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数值分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新世,菱属植物,果实化石,鉴定分类
植物数值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王兴,刘宇超,梁嘉琪,李相传,肖良[1](2018)在《浙江中新世菱属植物化石的数值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菱科植物(Trapaceae)为一年生浮水或半挺水草本,仅有菱属(Trapa L.)一属,归于桃金娘目。虽然菱科只有菱属一属,但菱属植物物种较为多样,全球约有30多个种及变种,仅中国就有15个种。其分布范围广,遍布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除分布范围广、种类多等特点外,菱属植物还具有性状冗杂且不明显的特征,故在物种的鉴定和分类上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特别是在化石种方面,由于可供参考的信息较少,其鉴定分类已经成为植物学研究的难题之一。本文应用统计学中数值分类的方法对菱属植物进行鉴定分类。所采集的菱属植物化石所处地层为嵊县组,采集于距离天台县东北方向30km处的剖面上,地层年代为晚中新世。因为菱属植物果实为木材革质,生长于静水环境,埋藏于缺氧条件,故而容易保存为化石。叶片上性状特征也较多,但由于叶片无角质层,不易保存形成化石。本次研究的化石样品为菱属植物果实化石,即菱角化石。虽然没有涉及叶片的性状,但因其果实上保存了大多数的性状特征且更容易观察和获取,故对果实样品进行研究已具有可靠性。本次研究的样品涉及现生种及化石种两大类,现生种只作为化石种分析的对比和验证材料,主要研究对象为化石种。现生种样品为《中国植物志》中所提及的15个现生种,他们分别是八瘤菱、四瘤菱、四角大柄菱、东北菱、四角菱、格菱、细果野菱、四角刻叶菱、四角矮菱、冠菱、丘角菱、弓角菱、二角菱、乌菱和无角菱。化石样品包括4个已知化石种和26个采集的化石样品。这4个化石种分别为欧洲晚中新世最普遍的种T.silesiaca、波兰晚中新世化石种T.pellendorfensis、浙江晚中新世化石种T.ninghaica、云南西部中新世化石种T.chengsenii。现生种和已知化石种的各性状特征源于文献中数据的收集整理,采集的化石样品的性状特征主要是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获得的。数值分类方法包括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又称为群分析或簇分析,是根据样品相关性程度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无任何主观因素和未预知结果的基础之上,是能够对大量样品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方法因尽可能的减少人为干预,故而获得的结果往往更具可靠性。聚类分析包括Q型聚类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此次采用Q型聚类分析,主要是对果实样本进行的聚类分析,能够根据其相关性把研究的菱角样品进行有效分类。主成分分析主要是通过降维的方法减少数据中对方差贡献小的特征,保留数据中对方差贡献较大的特征,达到简化数据的目的。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够有效的剔除冗余性状,发现和保留主要性状,从而获得对菱角样品具指导作用的性状。通过对菱角的观察,在果实上共获得了18个可记录测量的性状特征,它们为果体形状、果体宽度、果体高度、是否有果冠、果冠是否外翻、果颈高度、顶部形态、是否有肩角、肩角生长方向、肩角长度、是否有腰角、腰角数目、腰角生长方向、腰角长度、瘤状退化腰角数目、瘤状退化腰角长度、肩角有无角刺、肩角基宽。对菱角的性状特征进行准确的测量后,为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性,选用连续的数据对每个样品的性状特征进行赋值,从而使文本信息数据化。然后让整理的数据在Past软件上运行,得到聚类分析树状图和主成分分析的图表,最后根据所得图表进行数值分析。因化石样品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压实作用、结晶作用等众多因素影响,较现生样品而言保存较差,不能与现生样品直接同时进行鉴定分类,为了尽可能减少误差,故而选择将现生种与化石样品分开研究。首先,对现生种的果实进行主成分分析中提取了9个对鉴定分类具重要意义的主要性状,它们分别是果体形状、果体宽度、是否有果冠、顶部形态、肩角生长方向、肩角长度、腰角数目、腰角生长方向、腰角长度。应用这9个性状与应用18个性状进行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则这9大性状就是现生菱属植物鉴定分类的主要依据。然后,将现生种鉴定分类的9个指导性性状应用于化石种,结果显示对现生种具指导性状不能对化石种进行鉴定分类。也证明了将化石种与现生种两者分开研究是合理的。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重新得了鉴定分类化石样品的8个主要性状,利用这8个性状与利用全部18个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故这8个性状能够对化石样品进行鉴定分类。这些性状分别是果体形状、是否有果冠、果冠是否外翻、顶部形态、肩角生长方向、腰角生长方向、腰角长度、瘤状退化腰角数目,是对化石种鉴定分类具指导性的性状。通过数值分类方法成功剔除了冗余性状特征,对化石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刘晓云,魏爽,刘庆辉,王立江,郭振国[2](2012)在《含羞草、山蚂蟥等几种豆科植物根瘤菌的数值分类及16S rDNA PCR-RFL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云南省豆科植物根瘤菌的资源多样性,采用数值分类、16S rDNA PCR-RFLP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技术对云南省8个地区含羞草、山蚂蝗等几种不同豆科植物分离的48株根瘤菌菌株进行了遗传和表型多样性研究。16S rDNA PCR产物经HinfⅠ、MspⅠ、RsaⅠ和HaeⅢ4种内切酶消化后产生22种遗传图谱类型;数据经MVSP3.0软件聚类后,所有供试菌株在7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为4个分支,经16S rDNA全序列分析,确定分支Ⅰ为伯克霍尔德属(Burkholderia)类群,含1株菌株;分支Ⅱ为贪铜菌属(Cupriavidus)类群,含5株菌株;分支Ⅳ为根瘤菌属(Rhizobium)类群,包括29株菌株;而分支Ⅲ没有和参比菌株聚在一起,经测序为狭长平胞属(Stenotrophomonas)类群。通过对菌株的抗生素抗性、耐盐性、生长温度范围、BTB产酸产碱反应以及对3-酮基乳糖利用情况共计28个表型性状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耐盐性较强,多数菌株可耐受60℃的高温。实验表明,分离自云南省的这些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和表型多样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2年15期)
李得禄,王继和,马全林[3](2009)在《沙拐枣属植物果实性状的数值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筛选出我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植物15种,测定了果实刺/翅毛排数、刺/翅毛质地、扭曲方向、扭曲程度等11项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5种沙拐枣属植物果实性状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29.704%,其中沟槽深度、肋棱突起程度、刺毛稀疏度是影响沙拐枣果实性状的主要因素;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5.598%,主要包括了基部加宽度、果组。对沙拐枣果实性状指标进行PCA排序可将其划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翅/刺毛排数、刺毛稀疏度、肋棱宽度;第二类包括果组、果实扭曲方向、扭曲程度;第叁类包括刺毛/翅质地、刺毛/翅粗硬、沟槽深度、肋棱突起程度;第四类包括果实基部是否加宽。通过第一、第二和第叁主成分分析体现了沙拐枣果实趋向于沟槽浅、肋棱浅,而果实刺毛密度趋向于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09年04期)
罗晓霞,关统伟,王建明,叶豪婷,张利莉[4](2008)在《拮抗植物病原真菌放线菌的筛选与数值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塔里木盆地两地区不同生态土壤中的放线菌,并以14个靶标植物病原真菌进行拮抗性测定,筛选出10个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以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紫色直丝链霉菌(S.lavendu-larectus)为参比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抗生素敏感性、抗菌活性等96项指标测定以及数值分类。结果表明:10株供试菌株在0.38的水平上分为6个表观群:第Ⅰ群、第Ⅱ群为白孢类群,第Ⅲ群为烬灰类群,第Ⅳ群为灰褐类群,第Ⅴ群和第Ⅵ群为待定种,另外塔里木盆地具有抗病原真菌活性的放线菌以白孢类群最多,占总数的60%,为优势类群。(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08年05期)
王正德,秦毓茜,杜敏华,庞发虎,杜瑞卿[5](2007)在《粗糙集聚类分析对姜黄属植物数值分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为姜黄属植物分类与中药鉴定提供新的参考,以姜黄属(Curcuma L.)的31个材料为研究对象,把47项分类性状(指标)分解为28个定性指标和19个定量指标,将28个定性指标进一步分解为二元性状指标和叁元性状指标,然后各自进行粗糙集理论的处理和聚类,把聚类结果按交集分类的办法形成定性指标综合分类的结果;将19个定量指标进行粗糙集理论的处理和聚类,把聚类结果与定性指标的分类结果按交集分类的办法形成20项指标综合分类的结果。结果表明,将定性性状指标分类集与定量性状指标分类集进行交集分类,姜黄属植物的31个材料可分为10个类群(种);这与前人采用47项指标一次性完全聚类的结果存在差异,与传统分类也不完全相同。说明粗糙集理论对于分类指标的处理,一方面去掉了对分类没有显着作用的指标,减少了运算;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指标对分类的影响,使分类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11期)
解叁平[6](2007)在《滇西新近纪翅果数值分类和被子植物叶片的古环境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滇西地处横断山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我国现代植物最具多样性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新生代植物化石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研究保存于新近系中的植物化石,不仅可为植物的分类和演化提供材料,为认识和理解我国植物多样性的渊源提供实证;而且可以提取保存于化石记录中的古环境信息,重建滇西新生代全球降温背景下的古气候演化,认识晚新生代构造运动对该区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采用数值统计工具,对产于云南腾冲上新统的两类翅果化石进行了数值分类和分支分析。结果表明,类黄杞翅果化石可以分为4个类型,包括2个已知种和2个新种,它们分别是:Palaeocarya guangxiensis,Palaeocarya koreanica,Palaeocarya longialata sp.nov.和Palaeocarya yunnanensis sp.nov.。这些类黄杞化石与生长于东南亚和我国华南的现生黄杞属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黄杞族植物在我国从上新世到目前地理分布范围的变化,印证了晚新生代全球变冷趋势。对上新世槭属翅果化石的数值分类表明:所有标本可以划分成7个形态类型,分别为:Acer subpictum,Acer miofranchetii,Acer browni,Acer macrocarpium sp.nov.,Acer globicarpium sp.nov.,Acer tengchongense sp.nov.和Acer sp.。对其所做的分支分析表明:7个化石种具有形态上的多样性,处于不同的演化水平,某些化石种已经具有与现生槭属相当的进化水平。利用大量的被子植物叶片化石,基于叶相特征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的古气候重建。结果显示:单变量方法得到的结果要高于多变量分析,气候与叶片多变量分析结果为:云南腾冲上新世年均温在17.16~17.68℃之间,热月平均温度在25~25.5℃之间,冷月平均温度在9.54-10.8℃之间,生长季月数在9.71~9.5之间;生长季降雨量在183.43~190.12cm之间,生长季平均月降雨量在22.24~23.05cm之间,3个连续最湿润月降雨量在89.21~91.78cm之间,3个连续最早月份降雨量在47.45~51.28cm之间,相对湿度在76.65~77.75之间,比湿度为10.74~10.79,热熵为318.4~319.7ki/kg。根据被子植物叶片的气孔指数和碳同位素组成对古大气CO_2浓度和植物古生理参数进行了定量重建.分析结果为:利用气孔方法重建的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与古海洋有孔虫地球化学证据相一致,上新世早期大气CO_2浓度较高,超出当前水平:两种植物化石的碳同位素分馏值高于现存对应种,水分利用效率低于现存对应种,印证了上新世早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气孔指数还表明,上新世晚期大气CO_2浓度较低,略低于目前水平。(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7-05-01)
龚明福,韦革宏,曹鹏[7](2007)在《新疆乌恰县豆科植物根瘤菌数值分类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乌恰县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蕴藏着丰富的结瘤豆科植物资源.本研究从乌恰县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到40株根瘤菌,并进行唯一碳源利用、唯一氮源利用、对抗生素和染料的抗性、耐盐性、初始pH生长、生长温度范围及石蕊牛奶反应、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共118项生理生化性状测定.结果表明:乌恰县豆科植物根瘤菌在碳氮源利用、抗生素敏感性、对染料抗性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供试根瘤菌能耐受较低温度,并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均能在pH 6~12的YMA培养基上生长,有60%的菌株能耐受0.86mol/L的NaCl.数值分类结果表明,在84.2%的相似水平上40株供试菌株构成了4个新的表观群.第Ⅰ、Ⅱ、Ⅲ和Ⅳ类群分别有8、9、3和3株菌,中心菌株分别为NWWQ73-2、NWWQ13-1、NWWQ1-2、NWWQ6-2.此外,乌恰县豆科植物根瘤菌与模式菌株的相似性较低,它们所形成的4个独立群可能有新种存在.(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王正德,杜瑞卿,庞发虎,刘广亮[8](2006)在《粗糙集聚类分析对姜黄属植物数值分类的研究Ι》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姜科姜黄属(CurcumaL.)的31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把47项分类性状(指标)分解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将定性指标进一步分解为二元性状指标和叁元性状指标,然后各自进行粗糙集理论的处理和聚类,把聚类结果按交集分类的办法形成定性指标综合分类的结果,分出8大类,并与肖小河等用47项指标进行主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表明:把分类性状(指标)分解是合理的、正确的,所分出的结果较为精确,与实际更为相符;粗糙集理论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17期)
徐增莱,余伯阳,徐珞珊[9](2004)在《大戟科植物分类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大戟科216个分类性状的分布,采用欧氏距离系数-类平均法对Webster(1994)广义大戟科49个族或亚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大戟科分类系统中,大多数族和亚族水平的分类基本合理,而Galearieae族的系统位置和五月茶族Antidesmeae等亚族的划分出现较大矛盾。该系统中未包含的方鼎木属Archileptopus,应与叶下珠族的Pseudolachnostylidinae亚族接近。(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刘晓云,陈文新[10](2003)在《叁叶草、猪屎豆和含羞草植物根瘤菌16S rDNA PCR-RFLP分析和数值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 16SrDNAPCR -RFLP分析和表型数值分类 ,对分离自叁叶草 (Trifolium)、猪屎豆 (Crotalaria)和含羞草(Mimosa) 3属植物的根瘤菌进行了分类研究。 16SrDNAPCR -RFLP分析表明 ,在 80 %的相似性水平上 ,6 7株待测菌株和 18株参比菌株归属到慢生根瘤菌属 (Bradyrh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 (Mesorhizobium)、土壤杆菌属 (Agrobac terium)和根瘤菌属 (Rhizobium)与中华根瘤菌属 (Sinorhizobium) 4个系统发育分支。进一步对其中 5 6株待测菌株和14株参比菌株进行表型性状数值分类研究 ,在 84 %的相似性水平上 ,得到 6个独立的类群 :群Ⅰ、Ⅳ和Ⅵ为新群 ,没有与参比菌株聚在一起 ;群Ⅱ包含慢生大豆根瘤菌 (Bradyrhizobiumjaponicum) ;群Ⅲ含根瘤菌属 (Rhizobium) 2个已知的代表菌株 ;群Ⅴ含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2个已知种的代表菌株。以上结果表明 ,分离自这 3属植物的根瘤菌菌株具有表型和遗传型多样性 ,同时新发现分离自叁叶草的根瘤菌的慢生和中慢生菌株 ;分离自含羞草的根瘤菌的慢生菌株和分离自猪屎豆的根瘤菌的快生菌株 ,此项研究也进一步证实这两种研究方法在菌株归群上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植物数值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揭示云南省豆科植物根瘤菌的资源多样性,采用数值分类、16S rDNA PCR-RFLP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技术对云南省8个地区含羞草、山蚂蝗等几种不同豆科植物分离的48株根瘤菌菌株进行了遗传和表型多样性研究。16S rDNA PCR产物经HinfⅠ、MspⅠ、RsaⅠ和HaeⅢ4种内切酶消化后产生22种遗传图谱类型;数据经MVSP3.0软件聚类后,所有供试菌株在7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为4个分支,经16S rDNA全序列分析,确定分支Ⅰ为伯克霍尔德属(Burkholderia)类群,含1株菌株;分支Ⅱ为贪铜菌属(Cupriavidus)类群,含5株菌株;分支Ⅳ为根瘤菌属(Rhizobium)类群,包括29株菌株;而分支Ⅲ没有和参比菌株聚在一起,经测序为狭长平胞属(Stenotrophomonas)类群。通过对菌株的抗生素抗性、耐盐性、生长温度范围、BTB产酸产碱反应以及对3-酮基乳糖利用情况共计28个表型性状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耐盐性较强,多数菌株可耐受60℃的高温。实验表明,分离自云南省的这些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和表型多样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数值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兴,刘宇超,梁嘉琪,李相传,肖良.浙江中新世菱属植物化石的数值分类研究[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2].刘晓云,魏爽,刘庆辉,王立江,郭振国.含羞草、山蚂蟥等几种豆科植物根瘤菌的数值分类及16SrDNAPCR-RFLP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
[3].李得禄,王继和,马全林.沙拐枣属植物果实性状的数值分类研究[J].中国沙漠.2009
[4].罗晓霞,关统伟,王建明,叶豪婷,张利莉.拮抗植物病原真菌放线菌的筛选与数值分类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8
[5].王正德,秦毓茜,杜敏华,庞发虎,杜瑞卿.粗糙集聚类分析对姜黄属植物数值分类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6].解叁平.滇西新近纪翅果数值分类和被子植物叶片的古环境重建[D].兰州大学.2007
[7].龚明福,韦革宏,曹鹏.新疆乌恰县豆科植物根瘤菌数值分类研究(英文)[J].西北植物学报.2007
[8].王正德,杜瑞卿,庞发虎,刘广亮.粗糙集聚类分析对姜黄属植物数值分类的研究Ι[J].安徽农业科学.2006
[9].徐增莱,余伯阳,徐珞珊.大戟科植物分类的数值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
[10].刘晓云,陈文新.叁叶草、猪屎豆和含羞草植物根瘤菌16SrDNAPCR-RFLP分析和数值分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