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纺丝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介孔SiO_2纳米管,丝素蛋白,静电纺丝,药物释放
电纺丝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徐浩[1](2019)在《以电纺丝蛋白纤维为模板的pH响应性介孔S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药物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纳米药物传输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它主要是指将药物负载入纳米载体中,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或自身的降解来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该法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瞄准目标并持续释放,这种靶向治疗不仅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而且可以控制药物在身体正常组织处的释放,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因具有空腔及介孔结构、无生理毒性、比表面积、生物相容性好和表面易于修饰等特点,在纳米药物传输系统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这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Mesoporous Silica Nanotubes,MSNTs)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具有各向异性及较大长径比管的特性,引起了研究者特别的兴趣。一般制备MSNTs采用的模板有嵌段聚合物组装体、柱状聚合物刷等,但上述模板制备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无法实现MSNTs的大批量生产。为此,本文以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家蚕丝蛋白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这种高效制备微纳米纤维的先进技术,来制备丝素蛋白纤维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涂覆二氧化硅,通过煅烧去除模板后,获得了MSNTs。另外,鉴于刺激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靶向药物传输系统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在MSNTs表面修饰醛基,利用醛基和阿霉素氨基之间形成的对pH敏感的动态共价键,探讨了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的pH响应性释放情况。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氯化钙/甲酸体系溶解脱胶蚕丝,破坏原丝纤维的多级结构,获得了含丝素微纤维的再生丝素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维丝蛋白纳米纤维。SEM表征说明:当调节再生丝素/甲酸溶液的浓度处于21-25w/v%之间时,可以制备出直径分别在113±27~134±32 nm范围内的丝蛋白纤维。(2)以电纺丝纤维为硬模板,采用经典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二氧化硅/电纺丝蛋白纤维复合材料,煅烧去除掉硬模板后,获得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经FTIR、SEM及EDS表征,所制备的MSNTs中的SF模板基本去除干净。在改变涂覆液中CTAB的添加量后,对所制备的MSNTs的管壁厚度进行了SEM及TEM表征,发现当溶液中CTAB的添加量从1.25增加到3.75 mg/mL时,对应的硅管壁厚从30~39 nm增加到63~65 nm,说明通过调节CTAB的量可调节MSNTs的壁厚。经BET分析表明,所对应的MSNTs的比表面积从154 m~2/g下降到98 m~2/g,孔体积从0.49 cm~3/g下降到0.23 cm~3/g,介孔平均孔径从12.5 nm下降到9.9 nm。(3)在MSNTs的表面依次接枝上氨基和醛基,经FTIR表征证实获得了带醛基的纳米硅管(MSNTs-CHO),利用硅管上的醛基和阿霉素(DOX)上氨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获得了对pH敏感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释放系统(MSNTs-CHO-DOX)。通过测试不同pH值条件下MSNTs-CHO-DOX体系的药物释放行为,发现在pH值为7.4的PB缓冲溶液中,DOX的释放速率最为缓慢,100 h时为23%,而在pH值为6.5和5.4时的PB缓冲溶液中,碳氮双键会发生水解,DOX的释放在100 h可分别达到35%和75%左右,实现了MSNT-CHO-DOX载药体系的pH的响应性释放。总之,本研究通过在制备技术及原料上的改进,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低成本的新方法。同时,通过巧妙地利用药物自带氨基的特点,将硅管醛基化形成对pH敏感的动态共价键,实现了药物自身作为“门控开关”的pH响应性释放。(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姜芸捷[2](2019)在《电纺丝法制备功能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及其对U(Ⅵ)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核能的快速发展,从水相中回收/去除铀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为此,寻求吸附性能好、再生能力强以及制备成本低的新型功能化吸附剂就成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本文自主搭建了一台静电纺丝装置,并成功地以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直径在200~300 nm之间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PAN);以PAN作为基础材料合成了偕胺肟聚丙烯腈纳米纤维(AO-PAN),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处理;改进合成方法,用静电纺丝法直接制备出了偕胺肟聚丙烯腈纳米纤维(PAO),并用酸法和碱法两种不同的水解方式合成了酸解双功能团聚丙烯腈纳米纤维(A-PAO)以及碱解双功能团聚丙烯腈纳米纤维(B-PAO)。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以获取材料的形貌与结构等信息。采用静态批式法详细研究了AO-PAN、PAO、A-PAO以及B-PAO纳米纤维材料对U(Ⅵ)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固液比、离子强度、接触时间、pH、U(Ⅵ)初始浓度、温度、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以及U(Ⅵ)在这些材料上的解吸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与离子强度的增大,这些材料对U(Ⅵ)吸附能力的变化各不相同,这与U(Ⅵ)在溶液体系中存在形态的变化、材料表面官能团的质子化与去质子化行为以及材料和U(Ⅵ)之间的络合方式有关;相同实验条件下,B-PAO对U(Ⅵ)吸附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最短,且A-PAO和B-PAO对U(Ⅵ)吸附能力始终优于AO-PAN和PAO,这表明羧基的引入对提高材料对U(Ⅵ)的的吸附性能有利;AO-PAN、PAO、A-PAO以及B-PAO对U(Ⅵ)吸附均是自发吸热的过程,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表明其对U(Ⅵ)的吸附均是单层表面化学吸附;B-PAO对U(Ⅵ)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33 mmol/g,约为PAO的8倍,以及A-PAO的1.5倍;PAO、A-PAO以及B-PAO对U(Ⅵ)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且其用2 mol/L的Na2C03溶液处理后可重复利用3次以上,表明其是经济实用的U(Ⅵ)的吸附剂。(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李井泉[3](2018)在《3D网络结构纳米纤维膜电极材料电纺丝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极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使用的电极基本都采用涂覆工艺制备而成,工艺流程长,电极机械性能较差,在弯折过程中活性物质容易脱落,使用寿命有限,尤其在大倍率充放电情况下,电极活性物质因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而容易与金属集流体脱离,影响循环寿命。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叁维(3D)网络结构自支撑电极能够在免除金属集流体的情况下,提供电子传输通道和离子传输通道,解决活性物质本征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较差的问题,且能够实现碳载体与活性材料的原位复合,避免出现脱落等现象,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磷酸钒锂和二氧化钛的比容量较高,结构稳定,是目前研究较广且很有应用前景的电极材料,但是他们的本征导电性都很差,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应用。本文结合3D网络结构电极的优点,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3D网络结构磷酸钒锂和二氧化钛电极,提高他们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3D网络结构Li_3V_2(PO_4)_3/C电极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以聚丙烯晴(PAN)和聚乙烯吡络烷酮(PVP)两种高分子作为纺丝聚合物,并探索热处理工艺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采用热压工艺可以很好地保持纤维膜的3D长程网络结构,聚丙烯腈(PAN)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联合使用促进了Li_3V_2(PO_4)_3晶粒在导电碳纤维的表面生长。热处理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20h,得到的磷酸钒锂纤维电极,结晶度最好,石墨化程度高,比表面积高达186.4 m~2/g,在3-4.8V的测试电压范围内,5C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46.2mAh/g,循环850圈,衰减到143.4 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8%,其库伦效率一直维持在100%,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还归因于叁维长程碳纤维导电网络,Li_3V_2(PO_4)_3晶粒在碳纤维表面均匀分布和无粘合剂自支撑结构。(2)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3D网络结构TiO_2/C电极材料。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制备出的氧缺陷二氧化钛(TiO_(2-x))纳米纤维电极具有氧缺陷,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无粘结剂和自支撑结构等特点,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高比容量。高可逆容量由多孔碳,TiO_2的全锂化和界面锂储存共同产生。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可逆放电容量可以达到464mAh/g。即使在500mA/g时,放电容量仍然保持在312mAh/g。与纯碳纤维和纯TiO_2粉末相比,TiO_(2-x)/C纤维膜电极在300mA/g的电流密度下,7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209mAh/g,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库仑效率始终保持在~100%。(3)制备基于Li_3V_2(PO_4)_3和TiO_(2-x)纳米纤维电极的凝胶电池。初步探索纤维电极和自制备凝胶电解质直接接触可充放电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自制备凝胶电解质与纤维电极组装的电池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TiO_(2-x)凝胶电池,在30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150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180.1mAh/g,并且除第一个测试周期外,整个循环期间库伦效率始终保持在~100%。(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6-08)
庄瑞源[4](2018)在《电纺丝制备复合微纳纤维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便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通信设备等。然而,锂离子电池由于理论比容量低,已不能满足当今大型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的要求。因此,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成为未来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锂硫(Li-S)电池由于具有高理论比容量(1675mAh g~(-1)),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低成本,无毒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高比能储能器件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之一。但是Li-S电池在实现商业化之前还面临一些挑战:(1)正极活性物质S以及放电产物Li_2S_2和Li_2S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差,制约着锂硫电池的倍率性能;(2)聚硫化物(Li_2S_x,4≤x≤8)在正负极之间的穿梭及溶解于有机液体电解质中,会造成活性物质S的使用率低、电池容量衰减过快;(3)电池充放电时电极体积产生膨胀现象导致其结构发生破坏,从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因此,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如下工作:基于电纺丝技术合成二氧化钼-碳复合纳米纤维(MoO_2-CNFs),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MoO_2-CNFs的直径和形貌的影响。该方法使用高聚物聚丙烯腈(PAN)和磷钼酸(PMA:H_3PO_4·12MoO_3)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作为纺丝溶液,制备的PAN/PMA纤维前驱体通过煅烧后形成具有直径可调控的MoO_2-CNFs。此外,使用所合成的MoO_2-CNFs作为添加剂,制备S/MoO_2-CNFs正极材料并应用于锂硫电池中,探究了其对电池循环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与纯硫电极相比,复合电极可以提高电化学性能。基于电纺丝技术制备多级孔结构β-Mo_2C-CNFs,使之为活性物质硫的载体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同时该多级孔结构提供了锂/硫氧化还原反应良好的电化学反应界面。研究结果表明,β-Mo_2C-CNFs可有效降低硫热熔工艺过程中的团聚。与纯硫电极相比,采用S/β-Mo_2C-CNFs作为正极材料能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反应界面,促进电子传递。此外,S/β-Mo_2C-CNFs复合材料可有效提高电极的锂离子扩散速率,降低界面电阻,提高电池性能。由于聚硫化物会溶解于电解质发生“穿梭效应”,在正极和负极表面生成不溶性和绝缘的Li_2S_2/Li_2S产物,导致电池较低的库伦效率和缩短循环寿命。为了抑制聚硫化物的溶解,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备MoO_2-CNFs膜材料,并作为功能化插层应用于正极和隔膜之间。该功能化插层可有效抑制聚硫锂的“穿梭效应”,提高了硫的利用率以及改善了电池循环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碳/硫复合正极(硫负载量:2.5 mg cm~(-2)),采用传统隔膜或碳纤维膜,MoO_2-CNFs膜作为功能化插层可有效提高电池电化学性能。在0.42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具有6.93 mAh cm~(-2)(1366 mAh g~(-1))高的面积容量,在150次循环后电池的容量维持在5.11 mAh cm~(-2)(1006mAh g~(-1))。即使在最高电流密度(8.4 mA cm~(-2))下,电池仍然可以达到865 mAh g~(-1)的可逆容量。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可归因于MoO_2-CNFs的3D网状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助于离子转移和电子传导。(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6-01)
周兴海,康卫民,徐威,李磊,程博闻[5](2018)在《气电纺丝法制备硅铝增强氧化铈纳微纤维》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铈(PVP/Ce(NO_3)_3)纺丝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硅铝溶胶,结合气电纺丝法和高温煅烧工艺成功制备出硅铝增强氧化铈(CeO_2)纳微纤维。采用SEM、XPS、XRD等手段研究了添加比例、电压、风压、煅烧温度等对纤维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硅铝溶胶的加入,有助于提高PVP/Ce(NO_3)_3纺丝液的粘度;当PVP/Ce(NO_3)_3纺丝液与硅铝溶胶比为6∶1(纺丝液粘度为2.85 Pa·s),纺丝电压为38 kV,风压0.08 MPa时,纺丝效果最佳,制得初生纤维连续、光滑,经高温煅烧后得到纤维材料蓬松、柔软,纤维直径约为1μm~2μm,长度可在10 mm以上;其晶型结构为CeO_2的立方晶系,Si/Al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eO_2晶粒的生长,有利于改善纤维的柔韧性。(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8年02期)
穆迪[6](2018)在《电喷法打印PZT薄膜及近场电纺丝法制备P(VDF-TrFE)纤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ZT薄膜因其优良的介电、铁电、热释电等性能,广泛的应用于微电子学、光电子学、集成光学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领域。然而现有的PZT薄膜制备方法与MEMS器件制造工艺不能完全兼容,在集成PZT薄膜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约束。电喷打印技术相比于其他现有的材料沉积技术具有清洁、低成本、更容易获得等优点,可实现高分辨率制备图案化PZT薄膜。另一方面,在微纳米纤维结构的制造技术中,与传统静电纺丝技术相比,近场电纺丝能对纤维沉积位置的准确控制,可实现大面积“直写”P(VDF-TrFE)纤维。纺丝纤维直径可从数十纳米到数十微米进行调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力学、电学性能,因此,在微纳米技术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了溶胶-凝胶(Sol-Gel)法在室温下成功配制了PZT52/48和P(VDF-TrFE)前躯体溶胶。通过自行搭建的电流体动力喷印(Electrohynamic Jet Printing,E-jet)实验平台,采用电喷打印技术,实现在Pt/Ti/SiO_2/Si基底上打印PZT薄膜。每层薄膜的厚度可以控制在10nm以下。并通过多层打印调控薄膜的厚度,最后通过650℃的高温热处理得到叁种厚度(220nm,340nm,420nm)的PZT薄膜样品。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经高温热处理后PZT薄膜,其表面均匀、致密,无明显的裂缝和气泡,且和Pt/Ti/SiO_2/Si基底结合良好。同时采用XRD测试方法对PZT薄膜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650℃高温热处理情况下的PZT薄膜完全转化为钙钛矿相,且沿(111)方向择优生长。另一方面,本文利用电流体动力喷印实验平台,采用近场电纺丝法制备了排列均匀的P(VDF-TrFE)纤维。研究了不同的电纺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TrFE)溶液的浓度对纤维的形成起到决定性因素,当P(VDF-TrFE)溶液的浓度低于12wt%时,由于射流下落过程中溶液中的溶剂挥发速度不够,导致衬底上得不到纤维结构射流;相同的条件下,工作电压越大,纤维直径越细;同时,收集器的移动速度越快纤维的直径越细。最终通过控制电纺参数实现了对P(VDF-TrFE)纤维直径在0.5μm-12μm范围内的调控。此外,该方法可同时完成P(VDF-TrFE)纤维的原位极化。最后,本文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制备了宽8mm,间距10μm的P(VDF-TrFE)纤维阵列,分别提出了悬臂梁振动和往复拉伸两种方案,测试制备的P(VDF-TrFE)纤维的压电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陈宇,魏学成,刘宏伟[7](2017)在《电纺丝方法制备GaN:Eu~(2+)纳米纤维与发光特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结合静电纺丝和氨化技术方法合成了Eu~(2+)掺杂的GaN(GaN:Eu~(2+))纳米纤维.SEM和TEM图像显示纳米纤维由尺寸均匀分布的GaN纳米颗粒组成.XRD测试结果表明,GaN:Eu~(2+)样品主要为六方相GaN(hGaN),其平均粒径为7.3 nm.进一步的拉曼测试结果显示出现了两个额外的GaN拉曼位移,波数分别位于252和422 cm~(-1).室温光致发光谱表明GaN基质中的Eu~(2+)在407 nm处产生了强烈的特征蓝色发光峰(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沈炎冰,朱嗣文,吴飞,金拓[8](2017)在《用于微针贴剂快速体外评价的电纺丝纤维真皮层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针透皮贴剂已成为最有可能实现生物药高效、精准的非注射给药的在研制剂。微针贴剂高效透皮给药的机制在于长度小于1 mm的微针点阵可穿透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表皮,将药物释放于真皮。这一机制下,表皮不再是药物透皮吸收的律速步骤,药物在真皮层的扩散成为影响系统给药的关键环节。目前所有透皮释药的体外评价模型均以透过表皮为动力学障碍,不适合用来评价微针透皮贴剂。本研究旨在开发能够反映微针贴剂透皮给药时,药物在真皮层中的扩散动力学特征的体外快速评价模型。根据真皮层体液的动态特点设计了聚乙烯醇电纺纤维膜的真皮层模型,并进一步优化膜的厚度及微晶交联度,在体外试验中模拟出了赖脯胰岛素相转化微针透皮贴剂在模型猪上的血药浓度曲线。结果显示:厚0.5 mm并经1次冷冻-解冻处理实现微晶交联的聚乙烯醇电纺纤维膜模拟效果最好,可用作快速评价微针贴剂的体外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向铮[9](2017)在《咪唑基聚合物电纺丝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膜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制备微米/纳米纤维薄膜的方法,被膜材料研究者广泛运用。本论文运用静电纺丝技术,以咪唑基聚合物材料为研究对象,制备出一系列静电纺丝功能纳米纤维薄膜,并应用于不同领域。主要内容如下:1.主要介绍了膜材料在当今世界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制备方法,引出制备纳米纤维薄膜的典型方法——静电纺丝技术,着重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优异性能及其应用方向。随后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材料——N-乙烯基咪唑,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最终,提出本论文制备新型薄膜材料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创新点。2.主要介绍了N-乙烯基咪唑共聚物的合成和氧化石墨烯(G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共聚物静电纺丝功能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对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电磁屏蔽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制备出含GO(RGO)的电纺丝纳米纤维薄膜,其电磁屏蔽效率随着RGO的含量增加而提高,在6.9~7.4 GHz、8.4~9.3 GHz和11.0~11.7 GHz频段高达25 dB左右。3.主要介绍了偶氮苯咪唑/聚合物系列静电纺丝功能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对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并用流变仪对电纺丝前驱体溶液粘度和模量进行表征。最后,以材料表面润湿性和接触角变化为变量,设计了“反应性接触角变化法”用以裸眼检测离子,并通过我们制备的4种复合薄膜与相关表征,验证了这一方法对于过渡金属离子和生物无机分子的裸眼检测适用性。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功能薄膜,在掺杂RGO方面进行了电磁屏蔽领域的探索;加入光响应基团使得复合薄膜多样化,使其应用于离子裸眼识别领域,这一新方法,为薄膜材料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7-05-18)
赵昱颉[10](2017)在《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的电纺丝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纺丝法是目前制备得到连续碳纳米纤维的常用方法,碳纳米纤维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成膜性好等优点。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微孔。微孔结构缺陷是目前碳纳米纤维性能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因此现阶段常使用加入增韧剂的方法改善其力学性能。同时现如今,商用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活性炭由于其能量密度低、比电容低而无法满足未来的使用要求,因此研究具有丰富多级孔结构、高电化学活性、高导电性的碳纳米纤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现有的生物医用外敷材料抑菌性差、易粘连、吸附性能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创伤及感染,因此研究吸附性能好、透气性好,不易粘连、飞扬的新型生物医用外敷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石墨烯纳米带增韧碳纳米纤维,并用原位拉伸法研究了单根碳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石墨烯纳米带可以作为成核剂促进碳纤维中石墨化结构的形成,同时减小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改善碳纤维的机械性能。2wt%石墨烯纳米带增韧碳纳米纤维拉伸强度为3.52 GPa,弹性模量为70.04 GPa,其比表面积最小,孔容最小,石墨化程度最高。本论文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高电容性能的多孔掺氮碳纳米纤维网络无纺布。该多孔掺氮碳纳米纤维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多级孔结构、优良的导电性和较高的电化学活性。采用软模板和原位掺杂改善了碳纤维的孔径分布和电化学活性及导电性。当PVP:PAN=2:3(质量:质量)时,叁电极体系中6M KOH为电解液,在电流密度为1 A g~(-1)下,比电容为198 F g~(-1)。同样的材料在两电极体系中,循环5000次后,电容保持率高达104%。本论文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多孔状的石墨烯纳米片/碳纳米纤维复合膜材料。系统的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对卵清蛋白的静态吸附性能。该复合材料结构稳定、透气性好、不易飞扬和粘连、抑菌性好,吸附性能优异。当石墨烯纳米片添加了为2wt%时,石墨烯纳米片/碳纳米纤维的电化学性能最为优异,在叁电极体系下,6M KOH为电解液,1 A 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42 F g~(-1)。同时在15时,经过24h静态吸附作用,其对1mg mL-1的OVA溶液的吸附量为6.5 mg g~(-1)。(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电纺丝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核能的快速发展,从水相中回收/去除铀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为此,寻求吸附性能好、再生能力强以及制备成本低的新型功能化吸附剂就成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本文自主搭建了一台静电纺丝装置,并成功地以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直径在200~300 nm之间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PAN);以PAN作为基础材料合成了偕胺肟聚丙烯腈纳米纤维(AO-PAN),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处理;改进合成方法,用静电纺丝法直接制备出了偕胺肟聚丙烯腈纳米纤维(PAO),并用酸法和碱法两种不同的水解方式合成了酸解双功能团聚丙烯腈纳米纤维(A-PAO)以及碱解双功能团聚丙烯腈纳米纤维(B-PAO)。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以获取材料的形貌与结构等信息。采用静态批式法详细研究了AO-PAN、PAO、A-PAO以及B-PAO纳米纤维材料对U(Ⅵ)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固液比、离子强度、接触时间、pH、U(Ⅵ)初始浓度、温度、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以及U(Ⅵ)在这些材料上的解吸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与离子强度的增大,这些材料对U(Ⅵ)吸附能力的变化各不相同,这与U(Ⅵ)在溶液体系中存在形态的变化、材料表面官能团的质子化与去质子化行为以及材料和U(Ⅵ)之间的络合方式有关;相同实验条件下,B-PAO对U(Ⅵ)吸附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最短,且A-PAO和B-PAO对U(Ⅵ)吸附能力始终优于AO-PAN和PAO,这表明羧基的引入对提高材料对U(Ⅵ)的的吸附性能有利;AO-PAN、PAO、A-PAO以及B-PAO对U(Ⅵ)吸附均是自发吸热的过程,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表明其对U(Ⅵ)的吸附均是单层表面化学吸附;B-PAO对U(Ⅵ)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33 mmol/g,约为PAO的8倍,以及A-PAO的1.5倍;PAO、A-PAO以及B-PAO对U(Ⅵ)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且其用2 mol/L的Na2C03溶液处理后可重复利用3次以上,表明其是经济实用的U(Ⅵ)的吸附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纺丝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徐浩.以电纺丝蛋白纤维为模板的pH响应性介孔S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药物释放[D].太原理工大学.2019
[2].姜芸捷.电纺丝法制备功能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及其对U(Ⅵ)的吸附研究[D].兰州大学.2019
[3].李井泉.3D网络结构纳米纤维膜电极材料电纺丝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8
[4].庄瑞源.电纺丝制备复合微纳纤维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18
[5].周兴海,康卫民,徐威,李磊,程博闻.气电纺丝法制备硅铝增强氧化铈纳微纤维[J].稀土.2018
[6].穆迪.电喷法打印PZT薄膜及近场电纺丝法制备P(VDF-TrFE)纤维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7].陈宇,魏学成,刘宏伟.电纺丝方法制备GaN:Eu~(2+)纳米纤维与发光特性(英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
[8].沈炎冰,朱嗣文,吴飞,金拓.用于微针贴剂快速体外评价的电纺丝纤维真皮层模型[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
[9].向铮.咪唑基聚合物电纺丝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D].华侨大学.2017
[10].赵昱颉.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的电纺丝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7
标签:介孔SiO_2纳米管; 丝素蛋白; 静电纺丝; 药物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