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归因

精神分裂症的归因

一、分裂样精神病的归属(论文文献综述)

王礼军[1](2017)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克莱因和安娜之间矛盾的激化,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于1943年1月至1944年5月召开一系列科学会议以讨论克莱因基于儿童精神分析实践的新观点。双方及其各自的追随者围绕潜意识幻想、死本能、退行、儿童分析技术等诸多主题展开激烈的争辩,构成精神分析史上着名的“弗洛伊德-克莱因论战”(Freud-Klein Controversies)。“论战”在学会新任主席佩恩的协调下落下帷幕,并达成一项“君子协定”。至此,英国精神分析形成三“组”鼎立的局势:以克莱因为首的“A组”(即克莱因学派),以安娜为首的“B组”(即维也纳学派),以温尼科特等为代表的“中间小组”(即后来的独立学派)。英国独立学派(British School of Independents)是由那些不愿归属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的精神分析师组成,它是以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巴林特和鲍尔比等为代表、与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相对立、遵循客体关系的研究取向且以批判性地吸收和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临床技术为宗旨的精神分析师团体;其成员还包括冈特里普、汗、海曼、米尔纳、里克罗夫特、金、斯图尔特、博拉斯,等等。尽管从表面上看来,独立学派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派”,但它是学会内部一股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维持学会的平衡,且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特征。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具有某些不言而喻的共性,形成一种所谓的“独立传统”(Independenttradition)。比如,他们尊重且恰当地评价所使用的精神分析观点,赋予其真实价值(true value),而不管它们出自何处;他们对普遍真理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盲目相信和推崇任何既定的理论思想,并重视理论和技术的多元化;同时,他们都强调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重视外部真实的现实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理论与实践上批判性地吸收其他的精神分析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不同于克莱因主义的客体关系思想。他们在对人性和驱力的态度、客体和客体关系、自体、人格与心理发展等精神分析基本理论,以及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方面都作出深入探讨和重要发展。首先,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重视人性中善的一面,认为婴儿生来是天真且具有发展潜能的,因而倡导一种积极的人性观;同时,他们不再将力比多视为是行为的根本驱力,转而将攻击性视为是一种有益发展的积极力量,并主张个体发展的首要动力是寻求客体(object-seeking)。他们基于客体和客体关系这一核心概念和线索,建构出各自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费尔贝恩的自我内心结构的纯粹客体关系理论、巴林特的原始爱的客体关系理论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等。在他们看来,自我或自体是人格的核心,人格的发展就是内心结构的形成,即自我或自体的成熟。而心理发展与客体关系的发展密切关联,在某种意义上,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婴儿从最初的绝对依赖逐渐朝向独立的过程。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还蕴含了自体心理学的诸多概念和观点,如费尔贝恩和冈特里普笔下的自我等同于自体,而温尼科特和马苏德·汗更是直接以自体为核心构建其人格与心理发展理论,博拉斯提出“客体自体”(selfas object)这一术语,强调自体-客体自体之间的关系。此外,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还对象征、梦和创造性这三个紧密相关的主题作出详细且深入的探讨,丰富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其次,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将精神病理学的起源提前至生命前两年的心理生活,在早期环境尤其是母婴关系中追溯精神疾病的根源。他们认为,早期环境的失败或剥夺会诱发婴儿的创伤体验,久之便会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性倒错亦是早期环境失败的结果;同时,它还是个体用以避免或控制焦虑的防御方式。最后,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对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目标和过程作出独特且颇具创造性的阐释,并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修正、发展、丰富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例如,他们重视移情和移情解释的积极作用;促使反移情概念的转变,将之视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工具;强调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发展游戏治疗技术,并将之用于治疗成人患者。总之,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一方面,他们促使精神分析从驱力模式转向客体关系模式,推动客体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他们变革了精神病理学思想,促使精神病理学从冲突模型转变为发展障碍模型。另一方面,他们修正、发展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从神经症扩展至严重的精神病。此外,他们还对自体心理学、关系精神分析学产生重要影响,并在医学、文学、美学、社会工作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亦存在某些不足,如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概念抽象、语言晦涩以及某些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问题等。然而,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谓之完美,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此,本研究亦是如此。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批判性地探究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在进行本土化运用时保持谨慎的态度。

高华,陈文君,李振,王继委,宋晓丽,郑永梅,吕锋[2](2014)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与分裂样精神病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RS)与分裂样精神病(SFP)临床症状学结构的异同。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及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从病历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PRS患者71例及SFP患者39例,采用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OP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两组疾病症状严重性。结果两组患者起病形式存在显着性差异(χ2=9.24,P=0.010),PRS组以亚急性发病常见(76%),SFP组以急性为主(61%);相关分析显示,SOPS总分与BPRS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因子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1);SFP组SOPS阳性症状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着高于PRS组,BPRS总分及思维障碍、激活性因子评分均显着高于PRS组(P<0.05,P<0.01)。结论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与分裂样精神病是同源类疾病的不同状态,分裂样精神病阳性症状严重于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易自力,郭学华,刘颖隽[3](2013)在《分裂样精神病6~7年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SFP)诊断的有效性及其转归。方法:对出院诊断为SFP的60例患者采用再住院调查、门诊随访、电话随访3种方式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出院诊断为SFP的60例中,经6~7年随访,改诊为精神分裂症45例(75.0%),心境障碍2例,癔症性精神病1例,维持SFP诊断者12例(20.0%)。结论:SFP诊断的有效性很差,能否成立疾病单元,尚需大样本长期追踪验证。

余雪芹,黄燕[4](2011)在《98例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ATPD)诊断的有效性及其转归。方法对出院诊断为ATPD的98例患者采用再住院调查、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3种方式进行5~6年的追踪研究。结果 98例患者中出院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70例,随访诊断为精神分裂症48例(68.57%),心境障碍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各1例,维持分裂样精神病诊断者20例(28.57%);出院诊断为妄想阵发22例,维持原诊断12例(54.55%),改诊为癔症性精神病6例(27.27%),心境障碍躁狂发作4例(18.18%);旅途性精神病和其他型短暂性精神病各3例,随访诊断未变。结论分裂样精神病及妄想阵发诊断的一致性较低,还需进一步大样本的长期追踪验证。

杨雅芬,王继丰[5](2008)在《急性短暂性精神病门诊识别状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临床诊断现状。方法对144例出院诊断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门诊识别率、主要症状及出入院诊断的符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裂样精神病是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主要发作形式;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门诊总识别率为68.1%;分裂样精神病门诊识别率最高为85.3%,旅途性精神病次之为33.3%,急性妄想发作最低为25%。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各种形式的妄想(92.8%)、情绪障碍(91.6%)及行为紊乱(54.3%)。结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门诊总识别率较为满意,但旅途性精神病及急性妄想发作的门诊识别率有待提高。

徐萍萍[6](2006)在《费尔贝恩的人格客体关系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费尔贝恩(Fairbaim,W.R.D.,1889-1964)是一位杰出的苏格兰精神分析家,他参与并帮助发起了精神分析运动的客体关系革命,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立者之一。他根据自己独特的临床实践经验,修正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等人的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了纯粹的人格客体关系理论。 费尔贝恩向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发出了挑战,指出人格的动力是客体关系,而非性欲。他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新的人格结构,即内心结构理论。他用客体关系和依赖的术语来阐述人格的发展,指出人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母婴关系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他综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理论与克莱因的心态概念,构想了一个全新的人格发展图式。 与其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相对应,费尔贝恩发展出了一套修正的心理病理学思想。他认为,精神分裂状态是构成所有心理病理学状态的根源,强迫症、恐惧症、癔症和偏执狂等各类神经症都源于为处理过渡阶段的冲突而采用的某种特定的防御技术。此外,他还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如受虐待妇女的受虐倾向和战争神经症做了独到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在临床实践中,费尔贝恩认为,治疗的目标是要从无意识中释放坏的客体和减少自我的分裂、达到人格的整合,而分析师与病人的关系则是分析治疗的中心。

白照庆[7](2005)在《精神分裂症与分裂样精神障碍前驱症状对照分析》文中认为

徐文炜,季庆,成卫荣[8](2004)在《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分裂样精神病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对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和分裂样精神病的异同进行探讨。 方法 :收集连续住院患者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气功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病例 2 2例 ,分裂样精神病 6 6例 ,进行对照分析 ,并作 3年随访。 结果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组 19例、分裂样精神病组 38例维持原诊断。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婚姻、职业、人格特征、智能及精神症状方面差异有显着性。 结论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分裂样精神病有明显差异 ,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精神疾病

高欢,刘文英[9](2002)在《142例住院分裂样精神病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对分裂样精神病的归属进行探讨。方法 将住院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病例中快速缓解的 82例与非快速缓解的 6 0例进行临床、疗效和预后、疾病转归等方面的追踪随访。结果 分裂样精神病有其自身特点 ,起病急 ,病程短 ,病前有诱因 ,阳性症状为主 ,病情缓解快 ,疗效佳 ,社会功能恢复良好等。但快速缓解与非快速缓解组在一些临床特点尤其疾病转归方面有差异。结论 分裂样精神病是否可以考虑设立为独立疾病单元 ;观察其是否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需较长时间为妥。另需继续探讨分裂样精神病中是否有异源性病种及其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内在联系

杨甫德,吉中孚,张培琰,费立鹏[10](2002)在《分裂样精神病和首发精神分裂症长期随访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分裂样精神病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结构及远期预后有无差异。方法 对164例分裂样精神病或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给予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按DSM—Ⅳ标准划分诊断;于治疗前分别作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铁槽铁钉测验、利手测验、动作功能测验、手功能协调测验、连线测验A和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及言语流利性测验10项神经心理测查各1次,并作BRPS、SANS、CGI、功能总体评定量表、Simpson/Minidotes副反应量表、迟发性运动障碍评定量表(TD)各1项,于治疗12周末及治疗52周末再分别评定1次上述各项测查。结果 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治疗52周末分裂样精神病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状患者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功能水平及迟发性运动障碍方面的差异均有显着性,前者阳性症状较重,阴性症状少,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恢复较好。TD发生少。结论 分裂样精神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应在疾病分类学中保留其独立的位置。

二、分裂样精神病的归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裂样精神病的归属(论文提纲范文)

(1)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哲学思想传统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
        一、古典精神分析的影响
        二、英国客体关系思想的影响
        三、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第四节 临床实践
第二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基本内涵
    第二节 基本特征
        一、独立学派精神分析师的特征
        二、独立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特征
第三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独立学派的诞生——聚焦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论战”
        一、“论战”的背景
        二、“论战”的过程
        三、“论战”的结果和独立学派的诞生
    第二节 独立学派的发展
        一、规模的扩大
        二、理论的多元化与整合
        三、技术的发展
        四、当前动态
第四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节 温尼科特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二节 费尔贝恩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三节 巴林特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四节 鲍尔比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五节 其他人物
        一、冈特里普
        二、汗
        三、里克罗夫特
        四、博拉斯
第五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性观
    第二节 驱力观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三节 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一、客体、客体关系与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二、独立学派的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第四节 自体观
        一、温尼科特的自体观
        二、费尔贝恩的自体观
        三、冈特里普的自体观
        四、汗的自体观
        五、博拉斯的自体观
        六、小结
    第五节 人格与心理发展观
        一、人格与心理的结构
        二、人格与心理的发展
        三、小结
    第六节 象征
        一、弗洛伊德等人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七节 梦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八节 创造性
        一、弗洛伊德与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六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精神病理学
    第一节 精神病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二节 性倒错——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
        一、吉莱斯皮的观点
        二、汗的观点
        三、利门塔尼的观点
        四、小结
第七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心理治疗学
    第一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与目标
        一、温尼科特的观点
        二、费尔贝恩的观点
        三、巴林特的观点
        四、冈特里普的观点
        五、其他观点
        六、小结
    第二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退行
    第三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技术
        一、基本态度
        二、具体技术
第八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独立学派内部的比较
        一、独立学派内部的共性
        二、独立学派内部的差异
    第二节 独立学派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一、独立学派与维也纳学派
        二、独立学派与克莱因学派
        三、独立学派与自体心理学
        四、独立学派与关系精神分析学
第九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评价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贡献
        一、理论上的贡献
        二、实践上的贡献
    第二节 主要不足
        一、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概念繁杂晦涩,语言艰深难懂
        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第三节 主要影响
        一、对精神分析内部的影响
        二、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未来展望
        一、对独立学派的展望
        二、对本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与分裂样精神病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
        1.2.2 评定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起病形式比较
    2.2 SOPS与BPRS总分及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2.3 两组SOPS、BPRS评分比较
3 讨论

(4)98例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患者的随访情况
    2.2 发病的相关因素
    2.3 发病至入院的时间
    2.4 临床表现
    2.5 随访诊断
3 讨 论

(6)费尔贝恩的人格客体关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生平与思想来源
    (一) 传统的生活与创造性的工作
    (二) 思想来源
二 纯粹的客体关系模型
    (一) 作为人格动力的客体关系
    (二) 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
    (三) 人格的发展
三 心理病理学及其治疗
    (一) 修正的心理病理学观点
    (二) 临床治疗观
    (三) 一个费尔贝恩式的治疗个案
四 费尔贝恩理论的新进展
    (一) 冈特里普(Harry Guntrip,1890-1975)
    (二) 萨瑟兰(J.D.Sutherland)
五 对费尔贝恩人格客体关系理论的评价
    (一) 人格客体关系理论产生的影响
    (二) 贡献和局限
参考文献

四、分裂样精神病的归属(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D]. 王礼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2]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与分裂样精神病临床对照研究[J]. 高华,陈文君,李振,王继委,宋晓丽,郑永梅,吕锋. 精神医学杂志, 2014(05)
  • [3]分裂样精神病6~7年随访研究[J]. 易自力,郭学华,刘颖隽. 中国民康医学, 2013(11)
  • [4]98例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随访研究[J]. 余雪芹,黄燕. 重庆医学, 2011(16)
  • [5]急性短暂性精神病门诊识别状况分析[J]. 杨雅芬,王继丰. 辽宁医学杂志, 2008(01)
  • [6]费尔贝恩的人格客体关系理论研究[D]. 徐萍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7]精神分裂症与分裂样精神障碍前驱症状对照分析[J]. 白照庆.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08)
  • [8]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分裂样精神病对照研究[J]. 徐文炜,季庆,成卫荣.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06)
  • [9]142例住院分裂样精神病随访研究[J]. 高欢,刘文英.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2002(03)
  • [10]分裂样精神病和首发精神分裂症长期随访对照研究[J]. 杨甫德,吉中孚,张培琰,费立鹏.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02)

标签:;  ;  ;  ;  ;  

精神分裂症的归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