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结构理论论文-赵欣

行动结构理论论文-赵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行动结构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区动员,动员机制,情感动员,参与动员

行动结构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欣[1](2019)在《社区动员何以可能——结构—行动视角下社区动员理论谱系和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员可以催化宏观结构和共同行动的相互转化。以对动员研究的理论谱系考察为基础,在"结构—行动"视角下对社区动员的发生、发展和作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社区动员经"情感动员"与"参与动员"两个过程循环生产出来,并受到四个层面因素的交互影响:宏观结构(制度)环境的机会与条件;中观层面社区组织、动员网络与资源配置情况;微观层面话语构建与框架联合的能力;社区心理层面的社区感生成情况。(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夏昊[2](2018)在《奠定法治的社会结构条件在中国的初步形成——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奠定现代法治的社会结构基础是生活世界的理性化或结构分化、系统分化和法律与法学的分化。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逐步地个体化和自主,策略行动大规模地与交往行动分离,人们的生活世界逐步走向理性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作为一个系统被独立出来,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市场化,其他亚社会系统也不断地分化出来。与此相适应地,中国法律开始与中国传统道德相分离,法律部门被划分得更加清晰,法学也在不断地朝着独立科学的方向而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赵艳莉,常凯[3](2018)在《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的福建省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通过对返乡创业大学生个案的深度访谈,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结构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返乡创业不是简单的大学生个体的行为选择过程,而是体现大学生这一行为主体与社会结构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结构性因素,呈现出动态建构的过程。从政府、社会和大学生主体叁个层面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再结构化进行分析:政府层面应积极落实优惠政策,搭建帮扶平台;社会层面应做好舆论引导,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大学生主体应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通过返乡创业行为改变农村面貌。(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韩芳[4](2018)在《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研究——基于两岸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峡两岸在社区志愿服务层面具有广泛共识。通过扎根理论对海峡两岸社区志愿服务的结构性对比分析显示,社区治理模式、社区资源配置、社会文化及价值观是影响社区志愿行动的叁大结构性要素。大陆的社区志愿行动在结构上面临着独立性制约、行动支持与保障不充分以及结构要素间整合不足的困境,造成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缓慢、自主参与不足的问题。台湾地区在社区志愿服务上的结构化优势能够为大陆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有益经验。(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孙凌宇,冷明,李金忠,刘昌鑫,欧阳春娟[5](2016)在《思维导图在《数据结构与算法》深奥理论可视化的教学行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概念抽象和理论深奥的特点,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深奥理论可视化的教学行动研究,开展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复习和师生互动等方面的行动研究。通过采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思维,运用头脑风暴式的思维导图来表示各章节知识之间的关系、提纲式的思维导图来表示各要点知识之间的关系、归纳整理式的思维导图来表示各难点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涉及的深奥理论的理解,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技巧。(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S2期)

吴予敏[6](2016)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二重性和社会行动者——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民众自主参与的社会行动所共同建构的,既不是单一的科层制管控架构,也不是纯粹顶层设计的政策产物,而是基于不断成长的社会文化需求的社会行动过程。公共文化服务行动主体和主题的多元化,是这一体系的结构化动因。当前,政府仍作为首要行动者,管控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策动广泛的社会参与;而社会行动者也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体制来获取行动资源。自主性和依附性形成动态的辩证关系。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互动情境中,社会行动者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获得了明显提升,不仅促进原有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还由此培育出具有共享性和创造性特质的城市文化。(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6年10期)

屈凯[7](2016)在《格雷马斯“行动元”理论视野下的《洛丽塔》叙事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主义者格雷马斯认为,所有非实用型的叙事话语都可以运用一种语言学模型描述出一个表现话语深层意义逻辑的结构,他采用类似于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叙事作品,并由此提出了"行动元"理论,本文就运用"行动元"理论对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进行结构主义的叙事结构分析。(本文来源于《赤子(下旬)》期刊2016年08期)

杨春[8](2016)在《张爱玲小说的深层结构——基于格雷马斯行动元及语义矩阵理论视角下《花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小说的深层结构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格雷马斯提出了叙事程序、行动元、语义矩阵等理论和概念,成为揭示张爱玲的作品的深层结构一个有效的工具。本文以张爱玲的小说短篇小说《花凋》作为分析的范本,分析《花凋》中四个叙事程序阶段,即产生欲望或愿望阶段、具备实现欲望的能力阶段、实现目标阶段以及得到奖赏阶段。《花凋》中行动元关系表现为:主体(郑川嫦)与客体(章云藩)关系,发送者(郑川嫦的母亲及姐姐)与接收者(郑川嫦)之间的关系,支持者(缺失)与反对者(郑川嫦的父亲母亲以及姐姐们、郑川嫦身体上的病、郑川嫦主观能动性的消失)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花凋》的施动关系结构图。《花凋》的深层结构则表现为生与死的对立,自由与禁锢的对立等。(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孟凡行,色音[9](2016)在《立体结构和行动实践——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一个极富学术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本土学术概念和理论。后来的学者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不少学者把"差序格局"理解为平面结构的,表述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理论,降低了这一表述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理论的格调,也大大缩小了其内涵。"差序格局"可能是一个由横向的"差"和纵向的"序"交叉构成的立体多维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大体包括"差序格局"的立体结构和人的行动实践两个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孙祎妮[10](2015)在《从集体性行动到连结性行动:新媒体时代社会运动动员结构的理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的应用与社会运动机制的关联,是当代传播与社会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尝试以新媒体场域为研究视角,并以近年来全球范围的大规模社会运动为出发点,探究新媒体场域的力量如何影响社会运动的动员结构。本研究讨论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在新媒体场域的实践逻辑,以此来描绘新媒体与社会运动动员结构如何相互影响,希冀能够藉此解释新媒体时代社会运动的动员结构,并对社会运动动员结构可能出现的转变——如何从集体性行动转向连结性行动,做出理论贡献。(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5年21期)

行动结构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奠定现代法治的社会结构基础是生活世界的理性化或结构分化、系统分化和法律与法学的分化。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逐步地个体化和自主,策略行动大规模地与交往行动分离,人们的生活世界逐步走向理性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作为一个系统被独立出来,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市场化,其他亚社会系统也不断地分化出来。与此相适应地,中国法律开始与中国传统道德相分离,法律部门被划分得更加清晰,法学也在不断地朝着独立科学的方向而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动结构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赵欣.社区动员何以可能——结构—行动视角下社区动员理论谱系和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王夏昊.奠定法治的社会结构条件在中国的初步形成——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

[3].赵艳莉,常凯.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的福建省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韩芳.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研究——基于两岸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比较[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8

[5].孙凌宇,冷明,李金忠,刘昌鑫,欧阳春娟.思维导图在《数据结构与算法》深奥理论可视化的教学行动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

[6].吴予敏.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二重性和社会行动者——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为视角[J].学术研究.2016

[7].屈凯.格雷马斯“行动元”理论视野下的《洛丽塔》叙事结构分析[J].赤子(下旬).2016

[8].杨春.张爱玲小说的深层结构——基于格雷马斯行动元及语义矩阵理论视角下《花凋》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孟凡行,色音.立体结构和行动实践——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新解[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10].孙祎妮.从集体性行动到连结性行动:新媒体时代社会运动动员结构的理论初探[J].新闻界.2015

标签:;  ;  ;  ;  

行动结构理论论文-赵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