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

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一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治的6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理特征,并在遵循患者自愿的情况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为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得分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心理特点;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本病的发生与环境污染、个体肺部感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具有密切的联系,患者以心胸憋闷、鼻翼煽动、吸气费力等慢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等症状为主。老年慢阻肺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减退,临床治疗病情反复,治愈难度大[1]。本次实验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治的6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及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得分变化情况,探究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治的6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一般资料具体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存在明显统计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6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疗标准,(1)临床症状:患者均出现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且晨间、夜间咳痰重,同时伴有劳力后出现进行性气短、心胸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2)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2]。排除标准:①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②排除临床诊疗依从性差,未经医师同意在治疗过程中中途自动出院。③排除患有语言共同障碍个体。④排除患有认知障碍患者。⑤排除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协议。

1.3方法

1.3.1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循医嘱给予患者临床用药,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患者饮食进行护理,嘱患者使用粗纤维易消化、优质蛋白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禁食辛辣油腻,太过坚硬的食物。

1.3.2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给予具体措施如下:①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既往史,既往诊疗情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解答患者临床诊疗疑惑,采用心理暗示,讲临床实际案列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慢阻肺相关知识普及,消除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忧虑和恐惧,与患者建立友好亲密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诊疗依从性。②健康教育:老年慢阻肺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个体应调整个人生活规律,忌烟戒酒、早睡早起,保证个体睡眠充足,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防止劳心太过以及劳力太过。③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经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在疾病的恢复期或出院前知道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加强胸、膈呼吸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得分变化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均为百分制,得分<50分表示个体不焦虑、抑郁;得分50-59分:表示个体轻度焦虑、抑郁;得分60-69分:表示个体中度焦虑、抑郁;得分>70分:表示个体高度焦虑、抑郁[3]。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得分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降幅为60.9±2.3,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降幅为33.3±1.0。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表(SDS)降幅为54.3±2.7,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表(SDS)降幅为31.6±0.5。

3讨论

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个体机体免疫能力减退,各项脏器功能减低,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发病率每年在以3.6%的比例上升。老年慢阻肺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诱使患者出现慢性性呼衰、睡眠呼吸障碍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个体生活质量,患者饱受疾病折磨,易出现躁动不安、紧张烦躁、担心忧虑等负面心理[4]。常规护理主要给予患者用药以及饮食指导,缺乏对个体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故患者往往存在院内病情恢复,出院后再次发病入院。综合护理基于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而后对患者生活、功能锻炼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呵护,老年慢阻肺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并且由于病情反复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综合性护理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负面心理、情绪的发生。在交流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老年慢阻肺临床诊疗知识,从而有效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除此之外,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加强胸、膈呼吸功能,从而控制个体病情发展。对改善患者生活习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控制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效果,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综合护理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护理人员多采用学术化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致使患者对相关护理知识出现认识障碍,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且综合尚未形成系统化模式,针对以上问题,完善综合护理内容,提升护理人员语言沟通能力,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绍霞.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4(6):746-748.

[2]郭敏,张贞,李娟等.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13):2542-2542,2543.

[3]周雪琴.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4(5):179-180.

[4]赵玉梅.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医学信息,2015,5(9):53-53.

标签:;  ;  ;  

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