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室颤动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右冠状动脉,心室颤动阈
心室颤动阈论文文献综述
林明,叶昕涛,蓝玉福,陈晓春[1](2001)在《缺血预适应对心室颤动阈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兔右冠状动脉缺血预适应 (ischem ic preconditioning,IP)对心室肌心室颤动阈的影响。方法 根据顺序单脉冲刺激原理 ,采用 RS2 程序电刺激法 ,测量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 (I30 m in+R30 m in)及缺血预适应 (IP组 ) (I5 min+R10 m in+I30 m in+R30 min)在缺血 30 min(I30 min)内及再灌注 30 min(R30 min)内心室颤动阈 (VFT)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1IR组及 IP组于I30 min内缺血心室肌 VF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VFT较低 ,差别有显着性 (P<0 .0 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IR组于 R30 min内缺血心室肌 VFT较低 ,差别有显着性 (P<0 .0 1) ,但 IP组同时期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着性 (P>0 .0 5 ) ;2 IP组缺血心室肌于 I30 m in、R30 min内与 IR组比较 ,VFT升高 ,差异有显着性 (P<0 .0 1) ;3左心室 IR组及 IP组 VFT与右心室相应指标比较 ,VFT较高 ,差异有显着性 (P<0 .0 1)。 结论 右冠状动脉 IP可提高缺血及再灌注心室肌的心室颤动阈(本文来源于《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期刊2001年02期)
郑先科,熊顺华,李国华[2](2001)在《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室易损期和心室颤动阈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对心肌易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程序电刺激方法测定家兔心室颤动阈(VFT)、心室易损期(VVP)和有效不应期(ERP)。结果 急性心肌缺血时VFT降低,VVP延长,ERP缩短。VFT的迅速降低发生于冠状动脉结扎1分钟左右,结扎5分钟VFT降低幅度最大,由对照值10.55±1.54V降为6.39±1.19V(P<O.01;VVP延长和ERP的缩短最大位发生于冠状动脉结扎20分钟,VVP由对照值11.26±1.80ms延长为48.25±5.71ms(P<O.01),ERP由161.38±14.47ms缩短为136.70±11.84ms(P〈0.05)。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时VFT降低,VVP延长,ERP缩短均可增加心肌的易损性。VFT降低发生于急性心肌缺血早期,VVP延长和ERP缩短发生于急性心肌缺血后期。这提示VFT的降低与VVP的延长和ERP缩短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意义。采用程序电刺激方法检查心肌易损性时,应同时测定VFT、VVP和ERP。(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血管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陈进,葛志恒,朱思明[3](1988)在《试论心室颤动阈反映心室易颤性的可靠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大鼠心脏易损期内不同时刻的室颤阈,估价室颤阈反映心室易颤性的可靠程度。在易损期内不同时刻测得的室颤阈相差13.1±6.4mA。在加快心率、心得安和左冠脉结扎等因素的影响下,在易损期内不同时刻,室颤阈变化的程度相差很大。因此,用易损期中某一时刻的室颤阈反映心室易颤性是不太可靠的。用室颤阈的变化幅度反映某因素对心脏易颤性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太精确的。本实验提示易损期时程可较好地反映心脏易颤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医学院学报》期刊1988年03期)
邬颖,陈庚新,徐学峥[4](1985)在《植物性神经与心室颤动阈》一文中研究指出心室颤动阈(VFT)与自发室颤(VF)发生倾向性有关,应用电刺激测定VFT的技术是目前研究VF发生机理的常用方法。植物性神经活动影响正常心脏或急性局部缺血心脏VFT值,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所致。(本文来源于《生理科学进展》期刊1985年01期)
Fisher,J,何玉泉[5](1983)在《严重心肌缺血伴有心室颤动阈增高》一文中研究指出心室颤动阈(VFT)是评定心肌对外源性电刺激的电活动易损性的一种指标.早先在狗的研究显示,心室颤动阈与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梗塞大小、心肌血流量(MBF)及冠状动脉侧枝循环之间呈线性相关.然而,冠状动脉闭塞后再灌注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心肌中等度缺血区域出现的不应期离散度最大等,提示还有其它的机理.本文研究心室颤动阈和心肌血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着重探讨严重缺血对心肌的心室颤动易损性是否具有某种保护作用.方法:10条体重为18~30公斤的杂种狗,麻醉(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期刊1983年04期)
沈亚瑾[6](1976)在《氨茶碱对呼吸衰竭时心室颤动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呼吸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常以酸中毒、缺氧和电解质紊乱来解释,近来又着重于药物为可能因素,特别是呼吸衰竭时常用的氨茶碱。本文旨在研究氨茶碱对正常酸-碱平衡和呼吸衰竭狗的心室颤动的影响。方法:取12只狗进行实验。吸入15或(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心血管疾病分册》期刊1976年02期)
心室颤动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对心肌易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程序电刺激方法测定家兔心室颤动阈(VFT)、心室易损期(VVP)和有效不应期(ERP)。结果 急性心肌缺血时VFT降低,VVP延长,ERP缩短。VFT的迅速降低发生于冠状动脉结扎1分钟左右,结扎5分钟VFT降低幅度最大,由对照值10.55±1.54V降为6.39±1.19V(P<O.01;VVP延长和ERP的缩短最大位发生于冠状动脉结扎20分钟,VVP由对照值11.26±1.80ms延长为48.25±5.71ms(P<O.01),ERP由161.38±14.47ms缩短为136.70±11.84ms(P〈0.05)。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时VFT降低,VVP延长,ERP缩短均可增加心肌的易损性。VFT降低发生于急性心肌缺血早期,VVP延长和ERP缩短发生于急性心肌缺血后期。这提示VFT的降低与VVP的延长和ERP缩短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意义。采用程序电刺激方法检查心肌易损性时,应同时测定VFT、VVP和ERP。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室颤动阈论文参考文献
[1].林明,叶昕涛,蓝玉福,陈晓春.缺血预适应对心室颤动阈影响的研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1
[2].郑先科,熊顺华,李国华.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室易损期和心室颤动阈的变化[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1
[3].陈进,葛志恒,朱思明.试论心室颤动阈反映心室易颤性的可靠程度[J].南京医学院学报.1988
[4].邬颖,陈庚新,徐学峥.植物性神经与心室颤动阈[J].生理科学进展.1985
[5].Fisher,J,何玉泉.严重心肌缺血伴有心室颤动阈增高[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3
[6].沈亚瑾.氨茶碱对呼吸衰竭时心室颤动阈的影响[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心血管疾病分册.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