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听觉刺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跌倒风险,老年人,节奏听觉刺激,运动康复
听觉刺激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红,牛秀茹,王润霞,王岩,王贺彦[1](2019)在《节奏性听觉刺激对高跌倒风险老年人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节奏性听觉刺激(RAS)对高跌倒风险老年人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高跌倒风险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基础上加RAS,每日治疗2次,治疗3周。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采用起立-行走(TUGT)试验评估步行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TUGT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BBS及MBI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TUGT试验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跌倒风险老年人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中增加RAS可进一步改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20期)
刘思宇,高玉林[2](2019)在《中文阅读中听觉刺激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影响——一项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副中央凹预视效应是指读者在注视中央凹即视觉中心的词汇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右侧的副中央凹处的词汇信息。对于此效应的研究大多是用来对"在阅读过程中,信息加工是串行还是并行"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目前关于阅读的眼动理论最重要的两个是SWIFT模型和E-Z读者模型。前者以注意的并行加工作为原理,即注意每次可以同时加工多个词。而后者则是以注意的串行加工为基础,即对一个词加工完成后才对第二个词进行加工。根据以上模型我们做出以下的假设:1、当符合SWIFT模型时,在中央凹(词n+1)处插入音频刺激对于副中央凹的预视效应有显着影响;但是语义一致情况下副中央凹词汇加工时间更短2、当符合E-Z读者模型时,音频刺激对于副中央凹的预视效应有显着影响,由于中央凹处负荷增加没有多余注意力分给副中央凹,所以语义一致性对副中央凹的加工时间影响不大。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我们做了如下的实验。本研究采用加入音频的边界范式(即在中央凹处可以听到与副中央凹处有关或者无关的音频)设置了四种实验条件:1、副中央凹处文本与音频一致;2、副中央凹处文本与音频不一致;3、先出现声音后出现文本;4、只有文本没有声音。被试选取18-25岁之间的大学生。结果发现,词n(副中央凹词)处有无音频主效应显着,即与有音频的条件下相比,只有文本时对目标字的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更短;音频一致条件下对目标词的总注视时间显着小于音频不一致条件下;词n-1(中央凹词)处有无音频主效应显着,即与有音频的条件下相比,只有文本时对词n-1的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更短。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中文句子默读中,音频的出现显着影响了对副中央凹处词汇的加工。本研究的结果符合以注意并行加工为基础的SWIFT模型。(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王娟,赵凯,徐梅[3](2019)在《功能性电刺激同步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同步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予以功能性电刺激行步行训练,试验组则予以功能性电刺激同步节奏性听觉刺激行步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训练2周后及训练4周后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的下肢部分(FMA)、Berg平衡量表(BBS)、威斯康辛步态量表(WGS)及P-WALK平板压力测试系统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下肢FMA、BBS、WGS评分、步速、步长差、患侧负重比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下肢FMA、BBS、WGS评分、步速、步长差、患侧负重比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各项评定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两组各项评定4周治疗前后变化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同步节奏性听觉刺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顾卫佳,于小明,梁雷超,徐燕,吴绪波[4](2018)在《节律性听觉刺激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节律性听觉刺激(RAS)通过向运动中枢提供节奏刺激,促使患者调整运动模式与外在节奏合拍,以达到改善步行障碍的目的。RAS作为一种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新兴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步速、步频、步长和下肢对称性等)、关节运动模式(骨盆前倾和摆动期膝屈角峰值等)及平衡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节奏夹带运动系统、听觉-运动同步有关,同时,RAS频率、剂量和患者本身病变部位均会对干预效果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12期)
刘畅,覃玉荣,时文健[5](2018)在《视听觉刺激下大脑头皮电位空间变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脑机接口(BCI)技术可以为肢体残障人士提供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在医疗康复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单一视觉刺激的BCI系统难以适用于实际场合中多感觉信息输入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听觉刺激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为视听混合刺激下的BCI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闪光刺激为12和42 Hz条件下分别加入12和42 Hz的听觉刺激,研究听觉刺激的加入对视觉刺激下大脑头表额、枕、中央、顶、颞5个空间点脑电功率的影响。结果:视听脉冲同时刺激条件下,枕区脑电功率最大,其余空间点的功率随测试点到枕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与单一视觉刺激下空间某点的脑电功率相比,听觉刺激的加入对该点脑电功率起增强还是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该点的空间位置。结论:研究结果为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在BCI中的整合及多模态脑机接口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施磊,高晓平,李键,张刚[6](2018)在《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参数影响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国内外很多学者已针对节奏性听觉刺激在脑卒中患者步态训练中的应用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缺乏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 Direct、Embase、PEDro、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关于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参数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9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整理资料、提取数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英文9篇,中文3篇),脑卒中患者363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节奏性听觉刺激用于步态训练对患侧步长(MD=4.08,95%CI:2.86~5.30,P<0.001)、步幅(MD=18.42,95%CI:14.94~21.91,P<0.001)、步频(MD=7.69,95%CI:2.91~12.47,P=0.002)、步速(MD=14.56,95%CI:13.66~15.46,P<0.001)、时间对称性(MD=0.12,95%CI:0.09~0.15,P<0.001)、空间对称性(MD=-2.03,95%CI:-3.36~-0.69,P=0.003)与常规步态训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节奏性听觉刺激可以加强脑卒中患者步态训练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45期)
田茹锦[7](2018)在《节奏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控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脑卒中是我国高发的疾病之一,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障碍更是世界范围内的医学界所面临的一个难题。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脑卒中患者对其预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便包括卒中后的上肢运动控制的康复。目的:探究节奏听觉刺激这一技术,是否能够改进脑卒中后患者的上肢运动控制能力。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招募30名脑卒中后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其中试验组为节奏听觉刺激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每天均接受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每天接受为期30分钟的节奏听觉刺激治疗;对照组每天额外接受30分钟常规治疗,其中包括15分钟物理治疗,15分钟作业治疗。两组干预均为每周5天,共4周。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包括: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Wolf运动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和表面肌电评估。结果: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在干预前后,两组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但在干预后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改良Barthel指数和Wolf上肢运动功能量表在干预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组内在干预前后也具有统计学差异。在表面肌电结果中,在肘伸阶段,试验组在干预前后的共同收缩时间比(co-time)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而对照组的共同收缩时间在干预前后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930);组间比较在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94),而在干预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肘屈阶段,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共同收缩时间比在干预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2),试验组组内在干预前后的共同收缩时间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1),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583)。协同收缩率无论在干预后的组间比较还是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为期20天的节奏听觉刺激使表面肌电中的时间指标、任务导向型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了提升,且优于常规治疗延长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8-06-01)
宋金辉,杨晶晶,李洋,张贵斌,王普清[8](2018)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后,观察其对PD患者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01例PD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PD药物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采用药物治疗配合减重步行训练,综合训练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指导步行训练。监测3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步频、步长、步速步行参数,同时均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评估PD患者的运动功能受损程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PD患者平衡功能。结果训练后4 w及训练后8 w减重步行训练组与综合训练组的步长、步频、步速、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综合训练组在训练后4 w及训练后8 w步长、步频、步速、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经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后步态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得到改善,可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施磊[9](2018)在《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步态训练影响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全面检索节奏性听觉刺激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训练的相关文献,运用循证医学中的meta分析方法,系统地评价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其在脑卒中步态训练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机全面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 Direct、Embase、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PEDro)、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训练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s,RCTs)。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9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整理资料、提取数据。使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5.0.1版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PEDro)提供的文献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 meta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主要关注的结局指标为步态参数,包括患侧步长、步幅、步频、步速及对称性等。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其中英文9篇,中文3篇。Meta分析结果表明:听觉节奏刺激用于步态训练对患侧步长(MD=4.08,95%CI:2.86~5.30,P<0.001)、步幅(MD=18.42,95%CI:14.94~21.91,P<0.001)、步频(MD=7.69,95%CI:2.91~12.47,P=0.002)、步速(MD=14.56,95%CI:13.66~15.46,P<0.001)、时间对称性(MD=0.12,95%CI:0.09~0.15,P<0.001)、空间对称性(MD=-2.03,95%CI:-3.36~-0.69,P=0.003)的影响,与常规步态训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节奏性听觉刺激使用节拍器或具有特定节奏的音乐作为听觉节律提示,可能通过听觉-运动共振原理、改善心理和认知、代偿内在节律的紊乱、增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等机制来加强脑卒中患者步态训练的效果。具体表现为患侧步长增加、步幅增加、步频提高、步速提升、时间对称性与空间对称性改善。节奏性听觉刺激用于步态训练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不增加患者的训练时间和经济负担,并可用于社区-家庭康复阶段的步态训练中,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张玉阁,张通,刘丽旭[10](2016)在《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时给予节奏性听觉刺激(RA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4月,1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和对照组(n=5)。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试验组接受RAS步行训练,对照组接受口头指令步行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3周后用Brunnstrom分期、步态分析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试验组和对照组Brunnstrom分期均无明显变化(Z<1.414,P>0.05);试验组跨步长、步速、步频明显提高(t>4.829,P<0.01),时间对称性改善(t=3.323,P<0.05),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变(t<1.765,P>0.05)。结论 RAS步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09期)
听觉刺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副中央凹预视效应是指读者在注视中央凹即视觉中心的词汇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右侧的副中央凹处的词汇信息。对于此效应的研究大多是用来对"在阅读过程中,信息加工是串行还是并行"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目前关于阅读的眼动理论最重要的两个是SWIFT模型和E-Z读者模型。前者以注意的并行加工作为原理,即注意每次可以同时加工多个词。而后者则是以注意的串行加工为基础,即对一个词加工完成后才对第二个词进行加工。根据以上模型我们做出以下的假设:1、当符合SWIFT模型时,在中央凹(词n+1)处插入音频刺激对于副中央凹的预视效应有显着影响;但是语义一致情况下副中央凹词汇加工时间更短2、当符合E-Z读者模型时,音频刺激对于副中央凹的预视效应有显着影响,由于中央凹处负荷增加没有多余注意力分给副中央凹,所以语义一致性对副中央凹的加工时间影响不大。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我们做了如下的实验。本研究采用加入音频的边界范式(即在中央凹处可以听到与副中央凹处有关或者无关的音频)设置了四种实验条件:1、副中央凹处文本与音频一致;2、副中央凹处文本与音频不一致;3、先出现声音后出现文本;4、只有文本没有声音。被试选取18-25岁之间的大学生。结果发现,词n(副中央凹词)处有无音频主效应显着,即与有音频的条件下相比,只有文本时对目标字的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更短;音频一致条件下对目标词的总注视时间显着小于音频不一致条件下;词n-1(中央凹词)处有无音频主效应显着,即与有音频的条件下相比,只有文本时对词n-1的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更短。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中文句子默读中,音频的出现显着影响了对副中央凹处词汇的加工。本研究的结果符合以注意并行加工为基础的SWIFT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听觉刺激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丹红,牛秀茹,王润霞,王岩,王贺彦.节奏性听觉刺激对高跌倒风险老年人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2].刘思宇,高玉林.中文阅读中听觉刺激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影响——一项眼动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王娟,赵凯,徐梅.功能性电刺激同步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4].顾卫佳,于小明,梁雷超,徐燕,吴绪波.节律性听觉刺激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
[5].刘畅,覃玉荣,时文健.视听觉刺激下大脑头皮电位空间变化特性[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
[6].施磊,高晓平,李键,张刚.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参数影响的Meta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7].田茹锦.节奏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控制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8
[8].宋金辉,杨晶晶,李洋,张贵斌,王普清.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功能[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
[9].施磊.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步态训练影响的Meta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8
[10].张玉阁,张通,刘丽旭.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