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湘赣革命根据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碧血丹心,黄道,革命根据地,黄知真,烈士纪念碑,国民党当局,游击战争,中共中央东南局,红军游击队,反“围剿”
湘赣革命根据地论文文献综述
陈化先[1](2019)在《碧血丹心映初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江南岸黄金山上,上饶市革命烈士纪念碑东侧,一座建于1953年的墓,每逢节假日,市民纷纷前往悼念。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长涧源,一座始建于1939年的墓,1950年改为烈士纪念亭,这里每月都有组织或个人慕名前来缅怀。在横峰县姚家乡(本文来源于《江西日报》期刊2019-12-24)
[2](2019)在《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十】 湘赣革命根据地》一文中研究指出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她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本刊《红色经典》栏目开辟《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专栏,用两年时间,连续介绍34块革命根据地,再现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讴歌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历史功绩,揭示中华(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区建设》期刊2019年08期)
[3](2019)在《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九】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一文中研究指出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她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本刊《红色经典》栏目开辟《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专栏,用两年时间,连续介绍34块革命根据地,再现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讴歌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历史功绩,揭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必然。激励我们不忘初心、坚定自信、高举(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区建设》期刊2019年07期)
[4](2019)在《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八】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一文中研究指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在1928年1月由方志敏等领导创建的,位于闽、浙、赣、皖四省边界共52个县的部分地区,全盛时期还包括弋阳、崇安、开化、祁门等25个县的部分区域,人口100余万。该根据地作为中央苏区的右翼,为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围剿"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评价闽浙赣根据地"有很好的创造"。(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区建设》期刊2019年06期)
孙云[5](2019)在《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金融制度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形成了相对合理完备的苏区货币流通体系,其发行的货币在流通期间一直保持币值稳定、从未贬值,成为农村革命根据地金融制度建设的典范。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制度建设经历了摧毁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以及遭受挫折叁个历史阶段。闽浙赣苏维埃政府通过开展废债斗争、清除旧币,净化了根据地金融市场,摧毁具有封建剥削性质的金融制度。随后在根据地内建立了工农银行,在发行苏维埃货币的基础上努力稳定币值、抑平物价,构建了全新的金融制度。但后期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引发苏区财政困难,遭遇银行准备金危机,导致根据地沦陷,苏区金融事业走向终结。闽浙赣根据地通过货币制度和信贷制度构建,形成了相对完备合理的货币流通体系与和谐通畅的信贷关系,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并发挥了金融的杠杆作用,支援了革命战争,巩固了苏维埃革命政权。中国共产党在此次金融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战时金融思想,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解放区)的具体金融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金融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基见政以来的首次金融实践,难免会有不成熟之处。在金融制度构建过程中存在机构间业务交叉混乱的问题,并在后期由于革命形势影响出现货币发行非理性的现象。这就为当代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坚持稳健灵活的金融政策,构建责任明确、监管协调的金融机构体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从而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金融体制。(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9-03-10)
[6](2018)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一文中研究指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西南部的龙港镇,地处湖北阳新、通山和江西武宁、瑞昌4县交界处。龙港是一个历史古镇,明代称龙川市,晚清称龙港市,现为龙港镇。1927年9月,中共党组织在龙港领导秋收暴动,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929年至1930年,彭德怀、李灿、何长工率红五军先后进驻龙港,开创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嗣后,直属中央的鄂东特委、隶属中共湘鄂赣省委的鄂东南特(道)委先后在龙(本文来源于《党史文苑》期刊2018年09期)
徐海波,伍欣[7](2018)在《彭干臣: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指挥者》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武汉9月12日电 (徐海波、伍欣)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腹地的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红山镇邵河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高颜值”的农家小洋楼处处可见。这里就是彭干臣烈士的家乡。正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现场监督施工的邵河村支书王仕成说,服务中(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8-09-13)
包若然[8](2018)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28年,在平江起义成功后,彭德怀、滕代远等人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六大苏区之一,历时十年。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成立以来颁布了革命纲领以及一系列法令、条例、训令、指示、决议等法律性文件,并予以实施。加强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情况的全面研究,有利于深化根据地史的研究,更加深入地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工作提供可靠的历史借鉴。学术界迄今尚未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学术界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史类或专史类论着对其法制建设的简单介绍或评述;二是对于经济法、土地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集中研究。因此,有必要拓宽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本文试图从中共革命法制史的全局和为依法治国提供历史经验的高度,对湘鄂赣根据地法制建设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梳理其法制历程,充实其法律文本、法制体系研究,探讨其特色,总结经验教训,获得有益启示。本文在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进行全面搜集的基础上,按时间线索与部门法体系进行梳理与归纳,结合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成立背景,对根据地的立法历程、立法文本以及法制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经历了开端(1928年1月—1931年7月)、发展(1931年7月—1934年7月)、曲折(1934年7月—1937年8月)叁个阶段。其主要立法包括国家性法律、行政法律、民事法律、经济法律。其法制体系主要由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构成。其立法机关有工农兵代表大会(苏维埃代表大会)、各级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及其下设行政部门,司法机关有裁判部、临时法庭、肃反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工农检查部,行政执法机关有各级苏维埃政府常务委员会。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充分的民主性、强烈的革命性、提高女权的先进性四大特点,但也存在司法体系较为薄弱、立法不够完善、“左”倾现象较为严重以及人才缺乏等不足之处。进而得出推进当代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执法公正、提高全民法治素质四点启示。(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颜建锋[9](2018)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县域治理研究(1927-1934)》一文中研究指出1927到1934年间,闽浙皖赣四省边区创建了当时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闽浙赣苏区是由弋阳横峰两县发展到信江北岸,再由信江北岸发展到整个赣东北,最后由赣东北发展到地跨闽浙皖赣四省52个区县,人口100多万,其占领疆域面积达到6.2万平方公里,以赣东北为中心。其中32个县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并在县域内进行了有效治理,闽浙赣省苏维埃所制定地政策、方针、路线可以很好的在各个县域内实施,一切治理以围绕着军事斗争为中心,同时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农业、工业生产,推行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这是闽浙赣苏区能够坚持长达8年的重要条件。本文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尝试对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苏区县域状况、县域治理的内容以及县区乡叁级苏维埃政府的组织进行系统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的普遍性和地域特色。本文从县域治理的角度出发,论述苏区时期不同阶段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发展的过程,先后建立了磨盘山革命根据地、信江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以及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探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县域概况。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也是对学术的一点贡献。由于闽浙赣苏区地跨四省县域范围比较大,需介绍其政区分布,对苏区县域作了比较完整的梳理和范围界定,大致了解苏区县域范围,并基于现有已经掌握的材料,对其进行整理与分类,把根据地划分为中心区与游击区。中心区又包括全红县、苏区县、部分苏区县,游击区包括游击县,以表格的形式对每个县进行简要分析,并制作地图使苏区县域范围一目了然;县域治理的内容,分为政权、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土地革命、以及肃反运动等六个部分,较全面地分析县域治理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在苏区时期所有对县域治理的目标都是以争取战争胜利为前提,这是贯穿闽浙赣苏区整个时期的中心线索。并且列举了叁个具有代表性的县作为县域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通过闽浙赣苏区与同时期南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比较,探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县域治理的特色。闽浙赣苏区存在时间长、比较巩固,之所以能够坚持八年与其有效的县域治理是分不开。(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8-05-01)
陈始发,包若然[10](2017)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整理和研究的考察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尚没有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的系统和专门整理,大多散见于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有关的文献资料中,有必要加强抢救性发掘和系统整理出版。学术界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通史类或专史类论着中对于法制建设的介绍或简要评述;二是对于经济法、土地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集中研究。需要拓宽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从中共革命法制史的高度加强对湘鄂赣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宏观研究;深化法理研究,加强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宣传教育研究;借鉴运用法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创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湘赣革命根据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她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本刊《红色经典》栏目开辟《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专栏,用两年时间,连续介绍34块革命根据地,再现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讴歌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历史功绩,揭示中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湘赣革命根据地论文参考文献
[1].陈化先.碧血丹心映初心[N].江西日报.2019
[2]..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十】湘赣革命根据地[J].中国老区建设.2019
[3]..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九】湘鄂赣革命根据地[J].中国老区建设.2019
[4]..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八】闽浙赣革命根据地[J].中国老区建设.2019
[5].孙云.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金融制度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
[6]..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J].党史文苑.2018
[7].徐海波,伍欣.彭干臣: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指挥者[N].人民日报.2018
[8].包若然.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
[9].颜建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县域治理研究(1927-1934)[D].湖北大学.2018
[10].陈始发,包若然.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整理和研究的考察与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
标签:碧血丹心; 黄道; 革命根据地; 黄知真; 烈士纪念碑; 国民党当局; 游击战争; 中共中央东南局; 红军游击队; 反“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