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战争论文-张浩

江浙战争论文-张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江浙战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江浙战争,军阀,五卅运动,联合阵线

江浙战争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1](2018)在《江浙战争与五卅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1924年~1925年间,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接连发生了江浙战争与五卅运动,这两个事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江浙战争前夕的上海地区处于一个外有军阀对峙局势、内有着租界华界分立的局势之中,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然而依靠着上海内外各方势力的相互制衡,淞沪地区表面上却处于一个相当和平稳定的状态。随着全国局势的变化,军阀争夺上海的矛盾升级,江浙地方内部的民间力量再也无法制衡外部对立的军阀,江浙战争亦随之爆发了。战争的爆发产生了两个影响五卅运动的直接后果。其一在于,战争的爆发冲垮了淞沪地区的稳定局势,削弱了上海军阀的力量,在政治上为大规模群众运动的爆发产生了一个缝隙,在这个缝隙中五卅运动便爆发了。与此同时军阀之间也因争夺上海的矛盾,意欲借助支持民族主义宣泄民族情绪来争夺江南人心,在运动的初期也对之保持较为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方对五卅运动初期的镇压,推进了五卅运动的发展。其二在于,江浙战争也刺激到了此前一直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的绅商,使得他们逐渐转换了原先与军阀合作的态度,面对社会危机转而进行社会自救,尤其是战争期间产生的救济精神与绅商们募集的大量资金,有力地鼓舞支援了参加五卅运动的各个社会阶层,特别是长期罢工斗争的工人阶层。这也为其在五卅运动中商人与工人阶层的联合提供了一个契机,新的模式呼之欲出,为在反帝旗帜下组织联合战线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8-03-01)

弓楷[2](2016)在《江浙战争前夕和平运动开展的原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次直奉战争后,随着直系取得北京政府的统治权,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和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关系日趋紧张,江浙两省之间也战云密布。然而,江浙战争于1924年9月3日才正式打响,期间存在着一场历时一年的和平运动。这场和平运动的开展不仅是江浙绅商奔走斡旋的结果,也深受齐卢双方战前战争准备不充分和上海存在外国租界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梁旻[3](2015)在《人道的力量:中国红十字会救援江浙战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浙战争是江苏督军齐燮元和浙江督军卢永祥为争夺上海的控制权而爆发的军阀战争,前后两次,即1924年9-10月间的第一次江浙战争和1925年1-2月间的第二次江浙战争。交战双方共计投入兵力10余万人,战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境内。这场战争给富庶的江浙(尤其是江苏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财产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大批百姓沦为难民,导致了严重的人道灾难。面对兵灾惨状,以战争救护为己任的中国红十字会责无旁贷,迅速展开人道救援。江浙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红十字总会已开始积极筹备救护事宜:调配救护人员、筹措药品及其他医疗物资,调集交通工具,以备随时应用;派出救护队分驻各处,做好救护准备;同时,在上海设立多家战时红十字医院,以便救治伤兵;于各处广设难民(妇孺)收容所,用以安置难民。战争爆发后,总会派出的各救护队随即开赴战区展开战地救护,不畏艰险,救治了大批伤兵难民;因战事激烈,伤亡众多,总会各医院无不竭尽全力、不分昼夜救治伤兵,挽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而广泛设立的难民(妇孺)收容所则使近十万难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当战争结束后,红十字会又迅速投入善后工作之中。掩埋尸骸,开展卫生防疫,避免了战后疫病流行;积极资遣治愈伤兵和难民,参与兵灾损失调查,并对生活陷入困境的返乡难民给予赈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给劫后余生的灾民带去了希望。江浙沪各地方分会在总会的领导下,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或派出救护救济队,或组织临时医院,或开设难民收容所,全力展开救援,配合总会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人道救援任务。各地分会的救援行动,大大减轻了总会的压力,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救援能力突出、救援措施得力、救援成效显着的地方分会,如上海沪城分会、无锡分会、吴县分会、江阴分会等。这些分会在领导机构的设置、救援队伍的组建、规章制度的执行、经费筹措、物资采购、与其他团体的沟通与协作等具体事务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令人称道。中国红十字会在江浙战争人道救援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红十字会并与其他社会团体展开合作,相互协调,形成一股合力,有效汇聚了人道力量,取得了救援效果的规模效应。中国红十字会江浙战争人道救援行动,绩效显着,总计救治受伤兵民数千人,救助收容难民近十万人,掩埋尸体1500具以上,有效地减小了兵灾损害,减轻了灾民痛苦。在救援过程中,中国红十字会始终身处第一线,坚持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救援行动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人道的力量,红十字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红十字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社会公信力。江浙战争救援行动对红会自身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此次人道救援,红十字总会进一步积累了战争救援的经验,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展了基层组织,而江浙地区分会则在救援行动中经受了考验,取得了较快发展。(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5-03-01)

彭南生,何亚丽[4](2014)在《江浙战争前后的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兼论近代民间商人组织的自我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造成了上海社会秩序的严重失序和商业上的巨大损失。战前,以马路商界联合会为代表的上海中、下层商人通过函电、集会等方式反对战争,力图避免战争爆发。战争期间,商联会采取武装自卫、救济难民、调节民食等多种手段,努力维护战争背景下的城市秩序。战后,商联会积极从事善后救济,并介入各方势力之间,扮演重要的交涉调解角色,以防战事再起。商联会在战争前后的言行,充分反映了商人团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慈善公益理念与合作精神。商联会在维护城市社会秩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仅有力地提升了它作为民间组织的社会合法性与权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商联会何以成为20世纪20年代上海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跃的商人组织。(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郭从杰,郝天豪[5](2011)在《1924年江浙战争中的臧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1924年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进行了江浙战争。臧致平在福建因受直系力量围攻,选择由闽入浙,依附于卢永祥,齐卢之间均势打破,战争因臧致平入浙爆发。在江浙战争过程中,臧致平先是坚定卢永祥反直决心,竭力主战,防御齐军;后调防沪边,坚守上海,决心力战到底。然局势突变,随卢永祥败北,臧部也被齐燮元改编。(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应俊豪[6](2010)在《江浙战争中列强的态度与因应之道(1924)》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没有一个欧美国家有兴趣卷入中国永无止境的内战之中。但是当内战发生的地区,可能威胁到大量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时,列强有责任采取行动护卫其利益与权利。长久以来,列强的确在中国采取联合行动。……对于关系上海安全至巨的情况(江浙战争),列强至少已经充分展现了这种联合意志。这应该会发挥作用,我们相信上海应该不会受到地方战争的波及。1924年9月11日《泰晤士报》(The Times)~①1924年8、9月间,作为第二次直奉对决的前哨战——江浙之争,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江苏督军齐燮元(1879~1946)与浙江督办卢永祥(1867~(本文来源于《近代中国:文化与外交(下卷)》期刊2010-08-11)

曹金国[7](2008)在《江浙战争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援》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浙战争又称“齐卢之战”,是指江苏军阀齐燮元和浙江军阀卢永祥之间发生的战争,前后包括两次战争,即1924年9月的第一次江浙战争和1925年1月的第二次江浙战争。两次战争中,江苏遭受严重损失,浙江情形要明显好于江苏。以人道博爱着称的中国红十字会和江苏、浙江分会,积极有效地进行了人道救援。无论是战前准备,战地救伤、救济难民,还是善后救援,都代表了红十字会战争救护的较高水平,也取得了显着的救护成绩,前后救治受伤兵士、难民四千余人,救护数万难民出险,掩埋尸体数百具。她们的关爱使许多伤员得到迅速救治,使广大难民顺利脱离战争苦海,并及时掩埋、有效防治疫病传染,圆满完成了江浙战争人道救援重任,并最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红十字会救护的成功离不开早期经验的积累、充分的救护准备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红十字会在慈善救援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了一次历练,对总会、江苏红会和浙江红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8-04-01)

孙善根[8](2007)在《战时状态下的社会救助活动——以1924年江浙战争期间的宁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战时状态下,如何应对战争带来的动乱成为地方社会的头等大事。本文以1924年江浙战争期间的宁波为例,分析了以宁波商人为代表的民间力量,为拯救与维护战时社会秩序所作的种种努力。力图从一个侧面说明民初宁波地方社会责任群体的存在及其对地方社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07年02期)

孔祥增[9](2007)在《上海租界对江浙战争的因应及其后果——以《申报》为主要史料》一文中研究指出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外人为避免战火烧入租界,乃积极联合行动,在租界及其周围地区、海域实行武装中立。一方面,各国分派军舰入沪,划定防区,协保黄浦江及吴淞口外航道,阻止双方海军交战,从外围确保租界安全;另一方面租界内组织万国商团义勇队,并各国海军登陆之陆战队协同巡捕出防以维持租界治安,从而使上海租界免遭战火的劫难,保护了租界内中外商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却是以中国的主权遭受进一步的损害为代价。(本文来源于《重庆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涂小元[10](2005)在《浅析江浙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浙战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我国东南地区爆发的一场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直系军阀与反直系军阀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也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本文从战争原因、战争准备、战争经过、战争影响等方面对这场战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本文来源于《东方博物》期刊2005年02期)

江浙战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随着直系取得北京政府的统治权,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和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关系日趋紧张,江浙两省之间也战云密布。然而,江浙战争于1924年9月3日才正式打响,期间存在着一场历时一年的和平运动。这场和平运动的开展不仅是江浙绅商奔走斡旋的结果,也深受齐卢双方战前战争准备不充分和上海存在外国租界等因素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浙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浩.江浙战争与五卅运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

[2].弓楷.江浙战争前夕和平运动开展的原因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

[3].梁旻.人道的力量:中国红十字会救援江浙战争研究[D].苏州大学.2015

[4].彭南生,何亚丽.江浙战争前后的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兼论近代民间商人组织的自我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4

[5].郭从杰,郝天豪.1924年江浙战争中的臧致平[J].宜宾学院学报.2011

[6].应俊豪.江浙战争中列强的态度与因应之道(1924)[C].近代中国:文化与外交(下卷).2010

[7].曹金国.江浙战争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援[D].苏州大学.2008

[8].孙善根.战时状态下的社会救助活动——以1924年江浙战争期间的宁波为例[J].军事历史研究.2007

[9].孔祥增.上海租界对江浙战争的因应及其后果——以《申报》为主要史料[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

[10].涂小元.浅析江浙战争[J].东方博物.2005

标签:;  ;  ;  ;  

江浙战争论文-张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