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ab View RT在多任务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腾[1](2021)在《机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研发》文中研究指明在机场道面成型机的开发背景下,本文根据机场施工机械的实际智能化行驶需求,依据总线分布式的理念,设计了履带式智能机械的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对履带式工程机械进行行驶状态运动分析,得到了行驶过程中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学参数和左右电机转速间的关系,并且将通过性最好的原地差速转向作为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转向工况。在考虑滑移滑转情况下得到双边电机转速和横摆角速度的关系,进行Simulink仿真,得到应用于全自动作业模块反馈信号的简化关系式。提出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通讯系统结构,设计各模块硬件接口和通讯方式,并以此搭建传感器和人机交互层模块。针对通讯需求,设计了CAN总线协议模块,该模块在硬件设计上有多种可选择的输入接口且具备光耦隔离等特点。软件上使用μC/OS-II操作系统进行多线程编程,实现多个数据通讯端数据帧在多厂商软件协议和CAN自定义协议之间的转换。该系统减轻行驶控制器的工作负担,并且增强了系统的适配性。使用NI-Crio 9042作为行驶控制器,采用状态机的理念设计软件总体框架。软件模块设计中,使用NI-XNET函数库实现CAN总线的全双工通讯,依据CAN协议实现自检警报模块;在手动模式中采用Zigbee进行现场无线通讯,具备机械转场功能同时,设置控制参数可调,便于现场调试;依据横摆角速度简化公式解析出的更精确的反馈信号,通过FUZZY LOGIC和NI Vision工具搭建的基于图像直行纠偏的模糊PID控制,实现全自动行驶模块;通过两级阈值设定,实现基于雷达组的安全制动模块。试制出CAN总线协议模块,搭建试验平台。通过CAN分析软件,验证数据通讯系统的周期上报和交互功能。将履带式工程机械试验样机在模拟环境下测试,通过协议模块中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并验证了各个模块的功能。
张向向[2](2021)在《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文中提出大型设备的研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分布式机电系统的发展,但大型分布式机电设备为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多地域分布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管理、数据储存与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大型工业生产中的分布式机电设备存在分散性、监测节点多元化、设备管理复杂化等特点,在分布式网络化智能监控中,每个独立运行的机电设备即是一个边缘节点,位于边缘节点的设备数据信息是对分布式机电设备进行高效监测与管理的重点所在。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嵌入式边缘节点开发的融合虚拟仪器技术的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方案,开发了网络化的远程分布式机电设备监测及边缘节点管理平台,该系统可对处于不同地域的机电设备进行远程监测与设备信息的管理。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分布式机电系统的信号特点,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并采用嵌入式FPGA开发和数据传输技术完成边缘节点信号的可靠、高速采集及传输等功能。(2)为提高边缘节点数据分析的效率,利用一阶差分法有效剔除原始采样信号的奇异点,随之对信号进行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VMD),然后采用相关性分析判定各模态与原始信号的相关程度,从而准确获取真实运行信号与噪声源信号,实现机电系统边缘节点的信号预处理功能,以提高分布式机电系统边缘节点对本地数据的过滤、分析的效率及其准确性。(3)结合System Link技术实现信号的远程传输,完成在远程终端的信号监测,设计远程监测方案,在远程系统终端实现对边缘节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与高效管理,采用远程软件驱动等部署技术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统一管理与升级。为分布式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存储、挖掘、云端计算与应用奠定基础,为故障诊断等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4)为了验证所设计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实验室三台机电设备作为平台监测与管理对象,使用本文技术验证设计结果。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实现的监测平台能够可靠地采集到设备运行数据,经所开发的边缘节点预处理技术实现边缘节点信号的提取与重构,通过终端服务器能够良好地监测远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高效的分布式设备软硬件管理。该实验平台的设计具有可靠性及可扩展性,为分布式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存储、挖掘、云端计算与应用奠定基础,为故障诊断等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之后课题组平台设计的开发及健康监测、故障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冯金[3](2021)在《视觉跟踪中的数据不均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视觉目标跟踪任务长期以来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的基础任务之一。不仅能够配合其他视觉算法共同完成某些任务,而且可以作为许多高级视觉任务的基础。视觉目标跟踪是指在第一帧给定感兴趣的目标后,由跟踪模型按顺序自动估计候选视频中目标的位置。因此跟踪任务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有限数量的训练样本(仅来自视频第一帧)获得具有泛化能力的跟踪模型。大多数算法将目标跟踪问题建模为二分类问题,即将指定的目标定义为正类别、背景定义为负类别。为了提高跟踪模型的对目标与背景的判别能力,现有算法主要从增强特征表示和设计在线更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对于数据不均衡问题尚缺乏充分的分析研究。为了研究数据不均衡问题对视觉目标跟踪任务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本论文沿两条主线展开研究。其一是两种类型的数据不均衡问题,包括类别不均衡和难易不均衡。其二是目标跟踪算法的关键环节,包括模型结构设计、模型训练方法、目标函数和候选目标生成策略。具体地,本论文结合视觉跟踪任务的特点,从克服数据不均衡的角度对跟踪算法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以下几方面创新性的成果:(1)针对跟踪算法中存在的样本类别不均衡问题,提出基于渐进式学习的模型初始化算法。基于实验观察,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将负样本解耦为四种精细的类型,然后按照负样本由易到难的顺序,利用正负样本对模型进行多阶段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方法,使得模型在每个训练阶段稳定地获得区分正样本和某一特定类型的负样本的能力。由于采用了渐进式的学习方式,模型每一阶段的判别能力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提升而获得的,保证了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最终获得的判别能力。对模型提取特征的可视化观察证明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模型在跟踪基准数据集上获得了优秀的表现。(2)针对跟踪算法中存在的样本难易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加权的损失函数。利用样本在模型训练中产生的反向传播梯度,动态计算自身的损失加权系数,克服了跟踪任务中样本的难易属性难以从外部进行定义的问题,宏观上达到平衡简单样本群体和困难样本群体对模型优化的总的梯度贡献的效果,避免简单样本主导模型优化过程,从而提高跟踪模型在复杂场景下的跟踪性能。(3)提出一种新的视觉跟踪问题建模方式——基于多分类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不同于现有跟踪算法普遍依据样本与目标的重叠率定义正负两类样本的方式,本文根据目标与背景的上下文关系定义了多种类型的样本,并设计了相应的基于多分类模型的跟踪算法。这种对于跟踪任务的新的建模方式,既起到缓解样本类别不均衡的作用,还有效地将目标与背景上下文关系信息纳入到跟踪过程中。提高了模型的判别力和对目标范围估计的准确性。(4)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候选目标生成策略。利用多分类模型输出中包含的目标与背景的上下文关系信息,对候选目标生成阶段中目标的搜索方向提供指导。相比于现有跟踪算法中普遍采用的随机均匀采样的方法,自适应候选目标生成方法在目标检测阶段能够生成更多高质量的候选目标样本,从而提高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另外,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得到高质量的训练样本用于模型的在线更新过程。所提出的模型与目标跟踪领域代表性跟踪框架相比,在跟踪基准数据集上表现优异。
崔海滨[4](2021)在《CO/CO2/NO的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遥测方法研究及其在汽车尾气道边检测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O、CO2和NO是化石燃料的重要燃烧产物,同时也是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和燃油汽车等相关行业的重要监测对象。研究CO、CO2和NO的遥测技术对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和工业过程的实时控制等领域一直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了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CO、CO2和NO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搭建了相应的遥测系统和装置,为开发相应的便携式气体遥测设备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最后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机动车尾气道边排放检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理论基础,推导了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的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和波长调制光谱技术的测量原理。为了将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气体在线遥测,研究了相关的光谱在线拟合算法。针对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将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用于吸收光谱的在线拟合。这些光谱检测技术理论及其实现算法的研究为后续实验部分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了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并结合时分复用技术的CO、CO2同时在线检测技术。利用两个工作在2.0~2.3μm的半导体激光器分别探测2.3μm和2.0μm附近的R(10)、R(16e)吸收谱线以实现CO和CO2的同时测量。光机电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保证了多组分气体遥测装置的便携性和可靠性。对于上位机软件设计,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多任务并行执行,以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并最终实现多组分气体浓度的准确、快速在线测量。对于搭建的检测系统,在光程为1m的条件下,CO浓度检测下限可以达到2ppm,测量精度约为25ppm。CO2浓度检测下限可以达到6ppm,测量精度约为20ppm。接着,研究了基于中红外激光器的NO在线检测技术。选取5.2μm处的谱线带进行NO探测,分别设计了基于ICL和QCL的两套中红外气体检测系统并进行验证。对于ICL测量系统:选取输出波长在1926.29cm-1附近ICL用于NO检测。在0~2000ppm的浓度范围内,二次谐波峰值与气体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好,其相关系数大于0.99。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激光功率偏小(<1m W),降低了检测系统信噪比。为提高探测器接收到的激光功率,使用工作在1900.08cm-1的QCL作为光源,设计了一套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技术的便携式NO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灵活的软件设计使得该检测系统的时间分辨率达到了ms级。对于WMS技术中使用的锁相放大器:传统的模拟式锁相放大器建立在复杂的硬件电路基础上,成本高,体积大,不利于实现便携式测量,且一般无法同时输出一次谐波和二次谐波信号。为解决该难题,设计了一种软件锁相放大器,提出了采用软件锁相的归一化二次谐波技术结合Gabor滤波降噪的高灵敏气体测量方法,基于Lab VIEW开展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归一化后的二次谐波峰值与气体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好,其拟合系数R2达到了0.99987。对于检测系统的降噪研究:通过仿真发现,当原始信号SNR为0 d B时,通过Gabor滤波后的信号SNR达到了18 d B,且滤波后的2f信号峰值误差小于3%。通过实验发现,2f信号的归一化峰值与NO浓度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达到了0.9989。在光程为1m的条件下,该测量系统精度约为0.45 ppm。根据Allan方差分析可知,在最佳积分时间为3s时,检测下限可以达到42 ppb,NEA系数达到了2.8×10-10cm-1Hz-1/2。最后,根据搭建的遥测系统对道边机动车尾气进行遥测分析。在进行尾气遥测时,考虑到尾气扩散的影响,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光程积分浓度比值实现CO/CO2和NO/CO2的定量分析。选取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尾气遥测分析,结果发现:柴油车的尾气排放中CO/CO2比汽油车稍低,说明柴油车相对汽油车燃烧更充分。但对于NO的排放,柴油车的尾气排放中NO/CO2明显高于汽油车,约为3倍左右,这个指标可以直接用于遥测结果中区分机动车所使用的燃料类型。利用遥测技术监测汽车尾气排放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目前的实验采样数据有限,进一步采集足够多的车辆尾气排放样本数据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不同车辆的排放特征以用于高排放车辆的筛查。
王传东[5](2021)在《基于LabVIEW的EAST纵场电源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纵场电源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EAST)纵场磁体的励磁电源,使纵场磁体能够在等离子体中产生强纵向磁场。纵场电源的运行状态决定着EAST装置的性能与安全,在EAST装置运行期间,纵场电源必须可靠地给纵场磁体励磁和退磁,故障保护也必须可靠,而所有这些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和波形记录来完成。实现对纵场电源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电源的工作状态,也给故障诊断提供数据,同时由于数据采集的持续时间长,采集的数据较多,工作人员对实验数据的实时显示和分析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软件的EAST纵场电源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卡和霍尔传感器等,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数据处理及分析、数据储存、登录系统和波形回放等功能的设计。阐述了纵场电源采集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数据采集以及虚拟仪器技术。对纵场电源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包括电源的结构组成以及参数的介绍、纵场电源的组成电路和主电路运行的分析,以及磁体输出电压和电流信号的分析和仿真。为设计纵场电源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了设计采集系统前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信号的通道数、系统的功能和显示界面等。对数据采集卡和霍尔传感器的原理与选取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硬件连接方式。然后介绍了虚拟仪器的编程软件,并分析比较了LabVIEW软件的特点及其在采集系统中的开发优势,接着介绍了LabVIEW程序开发步骤,并分析了程序设计思想及注意点,最后对数据采集卡的DAQmx驱动程序进行了分析。论文利用LabVIEW软件完成了纵场电源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首先分析了软件设计的总体结构,然后选择了合适的设计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实现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远程访问。利用Lab SQL技术完成了LabVIEW的数据库访问,能够实现EAST纵场电源数据采集系统多通道信号的储存和波形回放。测试结果表明采集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多通道信号的采集、显示、处理和储存等功能。图[62]表[10]参[61]
曹铭[6](2020)在《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构建》文中认为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中最重要的管理系统之一,它关系到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成本和安全,因此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动力电池是一个时变非线性控制对象,其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中会受工况、环境等随机性因素影响,这使得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实时精准管理更具挑战性。本论文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1)首先搭建了动力电池及电池组测试平台,通过改进电池功率脉冲测试方法获取电池参数辨识数据。然后基于ADVISOR建立电池应用环境整车模型,获取动力电池面向应用车辆的多种工况测试数据,利用电池动态工况数据对电池模型进行验证。最后研究动力电池可用容量与放电倍率、温度、老化状况及自放电的关系,指导后期电池参数辨识更新,完成动力电池精确建模。(2)将不同的动力电池模型及模型参数辨识数据进行适应性匹配对比,对比不同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所适应的电池辨识数据,实现动力电池模型复杂度和辨识精度之间的权衡。通过分析电池模型精度的影响因素,对电池模型进行改进,考虑动力电池电流、温度、荷电状态对电池参数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参数估计工具的通用模型离线参数辨识方法。(3)对目前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两种高压采集方法进行了融合,解决了总电压采集数据的误差以及噪声的问题。为精简高压采集数据融合的计算复杂度,改进了融合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器。最后验证所提出的高压采集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为确定动力电池的SOC和SOP这两个关键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带遗忘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实时捕获电池的特性并更新模型参数;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多状态联合估计算法,并建立了包含电压、剩余电量和单体峰值电流的多约束条件、多采样间隔的持续峰值功率数学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基于纯电动汽车实际运行数据的仿真模型。(4)为了使电池组发挥最佳的性能和寿命,需要对电池进行热管理,将电池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结合课题组在相变材料方面的研究,对相变材料在电池包中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改进,开展基于3D打印蜂窝结构复合相变材料与液冷结合的电池热管理方案的仿真及验证。(5)为了实现基于可执行模型开展的需求确认,迭代的仿真设计,自动化的代码生成,以及持续的测试与验证。本文利用先进的模型设计流程,搭建BMS控制器及被测对象模型,实现BMS功能的模型在环测试,利用d SPACE验证BMS的充电通讯流程。最后搭建基于RT_LAB的BMS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完成对所开发BMS的全面测试与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高压采集算法、多参数约束的动态持续峰值功率估计算法和基于相变材料与液冷耦合的电池热管理方案,解决了参数采集、状态估计及电池温控等目前电池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的通用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和考虑电流的改进型电池模型,解决了动力电池模型复杂度与精度的权衡问题,为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刁俊超[7](2020)在《基于FAST与RT-LAB的双馈风电场精细化建模及实时仿真》文中提出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清洁能源特别是风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日益增大,由于风电出力具有间歇性与波动性,在并网的同时也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深入研究风电场的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需要建立较为精确的并网风电场仿真模型。本文阐述了面向风电场并网研究的完整精细化模型建模要求,提出了风电机组精细化模型各组成部分的建模方法,并将基于多平台的联合实时仿真技术引入到风电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研究了双馈风机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建立了包含风轮、传动链、发电机和变换器的风电机组动态数学模型;研究了风电机组在全风况情况下的转矩及变桨控制,提出了在恒功率运行区域内桨距角控制器预设增益表的求解方法;研究了风电场在接收调度指令情况下的有功指令控制策略。(2)基于FAST与RT-LAB设计并实现了风电机组精细化建模联合实时仿真平台,包括总体布局、实时性的保证以及通信接口方案。将风电机组的空气动力学模型、结构动力学模型、风速模型以及主控系统建立在FAST中,将电气部分以及变换器控制系统建立在RT-LAB中,以转子运动学方程作为耦合两者之间的接口。对单台风电机组进行仿真,在湍流风情况下,将联合实时仿真平台实验结果与离线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应风电机组的动态特性,同时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准确性。(3)针对风电场并网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机电-电磁混合仿真方法,在RT-LAB风电场电磁暂态模型的基础上,在PowerFactory仿真软件中建立了外部电网的机电暂态模型,较好地平衡了系统仿真规模、精度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了风电场SCADA监控系统,可以实时采集仿真过程中的电气数据,同时也可对风电场下达控制指令;对风电场进行有功指令调度和电网电压跌落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张羽圣[8](2020)在《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文中指出非线性绝缘介质是指其电导率和(或)介电常数随电场变化而变化的绝缘介质。非线性绝缘材料具有简化绝缘结构设计、减薄绝缘厚度功能,在高电压复杂绝缘结构设计和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高压直流电缆主绝缘和附件绝缘结构以及高压复合绝缘子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因此,非线性绝缘介质的相关研究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而受到非线性绝缘测试技术发展的限制,非线性绝缘介质的相关研究举步维艰,因此开展非线性绝缘电介质暂态介电特性测试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对于非线性绝缘电介质暂态介电特性测试而言,需要长时间、非周期、多种复杂高压激励电压信号,而市售任意信号发生器无法满足其需要,因此设计出满足非线性绝缘电介质暂态介电特性测试需求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依托于NI Compact RIO硬件平台与Lab VIEW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在硬件设计部分,确定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对硬件架构中的核心部件进行选型,并设计了合适的滤波器;在软件设计部分,对硬件平台中的上位机、RT和FPGA分别编程,实现上位机上的构建人机交互界面、波形显示功能;RT上与上位机和FPGA通信功能;FPGA上信号参数计算处理、D/A转换和信号输出功能。最后对信号发生器系统性能进行了信号种类、信号幅值、信号频率、系统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论文设计的电压信号源能够产生长时间、非周期、多种复杂激励波形组合的电压信号信号发生器,经线性高压放大器后续放大满足非线性绝缘暂态介电特性测试需求,为非线性绝缘电介质暂态介电特性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程傒[9](2020)在《基于连续扫描方式激光多普勒超远距离测振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构动力学特性测试和模态分析技术对结构安全性、设计优化和损伤探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桥梁、建筑、风力发电及其和电力塔架、火箭等大型结构进行动力学特性测试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实验,工程师需要在结构上固定加速度传感器等接触式传感器,而且同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屏蔽高保真数据线和多通道数采系统。因此,非接触式测试技术对此类大型结构或者是轻质结构有着巨大的优势,而激光多普勒测振(Laser Doppler Vibrometry,LDV)技术便是非接触式测振技术的主要代表技术之一。但目前商业上成熟应用的仅为扫描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Scanning Laser Doppler,SLDV),该技术主要通过对被测结构上的离散点进行逐点测试的方式获取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但对于整个被测结构的空间域信息采集不足,且测试点增加后测试时间和数据量会增大。为弥补这一缺点,上世纪八十年代技术人员开发出了连续扫描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Continuous Scanning Laser Doppler Vibrometry,CSLDV)。为适应实际工程测试环境,本文在现有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集成化的便携式超远距离激光多普勒连续扫描系统,包括硬件平台的搭建和软件的编写。研究了正弦激励下的两种基于工作变形的连续扫描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扫描方式,分别是恒速直线扫描和正弦速度直线扫描。基于不同扫描方式分别提出了解调法和多项式法,并在实验室中对悬臂梁进行实际测试,成功用多项式法得到了相关的模态参数。研究了随机激励情况下CSLDV系统对结构的工作模态分析。将CSLDV系统建立为线性时间周期模型,引入了谐波传递函数的概念。针对随机激励,提出了两种只输出模态分析方法:谐波功率谱法和Lifting法。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Lifting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户外实验奠定理论基础。
成鲁[10](2020)在《基于LabVIEW的电路板工装自动化测试平台》文中提出现代电子工业生产中为保证产品质量,希望管理人员能及时查询生产状况,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干预,从而提高品控水平。因此,需要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能对产品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地反馈到测试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手中。本文是针对中小型电子生产企业印制电路板自动检测需求,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并结合MySQL数据库,研发一款用于工装自动化测试的软件。该软件可实现电路板工装测试流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自动化报表生成,软件使用数据库保存用户信息以及测试数据。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以及虚拟仪器的历史和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开发过程的主要技术和平台,LabVIEW开发工具和MySQL数据库,以及如何通过开放数据库连接(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实现LabVIEW和MySQL数据库的通讯。第三章对需求分析并介绍总体设计方案。第四章介绍了软件中账号管理系统的实现以子模块的实现,该部分主要应用了LabVIEW和MySQL数据库保存账号信息,同时使用了SHA-1对账号密码进行加密。第五章介绍了测试模块的软件实现,包括通讯方式,测试流程,自动化报表生成以及数据保存等。最后通过模态窗口的方式实现了测试界面和登录界面等切面的切换。最后介绍了软件测试模拟环境以及测试结果。本设计是基于某特定电路板的工装自动化测试平台软件,实现了自动化的电路板测试、数据采集、数据整理以及表报自动生成功能。目前已经实现以下功能:1、账号管理,仅允许授权用户使用该程序,且在测试报告中自动添加测试人员信息;账号信息加密,有完备的账号管理程序。2、电板测试系统,LabVIEW将自动执行测试程序,并输出测试报告。3、LabVIEW可将测试结果保存到MySQL数据库。4、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在板卡质量不良率超过阈值时,可实现预警功能。由于条件与自身能力有限,测试平台设计的测试效果以及架构还一些不足,各方面的性能还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二、Lab View RT在多任务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b View RT在多任务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机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AN总线研究现状 |
1.2.2 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意义 |
2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行驶控制系统的开发背景 |
2.1.1 机场道面履带式工程机械结构 |
2.1.2 机场道面成型机动力系统 |
2.1.3 机场道面成型机作业工况 |
2.1.4 机场施工环境条件 |
2.2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需求分析 |
2.3 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方案设计 |
2.3.1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
2.3.2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方案设计 |
2.3.3 履带式工程机械数据通讯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仿真分析 |
3.1 履带式工程机械直线行驶运动学分析 |
3.2 履带式工程机械转向行驶分析 |
3.2.1 转向中心在履带内侧 |
3.2.2 转向中心在履带外侧 |
3.3 履带式工程机械大半径转向Simulink仿真分析 |
3.3.1 驱动电机系统模块 |
3.3.2 高低速分析模块 |
3.3.3 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学模块 |
3.3.4 履带式工程机械仿真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AN总线协议的数据通讯系统设计 |
4.1 数据通讯系统结构设计 |
4.2 数据通讯系统模块搭建 |
4.2.1 避障雷达模块 |
4.2.2 编码器模块 |
4.2.3 摄像头模块 |
4.2.4 横摆角速度模块 |
4.2.5 Zigbee通讯模块 |
4.2.6 警报模块 |
4.3 CAN总线协议模块硬件设计 |
4.3.1 CAN协议模块主控制器电路设计 |
4.3.2 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
4.3.3 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
4.3.4 电源部分电路设计 |
4.3.5 芯片外设电路设计 |
4.4 CAN总线协议模块软件设计 |
4.4.1 μC/OS-II操作系统 |
4.4.2 输入接口软件配置 |
4.4.3 输出接口软件配置 |
4.4.4 CAN总线协议模块软件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设计 |
5.1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选型 |
5.2 行驶控制器基于状态机软件总体设计 |
5.3 自检警报模块功能实现 |
5.3.1 CAN总线自检 |
5.3.2 数据通讯端自检 |
5.3.3 工业摄像头自检 |
5.3.4 故障信息处理 |
5.4 手动行驶模块功能实现 |
5.4.1 CAN数据帧接收 |
5.4.2 行驶控制器状态信息数据帧发送 |
5.4.3 电机控制数据帧发送 |
5.5 全自动作业模块履带同步功能实现 |
5.5.1 牛顿迭代法软件实现 |
5.5.2 模糊PID控制器软件实现 |
5.6 全自动作业模块直行纠偏功能实现 |
5.6.1 图像采集软件实现 |
5.6.2 采集图像处理软件实现 |
5.6.3 直线拟合软件实现 |
5.6.4 纠偏策略软件实现 |
5.7 安全制动模块功能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6 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功能验证与分析 |
6.1 试验平台的搭建 |
6.1.1 履带式工程机械试验样机搭建 |
6.1.2 通讯测试系统 |
6.2 数据通讯系统功能验证 |
6.2.1 数据通讯端周期上报功能验证 |
6.2.2 数据通讯端交互功能验证 |
6.3 行驶控制器模块功能验证 |
6.3.1 安全警报模块功能验证 |
6.3.2 手动行驶模块功能验证 |
6.3.3 全自动行驶模块功能验证 |
6.3.4 安全制动模块功能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分布式机电系统概述 |
1.3 分布式机电系统的远程监测与管理现状 |
1.3.1 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介绍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章节安排 |
2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技术及方法 |
2.1 分布式机电系统监测与管理结构 |
2.1.1 分布式机电系统监测功能需求 |
2.1.2 关键技术分析 |
2.2 虚拟仪器应用 |
2.2.1 Lab VIEW开发工具 |
2.2.2 Compact RIO控制器 |
2.2.3 System Link技术 |
2.3 总体框架设计及功能介绍 |
2.3.1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硬件架构 |
2.3.2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软件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 边缘节点在线监测功能开发 |
3.1 数据采集系统技术研究 |
3.1.1 基于c RIO的数据采集平台的实现 |
3.1.2 机电系统信号特点及采集设计 |
3.2 数据采集软件开发架构 |
3.3 系统配置模块 |
3.3.1 登录模块 |
3.3.2 硬件参数配置 |
3.3.3 采集参数设计 |
3.4 边缘节点采集系统功能实现 |
3.4.1 嵌入式FPGA开发 |
3.4.2 RT程序设计 |
3.4.3 传感器标定及数据转换 |
3.4.4 上位机程序设计 |
3.4.5 数据通信 |
3.4.6 数据存储与回放 |
3.5 本章小结 |
4 边缘节点数据预处理方法 |
4.1 基本理论 |
4.1.1 一阶差分法 |
4.1.2 变分模态分解 |
4.1.3 相关性分析 |
4.2 基于最优VMD的预处理方法 |
4.2.1 最优K值确定 |
4.2.2 预处理流程 |
4.2.3 预处理性能指标 |
4.3 预处理方法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 |
5.1 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搭建 |
5.1.1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监测平台的实现 |
5.1.2 远程系统通信 |
5.2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监测设计 |
5.2.1 Lab VIEW程序设计 |
5.2.2 网页化数据显示设计 |
5.3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管理设计 |
5.3.1 设备管理 |
5.3.2 软件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实验室机电设备的测试与验证 |
6.1 测试环境搭建 |
6.1.1 实验环境搭建 |
6.1.2 机电设备概况 |
6.2 数据采集与传输验证 |
6.3 边缘节点信号预处理 |
6.4 远程监测功能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视觉跟踪中的数据不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视觉单目标跟踪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挑战 |
1.2.3 常见数据集及其性能评价标准 |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目标跟踪和数据不平衡问题的相关关键技术 |
2.1 视觉单目标跟踪算法的典型框架 |
2.1.1 基于检测的跟踪算法 |
2.1.2 基于中心位置回归的跟踪算法 |
2.1.3 基于孪生网络结构的跟踪算法 |
2.2 视觉任务中数据不均衡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基于渐进式学习的跟踪模型初始化算法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2.1 视觉单目标跟踪 |
3.2.2 渐进式学习 |
3.3 基于渐进式学习的跟踪模型初始化 |
3.3.1 训练样本的采集 |
3.3.2 渐进式学习算法 |
3.3.3 跟踪过程 |
3.4 实验 |
3.4.1 实验设置 |
3.4.2 评价标准 |
3.4.3 有效性分析 |
3.4.4 总体表现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梯度加权损失的跟踪模型优化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2.1 视觉单目标跟踪 |
4.2.2 反向传播梯度在跟踪任务中的应用 |
4.3 基于梯度加权损失的跟踪模型优化 |
4.3.1 梯度分布和数据不均衡的关系 |
4.3.2 梯度加权损失函数 |
4.3.3 跟踪过程 |
4.4 实验 |
4.4.1 实验设置 |
4.4.2 评价标准 |
4.4.3 有效性分析 |
4.4.4 总体表现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基于多分类模型和自适应候选框生成的目标跟踪算法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2.1 视觉单目标跟踪 |
5.2.2 多分类模型在跟踪任务中的应用 |
5.3 提出的算法 |
5.3.1 基于多分类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 |
5.3.2 自适应候选目标生成策略 |
5.3.3 跟踪过程 |
5.4 实验 |
5.4.1 实验设置 |
5.4.2 评价标准 |
5.4.3 有效性分析 |
5.4.4 总体表现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CO/CO2/NO的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遥测方法研究及其在汽车尾气道边检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3 气体光学遥测技术 |
1.3.1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 |
1.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
1.3.3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
1.4 遥测技术在汽车尾气测量中的应用 |
1.5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测量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分子吸收光谱 |
2.3 红外吸收光谱 |
2.4 红外吸收光谱检测技术 |
2.4.1 气体浓度测量原理 |
2.4.2 直接吸收光谱技术 |
2.4.3 波长调制光谱技术 |
2.5 DAS和 WMS技术的比较 |
2.6 吸收光谱在线拟合方法 |
2.7 二阶导数光谱技术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O和 CO_2的同时在线测量 |
3.1 引言 |
3.2 吸收谱线的选取和激光器参数的设置 |
3.2.1 CO吸收谱线的选取 |
3.2.2 CO_2吸收谱线的选取 |
3.2.3 激光器工作参数的设置 |
3.3 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3.3.1 收发一体的光机结构设计 |
3.3.2 激光器控制系统的电子设计 |
3.3.3 检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
3.4 检测系统性能测试 |
3.4.1 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分析 |
3.4.2 测量结果的Allan方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中红外激光器的NO在线测量系统 |
4.1 引言 |
4.2 基于ICL的NO测量技术 |
4.2.1 吸收谱线的选取 |
4.2.2 基于ICL的光学系统设计 |
4.2.3 检测系统性能测试 |
4.3 基于QCL的NO测量技术 |
4.3.1 吸收谱线的选取 |
4.3.2 检测系统的装置组成 |
4.3.3 QCL激光器工作参数设置 |
4.3.4 检测系统的软件工作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软件锁相免标定的气体浓度检测 |
5.1 引言 |
5.2 测量原理 |
5.2.1 2f/1f免标定测量原理 |
5.2.2 锁相放大检测原理 |
5.2.3 软件仿真分析 |
5.3 系统噪声分析以及降噪研究 |
5.3.1 检测系统噪声分析 |
5.3.2 Gabor滤波降噪研究 |
5.4 NO测量系统性能检测分析 |
5.4.1 检测系统的测试 |
5.4.2 精度和检测下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O/CO_2/NO遥测技术在汽车尾气检测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遥测系统工作原理 |
6.3 遥测装置与布置 |
6.4 遥测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LabVIEW的EAST纵场电源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据采集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虚拟仪器技术 |
1.3.1 虚拟仪器概述 |
1.3.2 虚拟仪器特点 |
1.3.3 虚拟仪器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EAST纵场电源运行分析 |
2.1 EAST装置 |
2.1.1 EAST装置概述 |
2.1.2 EAST纵场磁体系统 |
2.1.3 EAST纵场电源 |
2.2 纵场电源运行分析 |
2.2.1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分析 |
2.2.2 双反星形整流电路分析 |
2.2.3 纵场电源主电路分析 |
2.3 测量信号分析 |
2.3.1 磁体电压 |
2.3.2 电源输出电流 |
2.4 均流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及设计平台 |
3.1 硬件平台 |
3.1.1 霍尔闭环传感器 |
3.1.2 信号调理 |
3.1.3 数据采集卡 |
3.1.4 信号连接方式 |
3.2 软件平台 |
3.2.1 LabVIEW软件 |
3.2.2 LabVIEW设计步骤及思想 |
3.2.3 DAQmx驱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abVIEW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
4.1 软件设计思路 |
4.1.1 程序总体设计 |
4.1.2 程序设计模式 |
4.2 数据采集 |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1 数据处理 |
4.3.2 谐波监测 |
4.3.3 信号分析 |
4.4 异常值记录 |
4.5 登录系统 |
4.6 远程访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abVIEW数据库功能设计及系统测试 |
5.1 数据库访问方式 |
5.2 LabSQL配置 |
5.3 数据储存及回放 |
5.3.1 数据储存 |
5.3.2 数据回放 |
5.4 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BMS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池建模研究现状 |
1.2.2 电池模型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
1.2.3 电池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
1.2.4 电池热管理研究现状 |
1.3 现阶段主要存在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框架结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力电池性能试验及特性分析 |
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2.2 动力电池关键指标解析 |
2.3 动力电池测试系统介绍 |
2.3.1 动力电池测试平台 |
2.3.2 动力电池参数 |
2.4 动力电池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1 容量测定实验 |
2.4.2 倍率特性测试 |
2.4.3 温度特性测试 |
2.4.4 开路电压曲线测试 |
2.4.5 改进型复合脉冲实验 |
2.4.6 动态工况测试数据获取 |
2.5 动力电池实际容量的影响因素 |
2.5.1 放电倍率 |
2.5.2 环境温度 |
2.5.3 电池老化 |
2.5.4 电池自放电 |
2.6 小结 |
第3章 动力电池建模及通用离线参数辨识方法 |
3.1 动力电池建模 |
3.1.1 Thevenin模型 |
3.1.2 PNGV模型 |
3.1.3 二阶RC模型 |
3.1.4 三阶RC模型 |
3.2 通用离线参数辨识方法 |
3.2.1 电池参数辨识和验证数据 |
3.2.2 通用参数辨识方法 |
3.2.3 辨识参数设置 |
3.3 模型参数验证与分析 |
3.3.1 各工况下的辨识与仿真 |
3.3.2 参数辨识结果对比 |
3.4 模型及辨识流程改进 |
3.4.1 误差分析 |
3.4.2 数据处理优化 |
3.4.3 模型优化及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动力电池数据采集及状态估计 |
4.1 基于数据融合的电动汽车高压采集方法 |
4.1.1 电压采样电路设计 |
4.1.2 采集精度分析 |
4.1.3 数据融合模型 |
4.1.4 仿真验证 |
4.2 基于FFLS的在线参数辨识与更新 |
4.3 基于AEKF的 SOC估算 |
4.4 基于数据驱动的SOC-SOP联合估计 |
4.4.1 基于电压约束 |
4.4.2 基于SOC约束 |
4.4.3 基于电池单体峰值电流约束 |
4.5 联合估算验证 |
4.5.1 SOC验证 |
4.5.2 SOP验证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相变温控的电池组热管理研究 |
5.1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与传热特性 |
5.1.1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 |
5.1.2 锂离子电池的传热机理 |
5.1.3 单体电池建模及验证 |
5.1.4 单体电池热模型验证 |
5.2 相变材料的改进与分析 |
5.2.1 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分析 |
5.2.2 增加3D打印蜂窝结构的相变材料 |
5.3 相变材料与液冷耦合温控的电池组散热研究 |
5.3.1 主被动耦合散热方案一 |
5.3.2 主被动耦合散热方案二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型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开发 |
6.1 基于模型设计的过程分析 |
6.2 基于Simulink的模型软件在环测试 |
6.2.1 BMS软件在环测试模型架构 |
6.2.2 BMS控制器模型架构 |
6.2.3 BMS控制对象模型架构 |
6.3 基于dSPACEMicro Auto Box的快速原型设计 |
6.3.1 dSPACE实时仿真平台的应用 |
6.3.2 充电机与BMS的通信协议实现 |
6.3.3 基于dSPACE/Simulink的充电通信模型搭建 |
6.3.4 基于dSPACE/Controldesk的通信测试 |
6.4 小结 |
第7章 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 |
7.1 BMS功能分析 |
7.1.1 系统结构分析 |
7.1.2 系统功能分析 |
7.1.3 系统接口梳理 |
7.2 BMS_HIL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7.2.1 RT-LAB介绍 |
7.2.2 BMS_HIL硬件平台构建 |
7.3 BMS_HIL软件模型设计 |
7.3.1 单体电池模型 |
7.3.2 电池组模型实现 |
7.3.3 负载模型 |
7.3.4 充电模型 |
7.3.5 次级子系统模型 |
7.4 BMS_HIL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7.4.1 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
7.4.2 BMS控制器SOC估算精度验证 |
7.4.3 BMS测量精度验证 |
7.4.4 BMS充电通讯流程验证 |
7.5 BMS电磁兼容性测试 |
7.6 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FAST与RT-LAB的双馈风电场精细化建模及实时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风电机组精细化建模研究现状 |
1.2.2 风电场建模研究现状 |
1.2.3 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双馈风机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 |
2.1 双馈风机的基本原理 |
2.1.1 双馈风机的结构特点 |
2.1.2 双馈风机的稳态等值电路 |
2.1.3 双馈风机的功率特性分析 |
2.2 双馈风机的数学模型 |
2.2.1 风轮的静态数学模型 |
2.2.2 传动链的数学模型 |
2.2.3 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4 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
2.3 风电机组的控制策略 |
2.3.1 转矩及变桨控制 |
2.3.2 有功指令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电机组精细化建模研究 |
3.1 基于FAST的气动机械部分建模 |
3.1.1 FAST简介 |
3.1.2 空气动力学模型 |
3.1.3 结构动力学模型 |
3.1.4 风速模型 |
3.1.5 输入输出文件 |
3.2 基于RT-LAB的电气部分建模 |
3.2.1 RT-LAB仿真平台简介 |
3.2.2 RT-LAB环境下的建模与仿真 |
3.3 联合实时仿真平台 |
3.3.1 总体布局 |
3.3.2 实时性的保证 |
3.3.3 通信接口方案 |
3.4 算例分析 |
3.4.1 模型搭建 |
3.4.2 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电场并网建模与仿真 |
4.1 总体设计 |
4.2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 |
4.2.1 基本原理 |
4.2.2 机电侧等值网络求取方法 |
4.2.3 电磁侧等值网络求取方法 |
4.2.4 仿真验证 |
4.3 风电场SCADA监控系统 |
4.4 算例分析 |
4.4.1 风电场有功指令调度 |
4.4.2 电网电压跌落时风电机组的动态响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工作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一. 参与项目 |
二. 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信号发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设计目标与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预期设计技术指标 |
2.2 整体方案设计思路 |
2.2.1 方案概述 |
2.2.2 信号发生器系统工作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硬件设计 |
3.1 信号发生器的硬件开发平台 |
3.2 信号发生器系统硬件架构 |
3.3 信号发生器系统硬件核心部件选型 |
3.3.1 RT选型 |
3.3.2 可重配置FPGA机箱选型 |
3.3.3 I/O模块选型 |
3.4 滤波器设计 |
3.4.1 滤波器选型分析 |
3.4.2 滤波器电路设计 |
3.4.3 滤波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软件设计 |
4.1 信号发生器的软件开发平台 |
4.2 程序总体框架构建 |
4.2.1 系统软件结构 |
4.2.2 上位机、RT、FPGA各部分的分工 |
4.3 上位机程序 |
4.3.1 下发信号参数 |
4.3.2 信号总段数判断 |
4.3.3 上位机与RT间数据通信 |
4.3.4 上位机前面板设计 |
4.4 RT程序 |
4.4.1 FPGA配置 |
4.4.2 系统状态与FPGA监控 |
4.5 FPGA程序 |
4.5.1 信号参数计算处理 |
4.5.2 数据输出 |
4.5.3 FPGA与 RT间数据通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系统性能测试 |
5.1 波形种类测试 |
5.2 波形幅值测试 |
5.3 波形频率测试 |
5.4 系统稳定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连续扫描方式激光多普勒超远距离测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文章安排 |
第2章 正弦激励下连续扫描激光多普勒测振方法 |
2.1 激光多普勒测振的原理 |
2.1.1 多普勒效应 |
2.1.2 步进扫描激光多普勒测振原理 |
2.1.3 连续扫描激光多普勒测振原理 |
2.1.4 步进扫描与连续扫描的区别 |
2.2 正弦激励情况下的连续扫描激光测振技术 |
2.2.1 解调法 |
2.2.2 多项式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随机激励情况下连续扫描激光多普勒测振方法 |
3.1 连续扫描系统模型建立 |
3.1.1 线性周期时间系统 |
3.1.2 CSLDV的线性时间周期模型 |
3.2 随机激励下的CSLDV工作模态分析 |
3.2.1 工作模态分析 |
3.2.2 谐波功率谱法 |
3.2.3 Lifting方法 |
3.3 仿真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系统的建立和实验测试分析 |
4.1 硬件系统搭建 |
4.2 Lab VIEW软件编程 |
4.2.1 NI嵌入式软件架构 |
4.2.2 FPGA子程序的设计 |
4.2.3 主机程序的设计 |
4.3 试件解析解及有限元分析 |
4.3.1 试件设计和建模 |
4.3.2 模态振型的解析解 |
4.3.3 试件的有限元分析 |
4.4 实验测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LabVIEW的电路板工装自动化测试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虚拟仪器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工作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原理和技术 |
2.1 开发平台LabVIEW介绍 |
2.1.1 LabVIEW2018 版简介 |
2.1.2 LabVIEW2018 编程环境 |
2.2 数据库比较和选择 |
2.2.1 MySQL数据库介绍 |
2.3 LabVIEW和 MySQL通讯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方案 |
3.1 业务建模 |
3.2 需求分析 |
3.2.1 功能需求分析 |
3.2.2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3 总体设计方案 |
3.3.1 账号管理和身份验证模块 |
3.3.2 自动化工装测试模块 |
3.3.3 系统数据报告输出模块 |
3.3.4 预警分析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账号管理设计 |
4.1 账号管理系统设计框架 |
4.2 账号管理子模块设计 |
4.2.1 登陆界面主界面 |
4.2.2 密码修改界面 |
4.2.3 账号管理界面 |
4.2.4 账号操作子程序 |
4.3 用户账号表 |
4.4 密码保护算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模块设计 |
5.1 待测板卡介绍 |
5.2 工装结构框图 |
5.3 通讯方式 |
5.4 测试流程 |
5.5 工装测试软件实现 |
5.6 报表生成 |
5.7 数据保存 |
5.8 界面集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软件测试 |
6.1 测试激励 |
6.2 测试环境搭建 |
6.3 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Lab View RT在多任务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研发[D]. 张腾. 浙江大学, 2021(01)
- [2]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D]. 张向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视觉跟踪中的数据不均衡问题研究[D]. 冯金.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CO/CO2/NO的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遥测方法研究及其在汽车尾气道边检测的应用[D]. 崔海滨. 浙江大学, 2021(01)
- [5]基于LabVIEW的EAST纵场电源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王传东.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构建[D]. 曹铭. 南昌大学, 2020(02)
- [7]基于FAST与RT-LAB的双馈风电场精细化建模及实时仿真[D]. 刁俊超. 山东大学, 2020(11)
- [8]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D]. 张羽圣.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连续扫描方式激光多普勒超远距离测振技术研究[D]. 程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LabVIEW的电路板工装自动化测试平台[D]. 成鲁.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电池论文; 仿真软件论文; bms电池管理系统论文; 测试模型论文; 样本容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