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关系本体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文外语教育,人文性,工具性,语言
关系本体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柯儒[1](2019)在《再论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语言与文化结构性复杂关系的本体论启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关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脱离实际且效益低下的争论再次将外语教育究竟该延承"人文性"还是向"工具性"倾斜的既有议题推向焦点。尽管人文派在目前学界占据主流,但其各类主张仍处于理念重申的循环中,因此为其建立适用且包容的理论体系是当下的迫切需要。本文首先明确了人文与工具并举的大趋势,并且强调从本体论思路出发,对"语言"和"文化"的概念关系进行再评判是确立新时期人文外语教育理论依据的关键起点。受Risager提出的语言与文化结构性复杂关系理论的启发,本文基于"语言是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认知建构"的研究视角,主张我国人文性外语教育应重点从社会语境、学习者认知建构和话语建构叁个层面出发,灵活动态地处理人文元素和工具元素在外语教育实践中的定位。(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一兵[2](2019)在《交互主体性:从关系本体论到关系认识论——《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松涉在《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中认为,社会存在的真实基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它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前提。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正是人与人共同建构起来的关系性"共在",如果这是一种新的交互性客观存在,那么,意识活动的本质则会是我与他人意识共同建构起来的交互性主体活动。由此,传统主—客二元认知结构被彻底超越。这也是广松涉四肢哲学构架的思考基础。(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宋聚磊[3](2019)在《再论语言、思维与实在之叁元关系——建构论和实在论之本体论观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being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千年老题。关于思维和实在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20世纪初,哲学研究经历语言转向,语言被认为是打开两者关系之谜的金钥匙,人们试图以语言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遗憾的是,对语言、思维与实在之叁元关系的探讨至今仍在继续,其争论的实质是本体论问题。先从本体论、怀疑论和认识论的关系着手,然后阐释建构论和实在论的本体论观,发现问题之症结,找出彼此之联系,将叁元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最终提出"叁元关系图"。(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一兵[4](2019)在《关系本体论与所与-所识二肢认知——广松涉《存在与意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存在论和认识论上,现代思想史有一个从实体主义物象论向关系主义事的世界观的根本性转换。康德、马赫、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是将人们日常经验中的物象错误归基到以关系为第一性的事的世界观,当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特别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进展也进一步确证了这种关系存在论。由此,传统认识论中的"主体与客体"二元构架,就被"显相的所与和意义的所识""能知的何人与能识的某人"之四肢构造的认知模式所取代。这种新的认识论观念恰恰离我们东方式的整合体知论更近一些。(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07期)
王今朝,余红阳[5](2019)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的本体论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抽象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两个二元对立的概念,并提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经典命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两大对立范式,即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考茨基、邓子恢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均有深刻的见解,都认为为了发展生产力,需要首先确定生产关系,因此可以定义为"生产关系优先论",只是他们所主张确立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而西方的一些学者也针对这一命题展开了许多探讨。综合而言,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在一般意义上是正确的,但从政策和策略的角度看,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命题也有可能是客观成立的。因此,究竟怎样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命题及其第一位的地位,究竟怎样理解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及其第二位的地位,依然是需要探讨的学术问题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命题,如何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命题与生产关系作用于生产力的命题的关系,就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根本理论问题,也是当下中国深化改革的核心政策问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命题与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命题的关系可以被定义为哪个命题具有优先性。因此,本文首先运用两种方法清晰的定义生产力,一种是从生产力的条件、原因和可能性的角度来定义;另一种是从表现生产力的结果(产品数量、产品质量、产品价值、产品价格)来定义。然后借助西方经济学生产函数的概念形式将这两个定义统一于一个改造后的生产函数中进行分析,确定生产力的本体。其次通过对斯大林、马克思有关生产关系论述进行分析,并运用西方经济学成本函数对其进行解释,分析了生产关系的本体论。再次,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命题的机制;对另一命题"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并讨论了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两大机制,即储蓄-投资机制和总供给-总需求机制。最后,通过分析,发现两个决定作用是具有一致性的。然而,从具体的历史实践来看,针对是生产力具有优先性,还是生产关系具有优先性。特别是,究竟是让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先发展,再校正生产关系,还是先校正生产关系,再发展生产力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强调生产关系的优先性。就当前中国实际而言,起作用的已经主要不是生产力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性,而是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现实性。生产关系的优先性,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善生产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第十叁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6-28)
马俊,Hou,Jian[6](2019)在《马丁·布伯关系本体论视域下的孔子仁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关系哲学与孔子仁学有着诸多内在的相通之处。从关系哲学出发重新解读孔子仁学,可揭示出长期以来为本体思维所遮蔽的此在的"关系结构"。孔子仁论涵摄了叁重维度,即"自我—自我""自我—他人"以及"自我—天地"。这叁重维度有机融合、不可偏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系统,标定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基点。孔子的仁论大致贞定了儒家义理的主要言说框架,两千年儒家哲学正是沿着这叁重维度所展开的。朱熹是第一个对仁学进行总结的学者,古典仁学在他那里达到了一个高峰。陈来先生的"仁学本体论"则代表了现代学者对于仁学的新的推进。(本文来源于《孔学堂》期刊2019年02期)
苏云婷,赵薇[7](2019)在《国际关系的本体论之辩:女性主义的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体论是国际关系知识产生的根源,是对国际关系本质的回答。基于对国际关系本质的不同认知,国际关系学界开始了"第四次论战",理念主义对物质主义发起了本体论挑战。作为理念主义本体论的认同者,女性主义并不止步于在国际关系中引入观念和关系因素,而是致力于以社会性别为核心本体,改变国际关系的男性认同特征,进而发展出建基于社会性别的截然不同于主流学派的国际关系知识。(本文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前沿》期刊2019年03期)
孙磊[8](2019)在《党内法规本体论研究的法理范式——论党内法规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与调整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内法规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而其逻辑起点和首要问题即是建立党内法规本体论研究的法理范式。党内法规由"党规概念""党规规则""党规原则"叁要素构成。党内法规确认和调整党内关系的结果便是"党规关系"。(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季玲[9](2019)在《论“关系转向”的本体论自觉》一文中研究指出"关系转向"是近年在东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共同兴起的学术现象。但是东西方学术界并未就关系主义研究开展有效对话,研究者更加关注东西方"关系转向"的不同渊源和差异性,从而对全球性"关系转向"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学理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全球化、科技革命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实的世界政治日益呈现出高度互系和流动的特征,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原子式的实体主义本体论越来越脱离世界政治的现实,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推动东西方学者共同转向"关系本体"。超越东西方文化壁垒、推动全球性关系主义研究是关系思维的内在要求。坚持关系本体,反对实体主义世界观和研究路径是东西方"关系转向"的共同基准线,也是超越东西方分野、推动全球关系主义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坚持和贯彻关系主义的本体论自觉就是要求在研究设计中避免"物化"和"二元对立"的实体主义认识论倾向,坚持关系世界的永恒变化性以及关系世界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之间内在的联系性。(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2019年01期)
刘莹[10](2018)在《阳明心学与佛教禅宗的本体论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明心学与佛教本体论的理论建构与思维方式相同,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道德与非道德的向度。阳明心学以良知打通天理与人心,良知体用一如,在体而用,在用而体;佛教以觉性来贯通此岸与彼岸、人性与佛性。在本体论上的不同导致阳明心学在工夫上更为强调在"事上磨炼"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感,这成为阳明回归儒学正统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8年07期)
关系本体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松涉在《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中认为,社会存在的真实基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它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前提。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正是人与人共同建构起来的关系性"共在",如果这是一种新的交互性客观存在,那么,意识活动的本质则会是我与他人意识共同建构起来的交互性主体活动。由此,传统主—客二元认知结构被彻底超越。这也是广松涉四肢哲学构架的思考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系本体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柯儒.再论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语言与文化结构性复杂关系的本体论启发[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2].张一兵.交互主体性:从关系本体论到关系认识论——《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解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宋聚磊.再论语言、思维与实在之叁元关系——建构论和实在论之本体论观融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张一兵.关系本体论与所与-所识二肢认知——广松涉《存在与意义》解读[J].学术月刊.2019
[5].王今朝,余红阳.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的本体论再认识[C].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第十叁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2019
[6].马俊,Hou,Jian.马丁·布伯关系本体论视域下的孔子仁学[J].孔学堂.2019
[7].苏云婷,赵薇.国际关系的本体论之辩:女性主义的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9
[8].孙磊.党内法规本体论研究的法理范式——论党内法规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与调整关系[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
[9].季玲.论“关系转向”的本体论自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
[10].刘莹.阳明心学与佛教禅宗的本体论关系探析[J].西部学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