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塑性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碎裂岩,脆-塑性转化,震后松弛,红河断裂
塑性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戴文浩,周永胜[1](2019)在《震后松弛阶段脆-塑性转化带的变形——以红河断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脆-塑性转化带被认为是确定大陆地壳地震深度下限的关键层位。脆-塑性转化带的深度和变形机制除受温度控制外,应变速率和流体压力对其也具有显着影响,而应变速率与流体压力变化通常被认为与地震周期中不同的变形阶段相关。文中对采集自红河断裂的碎裂岩样品开展了显微结构观察与分析。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系统观测了样品中主要矿物的形态、微观变形特征、矿物组合、矿物水-岩反应、压溶、出溶、裂隙充填与变形特征;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实验数据对样品中主要矿物的组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基于此,研究了震后松弛阶段断层脆-塑性转化带的变形特征。根据红河断裂碎裂岩的变形机制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将断层脆-塑性转化带在震后松弛阶段的变形特征概括为脆性碎裂与裂隙愈合。高应力和高应变速率导致岩石中长石等高强度矿物继续发生脆性碎裂,石英、云母等低强度的矿物发生塑性变形。在流体作用下,裂隙由石英或方解石充填而被愈合。随着应力逐渐积累,裂隙中石英和方解石等矿物由静态重结晶向动态重结晶转化。随着裂隙愈合和应力积累,断层强度逐渐增加,为下一次地震孕育积累能量。(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陈永会,张学良,温淑花,兰国生[2](2019)在《考虑弹塑性阶段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分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建模时,只考虑微凸体弹性变形时的弹性能和塑性变形时的损耗能是不完全的,因为微凸体存在弹塑性变形情况。将微凸体弹塑性变形时的法向接触载荷"分离"为弹性载荷和塑性载荷两部分,得到微凸体弹塑性变形时的弹性能和损耗能,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模型。将结合面法向接触动力学模型等效为弹簧和黏性阻尼器,建立包括微凸体叁种变形状况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损耗因子和法向接触阻尼系数的解析模型,并量纲一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分形维数D和分形粗糙度G~*是影响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损耗因子和法向接触阻尼系数的最主要参数。在塑性指数f不变,D小于拐点值(D=1.56)时,法向接触阻尼系数随着G~*的增大而增大;当D超过拐点值时,G~*越大,法向接触阻尼系数减小。当G~*不变,D<1.66时,?越大,法向接触阻尼系数越小;当D>1.66时,法向接触阻尼系数随?的变化很小。利用线轨滑台模态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戴文浩[3](2018)在《地震周期不同阶段断层脆塑性转化带变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从微观脆性变形到微观晶体塑性变形的转化称为脆塑性转化。脆塑性转化带被认为是确定大陆地壳地震深度下限的关键层位。脆塑性转化带的深度和变形机制除了受温度控制外,在地震周期不同变形阶段,因应变速率和流体压力的变化,脆塑性转化带的深度及其变形机制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断层带构造岩变形机制研究,可以揭示断层脆塑性转化带在地震周期不同阶段的变形特征,有效了解多震层构造变形迭加现象。本论文对采集自红河断裂的构造岩样品开展显微结构观察与分析,构造岩样品包括糜棱岩、假玄岩、碎裂岩。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系统观测了样品中主要矿物的形态、微观变形特征、矿物组合、矿物水岩反应、压溶、出溶、裂隙充填与变形特征;利用能谱仪进行了矿物成分的定量分析,并对部分样品进行了元素面扫描及全分析;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实验数据对样品中主要矿物的组构进行研究与分析。基于这些分析,建立了间震期、同震、震后松弛阶段断层脆塑性转化带的变形模式。细粒糜棱岩样品主要以塑性变形为主,样品内主要造岩矿物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均被拉长定向,形成显着的拉伸线理。EBSD分析表明,石英以柱面<a>滑移为主,具有中高温变形特征。眼球状糜棱岩中,斑晶斜长石发生晶内破裂,边缘经历水岩反应生成了石英、云母等低强度矿物,石英发生了显着的动态重结晶,形成强烈变形的石英条带,与拉长的云母构成了剪切面理。EBSD分析表明,石英以底面<a>滑移为主,具有低温变形特征。2种糜棱岩样品的变形特征分别代表断层深部的塑性流动和脆塑性转化带在间震期的塑性变形。糜棱岩中发育的假玄武玻璃质脉体与糜棱岩界线清晰,糜棱岩中的石英经历了低温塑性变形,脉体由大量针柱状硬绿泥石以及玻璃体构成,代表了脆塑性转化带在同震破裂过程中形成的摩擦熔融。碎裂岩以脆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共同发展为特点,石英具有低温塑性变形特征,长石碎裂,裂隙被静态重结晶的石英或方解石脉所充填,方解石脉经历了塑性变形,代表了震后松弛阶段的变形。根据红河断裂构造岩变形机制分析,结合前人研究,将断层脆塑性转化带在地震周期的变形机制演化过程概括为一个随时间的震荡模型。在间震期,断层深部岩石发生塑性剪切变形,形成以细粒糜棱岩和眼球状糜棱岩为代表的构造岩;随着应力不断积累,当应力达到断层强度,岩石发生同震脆性破裂,假玄武玻璃就是同震变形的产物;在之后的松弛阶段,高应力和高应变速率导致岩石中长石等高强度的矿物继续发生脆性碎裂,石英、云母等低强度的矿物发生塑性变形,在流体作用下,裂隙通过石英或方解石充填而本愈合,随着应力逐渐积累,裂隙中石英和方解石等矿物由静态重结晶向动态重结晶转化。随着裂隙愈合和应力积累,断层强度逐渐增加,为下一次地震孕育积累能量,断层变形与地震发生形成周期性循环。(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刘晓明[4](2018)在《微凸体弹塑性变形阶段力学建模及阻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械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结合部表面,这使得机械系统呈现出不连续的特性,会造成机械系统的实际性能与设计要求出现偏差,甚至影响机械系统的正常使用,因此研究机械系统的结合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机械系统受到载荷的作用时,结合面会在存储能量的同时又消耗能量,表现为既有刚度又有阻尼,对结合面整体要从力学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同时考虑到在结合面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凸体,因此研究单个微凸体的接触特性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是研究结合面静动态特性的基础。微凸体的变形会经历弹性、弹塑性和塑性阶段,此前众多学者对于单个微凸体的接触研究主要是利用数值拟合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来建立单个微凸体在弹塑性变形阶段的力学模型,此模型中包含弹性和塑性两种变形机制,而本文是以结合面中最为基础的球形微凸体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从弹性力学角度将微凸体弹塑性变形阶段作理想弹性化处理,建立了微凸体在弹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理论弹性模型,并将之与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比,深入研究了单个微凸体与刚性平面接触时在弹塑性变形阶段的加载、卸载力学特性和阻尼机理,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结合赫兹接触理论和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单个微凸体在弹塑性变形阶段的理论弹性接触压力分布规律,首次构建了单个微凸体与刚性平面接触时的弹塑性变形阶段的理论弹性模型,揭示了微凸体在弹塑性变形阶段的理论弹性变形量与接触载荷、面积的无量纲变化关系。第二,对微凸体的加载模型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阐述了KE有限元加载模型的建模过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做了关于平均接触压力的进一步推导,另一方面,将之与微凸体的理论弹性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微凸体在弹塑性变形阶段因不同变形机制所产生的接触载荷、接触面积和变形量的差异化现象的原因,并进行了分析。第叁,对微凸体的卸载模型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对Etsion等建立的卸载模型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提出了微凸体在弹塑性变形阶段的理论弹性卸载模型,并与Etsion有限元卸载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弹性卸载模型对于解决单个微凸体与刚性平面接触卸载问题的合理性,并且相比较于有限元拟合结果,理论弹性卸载模型对单个微凸体在弹塑性阶段的卸载情况给出了精确的解析解。第四,阐述了结合面的阻尼机理,提出了根据结合面表面加卸载情况对阻尼进行分类的观点,并利用能量原理建立了单个微凸体与刚性平面相接触时在弹塑性变形阶段的阻尼耗能模型,填补了单个微凸体在静态载荷作用下阻尼耗能求解方法的空白,并对不同类型结合面阻尼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崔越,朱伟庆,刘永健[5](2017)在《开孔板连接件塑性阶段受剪机理及荷载-滑移曲线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单孔PBL连接件在塑性阶段仍具备较高的残余受剪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对22组未设置贯通钢筋和21组设置贯通钢筋的单孔PBL连接件的荷载-滑移曲线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板厚不小于9 mm的单孔PBL连接件进入塑性阶段后的受剪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荷载-滑移曲线的延性特征将其进行分类,并给出了判别条件。研究表明:单孔PBL连接件塑性阶段的残余受剪承载力由混凝土榫沿剪切破坏面的黏结力、侧向约束力提供的受剪承载力以及贯通钢筋的销栓作用组成。根据塑性阶段的侧向约束力情况,将单孔PBL连接件荷载-滑移曲线分为Ⅰ类、Ⅱ类与Ⅲ类曲线。可通过控制约束强度比,避免未设置贯通钢筋和设置贯通钢筋的单孔PBL连接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出现延性较差的第Ⅲ类曲线,并可通过控制贯通钢筋比,避免设置贯通钢筋的单孔PBL连接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出现经济性较差的第Ⅱ类曲线;可通过联合控制约束强度比和构造钢筋比,避免荷载-滑移曲线出现峰值点处荷载突变。(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杨傲[6](2017)在《不同应力路径下钢块的塑性阶段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长方体钢块为研究对象,在叁种不同的加载路径下加载位移到同一状态,根据Mises准则和普朗特-罗伊斯本构关系对其应力状态进行了相关理论计算。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分析叁种路径下钢块的受力状态,最后将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论是钢块在多向拉伸或压缩时的承载极限比单向拉伸或压缩的承载极限大。(本文来源于《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赵腾,王伟,褚卫江[7](2017)在《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管片接头阶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上海地铁13号线管片接头足尺加载实验,结合ABAQUS中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混凝土CDP模型的参数进行标定,并建立盾构管片接头塑性损伤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管片接头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的损伤破坏的全过程,对破坏过程中四个阶段的弯矩、裂缝张开量、挠度和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塑性损伤模型计算得到的挠度-荷载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较好,管片接头经历全截面受压阶段、小变形阶段、大变形阶段和接头接触挤压破坏阶段。以裂缝张开量为基础,结合管片接头挠度、弯矩和拉伸损伤带的损伤平均值,提出盾构管片接头损伤破坏的健康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周天义,王泽云,汪义凡,曾武凤,唐述涌[8](2017)在《施工阶段结构水平方向动力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在进行施工阶段受力分析时,更多的还是考虑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变化情况。在水平方向,尤其在进行地震动力分析时,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将结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结构的刚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有必要对结构进行水平方向的施工阶段分析。文章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通过对4层框架结构和10层框筒结构,分别考虑在一次加载和逐层加载作用下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比较不同初始工况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层间剪力的变化来分析其对结构的影响程度。(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7年04期)
黄启斌[9](2017)在《基于损伤塑性本构的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受力变形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受力特性十分复杂,伴随出现局部损伤甚至碎裂,影响其服役性能。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施工阶段盾构隧道叁维有限元模型,加入地层压力、千斤顶推力、注浆压力等外部荷载,考虑内置钢筋网对管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来分析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受力变形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受力变形沿隧道纵向发生改变,与传统的均质连续模型存在较大差别;采用损伤塑性本构能较好地模拟施工阶段管片损伤后承载性能降低的特点;管片边角、接缝部位易出现混凝土损伤和压碎现象,造成隧道渗漏水。(本文来源于《市政技术》期刊2017年04期)
李明,田倩,王育江,张建亮[10](2016)在《水泥基材料塑性阶段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波纹管研究了水泥基材料塑性阶段的变形行为,同时测试基体的毛细管负压发展规律,分析了变形特性与凝结行为。结果表明:非泌水状态下,浆体的塑性阶段收缩变形呈阶段性发展,存在特征拐点或区域,与毛细管负压发展具有强对应关系。低水灰比浆体的特征拐点更为明显,高水灰比浆体则存在特征区域,据此进行的凝结时间判定与维卡仪测试结果相近。泌水会影响浆体塑性阶段的变形历程,导致变形曲线特征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6年11期)
塑性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建模时,只考虑微凸体弹性变形时的弹性能和塑性变形时的损耗能是不完全的,因为微凸体存在弹塑性变形情况。将微凸体弹塑性变形时的法向接触载荷"分离"为弹性载荷和塑性载荷两部分,得到微凸体弹塑性变形时的弹性能和损耗能,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模型。将结合面法向接触动力学模型等效为弹簧和黏性阻尼器,建立包括微凸体叁种变形状况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损耗因子和法向接触阻尼系数的解析模型,并量纲一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分形维数D和分形粗糙度G~*是影响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损耗因子和法向接触阻尼系数的最主要参数。在塑性指数f不变,D小于拐点值(D=1.56)时,法向接触阻尼系数随着G~*的增大而增大;当D超过拐点值时,G~*越大,法向接触阻尼系数减小。当G~*不变,D<1.66时,?越大,法向接触阻尼系数越小;当D>1.66时,法向接触阻尼系数随?的变化很小。利用线轨滑台模态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与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性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1].戴文浩,周永胜.震后松弛阶段脆-塑性转化带的变形——以红河断裂为例[J].地震地质.2019
[2].陈永会,张学良,温淑花,兰国生.考虑弹塑性阶段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分形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19
[3].戴文浩.地震周期不同阶段断层脆塑性转化带变形机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8
[4].刘晓明.微凸体弹塑性变形阶段力学建模及阻尼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
[5].崔越,朱伟庆,刘永健.开孔板连接件塑性阶段受剪机理及荷载-滑移曲线特征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
[6].杨傲.不同应力路径下钢块的塑性阶段应力分析[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7].赵腾,王伟,褚卫江.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管片接头阶段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周天义,王泽云,汪义凡,曾武凤,唐述涌.施工阶段结构水平方向动力弹塑性分析[J].四川建筑.2017
[9].黄启斌.基于损伤塑性本构的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受力变形特性[J].市政技术.2017
[10].李明,田倩,王育江,张建亮.水泥基材料塑性阶段变形特性研究[J].混凝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