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倍体簇毛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产量,簇毛麦,T2VS.2DL易位系
二倍体簇毛麦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奇,冯祎高,侯富,陈佩度[1](2015)在《二倍体簇毛麦产量性状相关基因向小麦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人口继续增长及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对主粮单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小麦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的实践,实现产量潜力的突破必须在保证群体数量的同时,在每穗粒数和籽粒重中有新的突破,即通过改良穗部型态和粒长、粒宽,在不降低田间种植密度的前提下,提高品种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因此,穗型发育和籽粒形成是当前及未来小麦高产育种的关键性状,而优异新种质的创制是改良这些性状的重要基础。二倍体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2n=14,VV)是普通小麦重要的叁级基因资源库。通过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已将簇毛麦的抗病基因包括抗白粉病基因、抗黄花叶病基因及抗孢囊线虫病基因以及簇毛麦品质性状基因包括贮藏蛋白基因和籽粒硬度基因转入普通小麦。对于簇毛麦的产量性状基因国内外研究关注较少。本研究利用来源不同的簇毛麦为供体,以硬粒小麦为桥梁亲本,在创制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基础上,通过电离辐射等手段,创制小麦-簇毛麦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经过系统分析易位系的产量相关性状,选育出一个普通小麦-簇毛麦T2VS.2DL易位系NAU422。该易位系与其背景亲本相比,显着增加穗长和穗粒数,同时株高、生育期及单株穗数与背景亲本相比差异不显着,表明该易位系对于产量改良有一定的潜力。通过同源克隆,发现簇毛麦一个特异光周期基因Ppd-V1位于2VS F10.33-0.53区段,该基因在小麦背景中可能加快幼穗分化,利于产量形成。同时一个形态标记(颖脊毛)基因Bgr-V1定位于2VS F1 0.00-0.33区段,该基因在小麦背景中正常表达,为显性基因,可以作为形态标记对T2VS.2DL易位系进行辅助选择。(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08-18)
杨学明,姚金保,马鸿翔,陈佩度[2](2010)在《5S rDNA位点在合成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中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倍体化是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促进植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据估计,至少有50%甚至超过70%的被子植物在其进化史中经历了一次或多次多倍体化过程。由于多倍体(特别是异源多倍体)植物覆盖面广,而且在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植物多倍体化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人工合成的异源多倍体为研究多倍体基因组进化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前人利用人工合成的多倍体(特别是异源多倍体)对多倍体化过程中基因组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多倍体经历了剧烈的基因组变化,并且基因组的变化是伴随着多倍体化过程快速发生的。(本文来源于《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9-11)
傅体华,任正隆[3](2001)在《簇毛麦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 的雌雄配子传递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株植物C -带技术” ,对 6x小簇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2 和回交BC1世代的染色体结构进行观察 ,研究了簇毛麦染色体在杂种后代中的传递行为。结果表明 ,在大多数杂种组合中 ,簇毛麦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行为是随机的 ,并显着高于通过雄配子的概率 ,但在含有小麦亲本‘J 11’的杂种组合中情况不同 ,簇毛麦染色体在这个杂种组合中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率都是随机的。说明簇毛麦染色体的传递受杂种F1中小麦亲本的影响 ,推测在小麦亲本‘J 11’中可能存在一个影响簇毛麦染色体通过雄配子传递的基因。单个簇毛麦染色体的传递与 6x小簇麦作为父本或母本有关。通过雌雄配子传递中 ,以 4V和 7V染色体的传递频率最高 ,而 3V的传递频率最低。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用 6x小簇麦作为桥梁转移簇毛麦有利基因 ,创制杂种F1时 ,最好以普通小麦为父本 ,并且F3 和BC1F2 是关键的选择世代(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傅体华,任正隆[4](2001)在《簇毛麦染色体的形态学及Gie msa-C带的多态性研究Ⅱ.簇毛麦染色体在人工双二倍体中的C-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纯系的簇毛麦染色体C -显带研究表明 ,纯系中每一条簇毛麦染色体的带型及分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为簇毛麦染色体导入小麦后进行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双二倍体纯系中的簇毛麦与自然群体中簇毛麦染色体的带型比较发现 ,尽管带型有一定的可比性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自然群体的簇毛麦染色体带型多态性远大于纯系 ,特别是 3V和 7V染色体 ,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该结果表明 ,把簇毛麦种质导入小麦后 ,为了对导入的簇毛麦染色体或片段进行准确的鉴定 ,最好采用双二倍体纯系作为供体亲本(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杨足君,李光蓉,舒焕麟,蒋华仁,任正隆[5](2001)在《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双二倍体的细胞学和抗性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多年生簇毛麦基因组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四倍体小麦和六倍体小麦与多年生簇毛麦的双二倍体及后代材料进行了细胞学和抗性分析.结果表明,二粒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双二倍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细胞学不稳定性,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后代染色体数目有更大程度的削减.根尖细胞的常规染色发现多年生簇毛麦染色体的随体能在二粒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双二倍体中正常表达,Giemsa-C带方法可以检测小麦背景中的大多数多年生簇毛麦染色体.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分析表明,源自多年生簇毛麦的抗性能在小麦背景中得到表达;利用与Pm21连锁的SCAR标记的引物扩增的结果认为,在多年生簇毛麦中,除具有与二倍体簇毛麦相同的抗性基因外,还存在新的抗白粉病基因.因而,本研究鉴定的具有多年生簇毛麦基因组的新材料是小麦抗性育种的优异种质.(本文来源于《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期刊2001-05-01)
傅体华,任正隆[6](2000)在《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杂交 ,对其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中期Ⅰ的染色体配对进行了洋红染色和Giemsa -C带染色观察。结果表明虽然簇毛麦染色体在中期Ⅰ主要以单价体存在 ,但也有少量的小麦 -簇毛染色体配对 (平均每细胞为 1 1%左右 ) ,可以通过遗传重组转移簇毛麦的有利基因。这些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配对 ,既分布在超过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也存在于少于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相反 ,超过理论配对数的染色体对不一定就是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之间的配对 ,在少于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也不一定仅是小麦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同样包含有少量的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配对。因而 ,用传统的染色法对外源物种与小麦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数的估计 ,既有夸大一部分信息 ,又有掩盖一些有益信息的弊端。说明我们在用传统方法来推测远缘杂种后代中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时要持审慎的态度 ,需要用较为准确的方法来直接鉴定(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李洪杰,石云素,史占良,张艳敏,郭北海[7](1999)在《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小麦比较容易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TH_1和 TH_1W杂交,所选的 9个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与 TH_1和 TH_1W的 19个杂交组合,平均结实率为 46.7%,共计获得 19个杂交组合2316粒杂种种子。正反交结果表明,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高于反交结实率,但是在杂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受正反交的影响小于杂交结实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杂种幼胚愈伤组织生长迅速,甚至直接诱导出绿苗,共获得不同杂交组合2005株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观察还发现有少量再生植株发生形态变异,但是组织培养对提高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育性没有明显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1999年S1期)
傅杰,井金学,陈漱阳,侯文胜,杨群慧[8](1998)在《具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合成、抗病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幼胚培养和秋水仙碱处理,人工合成了具有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AABBVV)。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1″的细胞占69.94%,染色体构型为1.0′+20.47″+0.02。天然和自交结实率分别为49.07%和39.23%。籽粒蛋白质含量为20.98%。抗白粉、条锈、叶锈和赤霉病。(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滕晓月,石屹[9](1995)在《普通小麦、簇毛麦及其双二倍体的酯酶同工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六倍体普通小麦农大146、簇毛麦及其杂种和双二倍体的全展旗叶及种子的酯酶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子代与其双亲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形成了偏母互补型;子代双单倍体 (2n=28) 和双二倍体 (2n=56) 旗叶酯酶同工酶酶谱有相当的一致性;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器官酯酶同工酶基因表达不同。(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李锁平,刘大钧[10](1993)在《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_1可孕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_1减数分裂的观察结果表明:该杂种F_1的可孕性是由于杂种F_1产生了大量的(近于)未减数配子的结果。在一些PMC中,单价体中期Ⅰ集结到赤道板上,后期Ⅰ染色单体均等分离产生二分体,二分体发育成有功能的花粉粒。由于染色(单)体的丢失或不分离可产生大量的不完整的重复、缺失未减数配子,完整未减数配子的频率很低。杂种F_1和普通小麦杂交一代及F_2代的细胞学分析结果和F_1配子形成途径分析结果一致。推测从大量的F_2代中可能筛选到自发八倍体(DDAABBVV)。(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二倍体簇毛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倍体化是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促进植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据估计,至少有50%甚至超过70%的被子植物在其进化史中经历了一次或多次多倍体化过程。由于多倍体(特别是异源多倍体)植物覆盖面广,而且在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植物多倍体化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人工合成的异源多倍体为研究多倍体基因组进化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前人利用人工合成的多倍体(特别是异源多倍体)对多倍体化过程中基因组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多倍体经历了剧烈的基因组变化,并且基因组的变化是伴随着多倍体化过程快速发生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倍体簇毛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瑞奇,冯祎高,侯富,陈佩度.二倍体簇毛麦产量性状相关基因向小麦转移[C].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2015
[2].杨学明,姚金保,马鸿翔,陈佩度.5SrDNA位点在合成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中的变异[C].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3].傅体华,任正隆.簇毛麦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雌雄配子传递的研究(英文)[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
[4].傅体华,任正隆.簇毛麦染色体的形态学及Giemsa-C带的多态性研究Ⅱ.簇毛麦染色体在人工双二倍体中的C-带变化[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
[5].杨足君,李光蓉,舒焕麟,蒋华仁,任正隆.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双二倍体的细胞学和抗性分析(英文)[C].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2001
[6].傅体华,任正隆.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
[7].李洪杰,石云素,史占良,张艳敏,郭北海.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J].华北农学报.1999
[8].傅杰,井金学,陈漱阳,侯文胜,杨群慧.具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合成、抗病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8
[9].滕晓月,石屹.普通小麦、簇毛麦及其双二倍体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作物学报.1995
[10].李锁平,刘大钧.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_1可孕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分析[J].遗传学报.1993
标签:小麦产量; 簇毛麦; T2VS.2DL易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