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然论文-徐国荣

新自然论文-徐国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自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陶渊明,新自然说,自然与名教,陈寅恪

新自然论文文献综述

徐国荣[1](2019)在《陶渊明“新自然说”平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寅恪提出陶渊明的思想是一种"新自然说",将陶渊明当作中古时代的一个"大思想家",或以为这是"孤明先发"之新见,而朱光潜等人对此并不认同。其实,陈氏此说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因素,关注的是现实关怀。从玄学和魏晋思想的发展来说,陶渊明的"新自然说"固然与阮籍、嵇康的"旧自然说"有所区别,也不同于郭象的"独化"思想,就理论的创新与思辨的深度而言,并无什么新的发展和大的创获,只是在传统的形神之争的基础稍微前进了一步,把阮籍与嵇康所欲达到的精神境界生活化、实践化了,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陈寅恪之论在学术上可以自圆其说,在现实中也别有他义。(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兰枝,谢先成[2](2019)在《扎根中国大地,办田园式的新自然教育——访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普通教师到全国知名校长,从语文特级教师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8岁就走上讲台的张基广用33年的岁月坚守书写了灿烂的教育人生。他从乡村走进城市,不满30岁就被破格任命为湖北省示范小学校长,但却宣称要办田园式的学校,做"最土的教育"。在众多大城市的名校校长对书包越来越重、学生近视率逐年升高的小学教育无可奈何之时,在全国首创"周叁无作业日"的张基广已在学校全面取消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书面作业。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一名优秀校长,张基广却首先要求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书生和教育思想者。心有敬畏,行有担当,不为社会功利的教育观所裹挟,让孩子目光保持清澈,让教师保持微笑,是张基广为之奋斗的教育理想。本期人物访谈就带领大家认识这位倡导新自然教育,推崇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发展儿童社会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论坛》期刊2019年08期)

宋京逵[3](2019)在《新自然法学者批判政治自由主义之公共理由原则的力度及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广义上来说,新自然法理论的政治哲学属于自由主义学说的一种,它支持自由、平等、法治这些重要的价值。但是狭义上,新自然法理论并不是一种当代主流的自由主义理论,因为新自然法的政治哲学承诺了一种政治至善主义的立场,从而与目前最为主流的由罗尔斯确立的政治自由主义相冲突,尤其是政治自由主义的公共理由原则旨在直接排除至善主义理论在公共辩论中的适用。近年来新自然法学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理论,对公共理由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反驳,然而这些反驳的力度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全摧毁公共理由原则的基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楠,陈杰,李润唐[4](2019)在《基于新自然主义条件下乡土园林植物的筛选研究——以雷州半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自然主义以乡土植物模拟自然群落的设计理念,具有低维护且可持续的优点。通过对雷州半岛地区次生林进行调查,根据群落植物的观赏价值与生态习性,筛选出适于构建新自然主义生态群落的乡土园林植物,为雷州半岛新自然主义植物群落的构建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丰富当地城市乡土植物的特色景观。(本文来源于《南方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陈军[5](2019)在《论“新自然主义戏剧”的家庭斗争关系——以斯特林堡《父亲》为例兼谈其对中国戏剧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斯特林堡的"新自然主义戏剧"《父亲》聚焦家庭成员间的意志斗争,它除了展示人的"欲望",更揭示了"个人自由"对现代人的决定性影响。《父亲》的这套人性逻辑,是霍布斯在"自然状态"学说中所奠定的西方"现代人性论"的结果。同时,"现代人性论"也是斯特林堡远离"德育"而专注"审美"的客观原因。随着20世纪的西学东渐,"新自然主义戏剧"给中国当代戏剧甚至整个文化界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调和儒家"亲亲"传统与西方现代人性论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孙晗[6](2019)在《儿童与美的相遇——新自然教育与中国少年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少年培育联盟"培育自信豪迈的中国少年"的目标指引下,大同瑞致小学致力于建设大自然学校,使兴发教育在校园内真正落地,真正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和经历,实现个体成长。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始于自然,让儿童在自然审美相遇中不断打开身体感知;兴于诗,让儿童在诗词美文熏陶中不断提升心性涵养;启于知,让儿童在课程综合改革中不断开启智慧智识;立于礼,让儿童在礼仪规范学习中不断走向他人社会;成于乐,让儿童在艺术活动参与中不断臻于人格完美。(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02期)

方淑瑶[7](2018)在《陶渊明“新”自然到“新”自然境界的生态思想——以《桃花源记(并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陶渊明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在时局动荡之际选择了归隐,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大自然,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陶渊明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思想,其中以《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记(并诗)》最具特色。他所建构的桃花源社会,体现了其"质性自然"之内涵,表达了人生具有"自然"的天性。陶渊明"质性自然"含有"真"与"朴"二重性,反映了他寻求真、朴的自然观。陶渊明在庄子自然无为思想影响下,用"委运顺化"思想实行自然无为之道,因而选择回归山林与躬耕田园以顺应其本性。陶渊明用自然景色表达他的自然心境,将"渔人"形象与自然相结合,体现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说明其向往桃源的生活。陶渊明用"渔人忘路而入桃花源"来说明"忘"的境界,"忘路"意味着摒弃世俗争竞,乃至于功利思辨。因此,他所构筑的桃花源成了一个融自然美、人情美、身心美于一体的生态体系,体现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新"自然境界,表达了陶渊明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新"自然境界是对现实生活和感性经验的超越,实现了心境与自然相统一,体现了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境界。(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范寿鸣[8](2018)在《徽文化滋养下的安徽新自然主义油画风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然主义精神表现于魏晋时期,陶渊明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反对名教、崇尚自然的新自然主义观。西方20世纪初,文学艺术创作也由自然主义发展到新自然主义,追求精神与自然的融合。在当代艺术语境下,中西方美学观念汇集,影响着当代的新自然主义观。安徽画家几十年来体验徽州自然风情,在徽州文化滋养下的油画风景"不凝滞于物",达到了顺从自然的"化境",形成新自然主义风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单婷婷[9](2018)在《论富勒新自然法理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之争由来已久,当法律缺席的时候,道德往往最先进入众人的视野,但道德审判和舆论审判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将从近日来热度不退的江歌遇害案着手,结合富勒的新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深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公众对法律与道德的态度,以及由此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8年22期)

谢建华[10](2018)在《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伦理颠覆了传统人类视域内的道德关系,将人类之间的道德概念扩展到了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世界。以往的道德扩展在面对道德关怀的对象时,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界定与说明。人类中心主义者往往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意识,才具有内在价值。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据此进行反驳,并提出各自的主张。这些生态伦理流派经常依据传统自然主义理论进行论证。它们既没有超越中心主义的局限性,也没有给予论证对象以坚实的内在价值。新兴的意识外在主义理论与道德扩展的进路相吻合。它们组成的意识道德扩展可以作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意识的外在主义有具身认知、延展认知、嵌入认知与生成认知等几种新形式,它们将意识的广延由人类的大脑扩展到人类所属的身体和外在的自然环境当中。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能够将人类的意识进行有效地自然化建构,也能将自然进行有效地意识化建构。这样削弱物质与心灵的主客二元分化,建立整体主义的意识观,为生态道德的扩展提供有效的本体承诺。以此,通过重构意识来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的中心主义提供理论支持,并超越各种中心主义,建构出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自然主义基础,为构建美好新生态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包括导言、四章专题性的系统论述以及结语。导言,介绍了生态伦理中有关道德扩展及其传统自然主义基础的现状。分析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提出建构生态伦理新自然主义基础的可行性,指出本论文构建新自然主义基础的研究目的,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确定拟解决的问题,进而阐明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道德扩展的逻辑脉络,发现道德扩展的传统自然主义论证中内在价值的缺失问题,说明对道德扩展进行新自然主义基础性建构的理由。分析当前的意识扩展理论,发现意识扩展的进路与道德扩展的进路是一致的,意识扩展可以对道德扩展进行充分地重构。第二章,解析道德扩展的起点难题,即人类中心主义道德扩展面临的非同一问题,说明解决人类非同一性传统方案的无效。分析新兴的意识扩展理论,发现意识扩展可以对人类的非同一性进行修复,重塑人类的同一性,构建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重构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扩展,确保人类共同体拥有完全的道德地位。第叁章,分析非人类中心主义各个流派的道德扩展,分别说明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各自的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分别说明它们原有理论在自然属性和内在价值上对其所说明对象论述的不足。然后,运用意识的道德扩展理论,在一个维度上对它们进行由低级到高级层次划分,说明它们需要低级到高级的善,赋予它们以统一而不同的道德地位。第四章,建构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肯定生态整体主义的道德扩展,说明盖亚假说、生态位构建等传统型自然科学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传统型自然科学理论可以与意识道德扩展相结合,共同提升至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自然主义基础。建构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同构性论证、均等性论证和互补性论证,使得生态整体主义彻底地获得生态整体的内在价值。结语,得出意识的道德扩展是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的结论。意识的道德扩展在本体论上,可以构建世界的新自然主义图式;在认识论上,可以统一人类与自然意识维度上的内在关系;在价值观上,建构了一致的人类与自然的内在价值;在实践论上,可以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发展过程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新自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普通教师到全国知名校长,从语文特级教师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8岁就走上讲台的张基广用33年的岁月坚守书写了灿烂的教育人生。他从乡村走进城市,不满30岁就被破格任命为湖北省示范小学校长,但却宣称要办田园式的学校,做"最土的教育"。在众多大城市的名校校长对书包越来越重、学生近视率逐年升高的小学教育无可奈何之时,在全国首创"周叁无作业日"的张基广已在学校全面取消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书面作业。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一名优秀校长,张基广却首先要求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书生和教育思想者。心有敬畏,行有担当,不为社会功利的教育观所裹挟,让孩子目光保持清澈,让教师保持微笑,是张基广为之奋斗的教育理想。本期人物访谈就带领大家认识这位倡导新自然教育,推崇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发展儿童社会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自然论文参考文献

[1].徐国荣.陶渊明“新自然说”平议[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陈兰枝,谢先成.扎根中国大地,办田园式的新自然教育——访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J].教师教育论坛.2019

[3].宋京逵.新自然法学者批判政治自由主义之公共理由原则的力度及限度[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9

[4].李楠,陈杰,李润唐.基于新自然主义条件下乡土园林植物的筛选研究——以雷州半岛为例[J].南方林业科学.2019

[5].陈军.论“新自然主义戏剧”的家庭斗争关系——以斯特林堡《父亲》为例兼谈其对中国戏剧的意义[J].浙江学刊.2019

[6].孙晗.儿童与美的相遇——新自然教育与中国少年培育[J].教育观察.2019

[7].方淑瑶.陶渊明“新”自然到“新”自然境界的生态思想——以《桃花源记(并诗)》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8].范寿鸣.徽文化滋养下的安徽新自然主义油画风格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

[9].单婷婷.论富勒新自然法理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8

[10].谢建华.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D].山西大学.2018

标签:;  ;  ;  ;  

新自然论文-徐国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