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素论文-张海城,白薇

民权素论文-张海城,白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权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权素》,停刊原因,研究概述,蒋箸超

民权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城,白薇[1](2018)在《民初文学杂志《民权素》及其研究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权素》1914年创刊,1916年停刊,历时两年,共出17集,多刊载旧体文学创作的作品。袁进教授称其"最能代表民初文学风貌"。学界有关《民权素》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相对零散,通过整理可形成对该杂志较为系统的认知。在新发现的材料的基础上,文章补充了若干关于杂志主编蒋箸超的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吕勇兵[2](2018)在《《民权素·艺林》中的集句诗(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初大型文学杂志《民权素》中的集句诗(词)共38首,其中集句诗23首,集句词15首。这些诗词形式丰富多样,有集数人的诗文句成篇的,也有单集一人的诗文句成篇的,其艺术水平都很高超。在内容上则多集唐宋名家诗作,有集杜甫诗、集龚自珍诗、集苏轼诗、集庾信诗等较为突出的现象,反应了这些诗词遵从传统、关注现实社会的良好文学走向。对原刊中出现的诗词篇名的不一的问题,我们认为有排版的原因,有诗词本身篇名有异称的原因,也有记忆有误而造成。而对于诗词句中与原作用字不一的问题我们认为有版本问题,亦有异体字问题,还有只凭记忆或同音字而没有核对致误的问题,还存在作者根据自己的表意需求而故意做出的调整使然。(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红霞[3](2018)在《《民权素·艺林》中的诗歌用典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权素·艺林》是《民权素》的诗词栏目,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大量使用典故。其中的典故从典面构成来看主要采用直接截取式、选字组合式和变化概括式叁种。从类别看则多是历史典故、文学典故和文化典故。另外文中还存在一些在形式、意义、典源方面互相联系又有所不同的典故,需要谨慎使用和仔细辨识。(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鹏[4](2018)在《《民权素·艺林》词创作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鼓吹民主、自由的《民权报》遭停刊后,报人蒋箸超等郁愤难平,将《民权报》中尤为可观者,辑录为《民权素》。其《艺林》部分,正文所收词作共269首,从编撰体例、选词择调、题材选择、艺术表现等方面,仍然未脱文言文学范畴,只是偶尔透露出来呼吁自由、人权等现代观念创作意图,可以管窥此类作品是这一时期中国古典文体之一的词在文学新旧交替时期特征。(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覃兴华[5](2018)在《章太炎与《民权素》之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权素》是民国初年一份重要的综合文学杂志,章太炎作为清末民初着名的革命者和训诂学者,在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六年间在《民权素》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这些文章经搜集,共计二十一篇。按刊出栏目分为"名着"、"艺林"两类。"名着"类按照文章内容分为政治活动,学术研究,个人家事和应酬往来等四类。揭示了当时章氏的政治、学术活动状况,家庭状况和交游状况,是章氏的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6](2018)在《《民权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凤仙[7](2016)在《《民权素》视阈中的辛亥革命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权素》是民初大型文学杂志,其对辛亥革命的言说是一种重要的话语现象。《民权素》讲述辛亥革命的叙事意图主要有追忆与颂扬、失望与感伤、暴露与批判,其叙述背后蕴涵着革命、个体、人道主义等多种话语。《民权素》在言说辛亥革命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话语行为参与着民初社会思想文化的建构。(本文来源于《菏泽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宫岩[8](2010)在《民初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研究——以《民权素》杂志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初,民主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新闻报刊业受到严格控制,革命党人丧失了舆论话语权,借助文艺报刊进行革命动员成为这一时期革命党人舆论宣传的特点。本文以文艺杂志《民权素》为个案,从歌颂辛亥革命与呼唤新的民主革命、批判袁世凯专制统治两个方面,对革命党人寓政治于文艺的宣传方式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0年06期)

宫岩[9](2010)在《从《民权素》杂志看民初过渡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初年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比较大的变化。《民权素》是民初刊行的大型文学杂志。通过对杂志内容的考察可以看出民初婚恋观念的变化、文体形式的变化和戏剧的发展情况。(本文来源于《职业时空》期刊2010年03期)

宫岩[10](2008)在《《民权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权素》是1914年4月创办的一份文学杂志。刊登的作品体裁多样,内容广泛,包括了民初存在的各种文学形式。《民权素》上的小说价值尤其突出,许多小说被认为是鸳鸯蝴蝶派早期的代表作。它是社会过渡时期文学新旧交替的缩影,也体现了民初文学的发展水平。《民权素》虽定位于文学杂志,但其继承了《民权报》革命的政治倾向。《民权素》以更隐晦的方式,反抗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呼唤新革命高潮的到来。本文首先从袁世凯专制统治与政党政治相结合的政治环境,以及民初新闻报刊业的发展由繁荣到因受到袁世凯专制统治的摧残而走向低潮,论述了《民权素》创办的背景。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民权素》的创办经营过程。第叁部分重点分析了《民权素》反对袁世凯专制,歌颂革命、呼唤革命的政治倾向,以及寓政治于文艺的宣传特点。并探讨了杂志在辛亥革命史、近代旅游史研究方面的价值。第四部分集中论述《民权素》的文学影响,深入研究杂志上鸳鸯蝴蝶派小说,并对其文学价值作出评价。(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6-01)

民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初大型文学杂志《民权素》中的集句诗(词)共38首,其中集句诗23首,集句词15首。这些诗词形式丰富多样,有集数人的诗文句成篇的,也有单集一人的诗文句成篇的,其艺术水平都很高超。在内容上则多集唐宋名家诗作,有集杜甫诗、集龚自珍诗、集苏轼诗、集庾信诗等较为突出的现象,反应了这些诗词遵从传统、关注现实社会的良好文学走向。对原刊中出现的诗词篇名的不一的问题,我们认为有排版的原因,有诗词本身篇名有异称的原因,也有记忆有误而造成。而对于诗词句中与原作用字不一的问题我们认为有版本问题,亦有异体字问题,还有只凭记忆或同音字而没有核对致误的问题,还存在作者根据自己的表意需求而故意做出的调整使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权素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城,白薇.民初文学杂志《民权素》及其研究述略[J].吕梁学院学报.2018

[2].吕勇兵.《民权素·艺林》中的集句诗(词)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18

[3].刘红霞.《民权素·艺林》中的诗歌用典现象[J].吕梁学院学报.2018

[4].张鹏.《民权素·艺林》词创作探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8

[5].覃兴华.章太炎与《民权素》之渊源[J].吕梁学院学报.2018

[6]..《民权素》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18

[7].王凤仙.《民权素》视阈中的辛亥革命叙事[J].菏泽学院学报.2016

[8].宫岩.民初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研究——以《民权素》杂志为个案[J].大家.2010

[9].宫岩.从《民权素》杂志看民初过渡时期的社会变化[J].职业时空.2010

[10].宫岩.《民权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民权素论文-张海城,白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