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平流海雾论文-齐伊玲

黄海平流海雾论文-齐伊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海平流海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海平流海雾,逆温层,天气系统,WRF模式

黄海平流海雾论文文献综述

齐伊玲[1](2010)在《典型黄海平流海雾形成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流海雾是黄海海雾的一种主要类型。海雾的形成和发展与天气系统演变存在密切联系,并且其发生之前往往存在逆温层。逆温层是平流海雾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分析它的形成和变化的天气学原因非常重要。目前,详细探讨具体海雾个例与天气系统及逆温层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不多见。黄海平流海雾对形成条件非常敏感,它的生成与演变是一个在动力与热力条件作用下复杂的微物理过程,对其形成机制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海雾形成过程中湍流与辐射的具体作用还不清晰。本文选取叁次稳定少变的典型黄海平流海雾过程(时间分别为2002年4月2-3日;2004年4月11-13日;2005年3月27-28日)为研究对象,基于常规观测和卫星遥感提供的观测事实,结合FNL (final analysis data)再分析场数据给出的天气形势,借助WRF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分析海雾发生前逆温层的形成变化原因,揭示海雾的发生与天气系统的演变之间的关系,研究海雾形成发展过程中各物理过程,特别是湍流与辐射过程的作用。观测事实的详细分析表明,叁次海雾过程的雾区演变、对应天气系统的变化及逆温层的形成基本相似。它们均具有典型平流冷却海雾特征:形成之前受其东南高压系统影响,黄海海域受偏南风控制,导致暖平流输送,气温明显高于海温。北部系统的东移与南下导致较强的偏北风使它们消散。逆温层早于海雾2-3天就开始逐渐形成,受黄渤海北部低压和西南高压东移过程中外围环流影响,它首先在山东半岛西南区域出现,随着南部高压系统入海,其西南气流将近地面约300m以下冷空气推向黄海中北部,高于300m的地方存在暖平流输送,逆温层逐渐发展到黄海上空并稳定维持。利用WRF模式和循环3DVAR (Three Dimensional Variational)同化方案提供的高质量初始场,对这叁次海雾过程分别进行了控制试验和一系列的敏感性试验。通过与可见光云图和部分探空站点观测进行对比,发现模拟结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综合控制试验和部分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海雾的形成发展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它们的形成和维持过程的物理机制作用非常相似。海雾首先形成于逆温层底部的黄海中南部,风垂直切变引起的机械湍流是海雾形成的首要机制,稳定层结下的湍流混合冷却作用使雾体顺风向北发展和逆风向南发展。海雾发展到一定厚度以后,雾顶长波辐射冷却作用是其向上发展和维持的推动力。雾顶的长波辐射作用能引起雾顶附近空气的降温,水汽凝结成雾,海雾向上发展;同时,云水含量高值区出现在雾体上部,冷空气团下沉引起雾体内部的湍流混合,使整个雾体温度逐渐降低到海温以下。海面变得相对较暖,近海面湍流作用使热通量向上输送,雾底升温,云水含量降低,雾体变淡;同时海面蒸发作用为雾体提供水汽,海雾得以维持。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还揭示了较强的湍流作用不利于海雾的形成;太阳短波辐射对维持层结强稳定性作用显着,关闭后更利于海雾的形成和大范围扩展;海温升高,气海温差减小,削弱了近海面大气稳定性,利于海雾的形成;海温降低,气海温差增大,增强了近海面大气稳定性,不利于海雾的形成;潜热释放作用能减小海雾的浓度。较为稳定的天气形势导致了本文中叁次平流海雾过程雾区2-3天的长时间维持,与其他一些受快变天气系统控制的黄海海雾的雾区变化明显不同。挑选2005年3月9日一次锋面影响下的典型黄海平流海雾过程,与它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前者北向暖平流强盛,逆温层逐渐向北推移,雾区紧贴逆温层底随暖气团向北发展;后者中逆温层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黄海且强度较弱,海雾首先发生在逆温层下的黄海中南部海域,离南部较弱的暖气团有一段距离,在湍流冷却与长波辐射冷却的作用下,海雾既顺风向北发展,也逆风向南扩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5-01)

黄彬,高山红,宋煜,张增海,赵伟[2](2009)在《黄海平流海雾的观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量的地面站点观测、卫星监测和非常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海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卫星云图特征及影响黄海海雾的气象和水文因子。结果表明,黄海海雾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在空间分布上,雾频随着纬度增高而增加;海雾与海上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有密切关系;海雾出现与海表温度、气-海温差、露点温度有关;海流是影响海雾形成的水文因素之一;海雾是大气处在稳定层状态下的一种凝结现象,有海雾不一定有逆温,但是逆温层的消散却为海雾的消散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09年01期)

黄海平流海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大量的地面站点观测、卫星监测和非常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海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卫星云图特征及影响黄海海雾的气象和水文因子。结果表明,黄海海雾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在空间分布上,雾频随着纬度增高而增加;海雾与海上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有密切关系;海雾出现与海表温度、气-海温差、露点温度有关;海流是影响海雾形成的水文因素之一;海雾是大气处在稳定层状态下的一种凝结现象,有海雾不一定有逆温,但是逆温层的消散却为海雾的消散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海平流海雾论文参考文献

[1].齐伊玲.典型黄海平流海雾形成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黄彬,高山红,宋煜,张增海,赵伟.黄海平流海雾的观测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09

标签:;  ;  ;  ;  

黄海平流海雾论文-齐伊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