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印记论文-谢军培,戴益琛,陈章兴,曾伟,詹晓娟

遗传印记论文-谢军培,戴益琛,陈章兴,曾伟,詹晓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遗传印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EG10,结直肠癌,SW620细胞,侵袭

遗传印记论文文献综述

谢军培,戴益琛,陈章兴,曾伟,詹晓娟[1](2018)在《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大肠癌细胞亚细胞定位侵袭及生长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遗传印记基因PEG10蛋白在大肠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探讨PEG10在大肠癌侵袭、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方法检测PEG10蛋白在大肠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构建siPEG10干扰质粒,高效稳定转染至大肠癌细胞系SW620,采用嘌呤霉素对干扰质粒细胞株进行筛选;利用Westernblot法检测PEG10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技术探讨PEG10对SW620细胞侵袭和生长的影响;分组构建动物模型,把PEG10-siRNA后的SW620细胞在C57BL/6小鼠皮下进行注射,观察其移植瘤的增长情况。结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显示PEG10主要定位在细胞质;成功构建了PEG10的干扰质粒;Western-blot方法验证了细胞株中PEG10基因表达有效的被抑制;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干扰PEG10后大肠癌细胞SW620侵袭能力减弱;在体内实验中,注射干扰PEG10后大肠癌细胞SW620的小鼠皮下瘤体较对照组小。结论 PEG10在体内外对小鼠大肠癌细胞SW620的侵袭和生长能力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8年01期)

谢军培,张玉琴,林园园,朱小叁,沈许德[2](2016)在《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结肠癌、癌旁组织、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2015年1月-2015年9月40例结肠癌、癌旁组织,20例正常结肠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印迹法检测PEG10的细胞定位及其表达差异。结果 PEG10细胞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结肠癌中呈过表达,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结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G10可能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何海强[3](2014)在《基于家系数据的遗传印记效应检验及合并遗传印记效应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遗传印记是子代某些特定的等位基因,由于来自性别不同的亲本而导致其表现型出现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它在复杂疾病的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人类的一个二等位基因标记位点,当核心家庭中个体的基因型无缺失时,Q-PAT(c)(parental-asymmetry test with any constant c for quantitative trait,数量性状的亲代不对称检验,c为任意常数),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数量性状遗传印记效应检验方法。当核心家庭数据只有单亲的信息时,Q-1-PAT(c)可用于印记效应的检验。对于只有单亲信息的家庭数据以及双亲信息都有的家庭数据的混合数据类型,Q-C-PAT(c)可用于合并这两类数据并计算整体的统计量对遗传印记效应进行检验。然而,虽然Q-C-PAT(c)是简单而高效的遗传印记效应检验方法,但其仅仅适用于只有两代人的核心家庭而不适用于广义家系数据,因而浪费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最终降低其检验效能。另一方面,PPAT (pedigree parental-asymmetry test,基于家系数据的亲代不对称检验)和MCPPAT (Monte Carlo pedigree parental-asymmetry test,基于家系数据的蒙特卡罗亲代不对称检验)方法可用于家系数据的遗传印记检验。但是,这两种检验方法只能用于质量性状位点的遗传印记检验,不适用于数量性状位点的遗传印记检验。近年来,关联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质量性状疾病致病位点的定位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遗传印记效应存在,合并遗传印记效应的信息之后,关联分析的检验效能会得到提升。对于二等位基因标记位点,基于家系数据的PDT (pedigree disequilibrium test,家系不平衡检验)和其扩展的可处理缺失数据的MCPDT (Monte Carlo pedigree disequilibrium test,蒙特卡罗家系不平衡检验)方法是高效的关联分析方法。然而,它们在进行关联分析时,并不考虑遗传印记效应的影响。当遗传印记效应存在时,这种做法会降低其检验效能。另一方面,合并遗传印记效应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虽然可以将遗传印记效应合并到关联分析中,但是它只适用于两代人的核心家庭,并不适用于广义家系数据。方法:(1)对于无基因型缺失的家系数据,我们提出了Q-PPAT(c)(pedigree parental-asymmetry test with any constant c for quantitative trait,带有任意常数c的数量性状家系亲代不对称检验)以检验数量性状位点的遗传印记效应。Q-PPAT(c)利用每个家系中所有的两代人核心家庭数据来计算统计量。当家系数据的基因型有缺失时,我们提出了Q-MCPPAT(c)(Monte Carlo pedigree parental-asymmetry test with any constant c for quantitative trait,带有任意常数c的数量性状蒙特卡罗家系亲代不对称检验)来检验印记效应。该方法根据给定的或者由奠基者的基因型估计的等位基因频率,通过使用Monte Carlo模拟与估计的方法来对大量缺失的信息进行反推。(2)对于无基因型缺失的家系数据,我们首先用PPAT方法检验遗传印记效应。然后,根据检验结果,从PDTp (paternal version of PDT,基于杂合子父亲的PDT), PDT和PDTm (maternal version of PDT,基于杂合子母亲的PDT)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统计量作为关联分析的检验统计量。然而,当个体的基因型有缺失时,在第一阶段,我们首先用MCPPAT来检测遗传印记效应,然后再从MCPDTp (paternal version of MCPDT,基于杂合子父亲的MCPDT), MCPDT和MCPDTm (maternal version of MCPDT,基于杂合子母亲的MCPDT)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统计量来检验关联。结果:(1)基于不同样本量、基因型缺失率、遗传印记效应和人群模型,作者进行了模拟研究以评价所提出的方法的表现。结果表明,在遗传印记不存在的原假设下,Q-PPAT(c)以及Q-MCPPAT(c)皆可以较好地控制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另一方面,检验效能的比较表明,Q-PPAT(c)和Q-MCPPAT(c)的检验效能都比只使用两代人核心家庭数据的Q-PAT(c)要高。而且,Q-MCPPAT(c)的检验效能与基于完整数据的Q-PPAT(c)的检验效能非常接近。(2)基于多种不同背景的模拟研究表明,当哈代-温伯格平衡律(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HWE)在人群中成立时,在无关联、无遗传印记效应的原假设条件下,PDTI和MCPDTI的第一类错误率都是准确的。在哈代温-伯格平衡律在人群中不严格成立的模拟背景下,PDTI和MCPDTI依然可以很好地控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当遗传印记效应存在时,PDTI和MCPDTI都比PDT和TDTI*(基于家系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核心家庭)有更加高的检验效能。当遗传印记效应不存在时,PDTI和MCPDTI拥有与PDT几乎同样的检验效能,而且依然比TDTI*的检验效能高。结论:(1)在无关联、无遗传印记的原假设条件下,Q-PPAT(c)和Q-MCPPAT(c)能把第一类错误控制得较好,这就证实了这两种方法是有效的。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整个家系数据,Q-PPAT(c)和Q-MCPPAT(c)与只能使用两代人核心家庭数据的Q-C-PAT(c)方法相比,有更高的检验效能。Q-MCPPAT(c)利用Monte Carlo模拟和估计的方法,对大量缺失信息进行了反推,因而其检验效能与使用完整数据的Q-PPAT(c)方法几乎相同。(2)当HWE成立时,在无遗传印记效应和无关联的原假设条件下,PDTI和MCPDTI有准确的第一类错误率,这说明PDTI和MCPDTI是有效的关联分析方法。然而,即使HWE在人群中有轻微的偏离,PDTI和MCPDTI在原假设下,依然能较好地控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通过合并遗传印记效应的信息以及充分利用广义家系数据,PDTI和MCPDTI的检验效能比不考虑遗传印记效应的PDT方法更高,而且也比只使用两代人核心家庭的TDTI*方法要高。当遗传印记效应不存在时,PDTI和MCPDTI与PDT有几乎相同的检验效能,其依然比TDTI*的检验效能要高。总的来说,由于PDTI和MCPDTI充分利用了家系信息,而且把遗传印记的效应合并到关联分析中,因而比PDT和TDTI*有更好的表现。(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4-05-22)

梁小妍,陈雄,陈夏[4](2013)在《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22例PE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行择期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2例纳入对照组。2组受试者的年龄,孕龄,孕、产次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 F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受试者胎盘组织中PEG10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分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PEG10mRNA及蛋白在研究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0.5832±0.0450 vs.0.1943±0.0350,0.1258±0.0860 vs.0.0572±0.00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66,P<0.001;t=2.4296,P<0.01,P<0.05)。结论 PEG10基因上调可能是早期PE表现的分子标志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3年05期)

丛义梅[5](2013)在《猪原始生殖细胞体内跟踪、体外培养及遗传印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胚胎生殖细胞(EG)是从胎儿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离培养出来的具有发育多潜能性的一种多潜能干细胞。传统的胚胎干细胞(ES)多从囊胚的内细胞团(ICM)获得,如小鼠ES。但对大家畜而言,很难获得充足的囊胚,ES建系也还没有成功。自从PGCs来源的小鼠EG细胞建立后,通过检测mEG的生物学特性和mES相似,使人们有理由相信,由其他物种的PGCs也同样能够获得EG细胞。虽然关于猪EG细胞的获得早有报道,但是,至今仍然未能建成与小鼠ES和EG一样稳定的细胞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们对猪PGCs的发生、增殖、迁移等过程缺少了解;二是我们对猪PGCs的表观遗传学变化研究甚少;叁是PGCs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仍有待完善。本研究选择猪胚胎发育22天至30天的生殖嵴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切片技术对生殖嵴形态及PGCs在体内的迁移进行了跟踪;利用Realtime PCR及亚硫酸氢盐测序技术对印记基因的表达及甲基化水平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胎龄、不同饲养层、不同的传代方法的比较对类EG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期望在认知猪PGCs体内生物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优化体外培养条件,最终获得稳定传代的猪EG细胞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组织切片HE染色法跟踪了猪生殖嵴形态变化。在胚胎发育的22天还没有形成生殖嵴;24天,中肾内侧壁局部增厚;26天,已经能够看到明显的两条细长的索状结构出现;28天,中肾内侧壁继续增厚,生殖嵴变大,凸向体腔;30天,生殖嵴发育形成可以独立分离的结构,凸向体腔。(2)Oct、Stella及Fragilis叁个生殖细胞特异标记物对PGCs进行了体内跟踪。胚龄22天,生殖嵴及附近没有观察到PGCs;24天,尽管中肾内侧壁增厚,但是也未发现PGCs;26天,可见少量PGCs进入生殖嵴,但是大部分PGCs还在生殖嵴附近的肠系膜处;28天,PGCs大部分已经进入到生殖嵴;胚胎发育第30天时,PGCs几乎全部进入生殖嵴而且有聚集的趋势。(3)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了印记基因Igf2、H19、Xis、Peg3、Grb10、Diras3及Plagll在PGCs中的表达,结果显示,Igf2、H19及Diras3基因在22及24天的表达量明显低于26天,Grb10在28天的表达量达到最高。雌性PGCs中Xist基因在30天时表达量明显升高。(4)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的方法,分析了22-30天PGCs中Igf2和H19两个印记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在26天前二者DMR的甲基化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6天达到最低:之后,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Igf2和H19两个印记基因在体外培养的类EG细胞中呈高甲基化状态。(5)本研究分离了不同阶段的PGCs进行体外培养,从胚胎发育24-28天的PGCs得到了类EG细胞,而在22和30天的胚胎中我们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克隆形成。比较24、26和28天的细胞克隆数及传代能力,26天的PGCs用于类EG培养具有优势。(6)本研究通过比较小鼠成纤维细胞、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及猪性腺-中肾区基质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在原代培养中,性腺-中肾区基质细胞的培养效果要好于其它两种,而在传代培养中,叁者的差异并不显着。最终采用与猪性腺-中肾区基质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得到了类EG细胞,但所得的类EG细胞在体外最高传至12代,并未建立稳定的能够体外长期传代的猪EG细胞系,说明我们的培养条件还是不够理想,仍需继续优化。(7)Realtime PCR及免疫荧光检测证明猪类EG细胞表达多能性基因Oct4、Sox2及Nanog;免疫荧光检测证明其表达胚胎阶段特异性抗原SSEA3和SSEA4; TRAP-PCR检测表明猪类EG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Realtime PCR检测证明EG细胞有Xist基因的表达。(8)本研究通过EG细胞延迟传代自发分化得到了具有上皮样、成纤维样及神经样的细胞;通过EG细胞体外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贴壁培养后能够分化成具有叁个不同胚层来源细胞特征的细胞,显示得到的类EG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9)本研究通过EG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得到了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及神经细胞分化的细胞,进一步说明了猪EG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总之,本研究从妊娠24~26天猪的PGCs获得了具有一定传代能力的猪EG细胞,并且证实了猪EG体外具有体外多向分化潜能。(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毛伟高[6](2013)在《遗传印记效应检验及基于单倍型推断Hardy-Weinberg平衡律检验的统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方或母方,而出现功能上的差异,因此当它们其一发生改变时,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对于二等位基因标记位点,C-PAT (combined parental-asymmetry test)方法是一种检验效能较高的检验定性性状遗传印记效应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只利用了核心家庭中患病小孩的信息,而无法利用正常小孩的信息。本文通过合并核心家庭中正常小孩信息构造出新的统计量,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家庭成员基因信息对遗传印记进行检验。另外,对于多位点相(phase)未知的基因型数据,单倍型推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人们已提出了单倍型与疾病的关联分析方法,但这些方法都要求多位点上的单倍型频率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律(HWE).目前,检验基于单倍型Hardy-Weinberg平衡律是否成立的常用方法是拟合优度检验。然而,当位点数目增加时,该方法的自由度将会急剧增加,从而大大地影响其检验效能。(1)对于定性性状的遗传印记检验方法,当父、母亲基因型都不缺失时,作者提出了PATU (parental-asymmetry test with both parents by incorporating unaffected children)检验方法。该方法将核心家庭中所有患病小孩与正常小孩的信息合并到检验中来。当父、母中有一人的基因型缺失时,作者提出了1-PATu (parental-asymmetry test with one parent by incorporating unaffected children)检验方法。将PATU与1-PATU方法进行合并,作者构造出C-PAT。统计量,C-PAL方法既适用于父、母亲基因型都不缺失的家庭数据又适用于父、母中有一人的基因型缺失的家庭数据。(2)我们分别引入Niu模型(NM模型)与亲缘系数模型(IM模型),该两种模型都各有一个用于衡量HWE是否成立的参数。另外,根据所收集到的样本数据建立观察数据的似然函数与对应模型下完整数据的似然函数。为了估计参数,分别用EM算法与ECM算法进行极大似然估计,进而,建立基于NM模型的似然比统计量LRT1与基于IM模型的LRT2统计量,用于检验基于单倍型的HWE是否成立。结果:(1)模拟研究显示C-PATu统计量在无遗传印记的零假设下能很好地控制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当遗传印记效应存在时,C-PATU统计量的检验效能比现有检验方法的检验效能要高很多。将C-PATu方法运用到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数据,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C-PATu方法的优势。(2)我们模拟了HWE、NM、IM与人群分层四种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单倍型频率估计方面,EM算法与基于亲缘系数模型的单倍型推断方法估计效果相似,而基于Niu模型的单倍型推断方法估计只在Niu模型的模拟背景下才优于前两种方法。而对于两种基于单倍型推断的HWE检验方法,基于Niu模型的似然比检验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第Ⅰ类错误率,而基于亲缘系数模型的似然比检验方法比较保守。另外,除了Niu的模型之外,基于亲缘系数模型的似然比检验方法的检验效能比基于Niu模型的似然比检验方法的检验效能要高。结论:(1)通过合并核心家庭中正常小孩信息得到的新的统计量C-PATu能有效地控制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其检验效能改善很多,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检验致病基因是否具有遗传印记效应。(2)两种基于单倍型HWE检验方法都能有效地控制第Ⅰ类错误率;我们推荐LRT2似然比检验方法用于检验基于单倍型的HWE。(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3-06-01)

姜争,王锡山[7](2013)在《遗传印记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4年McGrath和Surani通过核移植实验首先揭示亲代基因组对子代的不等贡献以来,遗传印记作为一种对孟德尔定律的发展与扩充,这种新的遗传现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遗传印记与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印记调控一旦发生紊乱,将影响个体的发育,导致遗传性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的发生。对遗传印记的研究有利于全面地阐明癌变的机制,并可能开发出新的肿瘤防治措施[1]。本文就人类恶性肿瘤中遗传印记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高燕,张厚德,张美平,张荣刚,林菊生[8](2012)在《人肝癌细胞遗传印记基因PEG10印记状态不受DMR甲基化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肝癌细胞遗传印记基因(genetic imprinted gene)PEG10差异性甲基化区(differntially DNA methylated region,DMR)甲基化状态在其印记调控中的作用。方法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为等位基因标记,分析人肝癌HepG2细胞PEG10印记状态;采用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检测PEG10表达水平;重亚硫酸盐修饰DNA测序法分析PEG10-DMR甲基化状态;再应用甲基基团供体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及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C)在体外及荷瘤裸鼠体内调控HepG2细胞PEG10-DMR甲基化状态,观察PEG10-DMR甲基化状态改变对PEG10印记状态及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HepG2细胞呈双等位基因表达的印记丢失。与正常肝细胞HL7702相比,其PEG10-DMR甲基化水平显着升高。调控PEG10-DMR甲基化水平可改变PEG10的表达水平,但对其印记状态无影响。结论 PEG10-DMR甲基化不参与人肝癌细胞PEG10的印记调控,但可调控其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2年11期)

毛伟高,周基元[9](2011)在《一种合并核心家庭中正常小孩信息的遗传印记检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方或母方,而出现功能上的差异,因此当它们其一发生改变时,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对于二等位基因标记位点,C-PAT(combined parental-asymmetry test)方法是一种检验效能较高的检验定性性状遗传印记效应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只利用了核心家庭中患病小孩的信息,而无法利用正常小孩的信息。本文通过合并核心家庭中正常小孩信息构造出新的统计量,充分利用所得信息对遗传印记进行检验。方法:当父、母亲基因型都不缺失时,作者提出了PAT_u(parental-asymmetry test with both parents by incorporating unaffected children)检验方法。该方法将核心家庭中所有患病小孩与正常小孩的信息合并到检验中来。当父、母中有一人的基因型缺失时,作者提出了1-PAT_u(parental-asymmetry test with one parent by incorporating unaffected children)检验方法。将PAT_u与1-PAT_u方法进行合并,作者构造出C-PAT_u统计量。结果:模拟研究显示C-PAT_u统计量在无遗传印记的零假设下能很好地控制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当遗传印记效应存在时,C-PAT_u统计量的检验效能比C-PAT方法要高很多。将C-PAT_u方法运用到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数据,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C-PAT_u方法的优势。结论:通过合并核心家庭中正常小孩信息得到的新的统计量C-PAT_u能有效地控制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其检验效能改善很多,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检验遗传印记效应。(本文来源于《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7-27)

李莉,贾同,吴同山,张豪,张守全[10](2011)在《猪SDHD和DCN基因多态性及遗传印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猪SDHD和DCN基因印记表达特征,该研究以长白、大白、蓝塘3个品种的166头纯种猪为试验材料,在猪的SDHD和DCN基因的外显子内寻找SNP,通过PCR-SSCP方法对SDHD和DCN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别选取SDHD基因外显子4和DCN基因外显子2的SNP为杂合子的仔猪3头,以其主要的组织器官mRNA的产物分别进行RT-PCR-RFLP电泳和RT-PCR-SSCP电泳.结果表明:SDHD基因外显子4中有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即131位碱基由G突变为T,且该位点为MboI酶切位点;DCN基因外显子2中有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即编码区30位碱基由T突变为A;SDHD基因外显子4和DCN基因外显子2在上述3头仔猪的胃、胸腺、胰、脾、肺、肌肉、肝、舌、肾、脑、膀胱、心脏等主要组织器官和胎盘同时表达父母双方来源的等位基因.可见,SDHD和DCN基因在猪呈父母双方表达的遗传特征.(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遗传印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结肠癌、癌旁组织、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2015年1月-2015年9月40例结肠癌、癌旁组织,20例正常结肠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印迹法检测PEG10的细胞定位及其表达差异。结果 PEG10细胞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结肠癌中呈过表达,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结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G10可能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传印记论文参考文献

[1].谢军培,戴益琛,陈章兴,曾伟,詹晓娟.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大肠癌细胞亚细胞定位侵袭及生长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8

[2].谢军培,张玉琴,林园园,朱小叁,沈许德.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

[3].何海强.基于家系数据的遗传印记效应检验及合并遗传印记效应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

[4].梁小妍,陈雄,陈夏.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

[5].丛义梅.猪原始生殖细胞体内跟踪、体外培养及遗传印记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6].毛伟高.遗传印记效应检验及基于单倍型推断Hardy-Weinberg平衡律检验的统计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7].姜争,王锡山.遗传印记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3

[8].高燕,张厚德,张美平,张荣刚,林菊生.人肝癌细胞遗传印记基因PEG10印记状态不受DMR甲基化调控[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

[9].毛伟高,周基元.一种合并核心家庭中正常小孩信息的遗传印记检验方法[C].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

[10].李莉,贾同,吴同山,张豪,张守全.猪SDHD和DCN基因多态性及遗传印记[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

标签:;  ;  ;  ;  

遗传印记论文-谢军培,戴益琛,陈章兴,曾伟,詹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