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空间整合论文-王晓雯,曾坚

城乡空间整合论文-王晓雯,曾坚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乡空间整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空间整合,协同发展

城乡空间整合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雯,曾坚[1](2018)在《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整合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在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地带——城市边缘区的冲突尤为激烈。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发展无序、用地布局混乱、交通割裂空间联系以及生态空间受到侵蚀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城乡统筹和城市边缘区的内涵及其之间的联系,其次梳理了城乡统筹背景下城市边缘区的特征,再次分析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问题,最后提出了区域结调整、用地功能整合、增强内外交通联动以及生态空间功能的提升四方面的空间整合策略,以期为城乡关系的调节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市总体规划)》期刊2018-11-24)

董贺轩,亢颖,胡亚男[2](2017)在《城市空间与建筑整合设计的教学实验与思考——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对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以城市空间生成为先导的建筑设计逻辑思维模式,对本科叁年级学生进行了城市空间与建筑整合设计的教学改革试验,为推进我国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空间基础训练及其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教育》期刊2017年01期)

苗华楠[3](2015)在《空间整合视角下的小城镇城乡协调规划——以大冶市陈贵镇镇域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常态强调城乡空间关系中节点个体之间的协调性,传统城镇化路径强调单一空间节点的方式应该有所突破。本文着眼于中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大冶市陈贵镇镇域规划为例,从现状空间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城乡空间协调整合模型的构建,探索小城镇协调规划的创新内容,以适应中部地区小城镇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需要。本文认为,就地城镇化的部分理念和发展机制是未来小城镇城镇化路径的一种可行选择,基于此的空间模型和规划模式可作为中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小城镇规划)》期刊2015-09-19)

吕贤军,邱国潮,肖雁[4](2015)在《基于“叁规合一”的县(市)域城乡空间规划整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分属不同部门,采取不同标准和期限,关注不同重点,保护不同利益,从而导致县(市)域城乡空间日益破碎,综合效益低下。本文运用县(市)域复合生态空间发展理论,采用"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方法,构建基于3S技术的县(市)域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平台,整合现有县(市)域城乡空间规划核心内容,实现县(市)域城乡空间协调发展和城乡空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效益最优化。(本文来源于《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期刊2015-09-19)

郭志富[5](2015)在《县域尺度城乡地域系统空间整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和乡村是构成社会的两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这两类异质的聚落形态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筑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而二者所构成的城乡地域系统作为区域地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地域系统理论及其空间整合理论对推动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将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关系问题也成为事关区域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而具有一定区域空间结构的县域作为全面反映我国城乡关系特征的基本空间尺度,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城乡关系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作为城乡关系问题的重要体现,影响区域的整体发展。如何通过空间整合的途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协调好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城乡地域系统及其空间整合的相关研究内容,探索了空间因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规律,对完善城乡地域系统及县域空间整合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指导县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行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更具有政策指导意义。在对基础理论和核心理论综合认知的基础上,本文以河南省重要的县级市巩义市为研究案例,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讨巩义市城乡地域系统的人地基础。然后依托地理学空间分析的研究传统,从城乡聚落体系空间整合、城乡产业布局空间整合、城乡地方交通空间整合以及城乡土地利用空间整合四个方面优化巩义市城乡地域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因子的政策性调控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在以巩义市为案例的研究过程中,在选取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居民生活以及土地利用等方面19个影响因子基础上,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发现人均居民点用地、地均工业产值、地均农业产值以及人均交通用地等具有空间特征的指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具有较强关联性。鉴于此,在构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系统动力学调控模型时重点考虑这四个空间因子。通过调控空间因子参数,发现通过提高地均工业产值、地均农业产值和人均交通用地面积,或减少人居居民点用地面积都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揭示了空间因子中“点”、“线”和“面”要素的增减能够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也即说明对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整合,能够减小城乡收入差距。(2)城乡聚落体系空间整合是城乡地域系统空间整合的起始途径。在城乡地域系统中,城市(镇)聚落和乡村聚落是城乡交往的承载平台,是整个系统的主体,它们借助有形联系网络通道(基础设施网络)和无形联系网络通道(产业联系、文化联系、信息联系等)相互关联,并借助土地资源这一载体而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城乡聚落体系作为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重要“点”因子,其人口规模对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城乡间关联发展程度有着重要作用。城乡居民点的整合不仅有利于城乡聚落布局结构的优化,而且对于城乡联系通道空间整合、区域内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将起到重要作用。(3)产业布局和地方交通空间整合是城乡地域系统空间整合的两条重要途径。城乡关系的改善、城乡各种“流”的增强必须依托产业空间所构建的联系通道来实现。这一联系通道是实现城乡聚落点功能的重要支撑体,是实现城乡关联发展的重要通道,因此,在城乡聚落空间整合的基础上,对城乡产业布局进行空间整合是城乡地域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布局空间整合,形成有序的产业空间分工协作格局,从而为城乡联系增强提供良好产业基础。产业布局空间整合为城乡经济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经济要素资源方便、快捷的流动必须借助基础设施的高效运作才能实现,尤其是城乡公路网络的构建。交通网络作为区域间、城乡间地域关联发展的重要连接通道,其空间整合有助于推进城市间、城乡间形成便捷、高效的物流与人流。通过交通空间整合,消除区域分割,完善区域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交通网络化发展格局。在县域空间尺度范围内,地方公路运输网络因在城乡联系过程中承担着主要作用,因此地方公路空间整合是城乡地域系统空间整合的另一重要途径。(4)土地利用空间整合是实现城乡地域系统空间整合途径的重要保障。土地资源作为城乡聚落空间和联系通道空间的载体,是各种建设项目的落脚点,是实现聚落体系、产业布局以及地方交通空间整合的物质基础。无论是以村镇合并为主要途径的城乡聚落体系空间整合,还是以产业集聚发展为特点的产业空间整合以及以公路网络化发展为特征的交通空间整合,其实现途径都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而结构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将有助于提高城乡聚落空间整合策略以及产业空间和交通空间整合策略的实施效率。对土地资源利用空间进行优化整合,探寻促进县域城乡发展方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县域建设用地资源较为稀缺、区域人地关系矛盾激化的必然选择。本文的创新点有两个:(1)构建了城乡地域系统的概念模型,丰富了城乡地域系统研究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城乡地域系统的概念模型,以利于对城乡间各种关系的研究。城乡地域系统是指由城镇和乡村两类异质地域依托各种联系网络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共同构成的区域有机体。城乡地域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周围环境之间以物流、信息流、人流等形式不断在城乡间、周围环境间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维系系统各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推动系统不断演化。(2)构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系统动力学调控模型。依据城乡地域系统的特性构建了旨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系统动力学调控模型。利用构建的系统动力学调控模型,发现城乡地域系统特定内容的空间整合,能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进而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5-05-01)

苗华楠[6](2014)在《治理视角下小城镇城乡空间整合及规划创新——湖北省镇域规划编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二元及传统城镇化路径的"管制"下,小城镇发展产生了虚假繁荣,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并由于"城市偏向"的发展产生空间结构性问题,直接后果是阻碍了城乡协调互动。本文在现代城乡治理框架下,着眼于中部快速城市化地区小城镇规划的思路转变,以空间治理为出发点,对规划建设创新模式、空间模型和治理路径、空间要素作用力系统、空间要素规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治理小城镇发展的困境,构建空间品质、健康城镇、现代生活的城镇社区。(本文来源于《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期刊2014-09-13)

朱媛媛,曾菊新,韩勇[7](2014)在《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测度与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整合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城乡文化整合已经成为学界与政界的关注焦点。围绕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测度,遵循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从城乡文化资源整合、城乡文化要素整合、城乡文化产业整合与城乡文化发展整合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48个县域单元的城乡文化整合度进行测算,据之将其分为4个等级。阐述了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空间分异整体上呈以武汉市为圆心,随距离的递增向周边地区递减的网络化格局,其中沿"京-广"铁路与"长江经济带"分布的县级单元的城乡文化整合度强于同等距离的其他区域。论证了城乡文化资源差异是城乡文化空间结构分异的根本,城乡文化系统改善是城乡文化整合度提升的关键,城乡文化产业协调是促进城乡文化整合的基础,城乡文化科学发展是城乡文化整合的最终目标。(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4年01期)

朱媛媛,曾菊新,朱爱琴[8](2013)在《武汉都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结构与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文化整合已经成为政界与学界的研究热点.该文围绕武汉都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结构,遵循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从自然基础、城镇联系、文化设施等有形联系与社会联系、文化联系、信息联系、空间联系等无形联系多方面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6个主成分对武汉都市圈48个县域单元的城乡文化整合度进行量化测算,据之将其分为4个等级.阐述了武汉都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以武汉市为圆心,随距离的递增向周边地区递减的格局,其中沿"京-广"铁路与"长江经济带"分布的县级单元的城乡文化整合度强于同等距离的其他区域.论证了新时期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结构受城乡关联强度、社会行为方式、区域经济分异和空间信息联系等要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朱媛媛,曾菊新,刘承良[9](2013)在《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的空间整合与优化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的空间整合测度,明确提出了在转型期多要素作用下城乡文化整合与城乡文化空间整合度的概念,创新性地构建了城乡文化整合测度的修正引力模型,即"叁位一体"的城乡文化易感知者、城乡文化信息流量和城乡文化最短传播路径。文章综合运用SPSS数理统计与GIS网络分析,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空间尺度上,深入探究了武汉城市圈县域、市域和圈域层面上的城乡文化空间整合规律及其彰显的主要问题。在解析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空间整合的问题中,则以区域城市为中心,揭示了沿主要交通干道随距离增加而递减的整体格局和空间特征。基于构建区域性"文化服务圈"、防止"山寨型"城市文化与"破落型"乡村文化、构建城乡文化关联体系以及改革与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等基本诉求,提出了优化城乡文化空间整合的五项对策,旨在为构建和谐的城乡文化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3年10期)

张沛,吴潇,徐境,孙海军[10](2012)在《基于区域协调的西部地区城乡空间整合路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作为西部地区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链式反应。当前西部地区业已显现"城镇化推动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区域协调为城镇化优化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态势。文中从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切入,探讨促进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的空间策略,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2年08期)

城乡空间整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对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以城市空间生成为先导的建筑设计逻辑思维模式,对本科叁年级学生进行了城市空间与建筑整合设计的教学改革试验,为推进我国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空间基础训练及其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乡空间整合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雯,曾坚.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整合策略[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市总体规划).2018

[2].董贺轩,亢颖,胡亚男.城市空间与建筑整合设计的教学实验与思考——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改[J].中国建筑教育.2017

[3].苗华楠.空间整合视角下的小城镇城乡协调规划——以大冶市陈贵镇镇域规划为例[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小城镇规划).2015

[4].吕贤军,邱国潮,肖雁.基于“叁规合一”的县(市)域城乡空间规划整合研究[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2015

[5].郭志富.县域尺度城乡地域系统空间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15

[6].苗华楠.治理视角下小城镇城乡空间整合及规划创新——湖北省镇域规划编制的思考[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2014

[7].朱媛媛,曾菊新,韩勇.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测度与机理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

[8].朱媛媛,曾菊新,朱爱琴.武汉都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结构与机理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9].朱媛媛,曾菊新,刘承良.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的空间整合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3

[10].张沛,吴潇,徐境,孙海军.基于区域协调的西部地区城乡空间整合路径探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

标签:;  ;  ;  ;  

城乡空间整合论文-王晓雯,曾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