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起源和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杂草稻,起源演化,演化博弈,基因资源
起源和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健[1](2019)在《高纬度杂草稻的起源演化与基因资源的系统性发掘》一文中研究指出杂草稻是一类具有很强入侵性和环境可塑性的水稻变种或变型,在全世界稻区危害着水稻生产。同时其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又可以作为宝贵的基因资源,用于栽培稻的遗传改良。关于杂草稻的起源,一直是困扰着学术界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群体遗传学、演化场景推演、比较基因组学等生物大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亚洲高纬度杂草稻与粳型栽培稻的遗传趋异始于栽培稻驯化后的遗传改良,其杂草化的实质是基因组的半驯化"semi-domestication"。本研究同时测序组装了第一个高质量的杂草稻参考基因组,基于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高纬度杂草稻WR04-6基因组的驯化程度介于栽培粳稻日本晴与野生稻w1943之间。首个杂草稻基因组的发布,对发掘来源于杂草稻的优良适应性基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株高模型发现了杂草稻与栽培稻具有依赖性竞争的协同进化关系,进而首次应用"演化博弈"的思想来解释杂草稻的起源与演化。在这场进化的博弈中,"杂草型等位基因"扮演着"自私基因"的角色,应用落粒与早熟等策略在与人类和栽培稻的角逐中维持着种群的动态繁衍。同时课题组对杂草稻的非生物学抗性、驯化相关性状以及特用品质等基因资源开展了系统性的发掘工作。(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高星,李锋,关莹,张晓凌,John,W.OLSEN[2](2019)在《中国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思考(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记录构建的"现代人出自非洲说"(Recent Out-of-Africa)提出了挑战。新的古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现代人出现于约100 kaBP的中国南方,可能(至少部分)是由那里的土着居民演化而来。一些古老型智人表现出了与早期古人类镶嵌或过渡性的体质特征,并可能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杂交混合。同时一些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表现出了早期现代人类技术和行为的复杂性。中国北方的小石片石器主工业和南方的砾石石器主工业贯穿于整个更新世,然而从约40 kaBP开始,石叶技术开始出现在中国北部,紧随其后的是这些地区骨制工具和个人装饰品的出现,这表明,更新世晚期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与我国北部可能存在着紧密的文化关系,东北亚地区可能存在着由西北向东南的迁移路线。人类化石和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和适应的过程与机制可能与欧亚大陆西部有所不同。本文对有关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新发现和进展进行了总体回顾,从考古学角度阐述了对相关重要学术问题的看法,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3](2019)在《研究人员揭示甘蓝型油菜的起源与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密苏里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团队的合作研究论文"Transcriptome and organellar sequencing highlights the complex origi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allotetraploid Brassica napus",在揭示甘蓝型油菜的起源和演化研究上获得新进展。(本文来源于《蔬菜》期刊2019年07期)
王建高,任波,李天惠[4](2019)在《国内外专家齐聚青岛 探讨早期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青岛6月20日电 (王建高 通讯员任波 李天惠)“我经常梦见,在叁峡的青石板上,有一群化石躺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解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袁训来用自己亲身经历开始了2019年山东省泰山学术论坛的报告。(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6-21)
张锋,李萍[5](2019)在《鹰的起源与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说起鹰,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老鹰,第一印象就是它们雄伟的体态、锐利的瓜子、弯钩的嘴部和发出凶狠目光的眼神,还有翱翔在天空下的英姿。而人们不只是喜欢鹰类霸气美丽的外表,长久以来鹰已经成为了自由,力量,勇猛和胜利的象征。很多人都渴望像鹰一(本文来源于《生物进化》期刊2019年02期)
程唯珈,池涵[6](2019)在《最远的“追星族”》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两年多的空间“旅行”,冥王号(OSIRIS-REx)飞船终于在2018年底飞抵小行星贝努(Bennu),而让负责这一采样任务的科研团队尤为兴奋的是,他们“观测到了水”。近日,该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7篇论文,介绍了冥王号靠近贝努和飞抵阶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4-15)
张哲浩,杨永林[7](2019)在《我科研人员发现寒武纪生物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西安3月26日电(张哲浩、杨永林)“在追问生命起源的道路上,西北大学将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日前对说。3月22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03-27)
张梅[8](2019)在《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发现寒武纪生物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张梅)3月22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该团队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发现了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清江生物群(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9-03-23)
温才妃[9](2019)在《北京林业大学 揭示植物假基因演化起源及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温才妃)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在植物假基因的演化及其作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假基因是由功能基因通过复制或反转座事件形成,并以孟德尔方式在基因组中遗传至今,是功能基因的残余,被认(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3-01)
张梦然[10](2019)在《几近完整的高质量草莓参照基因组公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2月25日电 (张梦然)据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25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科学家报告了一个几近完整的草莓参照基因组。该高质量基因组不但为了解草莓起源和演化历史提供了新见解,还对未来改善其品种及提高抗病性大有助力。八倍体栽培(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2-26)
起源和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记录构建的"现代人出自非洲说"(Recent Out-of-Africa)提出了挑战。新的古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现代人出现于约100 kaBP的中国南方,可能(至少部分)是由那里的土着居民演化而来。一些古老型智人表现出了与早期古人类镶嵌或过渡性的体质特征,并可能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杂交混合。同时一些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表现出了早期现代人类技术和行为的复杂性。中国北方的小石片石器主工业和南方的砾石石器主工业贯穿于整个更新世,然而从约40 kaBP开始,石叶技术开始出现在中国北部,紧随其后的是这些地区骨制工具和个人装饰品的出现,这表明,更新世晚期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与我国北部可能存在着紧密的文化关系,东北亚地区可能存在着由西北向东南的迁移路线。人类化石和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和适应的过程与机制可能与欧亚大陆西部有所不同。本文对有关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新发现和进展进行了总体回顾,从考古学角度阐述了对相关重要学术问题的看法,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起源和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孙健.高纬度杂草稻的起源演化与基因资源的系统性发掘[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高星,李锋,关莹,张晓凌,John,W.OLSEN.中国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思考(英文)[J].人类学学报.2019
[3]..研究人员揭示甘蓝型油菜的起源与演化[J].蔬菜.2019
[4].王建高,任波,李天惠.国内外专家齐聚青岛探讨早期生命的起源与演化[N].科技日报.2019
[5].张锋,李萍.鹰的起源与演化[J].生物进化.2019
[6].程唯珈,池涵.最远的“追星族”[N].中国科学报.2019
[7].张哲浩,杨永林.我科研人员发现寒武纪生物群[N].光明日报.2019
[8].张梅.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发现寒武纪生物群[N].陕西日报.2019
[9].温才妃.北京林业大学揭示植物假基因演化起源及作用[N].中国科学报.2019
[10].张梦然.几近完整的高质量草莓参照基因组公布[N].科技日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