不整合”和“磨拉石建造”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笔者据现代构造理论,对地壳变形和沉积建造的控制作用认为,地层不整合可以发育在被动大陆边缘形成初始阶段的裂谷期和裂谷期后,又可产生于造山作用过程;磨拉石建造应按构造动力学背景划分为拉张型、挤压型和剪切型叁类;它们分别代表了威尔逊旋回不同阶段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1996年05期)
夏邦栋,汪秋兰[7](1983)在《海南岛中晚奥陶世磨拉石建造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是我国油气蕴藏的重要远景地区,弄清南海的地质构造对于油气的找寻和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底地质的研究需要籍助于地球物理与海底钻探工作,同时注意对相邻的陆地地质的研究,进行合理的外推和预测,也是不可忽视的途径。研究海南岛的地质构造对于认识南海的地质构造有其重要作用。 笔者研究了海南岛的区域地质情况,发现岛南中晚奥陶世磨拉石建造的存在,深感这一建造的出现与南海北部地质构造演化有密切关系。在此,拟就上述问题抛以粗陋之见。(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1983年02期)
达维多夫,刘正安[8](1982)在《磨拉石建造岩石中钍-铀比研究结果及其对阐明水成矿床铀源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铀和钍在外生作用中的行为特征,从原则上提供了应用的放射性地球化学资料以划分和对比沉积岩,阐明其中铀矿床的铀源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判定矿床的成因。为了揭示成矿物质的来源,若干年来对赋存在下白垩系的陆源沉积侵蚀构造盆地中的铀矿床的岩石化学和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这些陆相山麓扇带的磨拉石建造为多相(本文来源于《放射性地质》期刊1982年03期)
达维多夫,刘正安[9](1982)在《磨拉石建造岩石中钍-铀比研究结果及其对阐明水成矿床铀源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铀和钍在外生作用中的行为特征,从原则上提供了应用的放射性地球化学资料以划分和对比沉积岩,阐明其中铀矿床的铀源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判定矿床的成因。为了揭示成矿物质的来源,若干年来对赋存在下白垩系的陆源沉积侵蚀构造盆地中的铀矿床的岩石化学和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这些陆相山麓扇带的磨拉石建造为多相(本文来源于《放射性地质》期刊1982年03期)
磨拉石建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西北缘西昆仑的活化隆升,并在塔西南坳陷内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是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强烈隆升的产物,良好地记录了高原的隆升过程。本论文将通过分析其在坳陷内留下的沉积物记录反演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隆升的性质和特征。塔西南坳陷的沉降与西昆仑及青藏高原的隆升存在着良好的耦合关系,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塔西南地区的沉积作用与西昆仑的造山作用之间在时间、空间、成因机制、物源供应等方面。通过对塔西南地层的层序及不整合分析,塔西南坳陷新生代以来主要发生了古近纪与前古近纪,新近纪与古近纪及中—晚更新世与早更新世之间的不整合,这叁次不整合面反映了叁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均导致了西昆仑的强烈隆升剥蚀及塔西南沉降速率的加快和沉积物的快速充填。通过对沉积物厚度、岩性、颜色、成分的对比及粒度、重矿物、年代的分析,得出磨拉石建造分为4个阶段:阿图什组下部为第一阶段,上部为第二阶段,西域组为第叁阶段,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为第四阶段。通过对磨拉石沉积岩石学的分析,并结合裂变径迹及磁性分析,我们将西昆仑的隆升历史划分为5个阶段:(1)上新世以前,无磨拉石建造特征,说明西昆仑隆升速率较慢;(2)上新世早期,西昆仑山前开始出现砾岩沉积,即西昆仑隆升速率加快;(3)上新世晚期,岩性变化明显,西域砾岩出现,反映西昆仑隆升速率更快;(4)早更新世时期,底部局部出现了一次不整合,表明塔西南出现了一次构造运动。此后岩性更粗,表明西昆仑隆升速率继续加快;(5)早更新世末期的构造运动使更新世以前的地层全部卷入,说明此次运动非常剧烈,西昆仑处于强烈隆升状态。此后磨拉石沉积持续,西昆仑仍然维持高速隆升的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磨拉石建造论文参考文献
[1].徐大良,刘浩,魏运许,彭练红,邓新.中扬子地区燕山期构造体制转换时限:来自白垩纪磨拉石建造的证据[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49:华南大陆构造论文集.2014
[2].田彬.塔西南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3].陈杰,卢演俦,丁国瑜.塔里木西缘晚新生代造山过程的记录——磨拉石建造及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J].第四纪研究.2001
[4].张海元.天水上磨水库磨拉石建造红砂岩的工程特性[J].甘肃地质学报.2000
[5].揭育金,黄廷.福建省印支期磨拉石建造的探讨[J].福建地质.1998
[6].周鼎武,董云鹏,华洪,刘颖宇.“磨拉石建造”和“不整合”在地层对比中的意义——以扬子地块及其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为例[J].地质论评.1996
[7].夏邦栋,汪秋兰.海南岛中晚奥陶世磨拉石建造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1983
[8].达维多夫,刘正安.磨拉石建造岩石中钍-铀比研究结果及其对阐明水成矿床铀源的意义[J].放射性地质.1982
[9].达维多夫,刘正安.磨拉石建造岩石中钍-铀比研究结果及其对阐明水成矿床铀源的意义[J].放射性地质.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