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汶川震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平镇,汶川地震,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汶川震区论文文献综述
冯光兴[1](2019)在《汶川震区清平镇生态环境特征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遥感影像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清平镇汶川地震前后的生态环境特征,揭示了地震使清平镇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但生态环境总体随时间呈缓慢恢复的规律,并提出了针对清平镇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8期)
李存才,岑勇,蒋明鹏,余翔[2](2019)在《汶川震区:春风吹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最大烈度达到11级,波及四川、甘肃、陕西等10省区市417个县,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受灾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其中极重灾(本文来源于《中国财经报》期刊2019-10-01)
李安润,邓辉,余天彬,文静[3](2019)在《汶川极震区锄头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启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地震过后大量的老泥石流被激活,随着潜伏期的过去,雨季来临,松散物源开始重新活跃。通过对锄头沟泥石流的实地调查及现场测量发现,该沟流域面积较大,支沟发育,支沟及主沟后缘比降大,主沟中下段宽缓,泥石流物源主要为崩塌物源,分布于流域中上部和支沟内,泥石流由中上部和支沟启动,汇聚于主沟内,并沿沟道下段堆积,并通过室内试验等手段,还原了泥石流发生时的激发雨量及物源分布特征。震后极震区泥石流的具有物源类型丰富、易发程度高、激发雨量偏小和支沟群发等特点,该沟泥石流还出现了堵溃型泥石流现象。(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德华[4](2019)在《汶川极震区G213典型泥石流内在因数与运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内多地暴发过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其中,四川省内重要交通干线G213国道映秀至汶川县段,多次暴发了群发性泥石流灾害,规模巨大、造成危害极其严重。研究以高家沟泥石流2011年时暴发实例,从泥石流暴发成灾的内在因数和运动过程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从形成泥石流的沟域地形条件、巨量物源聚集内在因素出发,研究其启动时堵塞溃决、拉槽下切特点,从固体物质运移堆积特征,研究其暴发时阵性流特点;揭露此类泥石流沟大规模暴发成灾的机理。(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俊岭[5](2018)在《情同手足 爱如海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东方经济论坛主会场所在的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校园出发,驱车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风景秀丽的叶马尔海湾。这里坐落着俄罗斯国家级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培养机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对中国人来说,这里之所以着名,是因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无情的灾难发生后,俄罗斯(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期刊2018-09-10)
常鸣,窦向阳,范宣梅,姚成[6](2018)在《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地震后暴雨诱发的泥石流不断增加,通过收集整理降雨资料,分析汶川震区不同地域泥石流暴发的激发雨强及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变化过程,揭示震区暴雨泥石流的激发雨型特征,为暴雨泥石流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汶川震区的暴雨泥石流激发雨型可分为短期突然降雨型、中期持续降雨型和长期间断降雨型3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引发泥石流的激发雨强及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的不同。暴雨泥石流的形成机制体现为降雨导致流域内松散土体渗透、饱和及侵蚀移动的过程。激发雨型与激发雨强及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存在相关关系,短期突然降雨型的激发雨强最大,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最少;中期持续降雨型的激发雨强居中,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最多;长期间断降雨型的激发雨强最小,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居中。对四川茂县迭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碎屑流进行验证,初步判定是由长期间断降雨型引发岩体抗剪强度降低而引起的。对不同激发雨型特征的研究能够为汶川震区泥石流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8年03期)
夏坤,张令心,董林[7](2018)在《汶川地震远震区黄土场地地震反应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场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和构造45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场地剖面,利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各个场地在叁种不同强度地震动输入下的地表加速度反应。结果表明:(1)在远场地震动作用下,黄土场地PGA较大,反应谱平台范围较宽,集中在0.2~0.6s;(2)随着黄土覆盖厚度的增加,PGA减小,但对于自振周期大于一定范围的结构物震害加重;(3)对于无地形影响的厚层黄土地区,当黄土厚度在20~100 m时,随厚度的增加,反应谱下降段谱值增大1.1~1.4倍,特征周期放大1.1~1.25倍。(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高会会,裴向军,崔圣华,朱凌,梁玉飞[8](2019)在《汶川震区震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及演化特征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地震是21世纪以来中国发生震级最大的地震。为了分析汶川震区震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根据叁大数据库及新闻稿的数据,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例,从规模、烈度及时间3个方面对汶川震后9 a来地质灾害演化特征及差异性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并预测了2018—2025年滑坡和泥石流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①滑坡数量与规模呈反比,与烈度也呈反比,且滑坡主要集中在7—9月份;②泥石流规模特征较均匀,高烈度区泥石流数量大于低烈度区,且主要集中在7—9月份;③滑坡在震后初期数量较少,泥石流则在震后初期数量较多;④初步分析汶川震后滑坡和泥石流演化特征差异的原因是这2种灾害的产生条件不同;⑤预测滑坡在短期内呈震荡式衰减趋势,高峰周期为3~5 a,泥石流呈水平波动趋势,高峰周期为3~5 a。(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宁鑫[9](2018)在《汶川地震极震区北川县交通局砖混结构群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砖混结构是历次震害中破坏较为严重的一种结构形式,为了探究不同结构布置对砖混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汶川地震极震区北川县交通局砖混结构群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砖混结构群的震害,并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北川县交通局砖混结构A、B、E栋建模,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综合数值模拟结果,初步探究了不同结构布置时砖混结构抗震性能的差异。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认识分述如下:1.本文首先对砖混结构震害进行总结。针对北川县交通局砖混结构群的震害做了详细介绍,并指出了震害严重结构设计上的缺陷有:底层布置大开间,内纵墙长度不合规范要求,纵横墙上下布置不连续和抗震缝设置不足。2.本文通过对燕郊经济开发区27栋“一”字型六层砖混结构进行模态实测,线性拟合出了置信度较高的纵向一阶频率的经验公式。并对震后北川县交通局未倒砖混结构E栋进行模态实测,所测结果与经验公式所得一阶频率相比,发现E栋纵向一阶频率震后有所减小。并通过经验公式对所建数值模型的可靠性予以验证。3.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北川县交通局砖混结构A、B、E栋数值建模,选取地震波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以层间位移角、墙体受拉损伤、底层墙体剪力等为指标,并与实际震害现象对比分析,验证数值分析的准确性,通过比较砖混结构A、B、E栋的结构布置,发现造成A、B栋震害重于E栋的原因是内纵墙长度太短、抗震墙上下布置不连续和抗震缝设置不足。(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期刊2018-06-01)
汪波[10](2018)在《汶川极震区某RC框架极限抗震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M8.0级地震,北川县城是汶川地震中两个烈度达Ⅺ度的极震区之一。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位于北川县城一栋施工中的RC框架结构——秦志勇综合楼。北川县城的其他RC框架结构破坏十分严重,但是秦志勇框架整体震害较轻,构件破坏主要集中在电梯井及电梯井附近。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此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限元数值计算通过ETABS软件实现,计算此框架结构在汶川地震动作用下的内力,即柱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效应值。理论分析通过公式以手算的形式实现,计算此框架结构在汶川地震动作用下的承载力,即柱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抗力值。本文分别从正截面和斜截面分析了此框架结构的极限抗震能力,理论分析结果显示此框架结构的电梯井及电梯井附近是薄弱部位,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震害一致,从而解释了此框架结构在经历了汶川M8.0级特大地震时的震害现象。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手段研究其在汶川地震动输入下的反应,以深入揭示其地震反应机理,从而可以判断RC框架结构的薄弱构件,进而为未来的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期刊2018-06-01)
汶川震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最大烈度达到11级,波及四川、甘肃、陕西等10省区市417个县,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受灾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其中极重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汶川震区论文参考文献
[1].冯光兴.汶川震区清平镇生态环境特征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9
[2].李存才,岑勇,蒋明鹏,余翔.汶川震区:春风吹又生[N].中国财经报.2019
[3].李安润,邓辉,余天彬,文静.汶川极震区锄头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启动机理[J].四川地质学报.2019
[4].李德华.汶川极震区G213典型泥石流内在因数与运动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19
[5].王俊岭.情同手足爱如海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
[6].常鸣,窦向阳,范宣梅,姚成.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型特征[J].现代地质.2018
[7].夏坤,张令心,董林.汶川地震远震区黄土场地地震反应特征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
[8].高会会,裴向军,崔圣华,朱凌,梁玉飞.汶川震区震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及演化特征统计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
[9].张宁鑫.汶川地震极震区北川县交通局砖混结构群力学分析[D].防灾科技学院.2018
[10].汪波.汶川极震区某RC框架极限抗震能力分析[D].防灾科技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