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播存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播存结构,统一内容标签,协同过滤,兴趣预测
播存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顾梁[1](2017)在《播存结构中基于协同过滤的内容推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流量的日益激增,现有互联网架构和内容传输技术体系越来越难以为高效信息共享提供有效的支持。播存结构将广播分发模式引入现有互联网体系结构,将大量用户所共同感兴趣的资源,通过物理广播直接辐射分发至边缘服务器供用户访问,极大地降低网络冗余流量,缓解“信息过载”问题,实现高效信息共享。统一内容标签UCL是播存结构的基础,用户通过UCL判断是否需要访问信息资源全文。然而由于UCL数量巨大,用户难以有效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的UCL,如何将UCL个性化推荐给用户,高效地实现无限内容与有限用户兴趣之间的匹配,成为播存结构的关键。协同过滤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兴趣适配方法,但在播存结构中,已有方法存在着极大不足。首先,在相似邻居挖掘阶段,已有方法往往仅基于用户对项目的数值评分信息,无法充分利用丰富的UCL属性及用户属性信息,造成相似邻居挖掘准确度较低;其次,在预测用户兴趣阶段,已有方法预测参数固定,预测性能通常因数据集而异,而在播存结构中,由于UCL的不间断分发,其数据集变化频繁,已有研究难以有效应对;最后,在优化推荐列表多样性阶段,传统方法大多需要训练多样性控制参数,同样难以适应播存结构中数据集的频繁变化,此外传统方法无法兼顾用户评分及UCL语义信息,缺乏推荐时效性考虑,方法多样性效果较差,抑制了播存结构的整体性能。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四个方面入手展开对播存结构中基于协同过滤的内容推荐技术的研究工作。首先,研究播存结构中高效的用户聚类算法及UCL分类算法,基于二者分别提出基于用户社会信息及UCL属性信息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实现相似用户及UCL的高效挖掘,为后续兴趣预测打下基础;其次,研究数据密集特征与预测算法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一种数据密集特征驱动的用户兴趣预测算法,在播存结构中数据集发生改变时,及时对数据集密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及评估,选择合适预测参数,保证预测结果的高效及稳定性;然后,研究设计时间敏感的语义覆盖树,并基于此提出一种播存结构中无加权参数的UCL推荐列表多样性优化算法,在优化过程中,兼顾用户评分信息及UCL语义信息,以完成全面多样化的UCL推荐,并重点研究推荐时效性与算法响应速度;最后,在实际部署的播存结构中设计及实现基于协同过滤的个性化内容推荐系统,并对其各个模块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验证本文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对播存结构中的内容推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以及在实际播存结构中的运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成果能够实现精确全面的UCL个性化推荐,为播存结构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本文的理论研究对于其它领域的个性化推荐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9-08)
杨鹏,李幼平[2](2015)在《基于播存思想的未来互联网次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播存思想为指导,提出以广播辐射传输和泛在内容存储为特征的播存结构作为次结构,辅佐现有互联网体系结构而形成的双结构未来互联网研究方案。介绍了双结构未来互联网的主要设计原则及体系结构模型,探讨了未来互联网次结构的主要特征、物理基础及关键实现机制等。为未来互联网研究提供了一种成本高效的创新解决思路。(本文来源于《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杨鹏,李幼平[3](2015)在《播存网络体系结构普适模型及实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互联网主流应用范型向公共内容服务的转变,采用基于物理变革和二元网络思维的研究思路,主张为现有互联网体系结构增添充当次级结构的播存网络.介绍了播存网络的设计理念、主要特色及关键实现机制,给出了播存网络体系结构的普适模型及其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播存网络体系结构的主要实现模式,包括标准实现模式、中继实现模式、并合实现模式和UCL Only模式等.为播存网络体系结构的严格定义及规范描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陈建新[4](2010)在《应用“播存结构”理论构建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各省(市)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将文化传播需求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技术发展相结合,建立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网络传输和信息服务体系。介绍了全国部分省(市)的网络传输体系和服务方式,根据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网络传播体系及特点,分析了依据"播存结构"理论构建文化信息服务体系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江西图书馆学刊》期刊2010年04期)
李佳忆[5](2008)在《播存结构拯救互联网带宽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线视频的风行,向互联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带宽挑战,如果不想办法,几年后互联网可能将因带宽瓶颈而大拥堵,甚至崩溃——这是本报4月14日刊发的孙定总编签字《2010年互联网将崩溃?》文章中的主要观点。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专门致电本报指出,他所研究的创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世界》期刊2008-05-12)
播存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播存思想为指导,提出以广播辐射传输和泛在内容存储为特征的播存结构作为次结构,辅佐现有互联网体系结构而形成的双结构未来互联网研究方案。介绍了双结构未来互联网的主要设计原则及体系结构模型,探讨了未来互联网次结构的主要特征、物理基础及关键实现机制等。为未来互联网研究提供了一种成本高效的创新解决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播存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顾梁.播存结构中基于协同过滤的内容推荐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7
[2].杨鹏,李幼平.基于播存思想的未来互联网次结构[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5
[3].杨鹏,李幼平.播存网络体系结构普适模型及实现模式[J].电子学报.2015
[4].陈建新.应用“播存结构”理论构建文化信息服务体系[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
[5].李佳忆.播存结构拯救互联网带宽危机[N].计算机世界.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