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网状态监测管理中心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杨[1](2021)在《基于信用风险评价的H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电行业的营销服务是供电企业为客户提供核心产品和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可持续发展,也是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优质的客户往往是一个企业的重要财富收入来源,相对而言,信用差的客户往往是一个企业经营的风险源泉。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公司和客户通常采取的用电方式都是先用电后缴纳电费,对于一些供电公司来说,采取的是信用销售方式。目前,在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市场背景下,信用销售的用电模式是持续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风险,比如坏账带来的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基于这个宏观背景,根据供电企业目前的外部市场环境,并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广大客户需求为服务中心,构建了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并在对广大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分析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创新了客户关系,创新了服务渠道,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既能够满足广大供电企业对于客户优质服务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扩大供电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提升供电企业的活力和售后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完善供电企业服务制度,,适应新能源电改给我国带来的变革,以优质的售后服务和产品赢得了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抢占了售后服务份额,促进了供电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是为了根据我国电力供应与用电市场的特点,以H供电公司为主要案例,分析影响客户信用的基础性信息,设计适合用电企业客户信用风险评估的指标和风险评级标准,建立了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评级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H供电公司目前现有的信用风险评价、欠费预测、电费风险决策、风险控制及窃电检测和防范等客户经理管理的对策建议,构建新型的客户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经理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H供电公司现有的信用评价、欠费预测、电费风险决策、风险控制及窃电检测和防范等客户管理的对策建议,构建新型客户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张露露[2](2021)在《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电信息感知共享实现方法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表在电力智能化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使智能电表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预计截止2024年底全世界智能电表总数将超过12亿只,是2017年的两倍,目前我国中东部各省的智能电表需求量在1500万只到5000万只之间。由于安全性的需求,电力企业的智能电表数据还没有对公众开放,目前可以通过向电力企业申请权限获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用电数据或自费安装智能电表获取智能电表数据,上述方式存在建设成本高昂、手续流程复杂、数据更新不及时等诸多弊端,不利于用户侧负荷实时参与到电网互动中,也不利于对智能电表数据进一步的挖掘分析与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智能电表的用电数据感知共享方式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调研国内外智能电表的研究现状,了解目前研究现状中的创新点和痛点。其次,研究目前智能电表用电信息的感知与应用,研究现有感知技术、传输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分析智能电表数据在多方面的应用。再次,分析用电信息感知共享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用电信息感知共享实现方式,结合现有感知共享技术设计了用电信息感知共享的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设计了 3层架构和每个层次应具备的功能:第一层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功能,第二层实现数据高效快速传输功能,第三层实现围绕数据共享的一系列功能,并对用电信息感知共享实现的支撑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研究面向居民侧负荷的用电信息感知共享应用,分析居民侧负荷用电数据与负荷设备集群的总用电数据之间关联性。以电采暖为居民侧负荷代表,建立设备和设备集群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共享的电采暖负荷控制算法。设置算例,对提出算法进行仿真和结果分析,发现提出算法在用电安全性方面可以使负荷峰值降至81.48%,使峰谷差降至62.96%,在用电舒适度方面较其他控制算法具备明显优势。综上,本文研究了用电信息感知共享架构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提供一种快速、低廉的用电信息共享方式,有利于居民侧负荷实时与电网互动。
徐莹[3](2021)在《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快速铺开。至此,电网“统购统销”模式被打破,随着市场化售电业务全面开放,原属于国网供电企业的大客户市场份额被抢占,对原处于垄断竞争行业的国网电力企业经营发展构成了强有力的外部冲击,对此,国网供电企业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新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大客户服务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大客户供电服务质量,以优质服务占据市场份额,降低市场化售电对供电企业的不利影响。面对数字化时代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大客户消费行为特征的转变,近年来国网供电企业在大客户供电服务营销新模式转型的进程中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在此研究背景下,通过查阅数字化背景下服务营销相关理论,参照国外大客户服务营销先进经验,对当前国网供电企业服务营销外部环境进行PEST分析、对行业竞争环境进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根据数字化时代大客户消费行为特征,对比供电企业传统服务营销模式和如今以“数据中台”为技术支撑的大客户供电服务营销新模式之间的差异,并以H市供电公司为例进行研究,对其在新服务营销模式改革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另外,与H地区新主体售电公司进行SWOT对比分析,对其当前服务质量调研进行评价,找到H市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短板,即员工服务理念与市场竞争意识淡薄、现有管理模式与内部业务流程僵化、大数据资产价值未被充分挖掘应用,严重阻碍了对大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精准服务。对此,本文提出应深挖数字化时代下大数据价值,将大数据技术与供电企业服务营销模式相融合,根据以“数据中台”为技术支撑的大客户供电服务营销新模式要求,研究与该新模式相适应的服务营销提升策略,针对性的提出数字化时代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提升策略,即提高“前台”服务质量、加强“中台”数据在智慧电网中的应用和“后台”资源配置与协调力,最终使内部精益化的管理推动大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创造更多大客户需要的个性化营销服务,以此来突破企业转型过程中的服务短板。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数字化时代国网供电企业的市场化营销发展工作带来积极的作用。
邵新炜[4](2021)在《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市用电量激增,高压输电电缆业务迅速发展,其运行维护的难度与成本也急剧增加,具体表现为供电可靠性不足,以及高投资、低成效所带来的严重浪费,难以满足国家对电网企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供电可靠性与企业效益并行的需求。精益管理作为最先进的生产管理理论,其思想及相关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的同时杜绝浪费,进而提升企业效益。本论文以D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高压输电电缆项目的运行维护工作展开研究。文章首先以设备的全寿命周期价值流为切入点,结合精益管理理论和作者自身实际工作经验,识别出了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四个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阐述了问题造成的浪费情况。论文识别出的问题包括验收交接环节无法发现施工缺陷,巡视检查环节浪费资源且效果差,停电作业环节延期频繁违章多,以及故障抢修环节效率低质量差。本论文针对运行维护四个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运用4M1E-鱼骨图、价值流程图等分析方法,得出了各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精益化方案。针对验收交接环节中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盲区,本文利用精益质量管理的思想,提出了施工全过程管控平台的应用方案;针对巡视检查环节中通道及路径巡视工作分配的不合理,本文运用准时生产方式的思想,构建了状态巡视体系,并利用自动化解决防外破需求;针对停电作业环节中生产组织协调困难以及作业现场管理欠缺,本文提出了生产组织重构以及停电现场6S管理看板的方案;针对故障抢修环节中备件库存与抢修方案未建立标准,本文提出了抢修库存超市的方案,并建立了精益应急联动体系。最后,本论文为了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思想、技术、组织、人力以及绩效五个方面归纳整理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本论文中提出的方案及措施,对于刚起步且发展迅速的高压输电电缆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为其他各地区的输电电缆运行维护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马越[5](2021)在《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社会,安全、可靠、连续以及合格的供电系统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和基础公共设施。由于地区供电环境和供电系统的特殊性,供电应急管理在供电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在供电环境复杂和恶劣的偏远地区,更是如此。大连市长海县是一座比邻东北亚的岛屿县,近些年其展现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潜力,但其复杂和恶劣的特殊海洋岛屿供电环境,给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长海县的供电网络是通过海底电缆连接大陆变电站和辖区各个大小岛屿,受海洋的特殊地理环境、天气、船舶作业等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供电突发事件往往会给长海县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失和不便。因此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系易发生大规模停电的突发事件和其他突发统的建设和持续改进就为长海县供电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根据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调研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和梳理了长海县供电系统应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运用供电安全、应急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相关理论系统分析和论证了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应地区的典型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结论如下:(1)近年来,长海县应急管理系统建设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预警水平低、管理意识淡薄、救援力量分散、缺乏应急联合演练的主要问题;(2)这些问题的发生其主要原因体现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不完善等方面;(3)国内外相关地区的海南岛、舟山岛以及长岛地区的典型经验可以借鉴;(4)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及时发现潜在危机、成立应急管理小组、提高现有电力法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编制适应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演练等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对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的持续改进提出了一些有针对的对策建议,得到了相关领导肯定和重视。本研究的成果会对我国的岛屿县和岛屿供电应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黄胜祝[6](2021)在《供电公司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国网仁寿县供电公司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业务目前缺乏专用的软件工具,导致其业务管理效率低下、错误率比较高。因此本文按照公司的配网故障抢修管理业务的信息化需求,选择合理的软件研发技术和工具,完成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功能方案设计与研发,实现配网生产抢修指挥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在研究中首先对国内外的配网抢修指挥的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仁寿县供电公司的业务现状及问题,将系统的功能开发需求划分为数据交互、Web服务端和APP端3个方面。按照系统的需求分析,对当前的软件开发技术进行特点分析,并确立了基于Java Web、NAS网络增量存储、Baidu Map电子地图、HyBrid混合式APP开发模式的技术选型。随后按照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技术选择,详细研究了系统的功能设计方法和思路,包括系统的总体功能方案、交互功能、Web服务端、APP端功能,以及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等。在系统功能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系统的研发技术,对系统的交互功能、Web服务端、APP端的功能实现方法、流程、代码及运行界面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说明。最后,通过对系统进行模拟测试和验证,得到系统的功能及性能均达到了预期要求。本系统可以通过NAS网络增量存储文件,实现与95598客户系统、PMS系统、CIS系统、用电采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并对交互得到的配网故障数据、客户报修数据进行分析,创建对应的配网故障抢修工单,对工单进行自动派发。同时,系统可以对已经派发的工单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测。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仁寿县供电公司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业务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韦昊男[7](2021)在《电力公司业扩报装标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采用先进的系统架构理念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开发的一种主要途径,通过不断的提高应用系统对于管理需求的适应能力,让应用系统能够在更多的应用环境中被使用。这里所提到的应用环境包括了网络环境、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等。论文针对所在电力公司业扩报装管理及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背景,详细地分析了电网企业的业扩报装管理业务,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纠正。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供电公司业扩报装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了解了业扩报装业务的当前管理现状,提出了利用信息化系统来实现自动化的业扩报装信息采集与执行管理,解决了供电公司多年来在业扩报装业务信息的统一与过程的高效规范性的需求,达到了对业务全过程进行协调统一管理的目标。(2)对系统的应用方案以及总体需求进行设计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运行硬软件以及环境配置要求,在系统网络拓扑构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设计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并对系统关键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解设计,实现系统数据在Oracle基础上对E-R的设计以及数据的表存储。(3)应用B/S开发架构、JSP技术、Java编程技术与HTML技术等设计和开发了供电公司业扩报装管理系统,具有应用操作和系统管理操作的能力,系统中所有用户或者系统管理员的操作都是通过系统界面来进行数据交互,能够完成报装工作的流程办理和业扩报装系统的日常维护。此外,为了提高系统冗余性,在系统中设计了比较灵活的业务办理流程,当电力用户业扩报装业务流程的某一个节点出现问题的时候,系统可以自动提示,然后通过系统操作模块促进用户注意并修正当前业务信息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设计的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在部分基层供电单位中进行试运行,目前所收到的反馈信息是系统可靠运行。此外,本系统打通了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系统的业扩报装项目信息与非营销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从而使业扩报装业务流转更加透明,流程更加畅通便捷。通过系统的试运行表明本文设计的业扩报装标准化系统能够实现相关业扩报装业务流程办理,并能够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本文设计的业扩报装系统具有良好工程应用前景。
宋余漫[8](2021)在《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力系统中,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网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主要为电力系统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运维数据的通信服务。目前各地供电企业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善的电力通信网,但是存在着跨区域网络交互能力不高,电力通信网的一体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导致在电力运维管理工作中,数据孤岛的问题比较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提出了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任务。本文对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通过系统的应用能够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的主干网接入点服务,在本地建立全局性的电力通信网业务视图,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电力系统一体化建设工程提供支持。在研究中首先分析了系统的研发背景,对系统的具体研发目标进行考察,整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及性能开发要求。随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方案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全网拓扑管理、全网运行管理、票单查询管理、KPI指标管理、事故及事件管理5个模块,并对系统的交互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系统的功能方案。最后,利用.NET Web技术、GIS技术等对系统进行功能编码和实现,分析系统的实现原理与方法,展示系统的运行界面。同时在模拟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最终得到系统测试通过。通过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在国网凉山供电公司内部建立一体化的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模式,基于现已部署的电力通信网管理工具基础上,获得更为丰富的业务数据,并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一体化电力通信网建设的服务支持,具有较高的现实应用意义。
苟凯[9](2021)在《供电公司雷电定位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电定位和监测在电网运维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主要目标是对雷击点进行定位,为电网的雷击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近年来国内供电企业建设了大量的雷电探测站,并开发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基本实现了雷电定位和监测的信息化。为了在攀枝花供电公司内形成统一的电力系统雷电定位和监测平台,构建雷电定位和监测数据中心,为电网运维管理人员提供便利的数据查看及管理服务,公司提出了电网雷电定位及监测系统的研发项目。本文基于系统的项目参与经验,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在研究工作中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基于当前的雷电探测站部署情况,以及攀枝花供电公司电力通信网的数据接入体系,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基于TOA、AOA和大地椭球面的雷电定位算法,利用雷击产生的VLF、LF电磁信号对雷击点进行精确快速定位。2.基于GIS地理空间服务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基于电子地图的雷电定位信息、电网拓扑信息的在线操作服务,在此基础上为攀枝花供电公司内部员工提供图形化的交互功能。3.按照攀枝花供电公司的电网雷击定位和监测管理要求,基于Java Web技术设计和开发一套人机交互服务,在其中包含地图管理、图层管理、雷电查询、雷电统计和目标编辑等常用功能。本系统中的雷电定位算法和目前公司使用的定位技术相比,其定位精度更高。同时系统中的GIS服务交互接口更为直观,在其中实现了电网雷电定位和监测管理的常用功能,能够为攀枝花供电公司提供统一、便利的操作接口,提高电网运维管理效率。
刘康[10](2020)在《供电企业配网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是供电企业始终坚持的一个大方向,尤其是要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其出现故障问题的概率以及可能诱发的故障损失,加强配网运行有效管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以往人工巡检与管理的电力系统运维管理模式自身的工作效率低下,且会耗费比较大的人力与物力成本,无法满足智能电网下规模化电力系统运维管理需求。此时如果可以结合智能电网建设背景,有效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开发和应用先进的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那么可以切实解决电力系统运行方面的故障问题,确保电网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文在对国内配电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部分地区的配网故障隐患比较多,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证实了开发配网监控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然后立足于供电公司的配网运行管理工作需求,开发了一套基于自动化控制理论的配网监测系统。最后对所设计的配网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成效进行了论证,通过论证分析发现配网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接收、分类存储与判断各类信息;可以有效监测不同电力设备的运行设备运行情况,并可以实时上报故障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可以对配网系统当中的配变设备、开关以及补偿装置等进行有效管理;可以自动化遥控无功补偿装置以及其他各个开关等。本文研究的配网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可以为国内配网自动化监控管理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二、电网状态监测管理中心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网状态监测管理中心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用风险评价的H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信用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 |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研究 |
三、电力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及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信用风险评价理论 |
一、因素分析法 |
二、模型分析法 |
第二节 信用风险评价技术 |
一、经验判断期 |
二、数学模型期 |
第三节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第四节 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三章 电力行业信用风险评价及H公司客户管理现状 |
第一节 电力行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电力行业客户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建设 |
第三节 H供电公司客户管理现状 |
一、信用风险评价结果利用不充分 |
二、新技术应用不充分 |
三、客户体验不佳 |
第四章 H供电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设计 |
第一节 评价模型构建的原则 |
一、实用性原则 |
二、可扩展性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第二节 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指标的选取 |
一、定量指标 |
二、定性指标 |
第三节 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一、模型构建流程 |
二、客户信用评价模型 |
三、欠费预警评价模型 |
第五章 H供电公司客户信用风险评价分析 |
第一节 客户信用风险评价分析 |
一、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
二、信用风险等级 |
三、信用风险评价结果 |
第二节 欠费预警风险分析 |
第六章 H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 |
第一节 信用评级动态差异化管理 |
一、基本服务 |
二、增值服务 |
三、惩罚服务 |
第二节 新技术的应用 |
一、客户基础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
二、客户信用数据的拓展应用 |
第三节 客户关系管理的策略优化 |
一、精准维护客户关系 |
二、提升用电客户的服务感知度 |
三、保持与重点客户的良好互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电信息感知共享实现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文章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智能电能表的用电信息感知 |
2.1 引言 |
2.2 智能电能表的数据感知技术 |
2.2.1 RS-485感知方案 |
2.2.2 红外感知方案 |
2.2.3 NB-IoT(无线)感知方案 |
2.2.4 电力线载波感知方案 |
2.3 智能电能表数据的传输技术 |
2.3.1 专网通信 |
2.3.2 公网通信 |
2.4 智能电能表数据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电信息感知共享实现方式研究 |
3.1 引言 |
3.2 需求分析 |
3.3 逻辑架构 |
3.4 物理架构 |
3.5 支撑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居民电采暖负荷的用电信息感知共享应用 |
4.1 引言 |
4.2 模型构建 |
4.2.1 电采暖设备等效模型 |
4.2.2 电采暖设备集群模型 |
4.3 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电采暖负荷控制算法设计 |
4.3.1 算法流程设计 |
4.3.2 退避时间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参数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服务营销研究回顾 |
一、关于服务营销的早期研究 |
二、大客户关系营销研究回顾 |
三、数字化时代服务营销研究成果 |
第二节 国内外电力市场改革研究 |
一、国外电力体制改革成果 |
二、国内电力体制改革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供电企业服务营销研究 |
一、关于供电企业的营销研究 |
二、关于供电企业大客户的营销研究 |
第三章 供电企业大客户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供电企业大客户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供电企业大客户消费行为分析 |
一、电力大客户消费行为特征 |
二、数字化时代对电力大客户消费行为的影响 |
第三节 以“数据中台”为技术支撑的大客户供电服务营销模式 |
一、国网供电企业传统大客户服务营销模式及其挑战 |
二、以“数据中台”为技术支撑的大客户供电服务营销新模式 |
三、两种大客户供电服务营销模式间的差异 |
第四章 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
第一节 H 市供电公司基本情况 |
一、H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二、H市供电公司概况 |
三、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经营情况 |
第二节 H市供电公司改革成效及瓶颈分析 |
一、H市供电公司改革成效 |
二、H市供电公司当前存在的瓶颈 |
三、H市供电公司的SWOT分析 |
第三节 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质量调研 |
一、H市供电公司现有大客户服务质量调查 |
二、H市选择新售电主体的典型客户服务质量调研 |
三、调研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五章 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提升策略 |
第一节 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总体方向 |
一、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短板总结 |
二、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发展总体方向 |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提升策略 |
一、“前台”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
二、“中台”加强数据在智慧电网中的应用 |
三、“后台”加强资源配置与协调力 |
第三节 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能力提升的支撑保障 |
一、加快全员理念变革 |
二、优化组织内部架构 |
三、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四、加快技术设备升级应用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纲要 |
致谢 |
(4)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综述 |
2.1.1 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的主要内容 |
2.1.2 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的发展趋势 |
2.2 精益管理理论综述 |
2.2.1 精益管理的相关概念 |
2.2.2 供电生产企业的精益思想内涵 |
2.2.3 精益管理的分析方法 |
2.2.4 精益管理的实施方法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精益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
2.3.2 精益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
2.3.3 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国内外发展状况 |
3 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D公司及输电电缆项目概况 |
3.1.1 D公司概况 |
3.1.2 输电电缆项目概况 |
3.2 项目运行维护管理问题识别 |
3.2.1 验收交接无法发现施工缺陷 |
3.2.2 巡视检查浪费资源且效果差 |
3.2.3 停电作业延期频繁且违章多 |
3.2.4 故障抢修效率低质量差 |
3.3 项目运行维护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3.1 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存在盲区 |
3.3.2 通道及路径巡视工作分配不合理 |
3.3.3 生产组织协调困难及作业现场管理欠缺 |
3.3.4 备件库存与抢修方案未建立标准 |
4 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方案 |
4.1 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 |
4.2 验收交接精益管理方案 |
4.2.1 项目施工精益质量管理 |
4.2.2 验收流程标准化 |
4.3 巡视检查精益管理方案 |
4.3.1 构建电缆设备状态巡视体系 |
4.3.2 建立外破实时监测管理模式 |
4.4 停电作业精益管理方案 |
4.4.1 生产组织架构调整 |
4.4.2 停电作业现场6S管理 |
4.5 故障抢修精益管理方案 |
4.5.1 设置故障抢修库存超市 |
4.5.2 建立精益应急联动体系 |
5 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方案保障措施 |
5.1 思想保障 |
5.2 技术保障 |
5.3 组织保障 |
5.4 人力保障 |
5.5 绩效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缆状态评价细则 |
附录B 外破监测装置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
致谢 |
(5)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1.电力突发事件 |
2.应急管理 |
3.大面积停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供电安全理论 |
2.应急管理理论 |
3.公共服务理论 |
三、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一)长海县供电系统概况 |
(二)长海县供电安全状况 |
1.外部环境 |
2.内部情况 |
3.其他情况 |
(三)长海县突发停电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
1.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现状 |
2.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现状 |
3.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现状 |
4.应急预案建设现状 |
(四)典型长海县供电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 |
(五)长海县供电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设成效 |
1.海缆外力破坏率下降 |
2.演练效果明显提升 |
3.及时掌握信息动态 |
四、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相关情况调查 |
1.调查结果分析 |
2.访谈结果分析 |
(二)长海县突发停电应急管理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
1.应急管理意识淡薄 |
2.应急救援队伍能力不足 |
3.应急管理预警系统不健全 |
4.缺乏应急联合演练 |
(三)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 |
2.应急保障机制不明确 |
3.应急管理法制存在缺陷 |
4.应急管理预案不具体 |
五、典型国内外地方辖域供电应急管理经验借鉴 |
(一)国内供电应急管理经验 |
1.海南岛供电应急管理 |
2.舟山岛供电应急管理 |
3.南澳县供电应急管理 |
(二)国外供电应急管理经验 |
1.美国长岛供电应急管理经验 |
2.日本福井县供电应急管理经验 |
(三)国内外地方辖域供电应急管理经验启示 |
六、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一)完善供电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
1.加大系统内各部门关联度及时发现潜在危机 |
2.提升调度职权听从统一指挥 |
3.健全预警机制降低社会负面效应 |
(二)重组供电应急管理机制 |
1.成立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小组 |
2.构建完整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 |
3.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
(三)健全供电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
1.健全供电危机管理法律 |
2.提高现有电力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
(四)提升供电应急管理预案可操作性 |
1.编制适合长海县的应急预案 |
2.加强应急管理演练 |
3.增进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 |
4.加强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工作现状访谈提纲(群众) |
附录 B 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工作现状访谈提纲(政府部门) |
附录 C 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工作现状访谈提纲(供电部门) |
附录 D 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问题现状调查问卷(供电部门) |
附录 E 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问题现状调查问卷(非供电部门) |
致谢 |
(6)供电公司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网故障数据交互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生产指挥和抢修调度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研发背景 |
2.2 系统研发目标 |
2.3 系统交互需求 |
2.4 Web服务端功能需求 |
2.4.1 配网故障分析需求 |
2.4.2 配网抢修工单派发需求 |
2.4.3 配网抢修状态监测需求 |
2.5 APP端功能需求 |
2.6 系统性能需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技术选型分析 |
3.1 数据交互技术 |
3.2 Web开发技术 |
3.2.1 Web应用概述 |
3.2.2 Java Web技术 |
3.3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3.4 混合式APP开发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功能模型设计 |
4.1.2 网络结构设计 |
4.2 系统交互功能设计 |
4.3 系统Web服务功能设计 |
4.3.1 配网故障分析功能设计 |
4.3.2 配网抢修工单派发功能设计 |
4.3.3 配网抢修状态监测功能设计 |
4.4 系统APP端功能设计 |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逻辑结构分析 |
4.5.2 数据表结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交互功能实现 |
5.3 系统Web服务功能实现 |
5.3.1 配网故障分析功能实现 |
5.3.2 配网抢修工单派发功能实现 |
5.3.3 配网抢修状态监测功能实现 |
5.4 系统APP端功能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方法与环境 |
6.2 测试内容与流程 |
6.3 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电力公司业扩报装标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业扩报装管理业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业扩报装管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论文研究内容 |
1.3.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业扩报装标准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 引言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电网公司业扩报装工作的独特性 |
2.2.2 电网公司业扩报装业务的关键环节梳理 |
2.2.3 业扩报装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的需求分析 |
2.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1 申请登记功能需求分析 |
2.3.2 现场勘查派工功能需求分析 |
2.3.3 现场勘查功能需求分析 |
2.3.4 审核批复功能需求分析 |
2.3.5 委托设计施工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2.3.6 中间检查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2.3.7 竣工验收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2.3.8 供用电合同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2.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4.1 系统的性能分析 |
2.4.2 系统的数据库分析 |
2.4.3 系统开发技术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业扩报装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业扩报装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
3.2.1 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的融合分析 |
3.2.2 系统的整体设计原则 |
3.2.3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
3.2.4 系统的运行环境设计 |
3.2.5 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
3.2.6 系统的网络拓扑设计 |
3.3 业扩报装标准化管理系统核心功能设计 |
3.3.1 业务处理功能设计 |
3.3.2 信息展示功能设计 |
3.3.3 应用交互功能设计 |
3.3.4 系统短信功能设计 |
3.3.5 系统接口功能设计 |
3.3.6 系统后台管理功能设计 |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4.1 数据库E-R图 |
3.4.2 数据表结构设计 |
3.4.3 数据备份策略及方法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业扩报装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引言 |
4.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4.2.1 软件界面的布局 |
4.2.2 系统登录功能 |
4.2.3 设计施工企业资质备案管理功能 |
4.2.4 低压业扩报装申请管理功能 |
4.2.5 设计施工技术人员核验管理功能 |
4.2.6 系统业务流程工作单管理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业扩报装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测试 |
5.1 引言 |
5.2 软件测试 |
5.2.1 系统功能测试 |
5.2.2 系统试运行情况分析 |
5.2.3 系统试运行实施效果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研发背景 |
2.1.1 业务管理现状 |
2.1.2 电力通信网综合管理 |
2.1.3 系统研发目标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2.1 全网拓扑管理需求 |
2.2.2 全网运行监视需求 |
2.2.3 票单查询管理需求 |
2.2.4 KPI指标管理需求 |
2.2.5 事故及事件管理需求 |
2.3 性能需求分析 |
2.4 系统开发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网络结构设计 |
3.1.2 功能模型设计 |
3.1.3 功能结构设计 |
3.1.4 系统交互设计 |
3.2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3.2.1 全网拓扑管理功能设计 |
3.2.2 全网运行监视功能设计 |
3.2.3 票单查询管理功能设计 |
3.2.4 KPI指标管理功能设计 |
3.2.5 事故及事件管理功能设计 |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3.1 逻辑设计 |
3.3.2 物理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系统交互功能实现 |
4.2.1 交互指令处理功能实现 |
4.2.2 跨平台通信功能实现 |
4.2.3 XML解析功能实现 |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3.1 全网拓扑管理功能实现 |
4.3.2 全网运行监视功能实现 |
4.3.3 票单查询管理功能实现 |
4.3.4 KPI指标管理功能实现 |
4.3.5 事故及事件管理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配置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测试用例 |
5.2.2 功能测试结果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供电公司雷电定位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总体需求 |
2.2 雷电监测与定位需求 |
2.3 GIS服务需求 |
2.4 人机交互需求 |
2.4.1 地图管理功能 |
2.4.2 图层管理功能 |
2.4.3 雷电查询功能 |
2.4.4 雷电统计功能 |
2.4.5 目标编辑功能 |
2.5 系统性能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设计思路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拓扑结构设计 |
3.2.2 功能模型设计 |
3.3 雷电监测与定位功能设计 |
3.3.1 雷电定位算法概述 |
3.3.2 雷电定位算法设计 |
3.3.3 雷电定位算法误差分析 |
3.4 GIS服务功能设计 |
3.5 人机交互功能设计 |
3.6 数据库设计 |
3.6.1 数据表设计 |
3.6.2 数据库操作优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雷电定位功能实现 |
4.3 GIS服务功能实现 |
4.4 人机交互服务功能实现 |
4.4.1 地图管理功能实现 |
4.4.2 图层管理功能实现 |
4.4.3 雷电查询功能实现 |
4.4.4 雷电统计功能实现 |
4.4.5 目标编辑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概述 |
5.1.1 测试方法 |
5.1.2 测试流程 |
5.2 功能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4 系统应用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供电企业配网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网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基本概念与理论 |
2.1 配电网概述 |
2.1.1 配电网的含义 |
2.1.2 配电网的结构及特征 |
2.2 自动化控制概述 |
2.2.1 自动化控制的含义 |
2.2.2 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
2.3 自动化控制在配网监控管理系统中应用的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网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的总体架构分析 |
3.1.1 系统的基本架构 |
3.1.2 监控系统设计的难点 |
3.2 系统的总体需求分析 |
3.2.1 主站层功能需求分析 |
3.2.2 子站层功能需求分析 |
3.2.3 智能终端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 主站层组态软件需求 |
3.3.1 预期实现功能 |
3.3.2 软件界面要求 |
3.3.3 主站层控制要求 |
3.3.4 数据库设计要求 |
3.3.5 报表功能设计要求 |
3.4 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 |
3.4.1 设计原则 |
3.4.2 总体设计安排 |
3.4.3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网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4.1 硬件设计分析 |
4.1.1 核心电路设计 |
4.1.2 电源模块设计 |
4.1.3 存储模块设计 |
4.1.4 电量采样模块设计 |
4.1.5 开关量I/O电路设计 |
4.2 软件设计分析 |
4.2.1 主站软件总体设计 |
4.2.2 系统通信方案设计 |
4.2.3 数据库管理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配网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应用 |
5.1 系统功能的实现 |
5.2 系统的界面分析 |
5.2.1 主界面 |
5.2.2 配变运行情况查询 |
5.2.3 智能终端故障查询 |
5.2.4 功率因数统计查询 |
5.2.5 配变过负荷报警 |
5.3 无功补偿的预警和处理 |
5.3.2 无功欠补偿预警 |
5.3.3 智能无功补偿功能 |
5.4 系统应用的效益分析 |
5.4.1 企业效益 |
5.4.2 社会效益 |
5.4.3 经济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电网状态监测管理中心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用风险评价的H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D]. 高杨.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智能电能表的用电信息感知共享实现方法及应用[D]. 张露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H市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营销提升策略研究[D]. 徐莹.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4]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研究[D]. 邵新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长海县供电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马越.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供电公司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D]. 黄胜祝.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电力公司业扩报装标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韦昊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宋余漫.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供电公司雷电定位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苟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供电企业配网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D]. 刘康.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