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与利用对策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与利用对策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琦[1](2021)在《遗产活化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街区是历朝历代城市进行商业贸易后,逐渐演变形成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沉淀,形成的文化遗产价值呈现出不同文化载体形式,是城市中丰富的遗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传承与复兴过程中的价值评价,需要用到城市设计作为重要的抓手,为其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保障。在不改变历史文化街区街巷传统风貌的同时,结合现在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激活街区文化遗产价值,对街区进行活化利用,是城市中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建设的重要课题。从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的背景出发,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综述、遗产活化和城市设计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分析了街区文化遗产的价值,再根据国家拟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关评价体系和相关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基础上,构建遗产活化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基于相关数据的调研,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各层级指标权重。最后,对每一个指标因子进行评分,整合不同指标的等级程度,得出综合价值等级。由于文殊坊目前属于正在修建的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遗产价值评价,所以将规划设计完整的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结合的评价指标论证,对其进行遗产活化视角下的街区遗产价值评价,确定其遗产价值等级和活化程度。根据以上研究,确定遗产活化在宽窄巷子城市设计中体现的要素,提出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之间的策略研究,为文殊坊的遗产活化城市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最后,对文殊坊进行背景和现状分析,制定相应的城市设计目标和功能定位,并以遗产活化为导向,根据提出的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的策略,结合文殊坊特有的文化遗产价值,在文殊坊街区整体保护要素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设计,为今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向远林[2](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王美麟[3](2020)在《西安市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形态各异、风情各具的村落,遍布于广袤的国土之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繁荣兴衰的历史记忆,凝结着世代村民营建智慧与经验,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遗产。城镇化的过程对乡村地区持续和全方位的影响使乡村的传统遗产面临着生存危机,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才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摆在优先位置,乡村的传统文化价值被重拾……为寻回乡村那一抹乡愁,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再次回归研究视野。在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当前多学科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传统村落”、“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村落,而除此以外的其他村落,特别是“非典型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仍未被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制度保障和规划保护,这些村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亟待抢救。本文以西安市阎良区为研究区域,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识别阎良区的非典型传统村落,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深度解构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并总结其形成机理,进而提出保护利用的原则与策略,旨在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对这类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首先明确界定了“典型名村”的含义,从其评定标准中提取出典型名村的四大构成要素,对“典型名村”与“非典型传统村落”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安市阎良区境内乡村要素特征的调查总结,识别出23个非典型传统村落,随后通过9个空间形态特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将23个村落划分为面状、条带状、组团状三种类型。其次,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针对上述三种类型分别选取谭家村、龙游村、樊家村进行句法解析,并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深度解构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内聚性与开放性共存、自组织与他组织结合的共性,且不同类型的村落空间形态特征也存在差异。再次,本文通过前文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出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机理,包括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以及政治经济三个方面。最后,从政府、规划、实施等层面提出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并从规划层面以老寨村为例进行实例分析,为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徐冬[4](2020)在《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东山镇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文化的战略地位已随着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而日益凸显。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乡村文化正在发生嬗变,党的十九大把文化强国建设热潮推向时代高点,并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在乡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保护与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成为当下中国乡村振兴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亦是传承和复兴乡村文化的行之有效的路径之一,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带来乡村经济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也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人为破坏、日渐衰落甚至部分消失等现实问题。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的诉求也要求我们理清旅游开发和乡村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伴随着国际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思潮,将文化的空间研究转向空间的文化研究,从文化胁迫视角解析乡村文化衰落现象,便成为当前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在上述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文按照“胁迫效应测度—胁迫症状揭示—胁迫机理发现—利用模式提炼”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数据获取、参与式观察、影视人类学摄影、半结构化访谈、问卷抽样调查、数学模型构建与GIS空间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构建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理论模型和框架体系,并以苏州东山镇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陆巷、翁巷和杨湾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时空演化和胁迫机理,以及文化胁迫下的乡村旅游响应,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构建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框架。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基础,并界定乡村文化胁迫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胁迫生态学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人地关系,提出了包含预警、抗衡和耗竭阶段的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模型,进而把文化影响从社会维度扩展到时空维度,构建了涵盖社会、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的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实现了乡村文化胁迫的定量化、时空化表达。(2)探索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时空格局演化。(1)案例地乡村文化包括26个概念、6个范畴,所构建的乡村文化胁迫量表包含23个题项、5个维度,即自然景观、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和精神仪式文化胁迫。当前东山镇乡村文化胁迫处于预警阶段,其中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文化胁迫相对较重且处于抗衡阶段,自然景观、精神仪式文化胁迫稍轻;文化受胁乡村居民可划分为“聚落景观守护者”、“旅游开发反对者”、“旅游开发支持者”、“人际交往乐观者”四种类型。(2)乡村文化胁迫在空间上多呈沿街、临水分布,具有显着集聚分布特征,其中生产生活文化最易受旅游开发胁迫而表现出空间受胁症状。乡村文化胁迫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核心—外围模式,且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程度的提高,胁迫空间集聚程度显着提升,不同维度的乡村文化胁迫空间集聚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并且集聚规模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乡村文化胁迫空间演变还具有延续性和规律性,表现出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效应。(3)提炼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机理,提出乡村文化的旅游可持续利用模式与策略。(1)乡村旅游地文化胁迫机理可以从个体和整体层进行阐释,个体层面社会属性的差异和观念认知的不同,通过个体无意识的感知、行为和实践对乡村文化胁迫产生影响,并导致其时空间上的内生性演化;整体层面的乡村社区发展、旅游产业弊端和乡村人口变化则通过内、外驱动乡村文化胁迫变迁,并在一定时空间尺度上呈现出连续和异质的胁迫症状与演变历程;个体和整体层胁迫因素可按作用力方向进一步划分为阻滞力和调整力,乡村文化将在此二力作用下实现阶段式发展。(2)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应根据其内涵与维度,坚持原生性、整体性、活态化和可持续原则;从自然景观、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和精神仪式文化出发,提出了包括“修复+保育”、“活化+参与”、“公平+导引”、“自主+创新”、“身体+仪式”的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利用模式与策略,以为案例地和中国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郭莉,王海明[5](2020)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提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种典型形态,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结合CNKI检索平台中核心期刊数据,梳理2003年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历程和取得成果,展示了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保护研究中空间分布与格局演变的现状,未来的研究呈互为补充、互为印证的综合性趋向。

后文君[6](2019)在《基于资源禀赋与活力提升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仍面临着“资源认识、功能活化、空间组织”三方面的问题。研究基于资源禀赋和活力提升的视角,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资源认识方法、功能活化方法、空间组织方法”,构建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体系,进而落实到“资源全面认识、资源深入评价、功能活化提升、村野空间组织、内部空间组织”五项具体方法。第一,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在资源的认识与分类上,以“全面无遗漏”为原则,从“尺度、时间、形态、载体”四个维度构建传统村镇的资源认识框架,提升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的广度和系统性。在可利用资源发掘方法上,以“准确抓重点”为原则,构建包括“资源筛查、资源评价、价值提炼”在内的可利用资源发掘体系。总体形成全面且准确的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第二,传统村镇资源深入评价方法。针对传统村镇“现状复杂、资源多样”的特点,和传统加权评价模式中“针对性差、适应性差、效率不高”的固有问题,对加权评价的结构进行根本性优化,将一次性笼统评价拆解为具有一定逻辑的多次评价,构建“多级评价体系”,增强对复杂评价对象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传统村镇资源禀赋的认识深度与合理性。第三,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提升方法。构建“双维度功能活化框架”,在总体框架上,突破以往传统村镇保护更新中,以单一“资源价值”为核心的功能活化思路,提出“资源价值”和“人的活动”并重,构建双维度的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框架;在具体功能上,广泛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总结出“村野功能簇群、串联功能簇群、集中功能簇群”,并提供丰富全面的活化功能库。第四,传统村镇村野空间组织方法。以传统村镇的村野空间串联组织为目标,通过村野资源禀赋的系统分析,如“基于地形的视域评价、基于人的活动的视域评价、基于景观资源的视域评价”及“视域综合评价分析”等,提炼出有利于资源展示和活力提升的“点、线、面”等空间要素,如“最佳视域点、最佳视域带”等,指导村野空间的合理布局与串联组织。第五,传统村镇内部空间组织方法。紧扣“空间更新”问题,构建“嵌入式空间更新组织方法”,即“通过针对嵌入在整体中的关键系统和关键地段进行系统耦合的空间更新组织,起到整体优化效果”的空间组织方法;与传统空间组织思路相比,具有“目标性强、针对性强、系统性强、操作性强、指导性强、表达清晰”的优势。各个具体保护更新方法既相对独立又构成完整体系。一方面,针对传统村镇保护更新中的具体问题,各个具体保护更新方法针对性地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各个具体保护更新方法层层递进,整体逻辑明确,覆盖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各个关键问题,构成了成体系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体系。成果为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方法支撑。

何阳明[7](2019)在《价值评估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以湖贝古村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使得古村落保护与活化问题变得愈发严峻与复杂。首先,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难以相适应;其次,目前我国针对古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仍在探索阶段,这使得古村落的价值难以得到真实评估;最后,古村落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其保护与活化路径需根据村落的价值评估结果进行探索,使之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因此有必要对古村落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并以价值评估为导向探索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路径。湖贝古村,位于深圳市罗湖中心区,历史可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明清时期,是目前深圳市中心区唯一一处仍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古村落,是深圳市独特的样本。然而,在快速的城市更新背景下,湖贝古村正面临拆除重建的困境,也由此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本文选取湖贝古村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对其进行价值评估,明晰其珍贵的价值,并在价值评估结果的导向下探索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路径,同时为同类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相关概念解析,同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古村落价值评估、保护与活化的相关研究;第三章梳理了湖贝古村的保护发展历程,并对村落物质与非物质环境展开综合调查,系统了解村落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进而参考国内外已有的评估体系,结合深圳特色,为湖贝古村构建新的评估体系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第四章根据湖贝古村的特征与评估结果,选取与湖贝古村具有相似性的保护与活化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与借鉴;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探索出湖贝古村的保护与活化路径;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赵磊[8](2019)在《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的“茶马古道”沿线聚落保护研究 ——以滇西大理段为例》文中认为“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理形态最为复杂、地势最高的国际商贸通道,是我国上千年历史的文化、经济交流廊道,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重要保护意义。由于“茶马古道”面临着保护对象量大面广、城镇化冲击、缺少区域协调机制等诸多现实保护困境,一方面既要尽快完善“茶马古道”宏观层面的保护层级及保护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茶马古道”沿线即将消亡的文化遗产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本文以云南省滇西大理段“茶马古道”沿线聚落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借鉴国内外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线性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经验及研究成果,在优化完善目前我国文化遗产评估体系及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茶马古道”沿线聚落的典型性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以便科学判别“茶马古道”沿线聚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再利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措施。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在聚落评估要素方面,结合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保护及再利用有机结合的总体要求,聚落文化遗产评估的因素应包括聚落特色构成要素(资源禀赋)、保护与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公众参与三大类别;;(2)在评价方法方面,目前我国现行的聚落评估体系及方法适用于聚落的分等定级,不适用于指导聚落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制定,因此需要对原有层次分析做适度调整,以分项的定性定量评价为主,并结合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从而避免权重赋值的主观性,以便发现聚落保护与发展的短板,进而针对性制定措施。(3)通过评价,沙溪聚落、喜洲聚落和牛街聚落综合评估值分别为0.6459、0.4532、0.2517,综合评估值依次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大理段“茶马古道”沿线聚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再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未能较好地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再利用;(4)“茶马古道”沿线聚落的可持续保护应遵循面向当代、协调一致及创新发展总体方针,做好文化保护传承、加快“茶马古道”整体申遗、加强区域联动发展等相应措施。本研究通过对“茶马古道”沿线聚落的遗产价值进行量化评估,拓展了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研究领域,能够较好地评析研究区的遗产价值,并为下一步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李尔威[9](2019)在《广佛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状况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村镇凝聚了不同地域的人文精神,能完整的反映我国地域性民俗文化和建筑传统风貌。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历史遗产保护的认识不足,历史文化村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近些年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受重视度越来越高,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为了抢救仅剩的历史遗产资源,急需建立一套科学的保护状况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哪些规划和管理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为之后的改进调整及其它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提供依据。对国内外历史遗产资源保护和相关后评价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已取得的成果。人居环境使用后评价领域逐渐细化、方法多样化,评价体系也更有可操作性。但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后评价研究领域,仍存在主观性较强、样本范围小的缺陷。本文完善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状况评价体系,包括构建评价体系、确立因子权重和确定评价标准。以构建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作为研究目标,以大数据分析、文本标题词源挖掘技术为手段。从优化国家现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出发,在团队已有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级评价因子。通过计算每项因子所关联的词源在有效关键词库中所占的比重之和,得出因子权重,此方法减少了样本范围小等因素对权重结果的影响。参考国家现行指标和现有研究基础,确立各因子评价指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同时注重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全面性。在构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状况评价体系和标准的基础上,选取广佛地区十个历史文化村落作为样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实证研究,并对样本村落保护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归纳历史文化村镇的自身特点和现实问题,结合各村落现阶段的保护评价结果,找出保护状况优劣分级和所采取的规划、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发掘其形成原因,提出优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和管理的方法、策略。

魏唯一[10](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遗产活化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历史文化街区构建困境
        1.1.3 城市设计的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文化遗产
        1.2.2 遗产活化
        1.2.3 历史文化街区
        1.2.4 城市设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理论研究
        2.1.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遗产活化相关综述
        2.2.1 遗产活化的理论内涵
        2.2.2 遗产活化的研究领域
        2.2.3 遗产活化的内容
    2.3 国内外研究局限
        2.3.1 理论与城市设计衔接的不足
        2.3.2 遗产活化在历史文化街区应用的缺乏
    2.4 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2.4.1 城市设计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运用
        2.4.2 城市设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意义
    2.5 理论基础
        2.5.1 文化沉积理论
        2.5.2 场所依赖理论
        2.5.3 共生思想
        2.5.4 “图底关系”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3.1 街区文化遗产价值
        3.1.1 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3.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价体系
        3.2.1 历史文化名城评价体系
        3.2.2 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体系
        3.2.3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评价研究
    3.3 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3.3.1 遗产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3.2 遗产活化理念的评价指标
        3.3.3 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构成
        3.3.4 评价指标基本构成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1 计算方法
        3.4.2 一级指标因子权重计算
        3.4.3 二级指标因子权重计算
        3.4.4 三级指标因子权重计算
        3.4.5 遗产价值评价指标权重汇总
        3.4.6 评价体系的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研究
    4.1 指标体系与城市设计的联系
        4.1.1 指标分类
        4.1.2 理论联系
    4.2 评价指标论证分析
        4.2.1 选取原则
        4.2.2 现状分析
    4.3 遗产活化在城市设计中的体现
        4.3.1 街区遗产价值活化
        4.3.2 建筑本体功能活化
        4.3.3 参与者体验活化
        4.3.4 街区综合价值统计分析
        4.3.5 遗产活化城市设计策略
    4.4 文殊坊街区遗产活化城市设计方法
        4.4.1 街区空间结构活化
        4.4.2 遗产空间活化
        4.4.3 历史遗产要素保护与活化
        4.4.4 交通系统活化
    4.5 本章小结
5 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实践
    5.1 规划设计背景
        5.1.1 街区基本情况
        5.1.2 历史沿革
        5.1.3 街区空间
        5.1.4 街区价值现状
    5.2 城市设计总则
        5.2.1 设计目标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要点
        5.2.4 相关规划及解读
    5.3 文殊坊城市设计实践
        5.3.1 街区整体保护要素控制
        5.3.2 街区空间结构
        5.3.3 开放遗产空间
        5.3.4 道路交通组织
        5.3.5 风貌协调控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主要研究方法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3.2.1 远古的呼唤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3.3.1 基本特征
        3.3.2 时空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5.1.3 景观意象提取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西安市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背景下的乡村传统在遗失
        1.1.2 政策助力下的乡村价值被重拾
        1.1.3 相关研究的缺失,传统遗产亟待保护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与对象选取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及借鉴
        2.1.1 城市形态学理论
        2.1.2 空间句法理论
        2.1.3 自组织理论
    2.2 典型名村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2.2.3 研究述评
    2.3 非典型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3.1 相关研究综述
        2.3.2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识别及类型划分
    3.1 典型名村的构成要素
        3.1.1 历史文化名村的评定标准
        3.1.2 传统村落的评定标准
        3.1.3 典型名村的构成要素
    3.2 非典型传统村落与典型名村的差异
        3.2.1 发展背景差异
        3.2.2 物质文化资源差异
        3.2.3 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异
    3.3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识别
        3.3.1 自然地理要素
        3.3.2 历史文化要素
        3.3.3 社会人文要素
        3.3.4 空间格局要素
        3.3.5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识别
    3.4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3.4.1 划分依据
        3.4.2 类型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句法初探
    4.1 样本选取及解析思路
        4.1.1 样本选取依据
        4.1.2 句法解析思路
    4.2 面状非典型传统村落—谭家村
        4.2.1 村落概况
        4.2.2 村落空间形态概况
        4.2.3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句法解析
    4.3 条带状非典型传统村落—龙游村
        4.3.1 村落概况
        4.3.2 村落空间形态概况
        4.3.3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句法解析
    4.4 组团状非典型传统村落—樊家村
        4.4.1 村落概况
        4.4.2 村落空间形态概况
        4.4.3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句法解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句法对比研究
    5.1 村落空间构型对比
    5.2 村落街网密度对比
    5.3 村落集成核对比
        5.3.1 村落集成核的空间对比
        5.3.2 村落集成核的社会功能对比
    5.4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的共性与个性
        5.4.1 共性特征
        5.4.2 个性体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机理及保护利用探讨
    6.1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机理
        6.1.1 自然环境对村落空间形态的限制
        6.1.2 社会人文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塑造
        6.1.3 政治经济对村落空间形态的推动
    6.2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6.2.1 整体与真实并重
        6.2.2 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并重
        6.2.3 保护与利用并重
    6.3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6.3.1 强化政府主导,建立制度保障
        6.3.2 坚持规划先行,分级分类管理
        6.3.3 注重动态保护,践行有机更新
        6.3.4 空间永续利用,延续村落传统
    6.4 案例应用:老寨村空间形态保护与优化研究
        6.4.1 老寨村概况
        6.4.2 老寨村空间形态保护与优化思路
        6.4.3 老寨村空间形态保护与优化措施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讨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附录二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东山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与文化的重要性
        1.1.2 旅游开发与乡村文化衰落
        1.1.3 文化转向与文化胁迫视角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其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1 国内外文献统计分析
        2.1.2 乡村旅游影响研究进展
        2.1.3 胁迫效应研究进展
        2.1.4 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研究进展
        2.1.5 研究述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胁迫生态学理论
        2.2.2 文化系统进化论
        2.2.3 旅游人地关系理论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5 演化经济地理理论
    2.3 相关概念界定与框架构建
        2.3.1 相关概念界定
        2.3.2 理论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测度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案例地选择依据
        3.1.2 案例地概况
        3.1.3 具体研究对象
    3.2 乡村文化类型与胁迫症候群
        3.2.1 研究设计
        3.2.2 乡村文化类型及载体
        3.2.3 乡村文化胁迫症候群
    3.3 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测度
        3.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2 胁迫效应的测度结果
        3.3.3 胁迫感知的居民分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时空格局演化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格局
        4.2.1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分布
        4.2.2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集聚
        4.2.3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尺度
    4.3 乡村文化胁迫时空演变
        4.3.1 总体乡村文化胁迫时空演变
        4.3.2 各维乡村文化胁迫时空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机理
    5.1 乡村文化胁迫因素
        5.1.1 个人属性类
        5.1.2 观念认知类
        5.1.3 基础条件类
        5.1.4 社会发展类
        5.1.5 政策宣传类
    5.2 胁迫主控因素把控
        5.2.1 胁迫因素均值分析
        5.2.2 胁迫因素维度构成
        5.2.3 胁迫因素差异分析
    5.3 乡村文化胁迫机理
        5.3.1 个体层的胁迫机理
        5.3.2 整体层的胁迫机理
        5.3.3 文化胁迫发展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胁迫下的乡村旅游响应
    6.1 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内涵与维度
        6.1.1 乡村文化保护的内涵
        6.1.2 乡村文化保护的维度
    6.2 乡村文化的旅游利用模式与策略
        6.2.1 “修复+保育”模式与策略
        6.2.2 “活化+参与”模式与策略
        6.2.3 “公平+导引”模式与策略
        6.2.4 “自主+创新”模式与策略
        6.2.5 “身体+仪式”模式与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访谈提纲
附录B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C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空间特征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案设计
    (一)文献计量数据由来
    (二)研究谱系构建
二、计量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文献产量与年度分布
    (二)着者分布特点
    (三)着者单位和地区分布
    (四)刊物来源统计与分析
    (五)被引及下载情况
    (六)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三、文献主题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论述
    (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1.个案与价值特征的基础性研究占主导。
        2.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形态演变探究。
        3.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模式与发展研究。
        4.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模式研究。
        5.统筹规划与战略方针的研究。
        6.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多元学科的互相交融。
四、总结与展望
    (一)营造学术氛围,提升论文产量
    (二)建设和完备地方政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责任机制
    (三)持续完善多学科的互相交融
    (四)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的深入

(6)基于资源禀赋与活力提升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际背景
        1.1.3 时期特征
    1.2 研究视角
        1.2.1 资源禀赋
        1.2.2 活力提升
    1.3 研究目标
        1.3.1 总体目标
        1.3.2 具体目标
    1.4 研究对象
        1.4.1 相关概念
        1.4.2 对象界定
        1.4.3 现存问题
        1.4.4 国内案例
        1.4.5 国外案例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现实意义
        1.6.2 理论意义
        1.6.3 实践意义
        1.6.4 案例意义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进展分析
        2.1.1 保护更新历程
        2.1.2 主要研究特征
        2.1.3 主要研究领域
    2.2 国内研究进展分析
        2.2.1 保护更新历程
        2.2.2 主要研究特征
        2.2.3 主要研究领域
    2.3 小结
        2.3.1 国内外共性
        2.3.2 国内外差异
        2.3.3 不足与建议
第3章 主要问题与方法体系建构
    3.1 研究对象界定
        3.1.1 价值层面的聚焦
        3.1.2 类型层面的共性
        3.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3.2 江苏传统村镇的主要特征
        3.2.1 形成演变特征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2.3 资源价值特征
    3.3 传统村镇的主要问题
        3.3.1 资源认识问题
        3.3.2 功能活化问题
        3.3.3 空间组织问题
    3.4 方法体系建构
        3.4.1 方法体系
        3.4.2 资源认识方法
        3.4.3 功能活化方法
        3.4.4 空间组织方法
第4章 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
    4.1 资源全面认识的思路与重点
        4.1.1 资源全面认识的目标
        4.1.2 资源全面认识的原则
        4.1.3 资源全面认识的重点
    4.2 可利用资源分类方法
        4.2.1 宏观资源、中观资源、微观资源
        4.2.2 历史资源、特色资源
        4.2.3 线状资源、面状资源、点状资源
        4.2.4 物质、非物质文化资源
    4.3 各类资源的利用概况及发展潜力
        4.3.1 强调宏观资源的挖掘
        4.3.2 强调特色资源的挖掘
        4.3.3 强调点线面相互结合
        4.3.4 强调物质非物质结合
    4.4 可利用资源发掘体系
        4.4.1 全面筛查
        4.4.2 分类评价
        4.4.3 价值提炼
    4.5 小结
第5章 传统村镇资源深入评价方法
    5.1 资源深入认识的思路与优化
        5.1.1 现有综合评价体系的模式
        5.1.2 现有综合评价体系的不足
        5.1.3 多级评价体系的方法建构
        5.1.4 多级评价体系的原理原则
        5.1.5 多级评价体系的结构变化
    5.2 多级评价体系建构
        5.2.1 研究对象概况与特征
        5.2.2 多级评价体系的建构
    5.3 一级评价与评价方法
        5.3.1 评价因子的选择
        5.3.2 基于GIS的单因子评价
        5.3.3 基于AHP的因子权重确定
        5.3.4 加权综合评价
    5.4 二级评价与综合评价
        5.4.1 历史建筑综合评价
        5.4.2 一般建筑综合评价
        5.4.3 评价结果综合
    5.5 多级评价方法的优势
        5.5.1 对象针对性强
        5.5.2 因子针对性强
        5.5.3 信息需求减小
        5.5.4 高效率高精度
    5.6 小结
第6章 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提升方法
    6.1 功能活化提升的思路与优化
        6.1.1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6.1.2 功能活化思路的优化
    6.2 功能活化提升目标
        6.2.1 保护资源历史特征
        6.2.2 展示资源价值特色
        6.2.3 带动人与资源互动
        6.2.4 丰富人的活动需求
    6.3 双维度功能活化框架
        6.3.1 资源禀赋的维度
        6.3.2 人的活动的维度
        6.3.3 功能簇群的构成
    6.4 村野功能活化方法
        6.4.1 田园风景观光功能
        6.4.2 自然环境学习功能
        6.4.3 历史要素游览功能
        6.4.4 非物质文化体验功能
        6.4.5 特色资源利用功能
    6.5 串联功能活化方法
        6.5.1 徒步串联功能
        6.5.2 骑行串联功能
        6.5.3 跑步串联功能
    6.6 集中功能活化方法
        6.6.1 价值认知功能
        6.6.2 生活体验功能
        6.6.3 休闲配套功能
    6.7 小结
第7章 传统村镇村野空间组织方法
    7.1 村野空间组织的思路与重点
        7.1.1 村野空间组织的基础
        7.1.2 村野空间组织的手段
        7.1.3 村野空间组织的关键
    7.2 村野空间组织方法框架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步骤
    7.3 视域导向的村野资源认识
        7.3.1 资源禀赋的全面认识
        7.3.2 视域导向的资源梳理
    7.4 基于地形的视域评价
        7.4.1 观测点的选择
        7.4.2 多点视域评价
        7.4.3 视域评价
    7.5 基于人的活动的视域评价
        7.5.1 生态敏感度评价
        7.5.2 观测点选择
        7.5.3 视域评价
    7.6 基于景观资源的视域评价
        7.6.1 景观价值的评价
        7.6.2 观测路径选择
        7.6.3 视域评价
    7.7 视域综合评价分析
        7.7.1 视域叠加评价
        7.7.2 视域评价解读
    7.8 基于综合评价的空间组织
        7.8.1 关键节点选择
        7.8.2 游览路径选择
        7.8.3 组团分区规划
    7.9 小结
第8章 传统村镇内部空间组织方法
    8.1 内部空间组织的思路与重点
        8.1.1 内部空间组织的基础
        8.1.2 内部空间组织的手段
        8.1.3 内部空间组织的关键
    8.2 嵌入式空间更新组织方法
        8.2.1 关键系统组织
        8.2.2 关键地段组织
        8.2.3 系统耦合组织
        8.2.4 空间更新组织
        8.2.5 整体优化组织
    8.3 关键内容确定
        8.3.1 关键系统确定
        8.3.2 关键地段确定
        8.3.3 整体优化目标
    8.4 系统耦合优化
        8.4.1 系统耦合的方式方法
        8.4.2 人的活动与步行空间结合
        8.4.3 开敞空间与资源点结合
        8.4.4 开敞空间与水面结合
        8.4.5 院落更新与空间节点结合
        8.4.6 特色水网与步行街巷结合
        8.4.7 人的活动与车行空间分离
    8.5 关键系统更新组织
        8.5.1 重要遗存系统组织
        8.5.2 特色水网系统组织
        8.5.3 院落空间系统组织
        8.5.4 车行交通系统组织
        8.5.5 开敞空间系统组织
        8.5.6 特色街巷系统组织
    8.6 嵌入式空间更新组织方法的优势
        8.6.1 目标性
        8.6.2 针对性
        8.6.3 系统性
        8.6.4 操作性
        8.6.5 指导性
        8.6.6 清晰性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及展望
    9.1 主要成果与结论
        9.1.1 传统村镇更新方法体系
        9.1.2 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
        9.1.3 传统村镇资源深入评价方法
        9.1.4 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提升方法
        9.1.5 传统村镇村野空间组织方法
        9.1.6 传统村镇内部空间组织方法
    9.2 主要创新点
        9.2.0 传统村镇资源认识方法优化
        9.2.1 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方法优化
        9.2.2 传统村镇空间组织方法优化
    9.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外传统村镇文献检索数据
作者简介

(7)价值评估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以湖贝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重要性——古村落的价值逐渐被重视
        1.1.2 稀缺性——古村落正在快速消亡
        1.1.3 紧迫性——湖贝古村正处于拆除重建的紧急关头
        1.1.4 局限性——价值评估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创新点
        1.3.1 研究对象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古村落价值评估、保护与活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古村落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1 古村落价值的相关研究
        2.2.2 古村落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
        2.2.3 古村落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2.3 古村落保护发展历程
        2.3.1 国外
        2.3.2 国内
    2.4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贝古村的价值评估
    3.1 湖贝古村的基本概况
    3.2 湖贝古村的发展历程
        3.2.1 改革开放前
        3.2.2 改革开放后
    3.3 湖贝古村的综合调查
        3.3.1 物质空间——村落环境方面
        3.3.2 行为活动——传统生活方面
        3.3.3 精神层面——历史文化方面
        3.3.4 湖贝古村综合调查小结
    3.4 湖贝古村的价值评估
        3.4.1 构建评估体系
        3.4.2 评估方法、结果与证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护与活化案例研究
    4.1 案例选取理由
    4.2 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4.2.1 多方力量参与与观念转变——蓝屋建筑群保护案
        4.2.2 新旧结合与文化交融的建筑更新——绿屋动漫中心与荷美楼
        4.2.3 构建政府、社会机构、专业人士的伙伴关系
    4.3 北京大栅栏有机更新计划
        4.3.1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模式
        4.3.2 空间微改造,激发社区活力——“微杂院”改造
        4.3.3 城市策展,彰显城市魅力——北京国际设计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贝古村的保护与活化
    5.1 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5.1.1 价值评估结果
        5.1.2 价值评估结果与最新更新方案的矛盾
    5.2 湖贝古村的保护
        5.2.1 保护原则
        5.2.2 保护路径
    5.3 湖贝古村的活化
        5.3.1 活化原则
        5.3.2 活化路径
    5.4 保护与活化思路的反思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附录2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
    附录3 《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估指标体系》
    附录4 《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评估指标》
    附录5 《历史建筑物评估表格》(香港)
    附录6 《武汉市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7 《英国保护区的划定、评估与管理》
    附录8 《美国赋有历史价值住宅的准则评估与记录》
    附录9 《澳大利亚国家遗产评估准则》
    附录10 《日本重要文化财(建造物)指定基准》
    附录11 《历史建筑评估标准》(中规院·深圳分院2011 年版)
    附录12 《改革开放前历史风貌区评估标准》(中规院·深圳分院2011 年版)
    附录13 《改革开放后历史风貌区评估标准》(中规院·深圳分院2011 年版)
致谢

(8)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的“茶马古道”沿线聚落保护研究 ——以滇西大理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茶马古道”具有突出的历史意义和普遍价值
        1.1.2 文化遗产廊道是近阶段国际遗产研究热点
        1.1.3 “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产保护面临诸多困境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2.1.2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aent)
        2.1.3 线性文化遗产(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
        2.1.4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
    2.2 文献综述
        2.2.1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2.2 “茶马古道”相关研究
        2.2.3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
        2.2.4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2.5 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研究
        2.2.6 本章总结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范围界定及典型性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3.2 沙溪
        3.2.1 聚落概况
        3.2.2 遗产价值评述
        3.2.3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3.2.4 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喜洲
        3.3.1 聚落概况
        3.3.2 遗产价值评述
        3.3.3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3.3.4 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牛街
        3.4.1 聚落概况
        3.4.2 遗产价值评述
        3.4.3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3.4.4 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茶马古道”沿线聚落遗产价值评估
    4.1 评估体系应完善的内容
        4.1.1 评估思路的转变
        4.1.2 评价因子的补充完善
        4.1.3 评价方法的优化创新
    4.2 评价因素及体系构建
        4.2.1 评估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评估因子选择
        4.2.3 评价方法及赋值
        4.2.4 评估体系的层次构建
    4.3 聚落文化遗产评估
        4.3.1 沙溪
        4.3.2 喜洲
        4.3.3 牛街
    4.4 评估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评估结论的可持续保护建议
    5.1 可持续保护思路
        5.1.1 面向当代
        5.1.2 协调一致
        5.1.3 创新发展
    5.2 可持续保护策略
        5.2.1 文化保护传承
        5.2.2 “茶马古道”整体申遗
        5.2.3 区域联动发展
        5.2.4 社区环境改善
        5.2.5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5.2.6 社会经济发展
        5.2.7 科技创新
        5.2.8 生态环境保护
    5.3 典型案例可持续保护措施
        5.3.1 沙溪
        5.3.2 喜洲
        5.3.3 牛街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9)广佛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状况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标、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框架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历史文化村镇
        1.5.2 物质文化遗产
        1.5.3 非物质文化遗产
        1.5.4 历史环境要素
        1.5.5 历史建筑与文物建筑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综述
    2.1 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历程
        2.1.1 国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历程
        2.1.2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历程
    2.2 国内村镇保护研究现状
        2.2.1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2.2.2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与开发研究
    2.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历程
    2.4 国内外规划评价理论研究历程
        2.4.1 国外规划评价理论研究历程
        2.4.2 国内规划评价理论研究历程
    2.5 国内村镇保护评价研究概述
    2.6 相关研究的不足与期许
第三章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3.1 保护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3.1.1 保护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3.1.2 保护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2 保护实施效果评价的目的与步骤
        3.2.1 保护实施效果评价的目的
        3.2.2 保护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步骤
    3.3 基于专家论文大数据挖掘技术获取评价因子
        3.3.1 评价因子的预设
        3.3.2 通过大数据分析法获取评价因子的意义
        3.3.3 通过专家论文大数据挖掘技术确定评价因子
    3.4 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
        3.4.1 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
        3.4.3 评价因子权重分析
    3.5 评价因子的释义
        3.5.1 资源保护
        3.5.2 活化利用
        3.5.3 释义汇总
    3.6 确认评价因子的评定标准
        3.6.1 评价结果十分制评分
        3.6.2 评价因子的评定标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佛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实施后评价体系实例研究
    4.1 评价实例的选取
    4.2 村落案例概况
        4.2.1 大岭村
        4.2.2 沙湾北村
        4.2.3 塱头村
        4.2.4 小洲村
        4.2.5 大旗头村
        4.2.6 松塘村
        4.2.7 碧江村
        4.2.8 钱岗村
        4.2.9 黄埔村
        4.2.10 莲塘村
    4.3 调研流程
    4.4 数据来源
    4.5 资料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佛地区历史文化村镇评价结果及策略研究
    5.1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5.1.1 总体评分结果分析
        5.1.2 资源保护评价结果分析
        5.1.3 活化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5.2 资源保护层面优化策略
        5.2.1 环境方面
        5.2.2 规划方面
        5.2.3 建筑方面
        5.2.4 民俗方面
    5.3 活化利用层面优化策略
        5.3.1 传承方面
        5.3.2 发展方面
        5.3.3 社会方面
        5.3.4 经济方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之处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因子释义表
    附录2 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表
    附录3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附录4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产活化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D]. 张琦.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2]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 [3]西安市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D]. 王美麟. 长安大学, 2020(06)
  • [4]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东山镇为例[D]. 徐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郭莉,王海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20(01)
  • [6]基于资源禀赋与活力提升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研究[D]. 后文君. 东南大学, 2019
  • [7]价值评估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以湖贝古村为例[D]. 何阳明. 深圳大学, 2019(01)
  • [8]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的“茶马古道”沿线聚落保护研究 ——以滇西大理段为例[D]. 赵磊. 云南大学, 2019(03)
  • [9]广佛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状况评价[D]. 李尔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与利用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