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省献县河街建筑机械厂(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华[1](2020)在《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文中指出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生活的主体内容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当然,基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域的差异,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民国时期,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是山西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然条件、历史承袭和区域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形成。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经历了市政公所成立、设置城区管理到正式独立建市几个阶段。太原的政治功能增强、城市外延拓展、市政设施逐步健全,城外周边范围也被纳入到城市分区统一管辖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典型模式和城市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伴随着近代山西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省会太原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效;是区域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领先性特征。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伴随着西方城市学和市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渐进的时代进步,成为推动太原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管理中开启了前置规划、统筹布局的治理模式,体现了时代前行。太原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将城市有效范围大量延展,通过吸引从业人口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铁路的奔腾之力,进一步加速了太原城市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太原市的工业建设、商业发展、功能布局、人口结构和城市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为研究对象正是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的最好诠释,可以有效解读政策、体制等政治因素,工业、交通等科技因素,人口、商业等综合因素对民国时期太原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其渐进发展正是政治、经济、科技与城市本身交互作用的最好注解。本文选取民国太原为中心,试图揭示在区域近代化、山西城市化和太原现代化的过程中,太原市政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现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确立,建立起了体现内陆城市区域特色的管理机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是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概况,简要回顾太原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地位及演进过程,同时对太原市进行概念界定,阐释太原市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功能定位。为合理实现城市功能区划与布局,作为行使城市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城市发展布局中自然因素也发挥着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在政府宏观主导下、城市自发演进中综合作用形成的客观结果。二是考察城市人口的发展变迁,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涉及人口迁徙、人口数量、城区分布、变动趋势及结构特点等内容。三是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民用照明用电的起源发展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主要以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解读供电照明事业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的情况,理清民国时期太原电力照明事业的延续脉络,折射太原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山西区域社会现代化概况。四是分析太原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道路维护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太原市城市道路的整体设计、建设标准、具体实施及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太原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具体水平。五是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太原市城区街道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废水排放管网的规划、公共卫生场所的管理以及体现时代进步和科学理念的防疫卫生管理,通过施加防疫、卫生教育、注重防控等有效手段,确保民众身体健康,体现了医学和防疫学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有效引入。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发展及管理为研究选题,以功能区划、人口变迁、道路交通、城市照明、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缘起、逐步演化及宏观管理为研究内容。依托城市管理学的观点,将城市管理理论引入到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中进行考察。在城市管理学的统一视角下,对各个具体方面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反映出当时太原市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地方政府执政施政的决断水平和行政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投入力度及支持情况,致力于民生保障的客观实效,归纳出当时山西城市化、区域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为当代城市社会治理和宏观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周新年[2](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王宇佳[3](2017)在《中西交融的晋中近代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中近代建筑在山西近代建筑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晋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明清时期引领中国金融、商业发展潮流的晋商故里。多年经商经历带给这片地区更大的包容力去接受新鲜事物,且其雄厚的资金也为建设更加精美的近代建筑打下基础。第二,石太铁路、太焦铁路、南同蒲铁路、北同蒲铁路是山西的四大铁路干线,其中三条跨越晋中且均初建于清末明初,铁路通车不仅加快了铁路沿线建筑产业的发展,也间接推动了晋中的近代化建设。第三,山西作为近代内陆首屈一指的工业大省,晋中是近代山西三大工业城市(太原、大同、晋中)中唯一一处以轻工业立足的城市,晋华纺织厂可谓功不可没。第四,晋中太谷县是中国四大官僚买办孔祥熙的故乡,孔祥熙本人在晋中近代建筑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政治影响、留学经历、经济头脑、多次规划的大型项目建设等,带给晋中不一样的历史。第五,晋中传统民居扬名海外,且在中国传统民居和山西传统民居中有其特殊性,中西交融的近代晋中建筑部分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特点。本文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实地测绘、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中西交融的晋中近代建筑”这一课题展开论述。分析了晋中地区的地域性特点,近代时期,晋中地区在地理、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建造环境。建于此环境中的新建筑,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笔者通过对晋中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渠道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出中西交融的晋中近代建筑的历史分期。总结出较为精美的建筑遗址并具体分析了长凝镇集市、太谷祥记货栈、晋华纺织厂、晋通花店等具有晋中特色的典型案例。最后,总结归纳出研究对象的特征。中西交融的晋中近代建筑,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碰撞中,也体现在彼此的相互妥协忍让中。首先,在建筑类型上,近代的晋中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产生了较多新建筑类型,比如教堂、医院、工业建筑等。其次,在建筑形式上,大多经历了建筑形式的本土化过程,少有绝对的西方形式的照搬抄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形式渐占上风,比如建筑布局便经历了从院落式布局到自由式布局的转变。再次,在装饰风格上,西方美学占据了上风,但妥协于传统的营造手段,使得建筑在表面趋于西化、但装饰细部和营造手法仍然采用较多的传统元素。最后,建筑技术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多新的突破,包括新结构的采用、新材料的选择、新建筑设备的取用等。总之,这一时期的新建筑,无处不体现出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景致。在山西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历程中,学者们分别就各类不同建筑类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与深入探寻,几乎涵盖了山西近代所有建筑类型。但是在地域性的系统研究中还有欠缺,目前只涉猎大同近代建筑。本文作为山西近代建筑史的补充,同时也为内陆地域性建筑研究提供参考。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现阶段缺乏可靠的政府支持和保护团队,本文同时为将来可能的修复保护提供资料支持。
尚群昌[4](2015)在《秦汉水井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研究》文中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如果没有水,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都将无法进行。作为获取水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水井的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井的出现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与表现形式。秦汉是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秦汉水井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秦汉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秦汉黄河流域主要包括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及关东地区。黄河流域秦汉时期水井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和河北平原三个区域。关中地区水井形制以圆形井为主,兼有方形井和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又分为陶圈井、砖井、瓦井、土井和混合井。这些井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以西安、咸阳和渭南地区,尤其是咸阳、长安的宫殿、官署等为多,在农业区内却很少发现,这说明关中地区的水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而非农业用水。其中原因在于政府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系统发达的灌渠,以满足旱地农业对水的大量需求;中原地区水井以圆形井为主,兼有长方形井和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瓦井和石井。水井的分布除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开封、鹤壁外,其余地方均有水井发现,以郑州、南阳和驻马店的冶铁、制陶手工业作坊区最为集中,这说明中原地区的水井除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需要之外,还用于手工业生产;河北平原水井以圆形井为主,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瓦井、土井、混合井和石井。这些水井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的聚落、农业耕作区域内,这说明秦汉河北平原水井除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以外,还用作农业用水。秦汉长江流域主要包括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长江中游的两湖及鄱阳湖平原及长江下游的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秦汉水井主要分布在今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长江上游西南地区的水井以圆形为主,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混合井和石井。这些井比较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的城市及交通要道,在农业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冶铸技术与铁器在西南地区的推广与普遍使用,为水利的兴修创造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条件;长江中游地区水井的形制以圆形为主,兼有方形井、多边形井和拱式水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瓦井、土井、木井、混合井和石井。这些水井主要集中分布于古“南襄隘道”和汉水流域及湘水交通线的中下游岳阳—长沙—衡阳一线和资水交通线中下游地区。该区域是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分布比较稠密,且位于河流附近。这说明除河流供给人们生活生产用水以外,水井也是重要的水源之一;长江下游地区水井以圆形井为主,还有部分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石井和混合井。这些井主要分布在洪泽湖以东、淮河南北以及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淮北地区秦汉城市分布比较稠密,淮南地区城市密度相对稀疏有关,而城市分布密度又由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秦汉长城的走向经过秦和两汉的变迁,现在主要指西汉长城。秦汉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在今甘肃、吉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均有发现,以圆形水井居多,兼有长方形和不规则形。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土井、砖井、陶井和石井,这些水井集中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城镇和边境地区交通便利的城邑。分布在这些地区说明水井主要用于生活用水,兼有为手工业提供生产用水。秦汉濒海地区主要包括北部濒海地区、东部濒海地区和南部濒海地区。秦汉北方濒海地区水井在今河北、天津和辽宁均有发现,以圆形水井为主,方形井很少,没有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混合井和石井。这些水井集中分布在渤海湾西岸的河北省秦皇岛市金山咀、辽宁省绥中县秦汉行宫遗址和天津西部,说明秦汉北部渤海地区水井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而在渤海湾西岸没有发现秦汉水井遗迹,这可能与汉代发生的海侵有关;东部濒海地区水井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以圆形为主,没有发现方形井和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分为陶圈井、土井、砖井、瓦井和砖陶混合井。这些水井集中分布在冶铁业、制陶业、冶铜业等手工业作坊和聚落,这是因为秦汉时期山东地区冶铁业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秦汉冶铁手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井主要是工业用水;南部濒海地区水井主要在今广东、广西和福建,以圆形井为主,兼有方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木构井和砖陶复合井。这些水井零星地分布在沿海地区规模比较大的郡治所在地和交通要道附近,这说明岭南及福建地区的水井除用于日常的生活用水外,还用于手工业生产。秦汉时期水井空间分布呈现地域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秦汉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北方长城沿线和濒海地区的水井的形制及其功用不同,其空间分布及其原因各异。
刘玉皑[5](2013)在《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文中研究说明]840年后,中国社会进入近代发展阶段,作为国家西北边疆地区,新疆的近代化发展略晚于内陆各省,以新疆建省、新政、开埠三大事件为标志,新疆地区的城市步入近代发展的道路,继而展示出与中国内陆城市迥然相异的城市近代发展特点。城市是地区人口汇聚之地,是区域文明的中心,城市的近代发展是社会近代发展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通过研究近代新疆城市的发展,能够展现我国西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近代发展的图景。分析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特点,不仅能够充实我国城市史研究和边疆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亦能帮助理解当代新疆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吸取城市近代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当代新疆城市社会的和谐进步。运用历史学文献分析、逻辑论证、案例分析、图表说明等方法及现代化理论,构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历时性时间分析框架,探讨近代新疆城市在时间线索上的纵向近代化发展历程。通过寻找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划分出近代65年间新疆城市发展的五个阶段,即:清末建省城市重建恢复阶段、杨增新统治时期城市半封闭缓慢发展阶段、金树仁统治时期城市陷入乱局阶段、盛世才统治时期城市发展的上升阶段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城市发展的停滞阶段。通过运用城市史结构-功能理论构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共时性空间分析框架,以动态的研究视角分析静态的城市剖面特征,论证城市在近代发展中的数量、人口规模特征,进而分析城市的分布格局、城市形态及内部功能分区等问题。指出:近代新疆城市数量及人口皆在缓慢、平稳地增加;城市在天山北路准噶尔盆地周缘、伊犁河谷、天山东路及南疆塔里木盆地周缘分别形成小“c”形、“△”、稀疏分布及大“C”形的不同分布格局;单体城市形态在矩形和不规则形的基础上不断膨胀、延伸扩展;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特点表现为行政区、商业区、居民区的充实和扩张及部分城市新兴工业区的出现。在分析近代新疆城市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采取时空结合的分析视角,探讨近代新疆城市的功能类型、发展动力及城市文化与民众生活状态。近代新疆城市具有军事防御、交通与商业枢纽等突出的个性功能,由“军城”向“治城”转变、商业职能强化、功能综合化是近代新疆城市功能的变迁趋向。以城市主要功能为依据,近代新疆城市类型可划分为综合型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商业城市、军事防御城市和一般行政中心城市五大类。近代新疆城市工业萌芽但力量微弱,商业却在对外贸易中繁荣开展,因此后者成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该力量受大国政治影响而时断时续,难以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稳定续航;近代新疆城市发展还存在着其他由内部而生的自发动力,如行政体制改革、发展农牧支撑、近代知识文化传播、民主启蒙、城市市政建设等,但这些力量仍显微弱。近代新疆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异质交融的特点,穆斯林文化、汉文化、外国文化、殖民文化皆在城市中并存交融,反映出新疆城市强大的兼容并蓄能力。城市市民在城市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历程中,经历着社会变革、政局变动带来的沉重生活压力。可以说,城市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以上各种特征皆是受制于近代新疆城市所具有的“边疆”与“枢纽”双重角色而致。“边疆”角色使新疆城市在近代发展中时常出现与中央、内陆各省隔离的发展状态,也难以使城市寄居者形成扎根情结,从而阻滞城市发展;但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疆土,新疆城市在近代发展中又呈现出“边疆-内地一体化”的趋势。“枢纽”角色使新疆城市在与内地隔离的情况下,通过对外贸易获得了城市发展的外部动力,但与此同时,城市也失去了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
王春斌[6](2013)在《汉代陶器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代是我国陶器生产突飞猛进的时期,在战国及秦代陶器生产的基础上,陶器生产的规模、种类及生产技术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新出现了低温铅釉陶等新的陶器种类。本文在对汉代灰陶、低温铅釉陶、印纹硬陶三大技术体系及陶窑的发现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对这三大技术体系及陶窑进行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汉代各地区的历史发展,解析出这三大技术体系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属性,梳理出这三大技术体系所反映的文化因素构成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并进一步研究讨论这三大技术体系的分布与技术传播或文化影响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这些技术或文化传播的动因。
方前移[7](2011)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皖江区域社会经济研究 ——以芜湖、当涂、繁昌、南陵四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以来,随着古丹阳湖区生态环境的变迁,湖区内掀起围湖造田运动的高潮,由此引发了乡村社会、垦务公司、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以及政府代理人之间的博弈和苏皖两省关于省界划分的冲突,也为我们理解国家、政府、社会之间关系提供了一个视角。在古丹阳湖区,由于大量湖滩提供着丰富的储备耕地资源,以及太平天国战争造成人口的锐减,近代以来,该地区的人地自然矛盾并不尖锐。佃户将湖田垦荒成熟,精耕细作,投入大量流动资本,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样的经济环境影响着租佃关系,在该地区,地主对佃户剥削并不象传统学界认为的那样严重。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央政府对土地问题进行政策调整,力求实现业佃关系的公平合理,在这种新的制度环境下,地主对佃户的剥削趋向减轻。并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主城居化成为普遍的趋势,城市乡村一元化程度加深。近代以来,随着芜湖城市的通商开放和芜湖米市的形成,中外资本在以芜湖中心的皖江市场进行着垄断与竞争。依靠芜湖钱业对金融的调度,维持庞大的贸易量流转,促进了芜湖城市和周边市镇的繁荣,刺激了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经济深受市场波动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种市场波动给皖省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1931年长江流域大水灾,1934年大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929年爆发的国际经济危机都直接影响着皖江地区的经济。自然灾害毁坏家园,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通过货币和贸易政策向中国转嫁危机,中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加大,洋米的大肆侵入对皖米的市场构成严重的威胁。在这种不利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芜湖米市内在封建性缺陷也暴露无余。30年代初期粮价不断跌落,而商业资本掠取着高额的垄断利润,使得农家获得的收入极大地降低,完全处于粮食生产成本之下。农家收入进一步减少,而农家的支出却不断增加。30年代,皖省推行保安制度和保甲制度相互为用的防御体系。地方军事化建设增加了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地方政府通过田赋的征收,让农家承担着沉重的赋税负担和高额的税收成本,农家经济入不敷出,农村金融不断萎缩。农村金融市场资本供不应求,造成农村高利贷盛行,农村经济严重恐慌。为了拯救农村,各级政府和团体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和民众教育,从事“管、教、养、卫”的全面建设,然而在恶化的国内外环境下,在南京国民政府不能解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威胁下,并不能有效达到救济农村的目的。
张嵘[8](2011)在《传统 创新与发展 ——20世纪前期(1949年以前)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该论文研究的主题是20世纪前期(1949年以前)回族社会文化变迁。主要的观点是,解读这一时期的回族社会文化变迁不能“画地为牢”,对于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央集权政治的多元一体的中国社会而言,忽略了“国家”的因素而理解少数族群的历史文化无疑是隔靴搔痒,因为少数族群的历史脉络完全内嵌在“国家”制度与“话语”之中。因此,理解近代回族社会文化变迁,仅仅局限于回族社会内部的分析则无法窥见其历史本真,必须把它放在近代中国社会大变迁的宏观语境下来解读。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前期,整个中国社会处在“周期性大循环”与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新陈代谢”的历史流程中,从师夷长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改良到革命建国,救亡图强成为中国人跨世纪的主题和理想,也成为推动历史转型的巨大动力。同时,在强势的西方民族主义语境下,在从“天朝大国”到“万国边缘”的沦陷中,在王朝的废墟上开始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近代回族社会的转型正是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展开的,同时又与清代回族遭遇的血腥历史境遇这一微观背景息息相关。所以,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天崩地裂”的大变局为回族社会文化变迁准备了历史的舞台,提供了历史的动力。同时,近代中国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与世界有了亲密的接触。特别是中国的回族与早先沦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东、南亚穆斯林社会有了更多更广的交流,而此时的中东、南亚穆斯林社会正澎湃着强劲的救亡图强的伊斯兰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这种“同是天下沦落人”的历史境遇和基于文化认同之上的理解,使这一来自伊斯兰“文化中心区”的宗教维新思想资源直接为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了思想武库和启蒙。因此,近代回族社会的转型既是中国大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又是我们透视大社会变迁的一扇橱窗。论文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组织结构、教育五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回族社会文化变迁。
刘翠娥[9](2007)在《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古语有云:“郡县治,天下安”。事实已经证明产业集群正在县域及以下地方形成,并且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为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河北省的产业集群一方面还不成熟,并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另一方面大都是停留在低端生产,追求的是逐底的利润,“制造力”是非常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现状及其升级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法、企业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图示法、理论与案例结合法对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梳理了产业集群的理论评价体系,为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始终贯穿于河北省产业集群分析的全过程;抽象出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了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升级对策;以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升级方案;最后,构建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县域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创新点:(1)建立了突出县域产业集群动态性与系统性的三维概念体系。县域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主体维、客体维和时间维,主体在客体的支撑下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2)丰富了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内涵。增加并强调了农民在县域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中的重要性,构建了产业集群识别系统(ICIS),以促进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良性竞争。(3)构建了县域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维度,共22个指标。运用网络层次法(ANP)能够全面考虑各维度及其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该指标体系的权重,将ANP的评价结果与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用于指导县域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和升级。
王峰[10](2000)在《脚手架扣件产品质量的概览与思索》文中提出根据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叙述了该产品的特点、生产企业分布及产品取证情况 ,结合当前市场经济、行业发展的特点 ,宏观分析了该产品全国的质量水平、行业质量状况以及抽查中暴露的质量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二、河北省献县河街建筑机械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献县河街建筑机械厂(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 |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太原市历史沿革与变迁 |
第一节 太原市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 |
一、自然条件 |
二、历史沿革 |
三、承袭发展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太原市行政区划(1912—1937) |
一、早期变革——行政区划调整 |
二、专业建制——市政公所成立 |
三、分区管理——划分五区模式 |
第三节 太原城市功能规划变迁 |
一、宋明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
二、清朝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
三、民国时期城区功能变迁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人口变动与管理 |
第一节 民国之前山西人口发展概述 |
一、城市人口概念界定 |
二、元代以前人口变迁 |
三、明清时期人口变化 |
第二节 近代人口管理起步(1912—1932) |
一、民初人口统计 |
二、民初山西人口 |
三、民初太原人口 |
第三节 省会人口管理(1933—1937) |
一、分类管理 |
二、制度建设 |
三、统计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民用照明建设管理 |
第一节 近代太原照明用电起源 |
一、清末山西政治环境 |
二、近代太原照明肇始 |
三、民初电力事业概述 |
第二节 新记公司创立 |
一、创立运营 |
二、组织管理 |
三、初具规模 |
第三节 新记公司发展 |
一、国内成长环境 |
二、调整巩固提高 |
三、稳步投资建设 |
第四节 太原电力事业(1934—1937) |
一、国民政府政策扶持 |
二、新记公司接续发展 |
三、太原电力事业概况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
第一节 清末城市管理初步开启 |
一、道路交通概念界定 |
二、清末城市道路管理 |
第二节 民初道路交通管理 |
一、省会恢复及建章立制 |
二、交通管理及设施维护 |
三、道路养护及系统管理 |
四、严格执法及违警处置 |
第三节 太原城市街道管理(1931—1937) |
一、系统规划 |
二、统筹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 |
第一节 近代太原市公共卫生管理 |
一、清末卫生管理启动 |
二、民初卫生管理举措 |
第二节 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事业 |
一、自来水事业 |
二、下水道计划 |
三、尘芥物清理 |
四、重点行业管理 |
五、卫生防疫体系 |
第三节 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1931—1937) |
一、完善制度建设 |
二、加强环卫清理 |
三、宰杀牲畜管理 |
四、公厕粪场管理 |
五、夏令卫生扫除 |
六、城市用水管理 |
七、防疫卫生管理 |
小结 |
结语 |
参考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的范畴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
1.3.5 权力 |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
1.5 研究思路、方法 |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
2.1.5 小结 |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
2.2.5 小结 |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
3.1.3 小结 |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
3.2.5 小结 |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
3.4.1 岛洲型聚落 |
3.4.2 沙洲型聚落 |
3.4.3 新沙洲型聚落 |
3.4.4 小结 |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
4.4.6 小结 |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
4.5.3 顺德社的类型 |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
6.3.1 城郭型墟市 |
6.3.2 乡村传统墟市 |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
6.3.4 小结 |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
7.1.1 顺德区划沿革 |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
7.5 本章小结 |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
8.4.1 工业化 |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
9.3.1 理论总结 |
9.3.2 余论 |
附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 |
二、史书、古籍、史料 |
三、族谱、碑刻 |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
六、外文文献 |
七、其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中西交融的晋中近代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时间的界定 |
1.1.3 空间的界定 |
1.1.4 研究内容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晋中近代建筑概述 |
2.1 晋中近代建造环境 |
2.1.1 地理环境与晋中传统建筑的昌兴 |
2.1.2 近代化进程对晋中的影响 |
2.2 西方建筑艺术的传播 |
2.2.1 外来宗教最先带入宗教建筑 |
2.2.2 铁路沿线洋房建筑大兴土木 |
2.2.3 本土晋商与民族资本主义对洋式审美的支持 |
2.2.4 洋商与官僚买办激化了西式建筑的发展速度 |
2.3 晋中近代建筑的历史分期 |
2.3.1 资本主义准备期(1840-1907) |
2.3.2 资本主义发展期(1907-1937) |
2.3.3 资本主义凋零期(1937-1949) |
2.4 晋中近代建筑现状与典型实例 |
第三章 晋中近代建筑实例分析 |
3.1 西长凝集市 |
3.1.1 长凝镇发展概况 |
3.1.2 集市特点 |
3.1.3 典型铺面分析 |
3.2 太谷祥记货栈及中储粮直属库建筑群 |
3.2.1 历史沿革 |
3.2.2 建筑规划与总平面 |
3.2.3 典型建筑分析 |
3.3 晋华纺织厂 |
3.3.1 纺织厂的发展 |
3.3.2 特色分明的西式建筑 |
3.3.3 遗址改建为城市会客厅 |
3.4 晋通花店 |
3.4.1 晋通花店的发展 |
3.4.2 建筑特点与立面分析 |
第四章 晋中近代建筑特征分析 |
4.1 建筑平面与选址 |
4.1.1 典型建筑的选址分析 |
4.1.2 平面形式 |
4.2 建筑造型与装饰 |
4.2.1 屋顶与台基 |
4.2.2 墙体 |
4.2.3 装饰 |
4.3 建造技术 |
4.3.1 建筑结构 |
4.3.2 材料与设备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表目录 |
附录A 山西近现代重要遗迹及代表性建筑数量统计 |
附录B 晋中近代建筑统计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秦汉水井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由来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确定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的依据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确定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的依据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
二 统计分析方法 |
三 空间分析方法 |
四 自然科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 |
第五节 内容结构、创新点 |
一 本研究的结构 |
二 创新点 |
第二章 秦汉黄河流域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 |
第一节 黄河最大支流泾渭流域:关中地区 |
一 关中地域概念的界定 |
二 关中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
三 关中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的空间特征 |
四 关中地区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黄河中下游核心区域:中原地区 |
一 中原地区区域范围的界定 |
二 中原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
三 中原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的空间特征 |
四 中原地区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三节 黄河下游地区:河北平原 |
一 河北平原区域范围的界定 |
二 河北平原水井遗迹类型 |
三 河北平原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
四 河北平原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秦汉长江流域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 |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西南地区 |
一 西南地区地域概念的界定 |
二 巴蜀与“西南夷” |
三 西南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
四 西南地区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
五 西南地区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地区:两湖及鄱阳湖平原 |
一 两湖及鄱阳湖平原区域范围界定 |
二 两湖及鄱阳湖平原水井遗迹类型 |
三 两湖及鄱阳湖平原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
四 长江中游地区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三节 长江下游地区: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 |
一 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范围的界定 |
二 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水井遗迹的类型 |
三 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水井遗迹分布的空间特征 |
四 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秦汉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 |
第一节 秦汉长城的走向 |
一 秦长城 |
二 汉长城 |
第二节 秦汉北方长城沿线地区的水井遗迹空间特征与区域差异 |
一 北方长城沿线地区区域范围界定 |
二 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
三 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空间特征 |
四 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秦汉濒海地区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 |
第一节 北部濒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北部 |
一 环渤海地区北部区域范围界定 |
二 环渤海地区北部水井遗迹类型 |
三 环渤海地区北部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
四 环渤海地区北部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东部濒海地区:山东地区` |
一 山东地区地域概念界定 |
二 山东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
三 山东地区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
四 山东地区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南部濒海地区:岭南及福建地区 |
一 岭南及福建地区地域概念的界定 |
二 岭南及福建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
三 岭南及福建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的空间特征 |
四 岭南地区及福建地区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秦汉水井遗迹空间分布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文献 |
三、近代新疆城市的研究概况 |
四、研究思路 |
五、主要内容、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说明 |
上编 时间·城市 |
第一章 新疆城市发展的近代开端 |
1.1 毁坏与建设:清末新疆城市景象 |
1.1.1 战乱对新疆城市的毁坏 |
1.1.2 平乱后城市建设情况 |
1.1.3 沙俄入侵对新疆城市发展的影响 |
1.2 建省、新政与开埠:新疆城市近代化的开端 |
1.2.1 建省:新疆城市迈入近代发展的轨道 |
1.2.2 新政:进一步推动新疆城市的近代发展 |
1.2.3 开埠:新疆城市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期新疆城市的缓慢发展 |
2.1 城市的半封闭缓慢发展与陷入乱局 |
2.1.1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疆城市 |
2.1.2 杨增新避世策略下的城市发展 |
2.1.3 金树仁主新时期城市的萧条 |
2.2 城市近代发展的上升期与停滞期 |
2.2.1 盛世才主新前期新疆城市进入近代发展的黄金时期 |
2.2.2 国民政府接管新疆后的城市发展 |
小结 |
中编 空间·城市 |
第三章 近代新疆城市外部空间分布形态 |
3.1 城市数量:伴随建县逐渐增加的治城 |
3.1.1 清末建省前后州县制初设时期的城市数量 |
3.1.2 民国时期(1912-1949)行政建置调整对城市数量的影响 |
3.2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规模 |
3.2.1 清末新疆各城人口数量及城市相对等级划分 |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新疆城市人口规模 |
3.3 城市空间分布形态 |
3.3.1 建省之前新疆城市空间分布状态 |
3.3.2 建省之后新疆城市以自然地理条件基础形成的空间分布状态 |
3.3.3 近代新疆城市分布形态的特点 |
小结 |
第四章 单体城市形态与内部功能分区 |
4.1 城市外部轮廓形态 |
4.1.1 清末建省时新疆城市外部轮廓形态 |
4.1.2 建省以后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 |
4.1.3 城市各实体要素的空间布局 |
4.2 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 |
4.2.1 行政区 |
4.2.2 工商业区 |
4.2.3 居民区 |
4.2.4 城郊的开拓经营 |
4.2.5 城中之城:领事圈与贸易圈 |
4.3 近代新疆城市的形态演变——以迪化城为例 |
4.3.1 迪化城空间形态的雏形 |
4.3.2 建省后迪化城空间的扩展 |
4.3.3 民国以后迪化城市空间的变化 |
小结 |
下编 时空之间·城市 |
第五章 以商而兴的城市近代化 |
5.1 城市近代工业举步维艰 |
5.1.1 城市传统手工业发展情况 |
5.1.2 城市近代工业的萌芽 |
5.1.3 新疆城市近代工业发展特点及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2 以商而兴的近代城市发展 |
5.2.1 空白市场对内地商人的吸引 |
5.2.2 维吾尔族商业传统活跃各城商业 |
5.2.3 苏俄商业在新疆城市几成垄断之势 |
5.2.4 商业发展对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新疆城市功能与类型 |
6.1 城市功能的多样化与综合化 |
6.1.1 近代新疆城市的个性功能 |
6.1.2 近代新疆城市的功能变迁 |
6.2 近代新疆城市的类型及个案分析 |
6.2.1 综合型中心城市 |
6.2.2 交通枢纽城市 |
6.2.3 商业城市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异质交融的近代城市文化与社会 |
7.1 城市人口的多元结构 |
7.1.1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的国家、民族结构 |
7.1.2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职业结构 |
7.2 多元异质交融的城市文化 |
7.2.1 穆斯林城市及其传统文化 |
7.2.2 汉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
7.2.3 近代城市发展中的外国文化、殖民文化印记 |
7.3 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城市生活 |
7.3.1 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 |
7.3.2 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
小结 |
结语:边疆与枢纽双重角色中的城市发展 |
一、“孤悬塞外”的边疆之城 |
1. 边疆之城:城市由分离向“边疆-内地一体化”转变 |
2. 边陲之城:由城市构筑的军事缓冲带 |
3. 边缘之城:内地人士扎根情结的缺失 |
二、“欧亚十字路口”的枢纽之城 |
1. 交通与商业枢纽:沟通欧亚的陆路城市通道 |
2. 信息与文化枢纽:由闭塞走向开放的城市 |
3. 地缘政治枢纽:大国战略竞争的欧亚焦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汉代陶器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三节 本文选题和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汉代出土陶器及陶窑发现与研究的简要回顾及研究现状 |
一、 发现与研究情况简要回顾 |
二、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汉代灰陶 |
第一节 汉代出土有灰陶主要墓葬的发现情况 |
第二节 汉代灰陶的分区、分期 |
一、 陕西地区 |
二、 河南、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地区 |
三、 山东全省和江苏、安徽省北部地区 |
四、 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省南部地区 |
五、 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 |
六、 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 |
第三节 相关问题研究 |
一、 汉代灰陶的发展演变 |
二、 汉代灰陶的主要装饰技法 |
第四节 汉代灰陶生产技术的研究 |
一、 汉代之前灰陶生产技术取得的成就 |
二、 汉代灰陶的生产技术 |
第三章 汉代低温铅釉陶 |
第一节 汉代低温铅釉陶的发现情况及时代特征 |
一、 汉代低温铅釉陶的考古发现情况 |
二、 汉代低温铅釉陶的分期及时代特征 |
第二节 低温铅釉陶生产技术的研究 |
一、 汉代低温铅釉陶的胎质和釉质 |
二、 汉代低温铅釉陶的成型技术 |
三、 汉代低温铅釉陶的施釉工艺 |
四、 汉代低温铅釉陶的烧制方法 |
第三节 汉代铅釉陶相关问题研究 |
一、 汉代低温铅釉陶的起源 |
二、 汉代低温铅釉陶的烧制地点 |
三、 汉代低温铅釉陶兴衰的原因 |
第四章 汉代印纹硬陶 |
第一节 汉代印纹硬陶的发现情况 |
第二节 汉代印纹硬陶的分期 |
第三节 汉代印纹硬陶的生产技术研究 |
一、 汉代印纹硬陶的胎质及成型技术 |
二、 汉代印纹硬陶的纹饰 |
三、 汉代印纹硬陶的烧成温度 |
四、 汉代印纹硬陶的硬度 |
五、 汉代印纹硬陶的施釉问题 |
第四节 汉代印纹硬陶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一、 出土有印纹硬陶墓葬的性质 |
二、 印纹硬陶使用人群的族属问题 |
三、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关系 |
四、 印纹硬陶的产地 |
五、 汉代印纹硬陶衰退的原因 |
第五章 汉代陶窑 |
第一节 汉代陶窑的发现情况 |
第二节 汉代陶窑的形制及其划分 |
一、 汉代陶窑的基本形制 |
二、 汉代陶窑的形制划分 |
第三节 汉代陶窑的时代、分期与演变 |
一、 汉代陶窑的时代与分期 |
二、 汉代陶窑形制的发展演变 |
第四节 汉代陶窑生产技术研究 |
第五节 汉代陶窑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一、 汉代陶窑的经营性质 |
二、 汉代陶窑的烧制品种 |
三、 汉代陶窑使用的燃料 |
四、 汉代陶窑的建筑 |
第六章 结语 |
一、 汉代陶器生产技术的成就 |
二、 汉代三大陶器技术体系的关系 |
三、 陶器生产商品化 |
附表 |
表 2.1 汉代出土有灰陶的纪年墓 |
表 3.1 我国出土汉代低温铅釉陶 |
表 3.2 各省市出土汉代低温铅釉陶统计表 |
表 4.1 出土汉代印纹硬陶统计表 |
表 4.2 各省汉代印纹硬陶出土情况分期统计表 |
表 5.1 汉代陶窑统计表 |
表 5.2 汉代不同类型陶窑分期表 |
附图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皖江区域社会经济研究 ——以芜湖、当涂、繁昌、南陵四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学术史回顾 |
二 选题缘由 |
三 资料来源 |
第一章 生态环境变迁与垦务博弈 |
第一节 青弋江、水阳江流域的环境变迁 |
一、古丹阳湖区围湖造田运动与频繁的灾害 |
二、皖南山区开发与生态环境破坏 |
第二节 古丹阳湖区湖田垦务的群体博弈 |
一、围垦与水利的博弈 |
二、垦务公司争夺湖滩领垦权的博弈 |
三、湖民与垦务公司争夺湖滩围垦权的博弈 |
四、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博弈 |
五、苏皖省界划分博弈 |
小结 |
第二章 农村土地问题 |
第一节 人口与耕地资源概述 |
第二节 土地所有关系 |
第三节 土地租佃制度 |
第四节 国家、地主、佃户 |
小结 |
第三章 腹地、贸易、金融 |
第一节 芜湖地区近代市镇网络体系 |
一、市镇网络层级结构的构成 |
二、层级市场网络的经济互动关系 |
第二节 中外资本的垄断与竞争 |
一、外国资本的垄断行业 |
二、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竞争行业 |
三、民族资本的竞争行业 |
第三节 银钱业与商品贸易互动 |
一、商品贸易与金融市场的季节互动 |
二、商品贸易市场与金融机构分布 |
三、商品贸易变迁与金融市场的兴衰 |
小结 |
第四章 灾荒与救济 |
第一节 灾荒的危害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政府及社会的各种应对措施 |
第三节 华洋义赈会主持的农赈和合作事业 |
第四节 地方士绅赈灾活动 |
第五节 应对饥荒的粮食政策 |
小结 |
第五章 粮食、市场、价格 |
第一节 皖省粮食的全国统一市场 |
第二节 米市贸易的波动对芜湖城市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芜湖米市贸易衰落的原因 |
第四节 全国市场籼米价格波动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信贷、税收、乡村建设运动 |
第一节 县级财政困乏与农民负担加重 |
第二节 农村金融的萎缩 |
第三节 乡村建设运动与民众教育运动 |
小结 |
结语 |
附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传统 创新与发展 ——20世纪前期(1949年以前)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是"回族"还是"汉族之回教徒":近代历史语境下"正名"之争 |
三、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四、本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章 风云突变的世纪: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和动因 |
第一节 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宏观语境:内忧外患的中国与社会转型 |
第二节 "他山之石"的激励:中东南亚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三节 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内部动力:精英群体的合力互动 |
第三章 回族社会的经济变迁:重建、发展与近代工商业的兴起 |
第一节 西北西南地区回族传统经济的重建与发展 |
第二节 东中部地区回族传统经济行业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
第三节 近代大城市回族经济的发展:以上海为个案 |
第四章 回族社会的政治变迁:从边缘到中心的与时俱进 |
第一节 西北回族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兴衰 |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回族人的政治参与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回族的政治参与:爱国爱教 与国休戚 |
第五章 回族社会的思想文化变迁:维新与实践 |
第一节 传统知识分子阿訇的宗教维新与实践 |
第二节 新型回族知识分子的改良思想与文化运动 |
第三节 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经典的翻译与传播 |
第六章 回族社会的组织结构与传媒变迁:整合与凝聚 |
第一节 回族社会传统寺坊组织与现代社团组织 |
第二节 个案研究:上海清真董事会和中国回教俱进会 |
第三节 回族的现代传媒:近代报刊的创办与发展 |
第七章 回族社会的教育变迁:从经堂教育到近代新式教育 |
第一节 传统经堂教育与近代回族新式教育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近代回族新式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个案研究:成达师范学校的兴衰沉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概念研究综述 |
1.2.2 产业集群形成研究综述 |
1.2.3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基本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现状 |
2.1.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概念 |
2.1.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 |
2.2 社会网络、嵌入性和社会资本 |
2.2.1 社会网络 |
2.2.2 社会资本 |
2.2.3 嵌入性 |
2.2.4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和嵌入性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 |
2.3.2 交换权利论 |
2.3.3 产业集群环境下的利益相关者 |
2.4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4.1 价值链 |
2.4.2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 |
2.4.3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 |
2.4.4 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 |
2.5 创新理论 |
2.5.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5.2 创新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2.5.3 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 |
3.1 县域产业集群的界定 |
3.1.1 县域产业集群的内涵 |
3.1.2 几点说明 |
3.2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 |
3.2.1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2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条件 |
3.2.3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人力基础 |
3.2.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资金条件 |
3.2.5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社会资本 |
3.3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区位特征 |
3.3.2 资源特征 |
3.3.3 地域商业文化 |
3.3.4 政府的作用 |
3.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3.4.1 模仿─网络效应模型 |
3.4.2 历史、预期与循环累积理论 |
3.4.3 基于典型案例的理论分析 |
3.4.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
4.1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特征 |
4.1.1 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 |
4.1.2 以中小企业为工业主体 |
4.1.3 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支撑工业 |
4.2 河北省产业集群现状 |
4.2.1 河北省产业集群总体状况 |
4.2.2 河北省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
4.2.3 河北省产业集群的产业分布 |
4.3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主要类型 |
4.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贡献 |
4.4.1 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 |
4.4.2 产业集群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
4.4.3 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4.4.4 加快城镇化进程 |
4.5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
4.5.1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等级体系 |
4.5.2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内部利益相关者关系 |
4.5.3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成长能力 |
4.5.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创新危机 |
4.5.5 当地社会资本在产业集群的嵌入性悖论 |
4.6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 |
4.6.1 清河羊绒产业集群 |
4.6.2 安国药业产业集群 |
4.6.3 白沟箱包产业集群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升级 |
5.1 利益相关者和谐: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础 |
5.1.1 集群内利益相关者不和谐的原因 |
5.1.2 产业集群内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让渡 |
5.1.3 促进集群利益相关者和谐的具体措施 |
5.2 创新:产业集群升级的生命线 |
5.2.1 技术创新 |
5.2.2 管理创新 |
5.2.3 制度创新 |
5.3 社会资本嵌入性均衡: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保证 |
5.3.1 社会资本的嵌入性强度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
5.3.2 河北省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嵌入性均衡 |
5.4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升级的生态保障 |
5.4.1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
5.4.2 发展循环经济是河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 |
5.5 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升级: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
5.5.1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必要性 |
5.5.2 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升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北省典型县域产业集群分析——肃宁县 |
6.1 皮毛产业集群调研 |
6.1.1 案例选择意义 |
6.1.2 调研设计 |
6.1.3 调研对象概况 |
6.1.4 调研情况总结 |
6.2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历史溯源 |
6.2.1 肃宁县区位特征 |
6.2.2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发展阶段 |
6.3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 |
6.3.1 皮毛购销有传统 |
6.3.2 龙头企业带动 |
6.3.3 国际产业转移与市场需求空间扩张 |
6.3.4 当地社会资本 |
6.3.5 有一批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农民企业家 |
6.3.6 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
6.3.7 肃宁县政府务实创新、富有远见 |
6.4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的特点 |
6.4.1 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
6.4.2 民营企业为主,多为中小企业 |
6.4.3 产业集群依托专业市场 |
6.4.4 产业技术涉及多个环节 |
6.5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的作用 |
6.5.1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6.5.2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
6.5.3 保障农民的交换权利,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
6.6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6.6.1 产业集群功能还不完善 |
6.6.2 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附加值环节 |
6.6.3 集群内企业人才不足 |
6.6.4 技术创新和储备不足 |
6.6.5 有效融资渠道窄 |
6.6.6 同行竞争者威胁强 |
6.6.7 环保、制度压力大 |
6.7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的升级 |
6.7.1 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完善集群功能 |
6.7.2 促进集群分工合作,提高集群实力 |
6.7.3 加强集群内共性技术开发研制,提高集群技术水平 |
6.7.4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集群知名度和美誉度 |
6.7.5 依托区域优势和各种机遇,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
6.7.6 转变政府职能,为集群升级提供服务支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县域产业集群评价 |
7.1 网络层次分析法 |
7.1.1 层次分析法(AHP) |
7.1.2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
7.1.3 ANP模型的基本步骤 |
7.2 基于ANP的县域产业集群评价 |
7.2.1 指标的选取 |
7.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 分析问题,构造出 ANP 结构模型 |
(2) 因素分析及影响网络 |
(3) 计算 |
7.3 实践意义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河北省献县河街建筑机械厂(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D]. 张国华. 山西大学, 2020(08)
- [2]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中西交融的晋中近代建筑研究[D]. 王宇佳.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4]秦汉水井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研究[D]. 尚群昌. 郑州大学, 2015(12)
- [5]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D]. 刘玉皑. 西北大学, 2013(02)
- [6]汉代陶器生产技术研究[D]. 王春斌. 吉林大学, 2013(08)
-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皖江区域社会经济研究 ——以芜湖、当涂、繁昌、南陵四县为例[D]. 方前移. 南京大学, 2011(04)
- [8]传统 创新与发展 ——20世纪前期(1949年以前)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张嵘. 兰州大学, 2011(10)
- [9]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刘翠娥. 天津大学, 2007(04)
- [10]脚手架扣件产品质量的概览与思索[J]. 王峰. 建筑机械化,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