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畸胎学论文-邹林

行为畸胎学论文-邹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行为畸胎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苦马豆素,致畸作用

行为畸胎学论文文献综述

邹林[1](2007)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致畸作用及行为畸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传代并保存豆类丝核菌菌株,制备豆类丝核菌94-2A株次级代谢产物,利用传统致畸试验检测其是否对小白鼠产生致畸作用,并进一步利用行为畸胎学试验研究其是否对小白鼠后代行为学产生致畸作用。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对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为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对豆类丝核菌菌种进行传代与保存。(2)将豆类丝核菌94-2A株接种于改良Czapek’s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14d,获取其次级代谢产物。(3)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前人经验,利用传统致畸试验对豆类丝核菌94-2A株次级代谢产物进行致畸作用检测,自妊娠第6d起连续经口灌胃给药10d,灌胃量均为0.2ml/20g体重,每3d称重一次,调整灌胃量。于妊娠第20d脱颈处死孕鼠,剖腹取出子宫。观察记录每只孕鼠的胚胎植入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及胎鼠发育情况,每只胎鼠分别测体重、体长、尾长、性别,检查外观畸形,然后每窝胎鼠取1/2用茜素红染色做骨骼畸形检查,余1/2胎鼠固定于Bouins液中作内脏畸形检查。根据其对小白鼠母体毒性、胎鼠外观、内脏、骨骼畸形数据,对其致畸作用做出综合评价。(4)利用行为畸胎学试验,自妊娠第6d起连续经口灌胃给药10d,灌胃量均为0.2ml/20g体重,每3d称重一次,调整灌胃量。孕鼠自然分娩,记录每窝仔鼠数。出生后第4d记录仔鼠4d存活率,并将各窝仔鼠数调整至6只,不足6只的母鼠予以淘汰,检测仔鼠生长发育、行为状态等各项指标,第28d仔鼠雌雄分笼饲养。通过对小白鼠后代生长发育、反射及协调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自主运动能力各方面数据的综合分析,对其行为致畸作用做出评价。结果:(1)对实验室保存菌种进行传代保存,每叁个月传代一次。(2)豆类丝核菌94-2A株次级代谢产物培养液为深黄色,较清亮,悬浮物质少。(3)采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半数致死量(LD50)226.46mg/kg(95%置信区间158.49~323.59mg/kg)的1/4、1/16、1/64作为实验剂量对昆明种小白鼠进行致畸作用实验研究,分别为抗肿瘤最大有效治疗剂量的3.50倍、0.86倍、0.22倍,最小有效治疗剂量的20.97倍、5.24倍、1.31倍。传统致畸试验结果显示,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除了高剂量组孕鼠在晚期出现体重增重减慢之外,其余指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而叁个剂量组在胎鼠死胎率、吸收胎率、外观畸形率、骨骼畸形率、内脏畸形率各方面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着(P<0.01)。(4)在行为致畸试验中,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高、中、低叁个剂量组小鼠无论在母鼠妊娠、仔鼠体格发育、仔鼠反射、仔鼠协调运动能力、仔鼠记忆能力及自主活动能力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着(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除每窝平均产仔数、旷场实验洗脸次数、排粪次数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差异极显着(P<0.01)。结论:结合传统致畸试验和行为致畸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剂量和条件下,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母体无明显毒性,对胎鼠不产生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对小鼠不产生行为致畸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7-06-01)

吕京,张军,张丽丽,崔涛,谢广云[2](2002)在《宫内铅暴露的行为畸胎学毒性及脑海马神经化学的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鼠为动物模型 ,应用行为畸胎学方法观察了出生前接触铅对胎鼠出生后生长发育、行为能力和学习记忆功能等的毒效应 ,并测定了仔鼠脑海马组织中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活性和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谷氨酸 (Glu)和门冬氨酸 (Asp)含量的变化 ,拟探讨上述损害可能涉及的生化基础。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对照组 ,饮用去离子水 ;低铅组 ,饮用 0 5g L醋酸铅水 ;高铅组 ,饮用 2g L醋酸铅水 ;染铅从交配前 10天开始直到断乳。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低铅组仔鼠睁眼时间延迟 ;高铅组仔鼠耳廓分离、出毛、门齿萌出、张耳及平面翻正等指标发育延迟 ;跳台试验中 ,2 1日及 35日龄铅暴露组动物出现错误反应的次数明显增多 ;中毒组仔鼠 2 1日及 35日龄时脑海马组织ChAT活性、Glu和As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该结果提示 ,出生前低铅暴露导致的大鼠胆碱能系统及谷氨酸能系统状态低下与铅的神经行为学毒性相关联(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02年06期)

贺锡雯,吕京,张军,张丽丽,崔涛[3](2001)在《宫内铅暴露的行为畸胎学毒性及生化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证实,胎盘屏障对铅几乎不起作用.发育中的胎儿,血脑屏障尚未成熟,铅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未成熟的神经细胞对铅毒性作用的抵抗力很弱.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产前铅暴露较之出生后铅暴露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深入探讨生命早期接触铅的危害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我们以大鼠为动物模型,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10-01)

王爱平[4](1994)在《行为畸胎学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行为畸胎学试验方法王爱平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100850行为畸胎学(behavioralteratology)是行为毒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在出生前接触任一可疑化学物对出生后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化学物能引起所有行为...(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1994年06期)

王爱平[5](1994)在《行为畸胎学试验中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较全面介绍了行为畸胎学试验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它内感染、农药、环境污染物、药物、激素和放射线等行为致畸剂;动物种属、品系、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方法等交配前和出生前影响因素;窝的大小、抚养条件、温度、湿度、噪声、光照、笼具大小设计、饮食、操作处理程序、策具清洁程序、动物管理等出生后的影响因素。对整组试验的选择、试验方法的标准化等问题也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药学分册》期刊1994年05期)

张天宝,杨在昌[6](1991)在《行为畸胎学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5年英国和日本要求将行为致畸作用作为对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测试项目以来,该领域已有较大发展.近年来,国内已有介绍方法学的报道,并对一些化学物进行了研究,但总的来说,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本文(本文来源于《卫生毒理学杂志》期刊1991年01期)

王爱平,王治乔[7](1991)在《金黄地鼠行为畸胎学方法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黄地鼠学名为叙利亚金黄色地鼠(mesocr-icetus auratus),妊娠期仅16天,是所有啮齿类动物中最短的。为缩短实验周期,许多学者采用该种动物进行致畸胎试验,被测化合物已达(本文来源于《卫生毒理学杂志》期刊1991年01期)

孙瑜[8](1990)在《行为畸胎学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对行为畸胎学这一概念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前叶,当时就有人注意到婴儿死亡、精神障碍等危险度的增加于孕期大量饮酒有关。Werboff研究了孕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子代行为效应后,于1961年提出了行为畸胎学(Behavioral Teratology)这一术语,但直到七十年代初Batcher和Hutchings等对维生素A的研究结果及Spykef研究甲基汞对子代效应的结果发表后,行为畸胎学才作为畸胎学的一个特殊领域而同世。1975年英国和日本把行为畸胎学推荐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程序的一部分后,从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劳动医学》期刊1990年02期)

张希桥,王敏,杨志华[9](1989)在《碳酸铊对小鼠行为畸胎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铊及其可溶性盐是一种高毒性物质,具有强烈的神经毒和细胞毒。近年来由于铊在工业上应用较广,环境中低浓度铊造成的慢性危害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关铊的毒性资料较多,但关于其对行为畸胎学方面的资料国内尚未见道,本实验对此作了初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卫生毒理学杂志》期刊1989年03期)

严建跃,黄幸纾[10](1988)在《行为畸胎学方法——毒理学神经行为研究的新途径(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行为畸胎学原理行为畸胎学(Behavioral Teratology)是畸胎学和实验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主要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对生殖细胞、胚胎、胎儿及未成熟个体作用而引起的神经行为改变,探讨这些行为改变和胚胎病理机理。致畸概念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结构致畸或形态致畸(Morphological teratogenesis)和功能致畸或行为致畸(Behavio-(本文来源于《浙江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88年01期)

行为畸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大鼠为动物模型 ,应用行为畸胎学方法观察了出生前接触铅对胎鼠出生后生长发育、行为能力和学习记忆功能等的毒效应 ,并测定了仔鼠脑海马组织中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活性和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谷氨酸 (Glu)和门冬氨酸 (Asp)含量的变化 ,拟探讨上述损害可能涉及的生化基础。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对照组 ,饮用去离子水 ;低铅组 ,饮用 0 5g L醋酸铅水 ;高铅组 ,饮用 2g L醋酸铅水 ;染铅从交配前 10天开始直到断乳。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低铅组仔鼠睁眼时间延迟 ;高铅组仔鼠耳廓分离、出毛、门齿萌出、张耳及平面翻正等指标发育延迟 ;跳台试验中 ,2 1日及 35日龄铅暴露组动物出现错误反应的次数明显增多 ;中毒组仔鼠 2 1日及 35日龄时脑海马组织ChAT活性、Glu和As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该结果提示 ,出生前低铅暴露导致的大鼠胆碱能系统及谷氨酸能系统状态低下与铅的神经行为学毒性相关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为畸胎学论文参考文献

[1].邹林.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致畸作用及行为畸胎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吕京,张军,张丽丽,崔涛,谢广云.宫内铅暴露的行为畸胎学毒性及脑海马神经化学的改变[J].卫生研究.2002

[3].贺锡雯,吕京,张军,张丽丽,崔涛.宫内铅暴露的行为畸胎学毒性及生化机制探讨[C].中国毒理学会第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1

[4].王爱平.行为畸胎学试验方法[J].癌变.畸变.突变.1994

[5].王爱平.行为畸胎学试验中的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4

[6].张天宝,杨在昌.行为畸胎学的研究现状[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1

[7].王爱平,王治乔.金黄地鼠行为畸胎学方法介绍[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1

[8].孙瑜.行为畸胎学进展[J].劳动医学.1990

[9].张希桥,王敏,杨志华.碳酸铊对小鼠行为畸胎学的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1989

[10].严建跃,黄幸纾.行为畸胎学方法——毒理学神经行为研究的新途径(综述)[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8

标签:;  ;  ;  ;  

行为畸胎学论文-邹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