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速调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速调控,快慢光,电磁诱导透明,相干粒子数振荡
光速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廖屏[1](2012)在《光速调控机理与相关光子器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全光网络是未来高速光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克服通信网络中的电子瓶颈,而且具有高速、透明、灵活、容量大等优势。光缓存器和光开关是光分组交换网络的关键部件,决定了网络交换和路由的性能。光束调控技术不仅可以产生快慢光现象,还可以增强非线性效应,有望用于实现光缓存器、全光开关、光路由等光子器件。因此它在光通信网络、光计算、微波等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论文针对基于光速调控的光子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研究了在相干粒子数振荡和四波混频共同作用下的二能级系统中相位效应对群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位效应可以改变介质的吸收和色散特性,这是相干粒子数振荡和四波混频对极化率的贡献相互干涉的结果。此外,深入研究了相位效应对群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光场的相位,可以实现光速的动态调控以及快慢光的相互切换。耦合光强度和传输距离也会造成群速度的改变。这种相位相关的快慢光现象为实现动态可调的光缓存器和全光开关提供了新思路。2)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干粒子数振荡的全光开关的理论模型和实现方案。通过透射率的解析表达式,发现控制光的初始相位能够增强或者消除相干粒子数振荡效应,使得探测光透射过去或者被介质吸收掉,从而控制探测光的“通”或“断”。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且定量地分析了光开关的性能。此外,研究了非均匀展宽对光开关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均匀展宽不会抹掉开关效应,因而可以在低维半导体材料中实现快速、高效、低开关功率的全光开关。最后给出了可行的实验方案。3)提出了两种偏振选择性的电磁诱导光子晶体的理论模型。在第一个理论模型中利用外加磁场使得介质对左旋/右旋偏振光表现出较强的双折射现象。根据传输矩阵法和布洛赫定理,数值计算了布洛赫矢量、透射谱和反射谱。发现在电磁诱导透明和驻波型控制光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实现左旋/右旋偏振光相关的光子晶体。在第二个理论模型中原子被制备在由两个简并基态构成的迭加态上。利用原子相干性使得介质对两个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分量表现出不同的光学响应,从而形成了线偏振光相关的光子晶体。这些光子晶体的禁带结构都是动态可调的,可以用于实现对偏振光的选择性路由、分束、信号提取等功能。4)提出了基于相干粒子数囚禁的相位光栅的理论模型。原子的初态通过相干粒子数囚禁被制备在迭加态上。在原子相干性和量子干涉的作用下,可以获得无吸收高折射率以及暗态。在强度周期分布的控制光的作用下,介质的吸收被抑制而且折射率被周期调制,因而可以实现理想的相位光栅,衍射效率接近40%。此外,原子相干性还会引起增益效应。在增益区域可以形成混合型光栅,衍射效率可以显着地提高。这种由光场引起的衍射光栅结构简单、灵活可调且衍射效率高,在光通信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05-11)
王号,张春光,李晖[2](2011)在《利用光速调控技术提高干涉仪灵敏度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在光速调控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在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在不同的介质中实现光速调控,进一步深入开展光速调控基础研究的同时,该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从光速调控技术出发,理论上得到应用慢光以及超光速介质的光学干涉仪的灵敏度与介质群折射率的关系,该关系表明光学干涉仪的光谱灵敏度与介质群折射率的绝对值成正比,也就是说在负群速(介质中光的群速度小于零,绝对值小于真空光速)情况下,利用超光速介质的光学干涉仪可以获得很高的光学灵敏度。(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1年04期)
王号,张春光,李晖[3](2011)在《光速调控中的信息速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光速的调控是最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伴随光速调控技术的深入研究,在慢光以及超光速情况下信息速度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方面。利用非解析点的方法研究了在红宝石晶体中慢光情况下,以及C60中超光速情况下信息的传递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慢光情况下还是超光速情况下,在实验测量的精度范围内信息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真空中光速c。这说明观察到的超光速现象并不违反因果关系,虽然群速度超过真空中光速,但信息的传递速度不受群速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1年03期)
王号,张春光[4](2010)在《光速调控中的信息速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光速的调控是最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伴随光速调控技术的深入研究,在慢光以及超光速情况下信息速度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非解析点的方法研究了在红宝石晶体中慢光(vg<c,vg为光在介质中传播的群速度,c为真空中光速)情况下,以及C60中超光速(vg<0)情况下信息的传递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慢光情况下还是超光速情况下,在实验测量的精度范围内信息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真空中光速c,该结果说明我们观察到的超光速现象并不违反因果关系,因为虽然群速度超过真空中光速,但信息的传递速度不受群速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08-23)
王号,张春光[5](2010)在《利用光速调控技术提高干涉仪灵敏度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在光速调控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在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在不同的介质中实现光速调控,进一步深入开展光速调控基础研究的同时,该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从光速调控技术出发,理论上得到应用慢光以及超光速介质的光学干涉仪的灵敏度与介质的群折射率的关系,该关系表明光学干涉仪的光谱灵敏度与介质的群折射率的绝对值成正比,也就是说在负群速(介质中光的群速度小于零,绝对值小于真空光速)情况下,利用超光速介质的光学干涉仪可以获得很高的光学灵敏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08-23)
陈菲[6](2010)在《基于铷蒸汽中电磁诱导吸收技术的光速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以来,光速调控(v_g<c,或v_g>c ,v_g为光在介质中传播的群速度,c为真空中的光速)作为一种新的物理现象,以及其具有的潜在应用前景,在物理学、光学、材料学等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关于光速调控的研究作为一个很新的课题目前还有很多方面不完善,对于很多基本的物理机制和实践问题还有待解决。作者正是从目前该领域现状出发,研究了基于电磁诱导透明技术的理论,目的是进一步对光速调控的本质加以研究,并为可调光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的支持。首先,本文介绍,并回顾了最近几年慢光和超光速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包括电磁感应透明技术和电磁诱导吸收技术等实现光速调控的技术。第二,计算了与本文内容相关的铷蒸汽的物理参数,为后文的计算做了准备。第叁,丰富了电磁诱导吸收的理论,研究了铷蒸汽中电磁诱导吸收实现的理论模型和相关性质,并且就磁场,激光强度等各个参数对电磁诱导吸收介质性质的影响做了研究。第四,在铷蒸汽中理论模拟了电磁诱导吸收的效应,并运用这种物理模型对光速进行调控。并且结合前面章节的相关内容,尝试通过改变一些物理参量的方法控制电磁诱导吸收介质的相关性质,从而对光速调控的能力进行控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发展了基于电磁诱导吸收技术的光速调控理论。对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并为光速调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相应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7-24)
唐柏权,向吟啸,张文定,高峰,齐继伟[7](2010)在《普洱茶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与光速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Z扫描方法研究了普洱茶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发现普洱茶水溶液在连续光下具有很高的非线性折射率,与CS2相比高达6个数量级,尤其是在普洱茶水溶液中观察到了光速减慢到超光速的转换过程,实验结果显示了光波位相耦合色散效应导致光速变化机制的普适性.(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0年01期)
张国权,薄方,高峰,车蔚玥,董嵘[8](2007)在《常温下固体介质中的若干光速调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容提要光速调控技术的概述位相耦合和光速调控周期结构介质的色散效应与光速调控基于相干布居振荡效应的光速调控总结(本文来源于《介观光学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01-01)
张国权,薄方,董嵘,涂燕飞,许京军[9](2006)在《光波位相耦合色散效应与固态介质中室温下的光速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作者利用光波位相耦合的色散效应调控光速的新机制,并利用光折变位相耦合的色散效应在室温下在Bi12SO20晶体中实现极慢光速和超光速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Bi12SO20晶体中传播的、由位相耦合色散效应引起的慢光和快光由于光折变光强耦合效应而得到了相干放大.(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06年10期)
崔淬砺,吴金辉[10](2006)在《Tripod型原子系统中的黑态和光速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激光诱导量子相干效应可以使光脉冲在介质中的群速度大大减小或者反过来超过真空光速,从而实现对弱光脉冲动力学传播过程的有效控制。这一课题由于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一定应用前景,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研究一个Tripod模型原子系统,分析探讨如何借助相干耦合场和非相干泵浦场控制弱光脉冲的群速度,同时关注原子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特别是原子黑态 (Dark State)的形成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9-01)
光速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年在光速调控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在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在不同的介质中实现光速调控,进一步深入开展光速调控基础研究的同时,该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从光速调控技术出发,理论上得到应用慢光以及超光速介质的光学干涉仪的灵敏度与介质群折射率的关系,该关系表明光学干涉仪的光谱灵敏度与介质群折射率的绝对值成正比,也就是说在负群速(介质中光的群速度小于零,绝对值小于真空光速)情况下,利用超光速介质的光学干涉仪可以获得很高的光学灵敏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速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1].廖屏.光速调控机理与相关光子器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2].王号,张春光,李晖.利用光速调控技术提高干涉仪灵敏度的理论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
[3].王号,张春光,李晖.光速调控中的信息速度问题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
[4].王号,张春光.光速调控中的信息速度问题研究[C].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2010
[5].王号,张春光.利用光速调控技术提高干涉仪灵敏度的理论研究[C].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2010
[6].陈菲.基于铷蒸汽中电磁诱导吸收技术的光速调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7].唐柏权,向吟啸,张文定,高峰,齐继伟.普洱茶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与光速调控[J].科学通报.2010
[8].张国权,薄方,高峰,车蔚玥,董嵘.常温下固体介质中的若干光速调控技术研究[C].介观光学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7
[9].张国权,薄方,董嵘,涂燕飞,许京军.光波位相耦合色散效应与固态介质中室温下的光速调控[J].物理.2006
[10].崔淬砺,吴金辉.Tripod型原子系统中的黑态和光速调控[C].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