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梁思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梁思成,建筑史,建筑理论,中国古代建筑,建筑学专业,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中国营造学社,清华大学建筑,营造法式
梁思成论文文献综述
程唯珈[1](2019)在《梁思成:用建筑承载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简介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早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后回国为创立东北大学建筑系、筹建清华大学建筑系等作出卓越贡献,培养大批中国建筑人才。毕生从事中国古代(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10)
初玉娟[2](2019)在《拒绝走关系的梁思成夫妇》一文中研究指出梁思成出生于1901年,是我国着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曾与妻子林徽因一起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1924年6月,清华大学毕业后的梁思成,携林徽因赴美国费城的宾州大学学习建筑学。1927年,梁思成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到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林徽因则因为建筑系不收女生而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术系,同时选修了建筑系的课程。之后,又在耶鲁大学进修舞台美术设计。(本文来源于《杂文选刊》期刊2019年12期)
李兆忠[3](2019)在《“民间”遭遇“古典”——关于张仃、梁思成的国徽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些年,因国徽设计者是谁的悬念,舆论界沸沸扬扬,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张仃,有人说是林徽因、梁思成,有人说是高庄,有人说是周令钊,众说纷纭。随着时间推移,档案开放,争论趋于平息,人们终于明白:国徽设计是一桩特殊的集体创作——中共最高领导决策之下多方多人参与的集体创作,不存在个人着作权的问题。与之同时,一个(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9年06期)
学会[4](2019)在《庄惟敏与冯·格康荣获第九届梁思成建筑奖》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24日下午,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国际建筑师协会支持,备受瞩目的中国建筑界最高荣誉——第九届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辽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德国着名建筑设计师、gmp建筑师事务所(本文来源于《建筑时报》期刊2019-09-30)
胡春明[5](2019)在《回归建筑设计的本原》一文中研究指出首都北京的长安街,被称为“神州第一街”,沿途分布着各个历史时期闻名于世的建筑,可以说是一座活的“建筑博物馆”。在这些着名的建筑中,有一位建筑师的五个作品名列其中:北京华南大厦、北京图书大厦、北京恒基中心、西单文化广场和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这位建筑师就是全(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报》期刊2019-09-25)
胡春明[6](2019)在《清新的建筑:多元和现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看到星元的设计大多表现为:在圆满地满足了建筑功能、技术先进合理的基础上,与环境有良好的利用和结合,表现出一派健康、明朗、朴素、清新的风格,不夸张,不虚饰,实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理论内核并结合了我国实际条件的产物。”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关肇(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报》期刊2019-09-24)
庄惟敏,曼哈德·冯·格康,孙凌波,郑珊珊[7](2019)在《第九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专访》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国务院批准,建设部于2000年设立了梁思成建筑奖。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梁思成建筑奖交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2015年,在中国科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并受国际建协(UIA)鼎力支持,梁思成建筑奖于第八届(2016)将评选范围扩大至国际,成为面向世界的重要建筑奖项。第九届(2018)梁思成建筑奖评选委员会由宋春华担任主席,13名评委包括矶崎新等3位国际着名建筑师、张锦秋等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鱼叔[8](2019)在《一代传奇女子林徽因——评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一文中研究指出1在"中国第一才女"的头衔之下,林徽因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她青年时期留学美国,研习艺术与建筑学。归国后与丈夫梁思成走遍大半个中国,探寻中国建筑的发展史。但相较于才华,大众似乎对她的花边新闻更感兴趣。与其人云亦云,不如试着自己去走进这位洗尽铅华的绝代佳人的世界——《梁思成与林徽因》。这档纪录片由央视新闻中心、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制作。节目(本文来源于《工友》期刊2019年09期)
徐学勤[9](2019)在《张克群:梁思成点燃了我的古建筑热情》一文中研究指出每次在"脱口秀"中谈及自己的母亲,高晓松总是一脸幸福和骄傲。他称母亲颇有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风范,而且年轻时容貌也毫不逊色。如果再查看更多的资料,则会了解到他的母亲张克群的显赫身世:她的父亲是前清华大学副校长、两院院士张维,母亲是中国第一代流体力学专家陆士嘉,舅公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而她本人则(本文来源于《观察》期刊2019年25期)
罗屿[10](2019)在《林洙:读懂梁思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朋友常对林洙说:"你好命苦。"作为梁思成第二任妻子,她显然错过了梁公人生中"最好的时光"。"文革"期间,外界或已无暇再去揣度她是否有"成为建筑界第一夫人"的野心,她一次次被训话,被要求与"反动学术权威"离婚,但她心甘情愿陪着那个"被抽空了灵魂"的孤独老人。如今,她也是耄耋老人了,但仍不遗余力推介着自己(本文来源于《金秋》期刊2019年17期)
梁思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梁思成出生于1901年,是我国着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曾与妻子林徽因一起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1924年6月,清华大学毕业后的梁思成,携林徽因赴美国费城的宾州大学学习建筑学。1927年,梁思成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到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林徽因则因为建筑系不收女生而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术系,同时选修了建筑系的课程。之后,又在耶鲁大学进修舞台美术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梁思成论文参考文献
[1].程唯珈.梁思成:用建筑承载使命[N].中国科学报.2019
[2].初玉娟.拒绝走关系的梁思成夫妇[J].杂文选刊.2019
[3].李兆忠.“民间”遭遇“古典”——关于张仃、梁思成的国徽设计[J].南方文坛.2019
[4].学会.庄惟敏与冯·格康荣获第九届梁思成建筑奖[N].建筑时报.2019
[5].胡春明.回归建筑设计的本原[N].中国建设报.2019
[6].胡春明.清新的建筑:多元和现代[N].中国建设报.2019
[7].庄惟敏,曼哈德·冯·格康,孙凌波,郑珊珊.第九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专访[J].建筑学报.2019
[8].鱼叔.一代传奇女子林徽因——评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J].工友.2019
[9].徐学勤.张克群:梁思成点燃了我的古建筑热情[J].观察.2019
[10].罗屿.林洙:读懂梁思成[J].金秋.2019
标签:梁思成; 建筑史; 建筑理论;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学专业; 大学建筑系; 城市规划; 中国营造学社; 清华大学建筑; 营造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