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垂体前叶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钠血症,垂体瘤,垂体前叶功能减低
垂体前叶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次旦卓嘎[1](2019)在《以反复低钠血症为特点的垂体瘤术后垂体前叶功能减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例垂体瘤术后19年,反复出现以低钠血症为特点的垂体前叶功能减低患者的诊治经过。方法分析1例老年垂体瘤术后患者,术后19年出现晚发的以反复低钠血症为特点的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 1例垂体瘤术后晚发的以反复低钠血症为特点的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的老年患者,确诊后给予氢化可的松及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后,随访一年,患者血清钠、血压、血糖、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水平均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垂体瘤术后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导致的低钠血症是垂体瘤术后罕见但偶尔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常在患者出院后发生,因为没有确定的临床因素来预测低钠血症的发生,所以在出院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被告知相关的潜在症状,并给于及时激素替代治疗。(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陈蕾[2](2019)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48例误诊病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病例进行分析,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始至2018年6月截止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6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诊断时年龄18~76岁,平均45岁。结果:48例垂体前叶机能减退患者,15例误诊为胃部疾病,5例误诊为男性功能减退,6例误诊为原发性闭经或月经不规律,6例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2例误诊为脑炎,5例误诊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8例误诊为精神疾病,4例误诊为不同类型的贫血。结论:垂体功能减退症误诊率较高,血清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及性激素下降明显,电解质中以钠、氯下降明显;血脂多为升高,以甘油叁酯升高最为明显。临床医生在进行诊断时应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综合分析,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正确率。(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乔高红[3](2018)在《氢化可的松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治疗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于叁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并接受氢化可的松治疗的84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不规律服药甚至停药者设为对照组(32例),规律服药者设为观察组(52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25/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SF-36评分为(84.65±6.32)分,对照组评分为(71.09±7.16)分,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两组同时间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长期规律替代治疗可有效提高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19期)
季欢欢[4](2018)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垂体瘤的临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垂体瘤的临床病史特点,影像学特点生化检查特点、垂体激素减退情况以及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的情况经行分析及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住院确诊的127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垂体瘤,分析和探讨他们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生化检查、内分泌激素减退以及术后免疫组化的特点。结果127例患者中男性64名,女性63名。年龄从17岁-77岁,平均46.3岁。患者病史最短3天,最长20年,平均25.5月。临床表现:有垂体瘤手术史17例(13.4%),意外检出8例(6.3%),头痛35例(27.6%),头晕18例(14.2%),视力下降60例(47.2%),视野缺损3例(2.4%),双眼失明1例(0.8%),闭经21例(16.5%),泌乳8例(6.3%),月经紊乱6例(4.7%),性功能下降3例(2.4%),肢端肥大9例(7.1%),呕吐5例(3.2%),乏力1例(0.8%)。影像学特点:将垂体瘤影像学按照Knosp分级经行分级,分为大于等于3级81例(63.78%),小于3级46例(36.22%),根据肿瘤的高度经行分组,大于等于3cm的41例(32.28%),小于3cm的86例(67.72%),影像学中有囊性变的62例(48.82%),无囊性变的65例(51.18%)。生化检查:电解质:血钠低于正常19例(14.96%),血钾低于正常12例(9.45%),血氯低于正常3例(2.3%),血钙低于正常5例(3.94%);血脂:血清甘油叁脂(TG)高于正常34例(50%),血清总胆固醇(TC)高于正常33例(48.5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值53例(77.94%),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27例(39.71%),静脉血空腹血糖低于正常7例(5.6%)。内分泌腺检查:甲状腺素轴激素减退有76例(59.84%),性腺轴激素减退有114例(89.76%),泌乳素轴减退有12例(9.45%),生长激素轴激素减退1例(0.79%),促皮质醇激素轴激素减退有86例(67.72%)。术后病理免疫组化中,Ki-67表达阳性占97例(76.38%),阴性占30例(23.62%)。统计学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的表达、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空腹血糖、T3、T4、FT3、FT4、PROG与影像学Knosp分级有统计学关联(P值分别为0.002、0.083、0.000、0.054、0.005、0.004、0.038、0.062);Ki-67、血钾、甘油叁酯(TG)、T4、GH与影像学肿瘤的高度有统计学关联(P值分别为0.008、0.091、0.010、0.047、0.064)。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后,仅有术后病理Ki-67的表达与影像学Knosp分级有统计学意义(OR:0.00,95%CI:0.00-0.54,P:0.006),TG与影像学肿瘤的高度有统计学意义(OR:0.566、95%CI:0.358-0.893,P:0.015)。结论1、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垂体瘤患者中,通常几个激素轴同时受累,其中性激素轴最容易受到影响;2、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垂体瘤患者中,影像学Knosp分级越高,患者术后病理免疫组化Ki-67表达率越高;3、垂体前叶减退的垂体瘤患者中,当肿瘤往鞍上生长为主且合并血脂改变时,通常以甘油叁酯水平升高为主。(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魏萍,杨跃争[5](2018)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1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为多种垂体相应靶腺功能的减退,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由于垂体分泌细胞破坏所致,后者由于下丘脑病变导致垂体缺乏刺激所致,临床上以前者多见。该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目前随着影像学检查与内分泌实验室检查的发展,检出率较前增多;但由于常累及到多个腺体,临床表现差异大,易被误诊,若不及时治疗,在某些应激情况下易诱发危象,严重者危及生命。(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8年11期)
李惠[6](2017)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将我院1例创伤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护理体会报告进行相关记录。结果:病症由垂体及其邻近组织的各种病变累及腺垂体,导致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素等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结论:临床最早表现为性腺改变,但由于农村患者文化水平低,难以启齿,易造成漏诊、误诊、抑郁等。因此对于病症早发现、早干预可改善远期生活质量,故该病的早期诊断相当重要。(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7年12期)
王艳,罗娜,刘彦,佘敦敏,冯尚勇[7](2016)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治疗中出现精神症状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治疗中出现精神症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更合理的激素替代方案。方法:选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入院治疗中的患者28例,分为有精神症状组及无精神症状组,进行多因素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治疗中出现精神症状者平均病程(17.40±3.92)年(P<0.05)、血钠(117.40±11.15)mmol/L(P<0.01)、FT3(1.21±0.96)pmol/L(P<0.01)、FT4(7.23±3.18)pmol/L(P<0.05)单因素分析与无精神症状组有显着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病程、FT3与治疗中精神症状的出现有相关性。结论:伴有长病程、较严重甲减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在使用常规量的糖皮质激素时更易发生精神异常。(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17期)
杨丹,程中伟[8](2016)在《垂体瘤术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垂体瘤是常见的颅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20%。根据能否合成和分泌有生物活性的激素,临床上将垂体瘤分为功能性瘤(包括生长激素瘤、泌乳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促甲状腺激素瘤)和无功能瘤。除泌乳素瘤外,手术(经颅或者经蝶窦入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据文献报道,垂体微腺瘤(直径<1 cm)手术切除治疗的成功率是70%左右,而大腺瘤则≤30%~([1])。因此,对于大腺瘤,术后定向放疗,如伽玛刀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辅助治疗方式。术后伽玛刀放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血管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高揆,杨国庆,窦京涛,陈康,曹玉丽[9](2016)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兴奋试验时心室肌复极化的性别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行低血糖兴奋试验19例,检测身高、体重、BMI、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血钾、血钠、甲功、动态皮质醇、ACTH、心电图。对比分析患者低血糖发作前及低血糖发生时QT间期、Tp-Te间期,计算QTc及Tp-Te/QT的变化。回归分析探讨Tp-Te间期的影响因素。结果: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其显示这些因素中性别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较女性对低血糖的心电图产生影响。结论:男性跨壁复极离散度、Tp-Te间期大于女性。(本文来源于《实用糖尿病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李哲[10](2016)在《垂体腺瘤术后患者垂体前叶功能受损以及替代治疗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垂体腺瘤术后患者垂体前叶受损及替代治疗情况,为改进术后患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323例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吉大一院神经肿瘤外科行垂体腺瘤手术的患者。(2)排除标准:术后病理提示非垂体腺瘤;有放射治疗、γ刀治疗史;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手术情况不明。(3)研究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二步进行收集资料。1应用我院病案查询系统收集其在院期间的基本资料,包括手术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前MRI增强检查中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类型、是否二次手术;2再按照自制问卷通过电话回访方式收集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包括体重指数、血压、血钠、血钾)、术后激素复查情况、目前激素替代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阳性例数或率表示。结果:(1)323例患者中,80例(24.8%)未接受电话回访,243例(75.2%)接受电话回访;在接受回访的243例患者中,68例(27.98%)术后未复查相关激素水平,175例(72.02%)术后复查相关激素水平。(2)接受回访的243例患者中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占55.97%,术前已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占41.98%,术后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占13.99%。(3)102例TSH缺乏患者目前仍进行替代治疗占26.47%,术后用药后停药的占16.67%,均使用左旋甲状腺素钠(levo-thyroxine,L-T4)替代治疗。27例替代治疗的患者中有15例复查甲功叁项,其中8例患者替代未达标。(4)53例ACTH缺乏患者目前仍进行替代治疗的占56.60%,其中应用氢化可的松治疗的有25例,应用强的松治疗的有4例,应用醋酸可的松治疗的有1例;术后用药后停药的占30.19%。30例替代治疗的患者中10例患者存在临床症状(2例低血压;4例BMI低于正常;4例电解质紊乱)。(5)57例Gn H缺乏患者中,接受替代治疗的占21.05%,其中男性11例,均口服十一酸睾酮治疗,非绝经期女性1例进行人工周期替代治疗。12例替代治疗的患者中复查性激素的仅有4例,均为男性,且未达标率达100%。结论:(1)垂体腺瘤术后患者的管理尚存在问题:部分患者未定期复诊,大部分患者复查时相关激素水平不全面。(2)我院垂体腺瘤术后患者垂体前叶功能受损比例相对较低。(3)术后发生ACTH缺乏的患者,大部分可以坚持替代治疗,但仍有小部分患者未能按照医嘱用药。(4)术后发生TSH缺乏的患者,存在不能长期坚持替代治疗情况,同时达标率低。(5)术后发生Gn H缺乏的患者中,少部分选择性激素替代治疗,且替代效果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4-01)
垂体前叶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病例进行分析,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始至2018年6月截止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6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诊断时年龄18~76岁,平均45岁。结果:48例垂体前叶机能减退患者,15例误诊为胃部疾病,5例误诊为男性功能减退,6例误诊为原发性闭经或月经不规律,6例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2例误诊为脑炎,5例误诊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8例误诊为精神疾病,4例误诊为不同类型的贫血。结论:垂体功能减退症误诊率较高,血清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及性激素下降明显,电解质中以钠、氯下降明显;血脂多为升高,以甘油叁酯升高最为明显。临床医生在进行诊断时应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综合分析,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正确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垂体前叶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次旦卓嘎.以反复低钠血症为特点的垂体瘤术后垂体前叶功能减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西藏科技.2019
[2].陈蕾.垂体前叶功能减退48例误诊病例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9
[3].乔高红.氢化可的松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
[4].季欢欢.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垂体瘤的临床特征[D].广西医科大学.2018
[5].魏萍,杨跃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1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
[6].李惠.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护理[J].健康之路.2017
[7].王艳,罗娜,刘彦,佘敦敏,冯尚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治疗中出现精神症状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
[8].杨丹,程中伟.垂体瘤术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一例[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
[9].高揆,杨国庆,窦京涛,陈康,曹玉丽.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低血糖兴奋试验时心室肌复极化的性别差异[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
[10].李哲.垂体腺瘤术后患者垂体前叶功能受损以及替代治疗情况分析[D].吉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