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是制动灯开关惹的祸(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1](2017)在《汽车ESP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汽车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控制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它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操纵目的、路面的情形以及当前车辆的速度等行驶状况来对汽车进行调节控制,避免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汽车的运行安全,增强了车辆的操纵性。当车辆在极限工况的道路上高速行驶时,车辆容易出现侧滑、甩尾等不稳定状况,汽车ESP控制系统根据对车辆行驶的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然后由控制器进行数据运算处理,通过对不同车轮制动力的分配以及对发动机转矩输出的调节来实现汽车行驶稳定性调节控制。本文先是对车辆的动力学运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以魔术公式为基础的非线性轮胎模型,同时建立了车辆的七自由度模型以及理想状态下的二自由度模型。通过对汽车的动力学研究确定了汽车ESP控制系统的两个控制变量即: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同时对控制变量与汽车稳定性之间的表征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借助仿真软件MATALAB/SIMULINK,将汽车的各个动力学模型转化成了相应的图形仿真模块。本文采用了模糊控制原理的方法,设计了以模糊控制为策略的汽车ESP模糊控制器,分别根据车辆ESP控制系统的控制变量设计了三种改变汽车稳定性控制的方案。最后设定方向盘转角为正弦输入信号,通过MATLAB仿真环境对设计的三种控制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汽车ESP模糊控制器能够对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进行很好的调节控制,达到了相应的控制要求。当汽车行驶在极限工况下时,通过设计的汽车ESP模糊控制器能够将汽车的质心侧偏角以及横摆角速度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使汽车能够沿着期望轨迹行驶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能。
沈亮[2](2013)在《汽车巡航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定速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又称为巡航控制系统(Crusie Control System,简称CCS)。定速巡航系统有能减轻驾驶员疲劳和提高驾车舒适性等特点,曾只在中高端车型中配置,然而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速公路网络的加快建设,定速巡航正在渐渐地向低端车型延伸,越来越多的车型已经开始使用电子油门,因此定速巡航己成为诸多家用车的配置之一。巡航控制系统的核心就是其采用的控制策略。在控制方法上,国内巡航控制系统大多数采取的是传统的PID控制,此控制方法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不高,故世界各大汽车厂商正将汽车巡航控制系统朝着新控制理论的应用、联动控制与复合控制和小型化与智能化三大方面加速发展。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传统PID基础上采用了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分别与PID相结合的控制算法,通过模拟汽车定速巡航系统的工作过程,仿真对比三种控制策略的优劣。首先,本论文对汽车定速巡航系统的历史以及发展阶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定速巡航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参考了国内外诸多巡航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车轮和车身纵向方向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动态平衡方程,并建立了完整的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其中包括发动机、液力变矩器、车辆动力学系统及执行器。然后,采用传统PID、模糊PID、神经网络PID三种控制策略进行车速的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建模,经过对仿真波形图的观察分析,神经网络PID有着更快的响应速度,超调量更小,使得定速巡航系统达到了最佳的状态。最后,本文对模拟实验用到的硬件设备进行了介绍,包括微处理器和电子节气门,并对所编程序的主要流程进行了介绍。
忻文[3](2012)在《东京车展上的汽车零部件新技术传统汽车篇》文中指出在去年12月份举办的2011东京汽车展上,各汽车零部件公司展示了其应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上的最新零部件技术。本刊将以"传统汽车篇"和"新能源汽车篇"为主题,分两次介绍这些创新汽车零部件技术。本次"传统汽车篇"的内容涉及燃油经济性、轻量化、舒适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
刘林[4](2011)在《装载机驱动桥湿式制动器的研究》文中认为驱动桥是工程机械的底盘元件,也是工程机械的核心传动部件之一。驱动桥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直接影响了工程机械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国内工程机械驱动桥,其技术水平停留在发达国家80年代水平,且大多采用干式制动系统。所谓干式制动系统,指的是驱动桥的制动器直接暴露于外,除维修相对方便外,在制动性能、操作舒适性、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缺陷,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而与此同时,国际工程机械制造商和专业的驱动桥供应商,如CAT、DANA、ZF、CARRARO等,均已不再生产干式制动桥,早已普遍采用湿式制动桥。湿式制动桥的制动系统分布于桥壳中间或轮边轮毂内,能够满足环保要求,制动冲击小,操作舒适,维护也很方便,采用这种制动系统的驱动桥受工况、路况、天气、环境等的影响较小。随着国外工程机械巨头纷纷在华投资建厂,以及中国制造商走向国际化,传统的干式制动桥已不能满足国内、外用户的需要。干式制动桥,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目前应用于低档机器上;而湿式制动桥常见于高档设备。在工程机械领域,虽然中国制造商的产销量都很大,但由于底端市场的竞争,技术落后,利润微薄。中国工程机械驱动桥的落后现状已严重制约了国内工程机械厂家进军高档市场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国际竞争力。为了提高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开发具有国际高水准的工程机械驱动桥产品。湿式制动桥的核心技术在于湿式制动器的设计技术。本文对湿式制动器的设计方法、制动密封设计改进及试验方法、整机制动热力分析及散热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湿式制动器的设计和试验规范。通过对本文研究内容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湿式制动器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增强工程机械国产核心部件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陈剑[5](2011)在《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节气门体作为汽油机管理系统中重要执行器之一,其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及稳定性。为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借鉴国外同类产品的基础上,以开发具有快速、精确控制节气门阀片开度为主要目标,对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及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以德国Bosch公司DV-E8.3型电子节气门体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节气门体的物理结构、工作原理及优点的基础上,分别对驱动电机、复位弹簧、减速齿轮组及所受的摩擦力进行了数学建模并给出了电子节气门整体的数学模型,同时确定了相关参数。通过对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的分析,并根据其功能及性能的要求,确立了以32位SPC563m主控芯片、L9958H桥电机驱动芯片为硬件核心的系统架构;通过对多种电子节气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与设计,综合其优缺点,设计了前馈线性化+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策略。采用模块化思想分别设计了电子节气门控制单元中的系统电源、微控制器、电机驱动、节气门阀片位置传感器位置采集、通信等功能模块硬件电路;采用主程序和中断程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软件;并以此为依托搭建了电子节气门实验平台,进行了标定及控制性能验证实验。通过对电子节气门在静态环境下的阶跃响应实验及跟随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响应时间不超过300ms,稳定时间不超过300ms,稳态误差不超过1%,精度达0.1%,有时出现较小超调,达到了预定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同时,为今后开展动态环境下的研究及应用于实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代宏伟[6](2011)在《应用多元车载电源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分析》文中认为汽车,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它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然而时至今日,其日益凸显的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汽车的能源消耗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同时也是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已经开始限制它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个危机,设计能耗小、排放低的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是目前汽车研发的主要方向。汽车本质上是一种小巧的,可移动的能量转换装置。受限于此,很多已在电力中广泛采用的低品位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余热等,因为效率低下且转换装置规模巨大,一直难以在汽车上应用。不过当今半导体科技的发展使这种应用变得可行,以热电模块和光伏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元器件,体积小巧且能量转换效率可观。本文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低品位能源利用的多元车载电源系统,将排气废热温差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汽车能源的一部分,并建立基于此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本文在详细研究半导体热电模块及光伏电池的原理、结构及输出特性之后,基于温差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工程应用,对模型做适当调整或简化。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各子系统的通用仿真模型。然后在Cruise中建立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模型。最后通过Cruise中的MATLAB API接口,将子模型与整车模型连接。并定义不同行驶工况及扩展工况进行联合仿真,分析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和整车性能。并通过与原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的对比,验证汽车性能的改进。本文在研究中,综合实验测定与仿真计算的方法,结合半导体的能量转换机制和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应用Cruise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的手段,提出了可行的系统集成方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详尽的测试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混合动力系统性能改进比较可观,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在搭建仿真模型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模型的通用性,可修改性,可移植性。除了完成本文所涉及的仿真分析工作外,还为进一步的改进和其他应用预留了接口。因此本文所建立的仿真平台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排气废热温差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准备。
施青平[7](2010)在《微型汽车自动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节能性、安全性及环保性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提高这些性能的产品——自动离合器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广泛的应用。自动离合器是在手动变速箱基础上,取消了离合踏板,实现自动离合的汽车动力传递装置。它顺应了功能完善与价格低廉的产品发展趋势,不仅使得驾驶操控更为简单方便、起步换挡加速快以及驾驶舒适;同时具有造价便宜、容易维护、使用经济等优点。本文结合微型汽车的特点,研究自动离合器接合过程及位置跟踪的控制策略,并以N1型微型汽车为实验载体,研究自动离合器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研究离合器动力学及摩擦学性能。在离合器动力学模型研究过程中,针对微型汽车离合器的分离力过大或预紧力不足等问题,分析离合器关键参数对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离合器参数设计方法。针对离合器起步抖动问题,通过实验研究离合器滑摩速度对其摩擦磨损的影响,提出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来控制微型汽车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接合速度。(2)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控制方式的离合器接合过程总体控制策略。为了实现离合器“快—慢—快”的接合规律,本文采用“比例—模糊—PID”多模控制方式。在空载滑动阶段采用比例控制满足其快速性,滑摩工作阶段采用模糊控制提高其抗阻尼特性,同步运转阶段采用PID控制以克服模糊控制带来的稳态精度问题。仿真表明,多模控制充分发挥了各种控制方式的优点,较其它任何单一控制有更好的控制效果。(3)研究离合器驱动机构位置跟踪控制系统。好的控制策略能否达到一个良好的运行效果,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执行机构的控制。本文提出了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实现对离合器位置跟踪系统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能够很好地实现位置跟踪控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对系统参数的变化表现出了良好的鲁棒性,且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4)研究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以ATmegal6高性能单片机为核心,针对微型汽车Nl车型设计了自动离合器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及接口电路及其控制软件。根据微型汽车各电子控制装置的特点,研究了基于K总线的信号获取方法。研究K线通讯协议,开发了应用程序,采用这种简便可靠的新方式实现了将信号采集由复杂的硬件完成简化为直接读取数字信号。(5)对系统进行了台架实验与装车实验。在实验台架上模拟了不同油门开度下及不同的坡度下的起步情况。经试验经台架实验采集数据和曲线拟合,说明车辆起步时不仅能充分体现驾驶员意图,并且起步顺利、平稳,发动机转速波动小。目前样车行驶已装车运行,系统运行良好,车辆舒适性和安全性均达到要求,整个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肖慧霞[8](2009)在《基于PLC的盘式制动器制动泵总成综合性能试验台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动系统是机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对机动车的安全影响很大。液压盘式制动器广泛应用于摩托车上,必须对其性能进行准确、快速、有效地检测,保证其生产品质。原本应用于生产线检测盘式制动器制动泵总成性能的试验台精度较低,而且一个试验台只能完成一个项目的检测,难以满足企业实验室的检测要求,故需重新设计试验检测设备。本文结合浙江凯凌集团关于制动器制动泵总成综合性能测试系统试验台的开发项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655-200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的试验要求,并针对企业目前生产产品性能检测的现状,研制出企业实验室专用设备制动器制动泵总成综合性能测试系统试验台。在满足企业测试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制动泵总成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试验台主要检测制动器点灯行程、制动泵的空行程、制动泵前皮碗保持力、后皮碗真空密封性、高低压密封性、缸体密封性等项目。本试验台主要包括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由于检测项目较多,且要在一个试验台上完成全部项目的检测,结构复杂,因此机械部分的设计采取了模块化方式,即设计了几个相对独立的机械模块和几个公用模块。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来实现检测目的。这样降低了设计难度,又提高了设备的检测精度。吸收以往经验,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电机等元器件。控制系统的硬件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型号为西门子PLC S7-300。同时运用STEP7软件,采用功能调用式结构编制测试控制程序。PLC与上位机之间进行通讯,通过人机界面控制检测进程,实时观测检测数据与信号变化,便于操作人员掌握产品检测的试验过程。本论文完成了试验台机械结构的三维图形绘制,西门子PLC模块的选择和测试程序的编制。该试验台的研制将机电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能提升企业的检测技术水平,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提供可靠数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施凯男[9](2009)在《汽车液力缓速器辅助制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伴随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道路交通状况和汽车性能有了极大的改善。在道路运行情况好的城市,汽车行驶的平均车速越来越高。意味着在同样的制动条件下、在同样的制动时间内,汽车制动器要产生更多的热量,承受更大的热负荷;而行驶于矿山或山区道路上的汽车经常要下长坡,为不使汽车在本身重力作用下不断加速到危险速度,应对汽车进行长时间持续制动。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装置之一,能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并能由此大幅度降低车辆使用成本。其中液力缓速器使用寿命长,制动功率大,控制品质好,适宜连续制动。从安全性考虑,需要在实际装车使用前对液力缓速器进行制动性能的研究和试验,检验产品性能及其可靠性,因此研究液力缓速器对车辆辅助制动性能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几种辅助制动装置的优缺点,阐述液力缓速器工作原理和制动特点,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和应用情况提出本论文工作重点。根据液力缓速器的基础理论,对汽车制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缓速器制动性能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制动扭矩与动轮转速之间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不同充液量时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影响缓速器制动性能的因素,以及缓速器对整车制动性能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缓速器性能测试试验台的方案布局设计,以及试验方法和试验内容和整车性能试验方案和试验内容、方法。本文对装备液力缓速器的车辆所进行制动性能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性能试验方法的研究,为有效预测车辆安装液力缓速器的制动性能提供了可行方法,为液力缓速器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陈舸[10](2009)在《基于CAN总线的车身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设备不断增加,传统的点对点布线已远不能满足汽车愈加复杂的控制系统。本课题充分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传感测控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为解决汽车布线烦杂,系统可靠性低,故障维修难度大的问题,而研发基于CAN总线的车身安全信息监测系统。CAN总线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将使汽车的实时性、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都上升到新的高度,按汽车局域网发展趋势,以CAN为代表的C类网将逐步普及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汽车电子系统的特点,在深入研究CAN网络技术规范基础上,完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和开关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完成油量、水温、转速、车速等的显示及超限报警,以及车灯的状态控制等。并设计一个网关,以实现发动机高速CAN和车身低速CAN两种不同通信速率总线的数据通讯。采用自行设计的USB-CAN适配卡把数据发送至车载终端,同时由车载终端向总线发控制信号,成功控制相应节点后反馈信号给监控软件,实现CAN节点与车载终端之间的通信,一方面可以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故障分析。CAN技术规范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本文针对汽车CAN网络通讯制定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应用层协议,采用29位标识符的扩展模式,定义了2个字节的标识符ID和1个字节的数据域编码,具体制定时每个功能插件的资源都留有一定的余度,以便将来扩展设备需要。针对故障诊断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决策融合,简要介绍了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并结合算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神经网络与证据推理相结合的决策融合诊断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都是制动灯开关惹的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是制动灯开关惹的祸(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ESP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汽车ESP控制系统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汽车ESP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汽车ESP控制系统 |
2.1 ESP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 ESP系统的基本组成 |
2.2.1 ESP系统中的主要传感器 |
2.2.2 电子控制单元 |
2.2.3 ESP常用传感器接口设计 |
2.2.4 液压调节器 |
2.3 汽车ESP系统控制变量的选取 |
2.3.1 汽车失稳的原因 |
2.3.2 稳定性控制变量选取 |
2.3.3 横摆角速度 |
2.3.4 质心侧偏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动力学模型 |
3.1 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简介 |
3.1.1 轮胎模型建立 |
3.1.2 制动力学特性 |
3.1.3 转向力学特性 |
3.1.4 转向制动结合力学特性 |
3.2 七自由度汽车车身模型 |
3.3 理想状态下参考模型的建立 |
3.4 控制变量名义值的确定 |
3.4.1 名义横摆角速度的计算 |
3.4.2 名义质心侧偏角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图形建模及模糊控制器设计 |
4.1 汽车整车图形建模 |
4.2 模糊控制介绍 |
4.2.1 模糊控制应用概况介绍 |
4.2.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4.2.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4.3 ESP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 |
4.3.1 模糊控制器结构设计 |
4.3.2 模糊集、论域、量化因子、比例因子的定义 |
4.3.3 定义各模糊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 |
4.3.4 模糊控制规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ESP系统模型仿真分析 |
5.1 控制变量分析 |
5.2 横摆角速度模糊反馈控制 |
5.2.1 横摆角速度模糊反馈控制器设计 |
5.2.2 横摆角速度模糊反馈控制仿真研究 |
5.3 质心侧偏角模糊反馈控制 |
5.3.1 质心侧偏角模糊反馈控制器设计 |
5.3.2 质心侧偏角模糊反馈控制仿真研究 |
5.4 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联合的模糊反馈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
致谢 |
(2)汽车巡航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巡航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巡航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1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简介 |
2.1.1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一般功能 |
2.1.2 巡航控制系统的优点 |
2.1.3 巡航控制系统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2.2 巡航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仿真模型的设计 |
3.1 MATLAB/Simulink的简介 |
3.2 发动机模型 |
3.3 液力变矩器模型 |
3.4 执行器模型 |
3.5 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器的设计和巡航控制系统的仿真 |
4.1 巡航控制系统策略的选择 |
4.1.1 PID控制器的设计 |
4.1.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1.3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设计 |
4.2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 仿真结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 巡航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5.1.1 车用微处理器的选择 |
5.1.2 电子节气门 |
5.1.3 硬件抗干扰 |
5.2 巡航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
5.2.1 MSCAN模块编程开发环境的介绍 |
5.2.2 A/D模块的设计 |
5.2.3 PWM模块的设计 |
5.2.4 程序的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装载机驱动桥湿式制动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装载机驱动桥湿式制动器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装载机驱动桥制动器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3 驱动桥湿式制动器的研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湿式制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装载机行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 装载机湿式制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1 湿式制动器的特点 |
2.2.2 湿式制动器的类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 柳工50型装载机湿式制动器的结构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湿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湿式制动器的一般设计步骤 |
3.3 装载机制动系统性能要求 |
3.3.1 制动性能要求 |
3.3.2 装载机所需制动力矩计算 |
3.4 湿式制动器关键设计参数计算 |
3.4.1 单个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 |
3.4.2 整车制动力矩计算 |
3.4.3 湿式制动器排量计算 |
3.4.4 行车制动的平稳性 |
3.5 制动系统计算算例 |
3.5.1 系统参数 |
3.5.2 制动系统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湿式制动器的密封性能改进及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制动密封结构 |
4.3 试验方法 |
4.4 试验过程及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驱动桥湿式制动器的热力分析及散热设计 |
5.1 引言 |
5.2 湿式制动器发热计算分析 |
5.3 湿式桥热力试验及分析 |
5.3.1 装载机性能试验 |
5.3.2 装载机信号布置及采集 |
5.3.3 制动压力测试位置选取 |
5.3.4 湿式桥温升实验工况制定及测试 |
5.3.5 湿式桥温度影响因素 |
5.4 湿式桥散热仿真与分析 |
5.4.1 湿式桥三维模型创建 |
5.4.2 湿式桥温度变化FLUENT仿真计算 |
5.4.3 湿式桥轮毂流场分析 |
5.4.4 湿式桥散热分析模型验证 |
5.4.5 湿式桥散热预测分析 |
5.5 湿式桥温升控制 |
5.5.1 湿式桥温升原因分析 |
5.5.2 湿式制动器散热控制方案 |
5.5.3 湿式桥散热流量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节气门控制系统简介 |
1.2.1 传统节气门控制系统 |
1.2.2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 |
1.3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子节气门体及其数学建模 |
2.1 电子节气门体简介 |
2.1.1 电子节气门体物理结构 |
2.1.2 电子节气门体工作原理 |
2.1.3 使用电子节气门体的优点 |
2.2 电子节气门体数学建模 |
2.2.1 驱动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2 复位弹簧的数学模型 |
2.2.3 减速齿轮组的数学模型 |
2.2.4 阀片运动中的摩擦扭矩的数学模型 |
2.2.5 节气门执行器的数学模型 |
2.3 电子节气门体模型参数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3.2 系统控制功能及性能要求 |
3.2.1 基本功能要求 |
3.2.2 系统的性能要求 |
3.3 微控制器的选型 |
3.4 节气门电机驱动方案 |
3.4.1 直流电机控制原理 |
3.4.2 电机驱动芯片选型 |
3.5 系统通信方案 |
3.6 系统控制方式选择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节气门控制策略研究与设计 |
4.1 控制策略的选择 |
4.2 前馈线性化控制 |
4.3 PID控制 |
4.3.1 PID控制原理 |
4.3.2 电子节气门PID控制器设计 |
4.4 模糊控制 |
4.4.1 模糊控制原理 |
4.4.2 电子节气门模糊控制器设计 |
4.5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
4.5.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原理 |
4.5.2 电子节气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4.6 电子节气门的前馈+反馈控制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 硬件设计原则 |
5.2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5.3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5.4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5.5 模拟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5.5.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5.5.2 蓄电池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5.5.3 传感器供电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5.6 通信电路设计 |
5.6.1 CAN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5.6.2 RS-232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5.7 硬件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6.2 控制器主程序设计 |
6.2.1 电子节气门自学习程序的设计 |
6.2.2 TPS故障诊断程序的设计 |
6.3 控制器定时中断程序设计 |
6.3.1 5ms控制任务函数设计 |
6.3.2 100ms调试输出任务函数设计 |
6.3.3 500ms测试运行灯闪烁任务函数设计 |
6.4 系统底层程序设计 |
6.5 软件抗干扰性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7.1 实验样机介绍及原机信号分析 |
7.2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
7.3 传感器标定与前馈控制标定 |
7.3.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标定 |
7.3.2 前馈线性化控制标定 |
7.4 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1 大开度调节实验 |
7.4.2 小开度调节实验 |
7.4.3 方波跟随实验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应用多元车载电源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温差发电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
1.3 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
1.4 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排气废热温差发电系统 |
2.1 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 |
2.1.1 赛贝克效应 |
2.1.2 珀尔帖效应 |
2.1.3 汤姆逊效应 |
2.1.4 焦耳效应 |
2.1.5 开尔文关系式 |
2.1.6 傅立叶效应 |
2.2 温差发电系统分析 |
2.2.1 热电偶 |
2.2.2 热电模块 |
2.2.3 温差发电器 |
2.2.4 排气废热温差发电系统 |
2.3 温差发电器的仿真模型 |
2.3.1 HZ-20热电模块 |
2.3.2 废热通道 |
2.3.3 差发电器 |
第3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3.1 光伏发电的原理 |
3.2 光伏发电系统分析 |
3.2.1 光伏电池单元 |
3.2.2 光伏电池模块 |
3.2.3 车载光伏发电系统 |
3.3 仿真模型 |
3.3.1 模型简化 |
3.3.2 SUNGEN SGM-D系列180W |
第4章 ISG轻度混合动力系统 |
4.1 ISG轻度混合动力的定位 |
4.1.1 混合动力 |
4.1.2 轻度混合 |
4.2 ISG轻度混合动力的工作原理 |
4.2.1 组成结构 |
4.2.2 功能分析 |
4.2.3 控制策略 |
4.3 仿真模型 |
4.3.1 仿真平台简介 |
4.3.2 ISG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 |
第5章 系统集成与仿真分析 |
5.1 工况 |
5.1.1 行驶工况 |
5.1.2 扩展工况 |
5.2 子系统测试 |
5.2.1 温差发电系统 |
5.2.2 光伏发电系统 |
5.2.3 ISG混合动力系统 |
5.3 联合仿真 |
5.3.1 系统集成 |
5.3.2 日间工况仿真 |
第6章 补充和总结 |
6.1 最大功率点追踪 |
6.2 ISG和CVT的集成 |
6.3 全文总结 |
6.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7)微型汽车自动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离合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离合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2 自动离合器应用现状 |
1.2.3 自动离合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离合器性能研究与参数优化设计 |
2.1 离合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
2.1.1 离合器的作用 |
2.1.2 离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 离合器动力学性能研究及优化 |
2.2.1 膜片弹簧的动力学分析 |
2.2.2 离合器参数的动态优化设计 |
2.3 滑摩速度对离合器摩擦性能影响的研究 |
2.3.1 不同滑摩速度下离合器的摩擦性能比较 |
2.3.2 摩擦系数的变化与起步抖动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动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
3.1 离合器接合规律的研究 |
3.1.1 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3.1.2 离合器接合过程研究 |
3.1.3 离合器接合的性能评价 |
3.2 离合器接合过程多模控制策略研究 |
3.2.1 发动机目标转速的改进 |
3.2.2 离合器接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2.3 最大接合速度的确定 |
3.2.4 基于多模控制的离合器接合过程总体控制方案的确定 |
3.3 基于模糊理论的离合器起步控制研究 |
3.3.1 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 |
3.3.2 驾驶员驾驶意图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3.3 离合器接合速度模糊控制器 |
3.4 仿真研究 |
3.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4.2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动离合器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 |
4.1 系统构成及原理 |
4.1.1 ACS构成及原理 |
4.1.2 离合器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4.2 自动离合器控制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
4.2.1 供电电路设计 |
4.2.2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
4.2.3 显示电路设计 |
4.2.4 K线通信模块 |
4.3 传感器及其信号特征 |
4.3.1 传感器类型 |
4.3.2 AD转换相关电路 |
4.4 软件系统设计 |
4.4.1 电机运转按键扫描程序调试模块 |
4.4.2 AD转换模块 |
4.4.3 显示模块 |
4.4.4 K线通信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动离合器位置控制系统的研究 |
5.1 自动离合器驱动机构的研究 |
5.1.1 驱动机构总体设计 |
5.1.2 螺杆螺母参数的确定 |
5.1.3 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
5.1.4 操纵机构数学模型 |
5.2 位置跟踪系统控制器的选择 |
5.2.1 常规PID控制器 |
5.2.2 离合器位置跟踪系统中控制器的选择 |
5.3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位置双闭环系统的设计 |
5.3.1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位置双闭环系统的总体设计 |
5.3.2 模糊自适应PID位置环控制器的设计 |
5.4 仿真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动离合器系统实验研究 |
6.1 台架实验的数据记录及分析 |
6.1.1 同一坡度下不同油门开度的起步情况 |
6.1.2 同一油门开度下不同的坡度起步 |
6.1.3 分析与结论 |
6.2 装车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8)基于PLC的盘式制动器制动泵总成综合性能试验台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制动泵总成综合性能试验台总体规划 |
2.1 制动器概述 |
2.1.1 制动器的分类 |
2.1.2 液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 试验要求与检测项目分析 |
2.2.1 空行程 |
2.2.2 点灯行程 |
2.2.3 密封性 |
2.3 试验台设计方案规划 |
第3章 制动泵总成综合性能试验台机械结构设计及其关键技术 |
3.1 手握(脚踏)操纵力模拟机构设计 |
3.1.1 制动泵总成固定座设计 |
3.1.2 动力装置设计 |
3.1.3 可调式底座设计 |
3.2 低压检测装置 |
3.2.1 测压阀结构 |
3.2.2 稳压桶的设计及总体方案确定 |
3.3.3 元件的选用 |
3.3 负压-高压检测装置 |
3.3.1 高压泵 |
3.3.2 真空装置设计 |
3.3.3 升降式底座 |
3.3.4 负压-高压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
3.4 储液罐总成 |
3.5 气动管路组件设计 |
3.5.1 气动管路总体分析 |
3.5.2 部分元件的选型 |
3.6 试验台机械装置总体结构 |
第4章 试验台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试验台控制系统规划 |
4.2 控制系统工作流程 |
4.2.1 检测顺序分析 |
4.2.2 空行程、点灯行程、缸体密封性检测的控制过程 |
4.2.3 低压密封性检测的控制过程 |
4.2.4 前皮碗保持力、后皮碗真空密封性检测的控制过程 |
4.2.5 高压密封性检测的控制过程 |
4.3 西门子S7-300 PLC概述 |
4.3.1 S7-300 PLC主要功能 |
4.3.2 S7-300 PLC的基本结构 |
4.4 试验台的PLC模块组态 |
4.4.1 PLC模块选型 |
4.4.2 控制系统I/O接口 |
4.4.3 PLC与外设的连接 |
4.5 控制系统总体布置 |
第5章 试验台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STEP7软件简介 |
5.1.1 STEP7功能及结构 |
5.1.2 编程语言 |
5.2 STEP 7程序设计与编辑 |
5.2.1 基本步骤 |
5.2.2 PLC的程序结构选择 |
5.2.3 建立项目 |
5.2.4 符号地址编辑 |
5.2.5 逻辑块的确定与程序的输入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部分程序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汽车液力缓速器辅助制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辅助制动装置的类型和分类 |
1.1.1 发动机制动 |
1.1.2 发动机排气制动 |
1.1.3 缓速器制动 |
1.2 我国使用缓速器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液力缓速器 |
2.1 发展历史 |
2.2 液力缓速器综述 |
2.2.1 主要结构与子系统 |
2.2.2 工作原理 |
2.2.3 液力缓速器的分类 |
2.3 典型液力缓速器产品 |
2.3.1 德国采埃孚(ZF)一体式液力缓速器 |
2.3.2 美国艾里逊(Allison)输出式液力缓速器 |
2.3.3 德国福伊特(VOITH)液力缓速器 |
2.4 液力缓速器的制动特点 |
2.5 相关法规和标准 |
第三章 液力缓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
3.1 适合安装液力缓速器的车辆 |
3.2 液力缓速器工作过程 |
3.2.1 工作模式 |
3.2.2 工作过程 |
3.2.3 工作液体 |
3.3 在汽车上的安装 |
3.3.1 安装方案 |
3.3.2 控制系统(原理) |
3.4 使用中应注意事项 |
3.4.1 控制部分安装注意事项 |
3.4.2 操纵部分注意事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数学模型和理论推导 |
4.1 汽车制动过程分析 |
4.1.1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
4.1.2 制动时车轮运动轨迹分析 |
4.1.3 制动平衡 |
4.2 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2.1 制动扭矩液力计算 |
4.2.2 相似计算 |
4.3 液力缓速器工作流液对制动性能的影响 |
4.3.1 内循环流量特性分析 |
4.3.2 充液量对制动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力缓速器对整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 |
5.1 工作特性 |
5.2 液力缓速器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评价 |
5.2.1 对整车的制动性能影响分析 |
5.2.2 实例与分析 |
5.3 液力缓速器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评价 |
5.3.1 加装液力缓速器后的I曲线 |
5.3.2 加装液力缓速器后的β曲线 |
5.3.3 实例分析 |
5.3.4 加装液力缓速器后汽车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液力缓速器性能试验方案设计 |
6.1 台架性能试验方案 |
6.1.1 台架试验的可行性分析 |
6.1.2 惯性飞轮设计 |
6.1.3 试验目的 |
6.1.4 试验台工作原理 |
6.1.5 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
6.2 整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方案 |
6.2.1 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
6.2.2 试验目的 |
6.2.3 试验依据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CAN总线的车身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现场总线的定义及特点 |
1.3 CAN总线技术概述及发展现状 |
1.3.1 CAN总线技术概述 |
1.3.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简介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车载CAN网络通讯方案设计 |
2.1 CAN总线的技术特点 |
2.2 车载CAN网络系统的总体方案规划 |
2.3 监测节点的设计 |
2.3.1 CAN控制器及收发器的基本功能 |
2.3.2 具体器件的选择 |
2.3.3 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
2.3.4 抗干扰措施分析及总线故障的判定 |
2.4 高低速CAN网关的设计 |
2.5 CAN适配卡的设计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CAN应用层协议的设计 |
3.1 数据传输格式的制定 |
3.2 标识符ID的分配 |
3.2.1 数据采集节点 |
3.2.2 仪表显示节点 |
3.2.3 灯控节点 |
3.2.4 信息类别 |
3.3 数据域编码 |
3.3.1 设备类型编码 |
3.3.2 具体设备编码 |
3.3.3 状态编码 |
3.4 协议工作流程 |
3.5 CAN网络通信软件设计 |
3.5.1 CAN节点初始化程序设计 |
3.5.2 报文发送和接收程序设计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汽车故障诊断中的信息融合技术 |
4.1 汽车故障诊断中的信息分类及系统组成 |
4.2 故障诊断中的信息融合方法 |
4.2.1 BP网络简介 |
4.2.2 D-S证据理论简介 |
4.3 汽车变速箱故障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都是制动灯开关惹的祸(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ESP控制系统研究[D]. 李成.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2]汽车巡航控制方法的研究[D]. 沈亮.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3]东京车展上的汽车零部件新技术传统汽车篇[J]. 忻文. 汽车与配件, 2012(10)
- [4]装载机驱动桥湿式制动器的研究[D]. 刘林. 浙江大学, 2011(03)
- [5]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D]. 陈剑. 长安大学, 2011(01)
- [6]应用多元车载电源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分析[D]. 代宏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7]微型汽车自动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D]. 施青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8)
- [8]基于PLC的盘式制动器制动泵总成综合性能试验台的研制[D]. 肖慧霞.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 [9]汽车液力缓速器辅助制动性能研究[D]. 施凯男. 长安大学, 2009(12)
- [10]基于CAN总线的车身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D]. 陈舸.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