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写文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副文本,翻译话语,重写
重写文本论文文献综述
耿强[1](2018)在《副文本视角下20世纪中国翻译话语史的重写》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中国翻译理论史叙述形成了一个由名人名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大传统,但在它之外隐约存在一个由无数翻译话语组成的小历史。本文从副文本视角提出20世纪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必须转变认知框架,充分认识到翻译话语多样性的存在形态,从译本的正文本、副文本和外文本叁个方面整合中国翻译话语,最终建设一个众声喧哗的多元、复杂而生动的翻译话语史。(本文来源于《当代外语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邵雯艳[2](2016)在《戏曲文本的影视重写及现代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1913年拍摄的电影《庄子试妻》被认为揭开了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该片取材于明代传奇剧本《蝴蝶梦》中的“扇坟”,叙述庄周诈死,化作楚国王孙,以试探妻子是否守节的故事。自此,大量的戏曲故事被搬上了电影银幕。在各种戏曲舞台上反复上演的故事,经影视化的讲述后,带来(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09-12)
龚龑[3](2015)在《从文本到语境:重写英国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英美文学研究再次转向历史语境。剑桥大学版的《语境中的英国文学》与这一"历史转向"息息相关,其聚焦的,不唯"文本",更是文本所置身其间的历史"语境"。文本阐释中的多重语境、不同文类的相互影响以及学术团体的作用等叁个层面印证了《语境中的英国文学》和当下英美学术风气的契合。(本文来源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宋先红[4](2015)在《论《史记·陈涉世家》现代重写文本中阶级斗争意识的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在1929年至1948年先后被四位作家改重成五个不同的文本,但是在这些重写文本中都存在着两个共同的特点:明晰的阶级对立形势和清醒的农民阶级反抗意识。这是历史文本、作家想象力、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当时中国社会现实融合的共同产物。(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翟燕玲[5](2013)在《论汉英旅游文本翻译中的重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年来,旅游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突出,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当前,世界各国正共同经历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21世纪的中国不仅是旅游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旅游客源大国。旅游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我国的国际形象,影响着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向外国游客推荐旅游品牌,准确地传达旅游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国的旅游景点,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是翻译工作者亟待探索的重要论题。建立相应的可操作的翻译原则与策略以普遍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也成为翻译界的研究焦点。理论层面,美国的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德国的汉斯·弗米尔创建“目的论”;严复倡导“信、达、雅”。实践方面,前辈张宁提出“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这些都对旅游文本的翻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不断指导着我们的翻译实践。本文主要以《采风昆明》这一笔译训练任务为基础,重点探究汉英翻译时因转换思维而进行重写的四种形式。第一章概述旅游文本的翻译背景并简单介绍《采风昆明》。第二章分析汉英旅游文本翻译的原则和特点,与此同时,从任务实施过程中总结出汉英旅游翻译的难点;第叁章结合实践提出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重写的四种方法:意象重写、逻辑重写、句子结构重写以及语篇结构重写。第四章总结本研究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5-01)
刘春燕[6](2009)在《文本重写任务中的中介语重构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本重写任务考察了学习者语言输出过程中的中介语系统的变化。在McLaughlin的语言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和输出假设基础上,我们对4名被试的文本重写任务出声思维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文本重写任务过程中被试所采用的各种交际策略促使中介语在句法、语义和策略方面发生变化,即文本重写过程中某些学习者中介语系统发生了重构。(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09年05期)
米高峰,李爽,姜柏如[7](2009)在《《东邪西毒(终极版)》:经典文本的重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一股翻拍经典文学名着、翻拍经典影视作品的风气在影视界大肆流行,我们所熟悉的经典文本不断被重写,甚至有的作品短短几年就被翻拍叁四次之多。《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射雕英雄传》……不胜枚举。2009年春,《东邪西毒(终极版)》的隆重上映,在国内(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09年08期)
卢丽安[8](2007)在《翻新经典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及两个当代重写文本(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布卢姆当初提出"影响的焦虑"一词,指的是浪漫主义诗人不可避免地必须奋力压抑前人影响,而在心理和诗歌中表现出的焦虑。然而,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小说家不但直视文学传统的影响,更能摒弃焦虑,重温经典文本;以重写或改写的方式赋予经典老作品新的时代意义.此类创作模式屡见不鲜。在叁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仇敌》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后二部当代作品在形式或主题上对经典源文本进行了驳斥和呼应,从而引申出新的时代智识精神。(本文来源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期刊2007年01期)
王乐乐[9](2007)在《重写的文本——谈诗歌是否可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翻译都被视为各民族间文学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活动。诗歌的翻译在翻译界、文学界都是颇受争议的,对于诗歌是否可以被翻译的讨论一直在继续。其实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诗歌的翻译是一种破坏性的重写活动。(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陈瑞玲[10](2007)在《从霍译《红楼梦》中典故的翻译看译者对文本的“重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是我国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典名着,文中丰富的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学传统,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但也给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读者造成了理解困难。典故作为一种文化“速记”,具有丰富的内涵、鲜明的形象和简洁的形式,体现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是该民族文学作品魅力的一种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典故的文化意义是作为隐性信息预先存在于原文文本之中,原文读者能够通过联想积极参与原文的语义生成过程,从而体会到典故的魅力。而译文读者则缺乏与原文作者类似的文化认知,从而需要译者为其扫除阅读障碍、展示原作魅力。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很难在译出原文典故内容的同时保持其形式,不可避免的要对其做一定的调整或“重写”。作为一种文化转向的理论,AndréLefevere的“重写”理论对研究典故翻译现象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AndréLefevere一再重申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重写”。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译者周旋于两种文学传统之间,心中有一定的目的,按自己的主张进行翻译,不可能是中立的,客观的。译者受他们所处的时代,所要周旋的两种文学传统以及语言的影响。AndréLefevere主要从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文化万象四个方面对制约译者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本研究首先详细探讨了《红楼梦》中典故的来源及功能,然后根据爱尔兰学者Ritva Leppihalme提出的典故分类及翻译策略制定出本文的研究模式。根据这一模式,本研究从AndréLefevere关于翻译即为“重写”理论视角,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霍译《红楼梦》中典故的翻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意在探求霍译《红楼梦》中典故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文化万象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研究表明,与杨译《红楼梦》相比较,霍译《红楼梦》的两位译者出于为西方读者考虑,对原语文本中的典故做了更多的调整和“重写”,从而使典故译文更符合西方读者所能接受的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化万象。霍译《红楼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译者在原语系统和译语系统之间进行调和的结果。译者对原文典故的调整和“重写”是在时代条件下西方译者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所采用的一种过渡性策略。最后,根据对霍译《红楼梦》中典故翻译策略的统计与分析,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些关于典故翻译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谨希望本研究能对《红楼梦》翻译研究特别是对其典故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7-04-01)
重写文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13年拍摄的电影《庄子试妻》被认为揭开了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该片取材于明代传奇剧本《蝴蝶梦》中的“扇坟”,叙述庄周诈死,化作楚国王孙,以试探妻子是否守节的故事。自此,大量的戏曲故事被搬上了电影银幕。在各种戏曲舞台上反复上演的故事,经影视化的讲述后,带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写文本论文参考文献
[1].耿强.副文本视角下20世纪中国翻译话语史的重写[J].当代外语研究.2018
[2].邵雯艳.戏曲文本的影视重写及现代阐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3].龚龑.从文本到语境:重写英国文学[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
[4].宋先红.论《史记·陈涉世家》现代重写文本中阶级斗争意识的表现[J].宜春学院学报.2015
[5].翟燕玲.论汉英旅游文本翻译中的重写[D].苏州大学.2013
[6].刘春燕.文本重写任务中的中介语重构策略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9
[7].米高峰,李爽,姜柏如.《东邪西毒(终极版)》:经典文本的重写[J].长城.2009
[8].卢丽安.翻新经典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及两个当代重写文本(英文)[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
[9].王乐乐.重写的文本——谈诗歌是否可译[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10].陈瑞玲.从霍译《红楼梦》中典故的翻译看译者对文本的“重写”[D].中国海洋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