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活性论文-司晓光,张晓青,郝建安,杜瑾,张爱君

溶藻活性论文-司晓光,张晓青,郝建安,杜瑾,张爱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藻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芽孢杆菌,溶藻,活性物质,稳定性

溶藻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司晓光,张晓青,郝建安,杜瑾,张爱君[1](2018)在《芽孢杆菌产溶藻活性物质的环境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芽孢杆菌产溶藻活性物质对酸碱度、温度、反复冻融等的耐受性,获得其最佳运输、贮存和使用条件。方法:在链状亚历山大藻的藻液中添加经不同条件处理的活性物质,显微计数获得藻细胞变化曲线。结果:获得的溶藻活性物质的活性在20~60℃范围内稳定,碱性条件下(p H>9)活性降低,反复冻融15次后溶藻率仍大于90%,4℃冰箱中保存6个月溶藻率为90%左右。结论:芽孢杆菌产的溶藻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酸性,反复冻融多次对其影响较小,适合较长时间贮存。(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8年04期)

伍嘉慧[2](2018)在《深圳海域赤潮水样溶藻菌的分离鉴定及Arenibacter sp.6A1溶藻活性物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害赤潮的频繁爆发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严重影响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海洋赤潮的预防与控制是当前的世界性难题。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法被认为是目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赤潮防治方法之一。本文从深圳南澳东山码头采集赤潮水样,从中成功分离获得41个菌株,包括34株细菌,7株放线菌,所有菌株都利用16s rDNA鉴定了菌属。从中筛选出具有血红哈卡藻溶藻活性的菌株25株,1%体积比下杀藻活性达到90%以上的菌株3株。对其中一株Arenibacter sp.6A1进行溶藻活性物质分析,将其放大发酵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最终分离纯化获得6个主成分化合物,分别为胸腺嘧啶(1)、环脯氨酸-酪氨酸-二肽(2)、尿嘧啶(3)、吡咯-2-羧酸(4)、对羟基苯甲酸(5)、邻氨基苯甲酸(6);进一步将六个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对叁种常见赤潮藻进行溶藻活性检测,发现吡咯-2-羧酸(4)对血红哈卡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卡盾藻都有具有较好的溶藻活性,EC_(50)分别为30.4μg·mL~(-1)、40.2μg·mL~(-1)、57.8μg·mL~(-1);pH对吡咯-2-羧酸(4)的溶藻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一定范围内,pH降低可以提高吡咯-2-羧酸(4)的溶藻效率;对羟基苯甲酸(5)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有较好的溶藻活性,其EC_(50)为54.5μg·mL~(-1);邻氨基苯甲酸(6)及对羟基苯甲酸(5)在甲酯化后溶藻活性稍有增强。其他化合物在100μg·mL~(-1)的终浓度下均未表现出明显活性。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吡咯-2-羧酸(50μg·mL~(-1))对叁种赤潮藻的形态影响,发现加入吡咯-2-羧酸后,血红哈卡藻和海洋卡盾藻均出现膨胀变圆、游动变慢、破裂等变化,塔玛亚历山大藻在光学显微镜下形状未发生变化,仅表现为游动变慢或静止于底部,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静止的藻细胞外壳内陷、变皱,外壳表面出现许多小孔,且有细菌聚集于小孔附近。对Arenibacter sp.6A1溶藻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为对其溶藻机理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张亚鹏[3](2018)在《真菌棘孢木霉SHS3对微囊藻的溶藻活性及其溶藻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蓝藻水华的暴发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真菌作为生物抑藻剂对蓝藻水华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具有溶藻能力的真菌及其溶藻机制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的目的是分离新型具有溶藻活性的真菌并且探讨其溶藻机制。从太湖水样中分离获得28个真菌菌株,固体平板上进行溶藻活性分析显示:共有4株具有针对微囊藻的溶藻活性。采用分子鉴定的方法,两株真菌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SHS3和T.asperellum SHS4,但是两株真菌菌落形态不同;另两株分别为脐孢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rpactum F3302和青霉 UnculturedPenicillium F20。将冻干的真菌菌丝接种到单细胞蓝藻惠氏微囊藻NJ-24(Microcystis wesenbergii)的藻液进行溶藻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真菌菌丝与藻液共培养的第5天,叁株真菌棘孢木霉SHS3、棘孢木霉SHS4以及青霉F20均表现出显着的溶藻活性,溶藻率分别为96.9%、98.4%、98.1%。棘孢木霉SHS3对叁种单细胞蓝藻惠氏微囊藻NJ-24、铜绿微囊藻PCC7820(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集胞藻PCC6803(Synechocystis sp.)的溶藻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真菌菌丝与藻液共培养的第5天,棘孢木霉SHS3对叁种单细胞蓝藻的溶藻率分别为96.9%,98.5%和88.2%,说明棘孢木霉SHS3对叁种单细胞蓝藻的溶藻活性都十分显着。棘孢木霉SHS3与单细胞绿藻蛋白核小球藻FACHB-5(Chlorella pyrenoidosa)共培养5天后发现,棘孢木霉SHS3不能抑制蛋白核小球藻FACHB-5的生长,反而促进其生长,生长促进率达到了 28.8%.棘孢木霉SHS3能抑制群体水华微囊藻NJ-183(Microcystis flos-aquae)的生长,真菌菌丝与藻液共培养5天后,藻液中叶绿素a浓度降低了 45.3%。同时,棘孢木霉SHS3能够减小微囊藻群体的大小,实验组微囊藻群体表面积相比于对照组减小了 64.0%,并使微囊藻群体中的藻细胞排列疏松,以及使微囊藻的疏水性和自聚能力明显降低。进一步分析棘孢木霉SHS3胞外产物对惠氏微囊藻NJ-24的溶藻活性。培养过棘孢木霉SHS3的培养基滤液具有明显的溶藻活性,经过95℃加热后的棘孢木霉SHS3的培养基滤液没有溶藻活性。经过3.5kD孔径的透析袋透析去除小分子后的棘孢木霉SHS3的培养基滤液具有明显的溶藻活性,说明其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溶藻活性。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的棘孢木霉SHS3的胞外蛋白具有显着的溶藻活性。以上结果表明,棘孢木霉SHS3的溶藻物质为不耐热的大分子的胞外蛋白质。墨汁负染的显微照片观察发现,棘孢木霉SHS3处理后叁种单细胞蓝藻惠氏微囊藻NJ-24、铜绿微囊藻PCC7820和集胞藻PCC6803的大部分细胞胶鞘消失。激光共聚焦显微照片分析结果显示:棘孢木霉SHS3处理后一些细胞的叶绿素被释放到细胞外。根据以上结果推测:棘孢木霉SHS3可能通过产生胞外酶降解微囊藻的多糖物质构成的胶鞘,进而破坏藻细胞。本文的研究发现棘孢木霉SHS3具有很强的溶藻活性,具有应用于控制蓝藻水华的潜力,首次发现真菌胞外蛋白的溶藻活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24)

刘萍[4](2016)在《溶藻细菌及其溶藻活性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溶藻细菌及其产生的溶藻活性物控制有害藻华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生物控制方法之一。对溶藻细菌类群、溶藻活性物、溶藻作用方式及溶藻机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溶藻细菌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6年09期)

田小方[5](2016)在《细菌F5-2溶藻活性物质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细菌F5-2的溶藻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进行了稳定性、透析、核酸酶及蛋白酶、醇沉和萃取等试验,结果显示,该物质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性,分子量小于2,000Da,不属于核酸及蛋白质,多糖类,极性较小。(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6年11期)

尹平河,谭烁,赵玲[6](2016)在《海洋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溶藻细菌治理赤潮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高效环保的生物防治方式1。而其中大多数细菌主要通过间接方式溶藻,即分泌胞外活性物质抑制或杀死目标藻类。通过快速有效的手段获得细菌代谢分泌的溶藻活性物质是细菌防治赤潮研究的关键课题,同时也是实现生物杀藻剂的生产研制和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必经之路[2]。尽管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分离获得多种具有较强溶藻活性的间接溶藻细菌,但由于细菌的代谢产物繁杂,其中具有溶藻活性的成分较少,难以实现活性物质的富(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大会特邀报告及墙报)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4-26)

杨秋婵,赵玲,尹平河,谭烁,舒万姣[7](2015)在《溶藻活性物质对棕囊藻溶藻及其脂肪酸影响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芽孢杆菌B1分泌的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藻特性和藻毒素物质脂肪酸的影响,比较了模拟自然水体中叶绿素a、p 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和营养元素N、P浓度在溶藻前后的变化,并利用GC-MS检测了球形棕囊藻脂肪酸的成分和含量.用体积比1∶100的芽孢杆菌B1胞外活性物质处理模拟水体14 d,发现水体中叶绿素a、p H值和高锰酸盐指数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DO和N、P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第14 d时,处理组水体中p H值由8.50降低到7.51,叶绿素a降低82.3%(P<0.05),DO增加29.5%(P<0.05),高锰酸盐指数降低55.2%(P<0.01).NH+4-N、NO-2-N、NO-3-N和PO3-4-P浓度分别增加了0.46、1.50、6.24和1.30倍.投加活性物质处理14 d后,球形棕囊藻藻毒素中的主要3种脂肪酸C18:2、C16:0和C18:1分别降低了100%、97.7%和85.4%(P<0.01),总脂肪酸含量降低83.4%(P<0.01).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1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在模拟自然水体中能有效抑制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并降低藻毒素脂肪酸的含量.研究结果为芽孢杆菌B1胞外活性物质的生态安全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黄珺[8](2015)在《一株嗜盐杆菌的溶藻特性及其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潮是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灾害问题之一,而其防治研究一直广受关注。海洋溶藻细菌对赤潮藻类有高效的抑制作用,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已成为赤潮防治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溶藻活性物质的发现,为赤潮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也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要突破的重点。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有间接溶藻作用的嗜盐杆菌溶藻菌株(Halobacillus sp.HSQAY1,Gen Bank登录号为JX308828)由本实验室从深圳大鹏湾赤潮爆发海域分离并保藏。本文研究了该嗜盐杆菌的生长特征,胞外溶藻物质的理化特性,并对溶藻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菌落法测定了溶藻细菌HSQAY1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0-8 h为迟缓期,8-40 h为对数期,40-72 h进入稳定期,72 h后进入衰亡期;迟缓期期间细菌无菌滤液的溶藻作用不显着,而进入对数期后其溶藻作用显着增强,此后溶藻率基本稳定在80.4%~93.4%之间。(2)细菌分别用p H为5.5,6.5,7.5,8.5和9.5的培养基培养48 h后,其无菌滤液的溶藻率分别为20.62%,46.10%,61.14%,62.99%,74.41%,表明弱酸性条件不利于细菌生长或合成分泌溶藻物质,而碱性环境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或溶藻物质的合成分泌;用盐度分别为20,25,30,35,40培养基培养细菌48h,其无菌滤液的溶藻率分别为53.03%,88.13%,87.94%,41.91%和17.25%,表明盐度为25~30时最有利于细菌生长或合成分泌溶藻物质,而盐度过高(盐度为40)则会抑制其生长或溶藻物质的合成。(3)菌株HSQAY1产生的溶藻活性物质在强酸性条件下(p H=3)丧失活性,而p H 5~11时其溶藻率在83.4%~98.4%之间;温度在30~110℃时,其溶藻率在71.7%~94.5%之间,表现出一定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此外,该溶藻物质不受反复冻融(-20℃)的影响。说明溶藻活性物质不耐强酸,但有较好的耐碱性、热稳定性和不受反复冻融影响,有较强的环境稳定性。(4)无菌滤液经乙醇沉淀分离获得的沉淀相具有溶藻活性,溶藻率高达到65.6%,而浸提相无溶藻活性;硫酸铵饱和度为60%~80%时可析出具有显着溶藻活性的粗蛋白沉淀,超滤法获得溶藻活性组分的分子量大于10 k Da,表明该溶藻活性物质可能是一种分子量大于10 k Da的蛋白类物质。(5)硫酸铵沉淀的粗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15~40 k Da间有3条明显的特异蛋白条带,高效液相色谱(SEC柱)分析结果显示出3个峰,其中可能包含有溶藻活性物质组分。(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1)

胡平[9](2015)在《高效海洋溶藻细菌的筛选及其溶藻活性物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海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及赤潮的频繁暴发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海洋生态灾难,不但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造成渔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的损失,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考虑,开发微生物(包括溶藻细菌)作为潜在的控藻工具,相比物理及化学手段控藻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细菌和藻类是水生态系统中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相互抑制的两大类群,特别是溶藻细菌在海洋赤潮消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首先对来自红海海域的300余种海洋细菌粗提物进行了高通量筛选,发现了四种对赤潮藻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e)有明显杀灭作用的粗提物;从广西赤潮水样中也分离出了叁株对不同赤潮藻有溶藻效果的细菌。在深圳大梅沙海域暴发的血红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赤潮海水中我们分离到对血红哈卡藻具有溶藻效果的细菌,其中叁株细菌(H82,H104和H115)溶藻效果较强,通过菌落特征以及16S r DNA核苷酸序列分析对以上溶藻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对溶藻细菌的溶藻活性、溶藻细菌VBNC状态转换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溶藻细菌H115的溶藻物质进行分离鉴定。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球形棕囊藻(P.globose)为实验藻种,利用香港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提供的红海海域细菌粗提物,进行溶藻活性物质高通量筛选,选出编号为97,104,111以及259的几种溶藻活性较强的粗提物;(2)通过液体感染法从广西赤潮水样中分离到1株对血红哈卡藻(A.sanguine)具有溶藻效果的细菌(H108),1株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具有溶藻效果的细菌(H109),1株对球形棕囊藻(P.globose)具有溶藻效果的细菌(H107);从深圳大梅沙赤潮水样中分离到21株对血红哈卡藻具有溶藻效果的细菌,其中叁株细菌溶藻效果较强,分别命名为H82、H104和H115;利用细菌16S r DNA基因对以上部分溶藻菌进行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H108可能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strain ATCC 17749),H107可能为海科贝特氏菌(Cobetia marina strain NBRC 102605),H82可能是杀鱼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 strain IAM 12932),H104可能是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strain NBRC 15630),H115可能是巴西弧菌(Vibriobrasiliensis LMG 20546);(3)以血红哈卡藻(A.sanguine)为实验藻种,对从大梅沙水样分离的叁个较强溶藻菌株(H82、H104和H115)进行溶藻实验,此叁株溶藻菌均能在菌藻体积比比例为1:200,菌藻个数比约为100:1时能够在一小时(1 h)内使大部分藻细胞失去活动能力,藻细胞光合活性(Yield值)快速下降;4 h内藻细胞的死亡率达到97%以上;经0.22μm滤膜过滤或高温高压处理过的叁种细菌菌液仍具有溶藻效果,表明它们均是通过分泌具有热稳定性的非蛋白类代谢物进行溶藻作用。测定溶藻过程中血红哈卡藻的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活性,发现加入溶藻菌处理1 h后的血红哈卡藻MDA含量和SOD活性均有所上升,说明溶藻菌作用下的血红哈卡藻细胞的膜系统发生了过氧化反应,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影响了活性氧的代谢;(4)在寡营养以及低温胁迫条件下,H82、H104和H115在4 h内可以完全进入活的不可培养(VBNC)状态,表现为无法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菌落,但保留细胞活性,去除胁迫条件可能复苏。通过不同的温度和培养基等条件变化对VBNC状态H82,H104和H115的复苏条件进行探讨,发现升温(25℃)以及添加培养基均可使细菌在24 h内从VBNC状态复苏到活性状态。与活性状态的溶藻细菌相比,VBNC状态的溶藻细菌溶藻能力显着下降;利用GC-MIDI技术测定溶藻细菌VBNC状态变化前后的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相比较活性状态,进入VBNC状态的细菌以及复苏后细菌的饱和脂肪酸比例有所上升,并且进入VBNC状态的时间越长其饱和脂肪酸比例越高;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有所下降,随进入VBNC状态的时间越长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越低;(5)利用多糖沉淀萃取,脱盐以及阳离子交换树脂等手段将菌株H115分泌的胞外溶藻物质进行了分离和纯化,该溶藻物质最后能够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富集。利用H115的发酵液上清对丰年虾(Artemia salina)和斑马鱼(Danio rerio)进行了生物毒性的初步探讨,发现比杀藻浓度高出8倍的发酵液对丰年虾及斑马鱼均没有致死作用,证明该活性物质对海洋无脊椎及脊椎动物都没有很强毒性,这一结果为利用溶藻细菌大规模控制海洋赤潮提供了广阔前景。(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5-05-08)

刘君艳[10](2015)在《细菌F5-2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与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来开发控制有害藻华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概括为物理方法(例如粘土和絮凝剂),化学方法(硫酸铜,表面活性剂和次氯酸钠)和生物方法(植物竞争营养和食藻动物)。然而,这些方法或者成本高昂,或者操作不便,或者效果有限,有的甚至可能会导致潜在的灾难性的环境后果,而微生物控藻技术由于具有效果迅速明显,种属特异性高和环境友好等特征,是未来控藻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目的与意义:1、在保持溶藻活性的前提下,探索有效脱除发酵液中总氮与总有机碳的方法,从而为发酵产物的下游处理与实际应用创造条件;2、获得纯的溶藻物质并初步解析其化学结构,为确定其化学结构创造条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溶藻机理、提高发酵效率及修饰合成更高效的杀藻剂奠定基础。方法与结果: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到一株细菌F5-2,其菌液上清对赤潮藻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有显着的溶藻活性,能观察到沉淀黄化死亡现象。其胞外产物对H.akashiwo有溶藻活性,为了探索溶藻活性物质的结构,首先进行了优化该菌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以提高溶藻活性物质产率,接着通过冷冻干燥、萃取及稳定性等试验对溶藻活性物质进行了粗提,再使用柱层析和HPLC技术进行精提和纯化,最后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以1%的葡萄糖为碳源的MSI培养基较优化前培养基的成本下降了87%,溶藻效果提高超过5倍;冷冻干燥对活性物质的溶藻活性没有影响,对冻干产物可用乙醇进行有效粗提,且粗提物的溶藻活性受光照、溶氧和pH的影响较小;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实验确定了柱层析的固定相为200~300目硅胶,流动相为乙醇;通过对比不同装柱方法,发现湿法装柱既可以有效精提溶藻物质且洗脱时间较短,经溶藻活性测试和TOC仪检测,精提样品在溶藻活性无明显损失的情况下,TN及TOC分别比发酵原液下降了98.45%和92.9%;HPLC的最优分离条件是:采用Inertsil Diol柱,检测波长为310nm,柱温为25℃,水和甲醇线性梯度洗脱:0~1min(85:15),1~10min(15:85),10~15min(15:85),15~16min(85:15),流速为1mL/min(分析型HPLC)或2mL/min(半制备HPLC),需要收集的溶藻活性物质为9.9min左右的馏分,采用半制备HPLC大量制备收集活性组分;经液质联用检测,确定溶藻活性物质分子量为271Da,经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发现该物质没有醛基,没有炔烃,有Ar-、-CH_2-和C=N不饱和键,可能是胺类化合物。上述结果不但为进一步大量制备细菌F5-2的纯溶藻物质并采用NMR确定其结构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其它化感类溶藻物质的提纯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操作流程。(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5-05-01)

溶藻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有害赤潮的频繁爆发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严重影响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海洋赤潮的预防与控制是当前的世界性难题。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法被认为是目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赤潮防治方法之一。本文从深圳南澳东山码头采集赤潮水样,从中成功分离获得41个菌株,包括34株细菌,7株放线菌,所有菌株都利用16s rDNA鉴定了菌属。从中筛选出具有血红哈卡藻溶藻活性的菌株25株,1%体积比下杀藻活性达到90%以上的菌株3株。对其中一株Arenibacter sp.6A1进行溶藻活性物质分析,将其放大发酵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最终分离纯化获得6个主成分化合物,分别为胸腺嘧啶(1)、环脯氨酸-酪氨酸-二肽(2)、尿嘧啶(3)、吡咯-2-羧酸(4)、对羟基苯甲酸(5)、邻氨基苯甲酸(6);进一步将六个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对叁种常见赤潮藻进行溶藻活性检测,发现吡咯-2-羧酸(4)对血红哈卡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卡盾藻都有具有较好的溶藻活性,EC_(50)分别为30.4μg·mL~(-1)、40.2μg·mL~(-1)、57.8μg·mL~(-1);pH对吡咯-2-羧酸(4)的溶藻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一定范围内,pH降低可以提高吡咯-2-羧酸(4)的溶藻效率;对羟基苯甲酸(5)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有较好的溶藻活性,其EC_(50)为54.5μg·mL~(-1);邻氨基苯甲酸(6)及对羟基苯甲酸(5)在甲酯化后溶藻活性稍有增强。其他化合物在100μg·mL~(-1)的终浓度下均未表现出明显活性。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吡咯-2-羧酸(50μg·mL~(-1))对叁种赤潮藻的形态影响,发现加入吡咯-2-羧酸后,血红哈卡藻和海洋卡盾藻均出现膨胀变圆、游动变慢、破裂等变化,塔玛亚历山大藻在光学显微镜下形状未发生变化,仅表现为游动变慢或静止于底部,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静止的藻细胞外壳内陷、变皱,外壳表面出现许多小孔,且有细菌聚集于小孔附近。对Arenibacter sp.6A1溶藻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为对其溶藻机理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藻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司晓光,张晓青,郝建安,杜瑾,张爱君.芽孢杆菌产溶藻活性物质的环境稳定性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18

[2].伍嘉慧.深圳海域赤潮水样溶藻菌的分离鉴定及Arenibactersp.6A1溶藻活性物质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8

[3].张亚鹏.真菌棘孢木霉SHS3对微囊藻的溶藻活性及其溶藻机制[D].南京大学.2018

[4].刘萍.溶藻细菌及其溶藻活性物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

[5].田小方.细菌F5-2溶藻活性物质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6].尹平河,谭烁,赵玲.海洋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C].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大会特邀报告及墙报)论文摘要集.2016

[7].杨秋婵,赵玲,尹平河,谭烁,舒万姣.溶藻活性物质对棕囊藻溶藻及其脂肪酸影响的模拟[J].环境科学.2015

[8].黄珺.一株嗜盐杆菌的溶藻特性及其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D].上海海洋大学.2015

[9].胡平.高效海洋溶藻细菌的筛选及其溶藻活性物质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5

[10].刘君艳.细菌F5-2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与初步鉴定[D].湖北工业大学.2015

标签:;  ;  ;  ;  

溶藻活性论文-司晓光,张晓青,郝建安,杜瑾,张爱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