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角蚜小蜂论文-朱健雄

花角蚜小蜂论文-朱健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花角蚜小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花角蚜小蜂,林间,松突圆蚧,寄生蜂

花角蚜小蜂论文文献综述

朱健雄[1](2013)在《寄生蜂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属蚜小蜂,是日本松突圆蚧上的优势种天敌。有关资料表明[1],在松突圆蚧原发生地日本冲绳,由于花角蚜小蜂的寄生控制,松突圆蚧对松树危害并不严重。因此,1986年我国从日本首次引入了花角蚜小蜂,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试验。本文综述了自1999年以来的寄生蜂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的研究,以便更系统了解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的情况。(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3期)

王竹红,黄建[2](2012)在《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雌性生殖系统、寄生习性及幼期发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解剖花角蚜小蜂的雌性生殖系统,发现其卵巢左右成对,每侧卵巢各由3条卵巢管组成;两侧卵巢管端丝集结在一起形成悬带,左右两侧悬带分离,不形成中悬带。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发现花角蚜小蜂产卵器上具毛形感觉器、感觉孔、表皮刺和腔形感觉器。花角蚜小蜂的寄生过程分为:搜索、寄主定位、寄主试探、穿刺、产卵和梳理等几个步骤。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重寄生产雄性个体。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虫态。(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李成德,阿地力·沙塔尔,耿淑影[3](2011)在《花角蚜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记述(膜翅目:蚜小蜂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采自新疆克拉玛依市杨圆蚧(Diaspidiotus gigas(Thiem et Gerneck))上的花角蚜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杨圆蚧花角蚜小蜂(Ablerus atomon(Walker)),详细记述了雌雄两性的形态特征、已知寄主和分布,并附有特征照片。(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陈顺立,张飞萍,洪炳煌[4](2011)在《引进天敌花角蚜小蜂林间扩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利用花角蚜小蜂控制松突圆蚧,通过3年的野外定位观察,研究了其扩散能力、扩散后寄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花角蚜小蜂扩散力弱,1年约扩散200 m,在林间可跳跃式扩散,但其扩散距离总体上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林分条件和时间的交互作用也对其扩散有极显着影响;较大的初始放蜂量、7∶1的雌雄配比预处理、在中坡或上坡放蜂等有利于其扩散。放蜂1年后花角蚜小蜂对松突圆蚧雌成蚧的寄生率随扩散距离增大而显着降低,在放蜂点及与其相距50 m、100 m、150 m和200 m处的寄生率分别为41.8%、34.7%、19.8%、11.0%和3.8%;初始放蜂量和雌雄配比对该蜂扩散至100 m处的寄生率未见明显影响。这说明,花角蚜小蜂较强控害作用和较弱扩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其野外种群的稳定,依赖局部放蜂难以实现对松突圆蚧的持久控制,而大面积、空间间隔合理的多点放蜂、时间间隔的有序补充放蜂是一条值得考虑的途径。最后,就放蜂点布局、补充放蜂、蜂源采集、初始放蜂量和放蜂的雌雄配比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花角蚜小蜂利用措施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钟景辉[5](2011)在《温度胁迫对花角蚜小蜂产卵及存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5℃为对照,比较了花角蚜小蜂雌成虫在5、10、15、33、36、38℃温度胁迫下逐日产卵量和存活情况。结果表明:温度胁迫对花角蚜小蜂的逐日产卵量和存活均产生显着影响(P<0.01),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花角蚜小蜂的产卵和存活。花角蚜小蜂产卵和存活的适宜温度为20~30℃。(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1年01期)

陈顺立,张飞萍,洪炳煌[6](2011)在《引进花角蚜小蜂成虫的寿命和羽化节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饲养和连续观察,研究了食物、温度对引进花角蚜小蜂成虫寿命的影响及其羽化的时间节律.结果表明:食物对该寄生蜂成虫寿命有极显着影响,喂食20%蜂蜜或20%蜂蜜+新鲜松针可将雌虫寿命从不喂食的1.5d延长到14.8d和17.3d,将雄虫寿命从不喂食的1.5d延长到11.3d和12.3d.喂食20%蜂蜜条件下,温度也表现出极显着影响,23℃和26℃下雌、雄成虫的寿命均明显较长,32℃下均最短,相同温度下雌虫的寿命显着长于雄虫.日周期中,雌虫主要在11:00—15:00羽化,18:00以后基本不羽化;雄虫主要在9:00—12:00羽化,17:00以后基本不羽化.在花角蚜小蜂的主要羽化期7—9月,7月羽化量最大,此后8、9月呈波浪式递减;单日羽化的成虫中,雌虫大多占80%以上,雄虫则长期在一个较低水平波动.对比试验发现,花角蚜小蜂在收蜂棚中的出蜂量比在收蜂箱中更大.花角蚜小蜂在羽化前积累的能量十分有限,人工放蜂前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提高生物防治效果.福建和广东夏季的高温、花角蚜小蜂雌成虫和松突圆蚧雌成蚧虫口高峰期不吻合、极高的雌性比例等是影响该寄生蜂种群稳定的潜在因素.收蜂棚有利于大量收集花角蚜小蜂,适合在生产上应用.(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钟景辉,戴少勤,陈文玉,苏文晶,吴一鹏[7](2010)在《花角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近年来泉州市应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应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林间放蜂点的选择和管护、室内收蜂、补充营养与配对、林间放蜂、效果检查与巩固等,为推广应用花角蚜小蜂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亚热带农业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钟景辉[8](2010)在《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成虫的耐热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试管内喂食20%蜂蜜的1日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Tachikawa)成虫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高温暴露试验,采用死亡率、半致死高温累积(LSHIT50)和造成热伤害的高温累积下限(LLSEHIT)等指标,比较了雌成虫耐热性的季节变化和夏季雌、雄成虫耐热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花角蚜小蜂雌成虫各季的死亡率均逐渐增大,秋、春、夏季种群分别在39.5、40和41℃时死亡率达到100%.在39-40.5℃下,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死亡率具有显着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夏季种群的死亡率显着较低.比较雌成虫的LLSEHIT和LSHIT50,不同季节耐热性呈现明显的变化,其耐热性大小次序为夏季>秋季>春季,但秋季种群对高温累积最为敏感,夏季次之,春季最弱.花角蚜小蜂雌成虫LSHIT50随着季节性平均气温、极端高温的升高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2)夏季花角蚜小蜂雌、雄成虫个体存活的极限高温为41℃左右;在39-40.5℃下,雄成虫对高温更敏感,死亡率显着高于雌成虫,说明雌成虫比雄成虫具更强的耐热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张志伟[9](2010)在《杀虫剂对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一种危险的森林检疫性害虫,给福建省的松林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失。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是松突圆蚧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福建省自2002年5月首次从日本引进花角蚜小蜂后,在林间成功定殖,在松突圆蚧种群自然控制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福建省松突圆蚧的发生面积大,局部发生严重的地区仍然使用化学防治,导致许多寄生蜂被大量杀伤。本文选用防治松突圆蚧常用的5种农药单剂和3种混配药剂,对花角蚜小蜂的各虫态进行了室内安全性评价并选择部分药剂对其的定殖、扩散和种群的影响进行了林间试验,为松突圆蚧的综合治理中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采用药膜法对花角蚜小蜂成蜂的接触毒性试验表明,杀扑磷、毒死蜱、喹硫磷、高效氯氰菊酯及杀扑磷+毒死蜱、毒死蜱+扑虱灵的混配剂对成蜂有很高的毒性,24 h后成蜂的死亡率均达100.00%,安全性等级均为Ⅳ级有害。吡虫啉及杀扑磷+吡虫啉的混配剂对成蜂的毒性相对较低,24 h后成蜂的死亡率分别为84.44%和62.22%,安全性等级分别为Ⅲ级中度有害和Ⅱ级微害。2.采用喷雾松针法对花角蚜小蜂成蜂的室内残效试验表明,喷药5 d后杀扑磷、喹硫磷、吡虫啉及杀扑磷+吡虫啉的混配药剂在松针上基本已无残效作用,成蜂的死亡率均在10.00%以下,安全性等级均为Ⅰ级无害。喷药15 d后毒死蜱+扑虱灵的混配剂在松针上仍有残效作用,成蜂的死亡率为44.44%,安全性等级为Ⅱ级微害。3.杀扑磷、毒死蜱、喹硫磷、高效氯氰菊酯及杀扑磷+毒死蜱、毒死蜱+扑虱灵的混配药剂处理后,花角蚜小蜂卵孵化率的下降程度均高于90.00%,安全性等级均大于Ⅱ级微害。吡虫啉及杀扑磷+吡虫啉的混配药剂对其卵的毒性相对较低,卵孵化率的下降程度分别为56.88%和34.25%,安全性等级均为Ⅱ级微害。4.杀扑磷、毒死蜱、喹硫磷、高效氯氰菊酯及杀扑磷+毒死蜱、毒死蜱+扑虱灵的混配药剂处理后,花角蚜小蜂幼虫的死亡率均在80.00%以上,安全性等级均大于Ⅱ级微害。吡虫啉和杀扑磷+吡虫啉的混配剂对其幼虫的毒性相对较低,死亡率分别为43.33%和15.28%,安全性等级分别为Ⅱ级微害和Ⅰ级无害。5.杀虫剂对花角蚜小蜂蛹的毒性较低,各药剂处理后,花角蚜小蜂蛹羽化率的下降程度均低于30.00%,安全性等级均为Ⅰ级无害。6.林间施药对花角蚜小蜂定殖影响的试验表明,喷施毒死蜱10 d后放蜂,累计回收蜂数为对照的45.75%,不利于花角蚜小蜂在林间顺利定殖。分别喷施吡虫啉和杀扑磷+吡虫啉的混配剂10 d后放蜂,累计回收蜂数分别为对照的85.64%和97.86%,其可在林间较好的定殖。7.林间施药对花角蚜小蜂扩散影响的试验表明,喷施毒死蜱10 d后放蜂, 150 d的时间内扩散距离为75 m,为对照的75.00%,扩散到75 m所需时间显着长于对照,不利于花角蚜小蜂在林间扩散。分别喷施吡虫啉和杀扑磷+吡虫啉的混配剂10 d后放蜂, 150 d的时间内扩散距离均和对照相同,为100 m,扩散到100 m所需时间和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着,其可在林间较好的扩散。8.在花角蚜小蜂已成功定居的林间喷施毒死蜱后,几乎收不到花角蚜小蜂,其林间种群数量始终无法恢复。喷施吡虫啉后,其林间种群数量恢复速度较慢,到90 d后林间种群数量恢复到最高,为对照的59.63%。喷施杀扑磷+吡虫啉的混配剂后,其林间种群数量恢复速度较快,到60 d后林间种群数量恢复到最高,为对照的78.09%。(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0-04-01)

汤陈生[10](2009)在《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人工收蜂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有效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前人对花角蚜小蜂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5月从日本冲绳引进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后,改进了人工大量收蜂技术,应用自行设计的收蜂棚进行敞口式大量收蜂,大大提高了收蜂量。2006—2007年分别收到花角蚜小蜂22 372头和54556头。在福建松突圆蚧发生区推广应用,为松突圆蚧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持续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森林病虫》期刊2009年06期)

花角蚜小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解剖花角蚜小蜂的雌性生殖系统,发现其卵巢左右成对,每侧卵巢各由3条卵巢管组成;两侧卵巢管端丝集结在一起形成悬带,左右两侧悬带分离,不形成中悬带。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发现花角蚜小蜂产卵器上具毛形感觉器、感觉孔、表皮刺和腔形感觉器。花角蚜小蜂的寄生过程分为:搜索、寄主定位、寄主试探、穿刺、产卵和梳理等几个步骤。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重寄生产雄性个体。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虫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角蚜小蜂论文参考文献

[1].朱健雄.寄生蜂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研究[J].林业科技.2013

[2].王竹红,黄建.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雌性生殖系统、寄生习性及幼期发育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2

[3].李成德,阿地力·沙塔尔,耿淑影.花角蚜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记述(膜翅目:蚜小蜂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

[4].陈顺立,张飞萍,洪炳煌.引进天敌花角蚜小蜂林间扩散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

[5].钟景辉.温度胁迫对花角蚜小蜂产卵及存活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1

[6].陈顺立,张飞萍,洪炳煌.引进花角蚜小蜂成虫的寿命和羽化节律[J].应用生态学报.2011

[7].钟景辉,戴少勤,陈文玉,苏文晶,吴一鹏.花角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防治[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

[8].钟景辉.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成虫的耐热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张志伟.杀虫剂对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

[10].汤陈生.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人工收蜂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森林病虫.2009

标签:;  ;  ;  ;  

花角蚜小蜂论文-朱健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