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早期集束化治疗的效果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早期集束化治疗的效果

张军民

(河北省魏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邯郸0568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集束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入选实验的对象均来自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88名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人员的入选时间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分别由44人组成,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使用早期集束化治疗,比较其病死率、存活率等各县信息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8天的住院治疗,实验组中,9人病死,概率为20.45%;对照组中,20人病死,概率为45.45%,其比较结果有差异性,P<0.05。经过研究治疗后,实验组中患者的APACHEⅡ评分、MAP、CVP、ScvO2分别为(14.7±1.5)分、(8.72±0.83)kPa、(1.07±0.14)kPa、(72.6±8.3)%;对照组分别为(18.3±2.1)分、(8.22±0.82)kPa、(0.97±0.16)kPa、(64.3±9.1)%,其对比结果有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期间,使用早期集束化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还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应推广临床使用范围。

【关键词】早期集束化;感染性休克;致死率;生存率

【中图分类号】R4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31-02

感染性休克主要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综合脓毒症,并伴有休克症状。其发病机制是因微生物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激活各种宿主细胞与体液系统,产生内源性介质与细胞因子,从而对患者的脏器与系统造成影响,导致细胞发生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显现,严重时会发生多脏器衰竭。感染性休克易发生于ICU患者中,是致其病死的根本因素,已经对患者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现如今,感染性休克每年的发病率都在持续上涨,选择科学方式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关键。早期集束化是一套系统的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医学证据。文章对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收取的88名感染性休克患者提供早期集束化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入选实验的对象均来自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88名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选人员均已确诊,并排除静脉导管禁忌者、孕产妇、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按照选取对象的入选时间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分别由44人组成。实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8人、16人;年龄在26岁至67岁范围内,中位(46.29±4.23)岁;APACHEⅡ评分为13分至25分之间,中位(22.7±2.3)分。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9人、15人;年龄在27岁至65岁范围内,中位(45.18±4.39)岁;APACHEⅡ评分为15分至26分之间,中位(21.4±2.5)分。比较其各项信息,比较结果无差异性,能够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疗法,使用复苏治疗是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值≥8.6kPa,静脉压恢复到1.1kPa~1.6kPa,排尿量超过0.5mlKg-1h-1,上述指标如果没有实现,需要为患者提供能够活化血管的药物、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以及有氧治疗等。

1.2.2实验组为实验组中的患者提供早期集束化方式治疗,主要流程分为以下五方面:①测定血乳酸。给予乳酸值低于4mmol/L或血压较低的患者液体复苏,实现早期治疗标准,保证MAP值>8.6kPa,CVP值≥1.1kPa~1.6kPa,排尿量≥0.5mlKg-1h-1,让ScvO2超过70%,并为患者提供红细胞,使其体积压缩程度超过30%,以上治疗方式如果依然无法改善患者病症,可以为患者提供活化血管药物。②液体复苏。为低组织灌注患者提供早期液体复苏,但是不能选择羟乙基淀粉。③抵御炎症治疗。患者进入ICU病房后1小时,根据患者病症特征,并结合临床药物使用禁烟,为患者提供相应抗生素,保证感染病灶引流通畅,并对感染病灶的标本进行采集、送检,按照标本检验结果,合理调整抗生素用药方案。充分发挥药物抵御炎症的作用,使患者的炎症反应得到缓解。④强化胰岛素。倘若患者伴有糖尿病,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患者的血糖在6.1mmol/L~8.3mmol/L区间内。⑤CRRT治疗。倘若患者伴有肾衰竭,需要对肾脏使用连续新代替治疗,防止患者产生应激性溃疡、深静脉血栓等病症。

1.3指标观察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28d致死率、APACHEⅡ、平均动脉压(MAP)、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静脉压(CVP)等数值变化情况。

1.4统计分析

选择统计软件SPSS13.0对本次入选实验的研究对象各项信息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

详情如表1所示。比较两组患者住院28天的病死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

3.讨论

感染性休克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发病率,会对患者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使用血流动力学可以对该病症进行准确评估,并以此为基础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形成联合套餐,也就是集束化治疗,而集束化的早期治疗方案可以使患者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临床认为,需要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病6小时内通过干预治疗,使患者MAP值≥8.6kPa,CVP值≥1.1kPa~1.6kPa,排尿量≥0.5mlKg-1h-1,ScvO2>70%,从而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得以稳定,让氧气运转能够满足患者身体脏器的正常代谢。集束化早期治疗能够快速确定感染病灶,使用抗生素患者炎症反应,让病情得以控制,最终使脏器功能得到保护。

从上述结果中可知,两组患者经过28天的住院治疗,实验组中,9人病死,概率为20.45%;对照组中,20人病死,概率为45.45%,其比较结果有差异性,P<0.05。经过研究治疗后,实验组中患者的APACHEⅡ评分、MAP、CVP、ScvO2分别为(14.7±1.5)分、(8.72±0.83)kPa、(1.07±0.14)kPa、(72.6±8.3)%;对照组分别为(18.3±2.1)分、(8.22±0.82)kPa、(0.97±0.16)kPa、(64.3±9.1)%,其对比结果有差异性,P<0.05。

总之,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期间,使用早期集束化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还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应推广临床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吴昌儒,周卫文,胡循贵,等.早期集束化治疗在感染性休克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2(1):107-108.

[2]陈国祥,李志波,李彦德,等.血小板、D-二聚体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1(25):1545-1547.

[3]彭四萍,陈军.早期集束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7,18(06):120-121.

[4]程友林,冯恩民,张爱云,谭植华,王海玲,李琳,魏栋,李涛,等.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集束化治疗效果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8,58(13):78-80.

[5]安连朝,栗小提,王越,等.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早期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80(13):211-212.

标签:;  ;  ;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早期集束化治疗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