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制度伦理论文-黄云明,唐鑫

大学制度伦理论文-黄云明,唐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学制度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制度,伦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大学制度伦理论文文献综述

黄云明,唐鑫[1](2018)在《寻求社会制度的伦理基础——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云明教授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具体的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和法律伦理问题的研究中,社会基本制度建构的哲学和伦理问题的阐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的哲学方法论是不可能阐发清楚社会制度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是中国人对现代人类文明作出的最伟大贡献,作为制度伦理研究的学者,进一步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法律等主要社会制度的伦理合理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8年05期)

于胜刚[2](2017)在《美国大学学术伦理审查委员会IRB制度的启示——以圣路易斯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大学学术伦理审查委员会IRB制度旨在保障参与科学实验的个体或群体的身体及精神方面之权益,对研究者具有约束和保护的双重作用。学术伦理审查要求研究者做到尊重个体、善待被试者及遵循正义的叁重原则。IRB制度对我国学术伦理审核机制的启示在于健全审查制度,促使研究者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规则。(本文来源于《关东学刊》期刊2017年11期)

唐后乐,唐光怀,姚翔[3](2017)在《十八大以来党的德育目标的伦理向度——基于大学职位分类制度的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职位分类制度视域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应以专职德育队伍为骨干,实现专兼结合。培养明白人、代言人、清白人、带头人、贴心人、逐梦人、弄潮人、守门人、苦心人等"九种人",是十八大以来党的德育目标的伦理指向,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完美统一,注重德育伦理内在发展规律和时代表征,以现实为基点和原点,培塑主体性道德人格,为我们科学规划德育目标,实现"德育赤字"向"德育红利"转换,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刘建华[4](2016)在《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伦理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核心目标是使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回归学术本位,实现其育人的本质。这就预示着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必须强调教育的伦理向度,并把伦理向度作为制度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伦理向度应着重体现为对人道、理性、公正、自主和民主等的价值追求上。(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管理》期刊2016年09期)

温虹[5](2016)在《大学制度伦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是传授高深知识、追求真理的学术机构,是人们向往学术自由、制度公正、个性品质向善的高等学府,是人类求真、求实、求善的文化殿堂。近年来,关于大学的讨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内部出现的行政化倾向严重、腐败渎职行为泛滥、功利主义盛行、个体道德水平下滑等问题愈演愈烈,这些问题已非个体道德失范所致,实则大学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大学制度作为调整大学组织行为的一种规范形式,其本质在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本性上是为人的,这就决定了对大学制度的研究不能偏离人之为人的内在根基——伦理维度,故此,本文以制度伦理为视角,对大学制度展开全方位、系统的研究。本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大学呈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其外部环境制约了大学的正常发展。大学制度未实现对大学的保障作用,由于现行大学制度本身缺乏伦理性,导致了其成为阻碍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致力于将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本来面目加以还原,使其合理性与合法性重新回归。大学制度与伦理交叉之处,在于伦理属性是大学组织的根本属性,制度是个人行为的导向,制约着个体行为的选择和实施。因此大学制度中蕴含的伦理价值对人们起规范作用,大学制度本身既是实现大学使命的工具又是协调各群体的规范。用制度伦理审视现行的大学制度,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的方案,以树立大学制度伦理的权威,推进大学的良性健康发展。文章共分为四部分,每部分的逻辑思路分别是:第一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在开展对大学制度伦理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制度、大学制度、大学制度伦理的概念做明确的界定,对大学制度伦理的发展脉络有一定认识,确定大学制度伦理的研究范围,为大学制度伦理研究提供逻辑思路。第二部分:伦理取向:大学制度研究的必要视角。伦理属性是制度的根本属性,是制度的合理性来源,也是制度建立的逻辑基础。所以该部分从叁个层面阐述大学制度伦理研究的必要性,分别是个体的层面、制度层面和大学层面。第叁部分:我国当前大学制度伦理的困境。此部分主要是从大学制度实质伦理、形式伦理和主体伦理叁方面对我国当前的大学制度伦理进行的批判。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行大学制度表现出对自由的漠视,对人性的冷淡,是学术失范的根本之源。广大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组织的重要主体,学术发展的关键力量,却在大学制度的制定、执行和评价的环节中,其地位遭到严重忽视,正当的参与权和管理权无法得到保障,这样封闭的制度安排严重弱化了大学制度程序伦理的民主性。学术性是大学制度的根本属性,政府在大学制度制定、评价中居于单一主导地位,致使大学严重偏离追求真理、繁荣学术的历史使命。第四部分:我国大学制度伦理的改革途径。此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当前大学制度伦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革对策。本研究认为人性化的大学制度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确保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自由的前提。其次,完善广大教师和学生在制度中的平等参与权和民主协商权,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认真听取其意见和反馈,实现制度的合伦理性。再次,确立政府、大学和市场的权力制衡机制。尊重参与大学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各个权力主体,确保大学制度以发展学术为核心,积极适应社会时代潮流,推动大学对终极目的的实现。(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8)

尚洪波[6](2015)在《大学的“我性”与“和而不同”的伦理方法——蔡元培国际化视域中的中国大学制度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大学现代化的进程和国际化的努力,是由前辈学者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在这些探索者的身影中,我们无法绕开蔡元培。检视蔡元培在中国大学的诸多尝试,比如从他对人的个性发展以及文化选择、大学制度的选择等方面的探索中,我们都能够体悟到在"取人之长"的同时,唯有发扬"我性",才能不为同化。蔡元培以"和而不同"的伦理方法对中国大学现代性进行了独特的诠释,这对当今正推进国际化战略、以国外高水平大学为师、力争跻身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来说,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刘亚芳,安心[7](2015)在《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伦理框架——基于大学制度伦理的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制度伦理是大学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品质以及人们从外部对大学制度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在教育制度日趋完善的当代,探究大学制度后隐藏的伦理道德,不仅是大学自我定位、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而且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伦理架构。对大学制度伦理内涵进行剖析、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伦理向度分析,从相关利益者理论出发,提出以学生的认同度、职工的忠诚度、融资的资信度、竞争的合理性、联盟的稳定性、社会的融合度以及社会美誉度来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伦理框架。(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李耀锋[8](2015)在《群众路线:现代大学制度伦理的重要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群众路线是实现当代中国社会有效治理的根本工作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旨归。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5年04期)

童付超[9](2015)在《大学发展的伦理精神与现代大学制度的伦理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有着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不同特性,大学有其相对独立的学术性和文化性定位。大学伦理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发展应具有自由、独立、包容、创新和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这些伦理精神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的有力的精神支撑。而大学制度对大学伦理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大学发展的伦理精神与大学制度共同推进大学发展。大学发展的伦理精神的培育,对当前的现代大学制度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尚洪波[10](2015)在《大学伦理精神的制度定在与蔡元培大学制度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制度具有内生性,它是按照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逻辑生成的。大学制度是大学伦理精神的制度性定在。蔡元培不但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倡导者,更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创制者和践行者。他的尝试为中国现代大学百年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以及自由、民主精神浸透大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外部环境的创设上,蔡元培力图通过大学区制,实现教育的独立与大学自治,通过平民学校、劳动大学之制,力倡教育之平等;在内部通过教授治校、研究所制等,确保大学的民主治理和高深学问研究的学术本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大学制度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大学学术伦理审查委员会IRB制度旨在保障参与科学实验的个体或群体的身体及精神方面之权益,对研究者具有约束和保护的双重作用。学术伦理审查要求研究者做到尊重个体、善待被试者及遵循正义的叁重原则。IRB制度对我国学术伦理审核机制的启示在于健全审查制度,促使研究者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规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学制度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黄云明,唐鑫.寻求社会制度的伦理基础——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云明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8

[2].于胜刚.美国大学学术伦理审查委员会IRB制度的启示——以圣路易斯大学为例[J].关东学刊.2017

[3].唐后乐,唐光怀,姚翔.十八大以来党的德育目标的伦理向度——基于大学职位分类制度的视域[J].怀化学院学报.2017

[4].刘建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伦理向度[J].现代教育管理.2016

[5].温虹.大学制度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6].尚洪波.大学的“我性”与“和而不同”的伦理方法——蔡元培国际化视域中的中国大学制度选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刘亚芳,安心.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伦理框架——基于大学制度伦理的考量[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

[8].李耀锋.群众路线:现代大学制度伦理的重要价值取向[J].理论观察.2015

[9].童付超.大学发展的伦理精神与现代大学制度的伦理建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

[10].尚洪波.大学伦理精神的制度定在与蔡元培大学制度的构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标签:;  ;  ;  

大学制度伦理论文-黄云明,唐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