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云合并论文-栾晨,张舒

对流云合并论文-栾晨,张舒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流云合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流云合并,合并影响,动力因子

对流云合并论文文献综述

栾晨,张舒[1](2017)在《黑龙江一次强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的观测和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黑龙江强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的典型个例,综合利用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气象观测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过程中出现的对流系统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和分析,讨论合并过程的影响及其合并机制。研究发现对流云合并有利于对流云的发展、加强,且合并后很可能会引起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合并区域垂直方向和水平u、v方向上的风场和海平面气压场是对流云合并有利的动力因子,可为短时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气象》期刊2017年04期)

任靖[2](2017)在《江淮地区对流云合并作用的卫星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6-2015年10年的FY2C/E卫星资料,采用多阈值法对江淮地区对流云进行识别和分类,并统计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江淮地区对流云活动频率与地形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高发区为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鄱阳湖以西山区以及沿江平原一带。该地区对流活动频率高发期为6-8月,与当地主汛期时间一致;午后是对流活动频率高发期,且凌晨有一定夜发性。设计了一种客观判断对流云合并的方法,普查了这10年内研究区域内对流云合并过程,分析合并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合并对云体强度、面积和形状的影响,以了解合并过程的规律。结果显示,合并高发区为沿江平原一带——两种不同性质地形之间的过渡带;高发时间为6-8月,且8月高于6月;午后是合并频发时段。合并后,60%的对流云最低亮温减小,约80%云体范围增加,80%云形状变细长,平均亮温不变的概率很低。2007年7月8 日 19: 03 (世界时)发现一次合并现象。结合区域融合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发现合并后云团降水量增加了 91.2mm;比较合并对流云与没有合并的对流云之间的降水差异,发现合并对流云总降水量比没有合并的对流云总降水量多110.1mm。这说明此次合并过程使得降水量增加,也说明这种合并识别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黄勇,冯妍,翟菁[3](2016)在《对流云合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流云合并是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流云合并能促进云体的发展,产生更多的降水,并引发强对流天气。本文围绕对流云合并研究现状,从基本概念、观测事实、合并的影响、合并机制等方面,来总结国内外的相关进展,并对合并现象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时空分辨率更高、探测内容更丰富的新型大气探测资料的应用以及借助数值模式来有效模拟合并的物理过程是对流云合并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6年01期)

黄勇,吴林林,冯妍,翟菁,刘慧娟[4](2015)在《两次对流云合并过程的双偏振雷达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对流云合并过程中的微物理特征,利用2008年7月在安徽寿县进行观测的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资料,对两次不同类型的对流云合并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研究合并后对流云中偏振量和粒子相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卫星云图观测到的对流云合并过程在雷达回波上表现为小回波块之间的合并;回波合并以后强度、径向速度和差分传播相移率等物理量均增大,差分反射率因子大值区向回波连接处转移,并出现一个与大值中心相对称的负值区;合并时在连接处出现一片雨水区,并且只有在中下部开始的合并过程中才会出现冰相粒子增多的现象。(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5年05期)

黄勇[5](2015)在《对流云合并的卫星雷达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利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地面自动站等大气观测资料,在统计多年样本的基础上,总结对流云合并的规律特征,揭示对流云合并的条件、物理过程和主要影响。研究内容包括技术方法、统计规律、宏微观特征以及合并对系统发展的影响等。在观测技术方法上,将数学形态学方法(膨胀、腐蚀、开运算和闭运算)引入到雷达图像噪声处理中,提升噪声滤除效果。同时,为有效监测对流云,在统计的基础上,确定叁个不同级别的亮温阈值,以此来识别对流云,并进行分类。从应用结果来看,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从梅雨锋、台风等大尺度云系中的对流系统,而且还能在大范围的片状云系中检测出中小尺度的对流系统通过对2001-2006年江淮流域夏季卫星云图上对流云合并的普查,得到合并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对流云合并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80%以上的合并过程会使得云体发展,生命史延长。对比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的统计结果,两者总体相似,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观测原理的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差异、探测能力不同以及对流系统中存在的多个对流中心等,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统计结果还显示,只有65%的冰雹过程中出现对流云合并,平均每个过程出现1.9次合并;对于暴雨而言不仅有94%的过程出现了合并,而且平均每个过程发生合并的频次也高达11.6次。通过归纳暴雨和冰雹过程中合并的差异,也得到了区分暴雨云和冰雹云的线索。宏微观特征方面,通过综合观测分析建立对流云合并的概念模型。大尺度环境场中垂直运动存在的水平不均匀性,:是促成对流云团合并的环境因素;显着的地面气压梯度及其产生的气压梯度力,是对流系统间构成云桥,并最终合为一体的主要原因;云核合并的动力学原因是一个云核下沉气流加强了另一个云核的上升气流。在微物理方面,合并开始时,在连接处出现雨水区。只有从中下部开始的合并过程中,会出现冰相粒子面积显着增多的现象;而从上部开始的合并过程则不会出现云中冰相粒子面积显着增加。在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发生过程中,合并过程不仅促成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使得云体增强发展,而且为对流系统的维持补充了能量,使得系统生命史得到延长。合并机制可以归结为内部动力结构变化和外致碰撞合并这两大类。其中,在系统形成阶段,外致碰撞合并是主要的机制。而在发展维持阶段,包括气压梯度力、辐合抬升、下沉-上升环流等在内的内部动力结构及其变化,是发生合并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5-05-01)

刘裕禄,邱学兴,黄勇[6](2015)在《发生短时强降雨的对流云合并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静止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wrf数值模拟和LAPS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皖南山区一次短时强降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由叁个强弱不同的对流云先后发生合并的过程;强弱不同或强度相当的两对流云合并后的新对流云系统短时间内强度是增强的。分析认为,山区夏季对流云合并发生在水平垂直风切变及垂直涡度增大的湿斜压不稳定增强的环境中;对流云合并过程中伴有中气旋、地形涡等中γ系统形成,中气旋与地形涡系统内的强烈垂直运动导致低层形成辐合的垂直环流是山区短时强降雨触发机制。(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5年01期)

黄勇,覃丹宇,邱学兴[7](2014)在《暴雨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西南低涡东移过程中,对流不稳定区内,在低层显着气压梯度作用下发生合并的现象,是一次多尺度、多合并方式的典型过程。根据合并的进程,可以划分为叁个主要阶段:单体发展、云桥构成以及系统合并。在卫星云图上,合并后云团的云顶面积增大、边缘更加光滑、结构更加紧密;在雷达回波上,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有显着的增加。合并完成后,最高云顶开始回落,云中水成物开始减少(最大VIL减小),并在地面产生强降水,与合并前相比降水强度显着增强。对合并过程可能存在的动力机制分析表明,存在着叁个方面的动力因素:(1)大尺度环境场中垂直运动存在的水平不均匀性,是促成对流云团合并的环境因素。(2)显着的地面气压梯度及其产生的气压梯度力,是对流系统间构成云桥,并最终合为一体的主要原因。(3)云核合并的动力学原因是一个云核下沉气流加强了另一个云核的上升气流。(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9-09)

黄勇,王雪芹,苏爱芳,冯妍,翟菁[8](2013)在《江淮夏季强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卫星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MS-5、FY-2B和FY-2C等3颗静止气象卫星的资料,对2001年—2009年夏季发生在江淮区域内的35次暴雨过程和43次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暴雨、冰雹这两种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特征。统计结果显示,只有65%冰雹过程中出现对流云合并,平均每个过程出现1.9次合并;而暴雨过程中,不仅有94%出现了合并,而且平均每个过程发生合并的频次也高达11.6次。从对流云之间的距离Dis、面积比Ar、云顶亮温最低值Tmin、最低亮温差异dTmin以及最低亮温变化幅度ΔTmin这5个量的统计与对比发现,两种强天气中的合并现象既有相同规律,也有不同的特征。通过进一步分析数值差异,得到不同云顶亮温最低值Tmin和最低亮温差异dTmin组合下,两强天气过程中不同面积比合并过程发生的可能性。结合距离Dis、面积比Ar得到了区分对流云合并后是产生冰雹还是引起暴雨的线索。(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黄勇,覃丹宇,邱学兴[9](2012)在《暴雨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在低层显着气压梯度作用下发生的对流云合并现象,是一次多尺度、多合并方式的典型过程,不仅有对流单体之间的合并,还存在着对流云核(强中心)之间的合并。根据合并的进程,可以划分为叁个主要阶段:单体发展、云桥形成以及系统合并。卫星云图显示,对流云核合并后云团结构更加紧密、边缘更加光滑;在雷达回波上,合并后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有显着的增加。对流云核合并完成后,区域内最高云顶开始回落,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的最大值开始减少,并在地面产生强降水。另外,对流单体之间的合并不仅导致地面降水范围有所扩大,而且还使降水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对合并过程可能存在的机制分析表明,存在着叁个方面的动力因素:(1)大尺度环境场中垂直运动存在的水平不均匀性,是促成对流云团合并的环境因素。(2)对流系统间存在的低压中心及其引起的显着地面气压梯度,是对流系统间合并的主要原因。(3)一个云核的下沉气流加强了另一个云核的上升气流,是对流云核合并的动力学原因。(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翟菁,胡雯,冯妍,黄勇[10](2012)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流云合并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MM5(Mesoscale Model5,简称MM5)中尺度模式和雷达组网产品,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安徽等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观测结果表明,30dBZ以上回波水平尺度约10km,回波中心相距近20km的小单体通过合并形成了水平尺度几十公里的大单体。首先是外围较弱的回波相连接,其次是中低层的强回波中心发生合并,合并后有雷达回波中的强回波面积增加等现象出现。对模拟结果和观测资料进行的对比验证的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实况特征基本一致。基于雷达观测结果和第叁层细网格模拟结果,对两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流单体之间的合并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当两个单体都处于相近的发展阶段,合并后单体发展增强;当一个单体强度大于另一个单体时,合并后一个单体得到增强,另一个单体减弱消亡。合并时,两云间下部的低压辐合区会有新的云水中心产生,前一类合并过程中,新产生的云水中心代替了原有的两个云水中心,而后者在合并时,新产生的云水和其中一个原有的云水发生了合并,而另一个云水中心减弱消散了。模拟分析结果还表明,对流云合并过程可引起回波增强、云顶抬高、云水、冰相物质含量增加、地面降水增加现象。(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对流云合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2006-2015年10年的FY2C/E卫星资料,采用多阈值法对江淮地区对流云进行识别和分类,并统计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江淮地区对流云活动频率与地形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高发区为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鄱阳湖以西山区以及沿江平原一带。该地区对流活动频率高发期为6-8月,与当地主汛期时间一致;午后是对流活动频率高发期,且凌晨有一定夜发性。设计了一种客观判断对流云合并的方法,普查了这10年内研究区域内对流云合并过程,分析合并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合并对云体强度、面积和形状的影响,以了解合并过程的规律。结果显示,合并高发区为沿江平原一带——两种不同性质地形之间的过渡带;高发时间为6-8月,且8月高于6月;午后是合并频发时段。合并后,60%的对流云最低亮温减小,约80%云体范围增加,80%云形状变细长,平均亮温不变的概率很低。2007年7月8 日 19: 03 (世界时)发现一次合并现象。结合区域融合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发现合并后云团降水量增加了 91.2mm;比较合并对流云与没有合并的对流云之间的降水差异,发现合并对流云总降水量比没有合并的对流云总降水量多110.1mm。这说明此次合并过程使得降水量增加,也说明这种合并识别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流云合并论文参考文献

[1].栾晨,张舒.黑龙江一次强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的观测和机理分析[J].黑龙江气象.2017

[2].任靖.江淮地区对流云合并作用的卫星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3].黄勇,冯妍,翟菁.对流云合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暴雨灾害.2016

[4].黄勇,吴林林,冯妍,翟菁,刘慧娟.两次对流云合并过程的双偏振雷达观测研究[J].高原气象.2015

[5].黄勇.对流云合并的卫星雷达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6].刘裕禄,邱学兴,黄勇.发生短时强降雨的对流云合并作用分析[J].暴雨灾害.2015

[7].黄勇,覃丹宇,邱学兴.暴雨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C].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4

[8].黄勇,王雪芹,苏爱芳,冯妍,翟菁.江淮夏季强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卫星观测[J].遥感学报.2013

[9].黄勇,覃丹宇,邱学兴.暴雨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J].大气科学.2012

[10].翟菁,胡雯,冯妍,黄勇.不同发展阶段对流云合并过程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2012

标签:;  ;  ;  

对流云合并论文-栾晨,张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