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群共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位,物种共存,鼎湖山,同乐大山
种群共存论文文献综述
李旺明,梅水珍,邹发生[1](2019)在《亚热带林下混种群鸟巢生态位分化与共存》一文中研究指出鸟类混种群在热带、亚热带森林普遍存在,华南地区的集群鸟类以画眉科鸟类为主,这些集群种大小类似,食性相近,它们的生态位如何分化、共存机制如何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于2016—2017年繁殖期,用鸟巢统计法对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类繁殖生态位进行调查,通过筑巢林地、筑巢基质和筑巢高度3个生态维度,比较7种林下鸟的生态位宽度和重迭程度。结果表明: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在3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这可能是它成为混种群优势种的原因;在鼎湖山和同乐大山,筑巢林地的生态位重迭值分别为0.85±0.01(n=10)和0.76±0.02(n=10),筑巢基质生态位重迭值分别为0.20±0.08(n=10)和0.23±0.12(n=10),筑巢高度生态位重迭值分别为0.26±0.09(n=10)和0.35±0.20(n=10);虽然鸟类在筑巢林地上的生态位重迭较高,但在筑巢基质和筑巢高度上有较大的生态位分离,生态位的分离促使鸟类可以在混种群共存而避免竞争。(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亚迎[2](2017)在《不同猎物共存系统中巴氏新小绥螨种群调节与扩散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捕食性天敌(螨类)在生物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巨大的作用。阐明害虫(害螨)与其天敌种群在长时间序列上的种群动态,包括种群数量与种群结构,了解其种群调控与扩散机制,从而确定药剂防治低量高效、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的最佳时间节点,避免乱用药、过量用药、未发挥生物防治物作用等耗能低效防治策略的出现。目前国内外对害虫(害螨)种群数量动态与调节机制的研究较多,研究方法也较为成熟,但对处于高阶营养级的捕食性天敌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商品化规模化饲养的生防天敌巴氏新小绥螨与其替代猎物(腐食酪螨)、靶标猎物(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集团内猎物(尼氏真绥螨)等不同类型猎物组成的共存系统为对象,基于生命表技术与生存分析、长时间序列上的种群数量与结构动态分析、外来天敌与土着天敌种间互作分析、多种生境斑块间扩散规律分析,对其在不同猎物共存系统中的种群调节与扩散机制开展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巴氏新小绥螨取食不同猎物下两性生命表构建利用两性生命表理论与技术,构建了巴氏新小绥螨分别取食一种替代猎物(腐食酪螨)和叁种靶标猎物(二斑叶螨、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的两性生命表,比较分析了巴氏新小绥螨取食不同猎物下的生长发育、寿命繁殖等生物学参数,获得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净生殖率等种群参数。巴氏新小绥螨在取食二斑叶螨时其成螨前期、成螨寿命(含雌、雄)、平均寿命均最长。巴氏新小绥螨取食四种猎物的生殖力之间并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巴氏新小绥螨以二斑叶螨为猎物时种群雌性比最高,以柑橘全爪螨为猎物时雌性比值最低。巴氏新小绥螨取食腐食酪螨和二斑叶螨时,其雌成螨存活率明显高于其雄成螨存活率;当其取食柑橘始叶螨时,其雌雄成螨的存活率维持在相近水平;当其取食柑橘全爪螨时,其雄成螨存活率反而高于其雌成螨存活率。尽管巴氏新小绥螨在以柑橘全爪螨为猎物时的雌成螨存活率较低,但其雌成螨的特定年龄生殖力却高于其以腐食酪螨和柑橘始叶螨为猎物时的值。巴氏新小绥螨取食腐食酪螨下的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最高;巴氏新小绥螨取食二斑叶螨时种群的净生殖率和平均世代时间最高。通过综合分析巴氏新小绥螨对四种猎物的选择性捕食量与选择性指数,获得了巴氏新小绥螨对四种猎物的取食选择性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柑橘始叶螨>柑橘全爪螨>二斑叶螨>腐食酪螨。2巴氏新小绥螨时序模型构建与种群模拟通过功能反应方程和混合螨态捕食率分析,综合评价了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橘始叶螨的捕食效能。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柑橘始叶螨不同螨态的功能反映均符合hollingii圆盘方程,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柑橘始叶螨幼螨的平均处理时间最短、平均捕食量最高,对柑橘始叶螨成螨的瞬时攻击率最高。混合螨态捕食率分析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橘始叶螨幼螨捕食量最高,其次为若螨和成螨,极少捕食柑橘始叶螨卵。巴氏新小绥螨若螨、雌成螨和雄成螨整个历期分别累积捕食柑橘始叶螨16.1、134.9和127.5头。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分别对柑橘始叶螨幼螨、若螨、成螨的特定年龄-龄期捕食率分别在51d、38d和39.5d时达到最高值21.7、8和4头,总量在51d时达到最高值25头。基于两性生命表构建和捕食率分析,利用timing模型理论构建了巴氏新小绥螨的时序模型,实现了长时间序列上对其种群数量、种群结构、种群增长率的模拟与预测。研究发现,在28±1°c、80±5%r.h.、光暗比16hl:8hd条件下,初始虫口数量为10卵的巴氏新小绥螨种群在36d后达到稳定的年龄分布,同样初始虫口数量的柑橘始叶螨种群在60d时仍未达到稳定的年龄分布。对于初始虫口数量120头(60雌40雄20卵)的柑橘始叶螨种群,10d后释放10头巴氏新小绥螨(5雌5雄)可以在20d后将柑橘始叶螨种群维持在较低水平。通过对柑橘始叶螨和巴氏新小绥螨种群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验证试验发现,柑橘始叶螨种群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异较大,而以10头(5雌5雄)和20头(10雌10雄)为初始数量的巴氏新小绥螨种群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均在10%以内,以40头(20雌20雄)为初始数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偏差率除了若螨(9%)外均超过了10%。3巴氏新小绥螨与尼氏真绥螨igp共存与排除模式通过评价巴氏新小绥螨与尼氏真绥螨的自残捕食作用(cbp)与集团内捕食作用(igp),明确两种捕食螨不同螨态、性别个体间在无集团外猎物柑橘全爪螨条件下的cbp和igp水平与对称性。巴氏新小绥螨在6h内cbp强度较低,24h内cbp显着升高,其四种捕食虫态对其卵24h内均无自残捕食作用。尼氏真绥螨在6h内cbp达到总自残组合的54%,高于6h内巴氏的(33%),其第二若螨、雌成螨和雄成螨对其卵在6h内无自残捕食作用,但在24h内均发生自残捕食。两种捕食螨igp系统在6h内igp发生达总组合的83%,其中单向性igp占比67%,双向性igp占33%。巴氏新小绥螨对尼氏真绥螨的单向性igp指数是尼氏对巴氏单向性igp指数的2.7倍,表明在两种捕食螨igp系统中,巴氏新小绥螨为潜在的集团内捕食者,而尼氏真绥螨为潜在的集团内猎物。两种捕食螨igp系统中尼氏真绥螨各捕食螨态均不捕食巴氏新小绥螨卵,但巴氏新小绥螨第二若螨与雄成螨却可以捕食尼氏真绥螨卵。通过对igp系统补充集团外猎物(eg-猎物)柑橘全爪螨,并逐渐增加eg-猎物密度,观察获得两种捕食螨共存系统igp水平与对称性的变化。eg-猎物在系统中的出现能明显降低尼氏真绥螨各螨态在6h和24h内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单向性igp水平,但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和雄成螨对尼氏真绥螨的单向性igp水平并没有因为系统中eg-猎物的出现而降低,在24h5eg-猎物条件下仍高达80%。两种捕食螨双向性igp在6h下随着eg-猎物的出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24h下eg-猎物在igp系统中的出现会大大降低尼氏真绥螨对巴氏新小绥螨的捕食作用,但巴氏新小绥螨对尼氏真绥螨的捕食作用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通过巴氏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分别在集团外猎物共存系统、集团内猎物共存系统和同种猎物自残共存系统模拟与组建,获得两种捕食螨一定时间序列上的对特定猎物捕食率以及捕食者个体的存活率和繁殖率。两种捕食螨在集团外猎物共存系统中,对靶标害螨的捕食量以及捕食eg-猎物时的存活率与产卵量均显着高于另外两种猎物共存系统的对应参数。巴氏新小绥螨在igp共存系统和自残共存系统中的捕食、存活与繁殖无显着性差异,但是尼氏真绥螨在自残共存系统中对同种个体的捕食量以及产卵量却显着高于其在igp系统中的表现,表明在集团外猎物匮乏的条件下,尼氏真绥螨可能通过自残捕食作用补充自身个体的营养与繁殖储备,从而在降低种群密度的同时保证种群后代个体在系统中的维持。4巴氏新小绥螨种群不同猎物共存系统中扩散规律分析通过扩散压力模拟、生境斑块差异构建以及种间竞争干扰分析,明确巴氏新小绥螨不同螨态与性别个体在靶标猎物柑橘全爪螨、替代猎物腐食酪螨和集团内猎物尼氏真绥螨共存系统中的扩散规律。研究发现巴氏新小绥螨爬行扩散螨态为其雌成螨、雄成螨和若螨,其幼螨不参与斑块间扩散。巴氏新小绥螨在不同斑块水平方向上的扩散无明显的偏向性,其雄成螨的扩散在有/无eg-猎物条件下无差别,其雄成螨在1h的扩散总量显着高于其他螨态。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3h后在有eg-猎物斑块中的扩散数量显着高于其在无eg-猎物斑块的数量。在巴氏新小绥螨、eg-猎物柑橘全爪螨和替代猎物腐食酪螨的共存系统中,巴氏新小绥螨在有eg-猎物斑块内的扩散数量与其在替代猎物不存在的共存系统中的扩散数量间无显着性差异。在巴氏新小绥螨、eg-猎物柑橘全爪螨和ig-猎物尼氏真绥螨共存系统中,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在不同斑块中的扩散数量在随着扩散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3h的扩散量显着高于其他两种共存系统,5h的扩散量显着低于其他两种共存系统,其雄成螨与若螨的扩散量在各时间上均与其他两种共存系统中的扩散量之间无显着性差异。通过对巴氏新小绥螨挂袋释放后在柑橘树上不同观测位置的爬行扩散数量分析,明确其开放系统中的水平扩散和垂直扩散规律。巴氏新小绥螨释放后24 h内的扩散数量较少,其爬行扩散高峰期为24 h至53 h。巴氏新小绥螨在柑橘树水平方向上的扩散是随机的,不同方向上扩散总量无显着性差异;但在垂直方向上,其释放后24 h在树干上部扩散量最高,释放后29 h在树干上部的扩散量最高,释放后34 h在树冠中部正对地面草丛中的扩散量最高,释放后48 h、53 h和58 h均在树冠中部的扩散量最高。综上所述,本学位论文运用两性生命表技术、捕食率分析与Timing模型理论,结合IGP共存与排除模式、生境斑块差异构建与扩散压力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捕食性天敌(螨类)巴氏新小绥螨在不同类型猎物共存系统中的种群调控与扩散机制。研究结果从理论层面以巴氏新小绥螨为例,构建一种较为成熟的捕食性天敌(螨类)种群模拟与预测体系,同时从实践应用层面为提高巴氏新小绥螨生物防治效率,实现橘园系统农药减施增效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3-25)
吕佳乐[3](2016)在《智利小植绥螨、加州新小绥螨与二斑叶螨共存时的种群动态及互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叶螨在设施农业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应用捕食螨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是叶螨防治中的一个主流理念。智利小植绥螨和加州新小绥螨是目前国际上排在前二位的防控叶螨的天敌捕食螨产品。前者也是我国最早引进的叶螨天敌,后者本土品系于2011年首次在广东被发现。本研究首先通过分子生物学标记明确了本土品系的分类学地位,随后开展了室内和田间试验调查了两种捕食螨共存时的种群动态和分布及其对叶螨的防控,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中国品系与来自欧美亚非各地的15个加州新小绥螨品系的3个分子标记进行比对(12SrRNA,cytochrome b mitochondrial DNA,ITS),确认了中国品系确属加州新小绥螨。与其他品系的生物学参数相比较,中国品系以二斑叶螨为猎物发育历期较短,产卵量与生命表参数在各品系之间处于中等水平。2.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当两种捕食螨共同存在时,若初始猎物密度充裕,智利小植绥螨短期内种群增长整体高于加州新小绥螨。饥饿48小时后提供猎物,两种捕食螨一周内最大种群扩增分别下降了 45.0%和26.6%。智利小植绥螨的竞争能力下降,加州新小绥螨种群扩增快于智利小植绥螨的概率显着提高。3.连续两年在大棚黄瓜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联合应用两种捕食螨可以有效防治叶螨。田间平均叶螨密度与智利小植绥螨-加州新小绥螨密度比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较好拟合,当叶螨密度低于77.6/株时,田间智利小植绥螨密度低于加州新小绥螨,反之前者密度高于后者。推测这一叶螨密度附近区域可能是两种捕食螨的优势发生交替的过度区域,也是比较适宜联合应用两种捕食螨对叶螨进行防治的主要范围。4.叶螨与两种捕食螨在植株内分布均为聚集性分布,其中叶螨的聚集程度最高,两种捕食螨的聚集程度接近,其自身密度是决定聚集程度的主要因素。应用Weibull分布描述叁种螨类在植株上被发现的比率与其叶平均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叶螨、智利小植绥螨、加州新小绥螨达到50%叶片有分布所需要的叶平均密度分别为9.7/叶,2.8/叶,2.6头/叶,达到90%叶片分布所需要的叶平均密度分别为165.4/叶,23.8/叶,17.0/叶。随着密度的升高,加州新小绥螨在植株内的离散程度高于智利小植绥螨。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制订大棚内叶螨发生情况的采样方法、评价联合应用两种捕食螨的防治策略具有定量指导意义。进一步可结合捕食螨与猎物生物学、各物种与环境互作等多方面因素,建立大棚内叶螨为害及生物防治策略的动态评价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8-01)
秦军[4](2016)在《两种群共存模型的Runge-Kutta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两种群共存的微分方程模型,因为很难或无法得到其显式解,所以采用标准的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计算并作出图形,从而说明两种群之间相互变化的情况并进行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本文来源于《铜陵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潘峰[5](2016)在《空间种群模拟研究:物种行为、寄生对集团捕食系统中物种共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群落的稳定性与其多样性的关系一直是受到人们关注的问题。试验研究显示,集团捕食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食物网中,然而理论研究却得到与试验相矛盾的结果,从而带有集团的生态群落稳定性与物种共存问题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空间生态学是数学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保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基于空间生态学中的物种模拟方法,探索了具有空间结构的集团捕食系统中物种共存与多样性问题。本文主要采用空间显含的模拟模型,其中包括耦合网格模型以及随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运用matlab、NetLogo等软件实现空间动态、物种分布模式的可视化。集团捕食系统为复杂食物网中物种间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与空间技术相结合为理论生态学提供了深层次的生态与模型机理。文章主题将分为叁个部分:首先对集团捕食系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随后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和模拟原型;其次,重点研究物种行为对集团捕食系统中物种共存的影响;最后,研究捕食者受到寄生影响的集团捕食系统中物种密度变化和共存。本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当捕食强度不变时,捕食者追捕行为的引入将扩大两物种的共存区域;(2)食饵逃逸能否提高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存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种群的相互关系,其中只有在捕食者占绝对优势和弱平衡状态时,食饵逃逸可以促进共存;(3)捕食者追捕行为与食饵逃逸行为产生了不对称动态,即捕食者追捕行为对物种共存以及种群密度产生的影响较食饵逃逸更为显着,捕食者追捕行为显着地提高了两物种共存区域以及物种密度;(4)寄生的引入明显促进两物种共存,并且当集团内捕食者能够稳定续存时,捕食者的密度会随着竞争能力的增加而提高;(5)若捕食者为避免寄生感染而有意躲避寄生个体,此种生物行为将抑制两物种共存;(6)当寄生改变食饵的行为动力(即行动缓慢),那么生物行为的改变又将促进两物种共存。(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黄立壮[6](2015)在《一类两种群互惠共存的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两种群互惠共存的数学模型,分析模型所具有的性态。首先,采用线性近似方程分析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其次,采用Routh-Hurwitz准则和Bendison判断方法得出正平衡点满足一定的条件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对该模型性态的研究,对我们了解种群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王锋刚,曾晓东[7](2015)在《植物种群资源竞争与共存的理论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植物种群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且多种植物种群可以共存,即具有生物多样性。经典的资源竞争模型(莫诺模型)支持生态学上的"竞争排斥原理",不适用于阐释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植物种群间的竞争与共存。根据植物生态系统的特点,引入植物种群的生长率随着物种个体大小/个体数增加而逐渐趋于饱和的性质,建立自抑制资源竞争模型。该模型与莫诺模型的本质区别在于,物种的临界可利用资源随种群密度增加而上升,从而可以达到不同物种间的平衡。数学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允许多物种稳定共存(即共存的物种种类数可以多于供给其生长的资源种类数),同时优势物种随资源供给率增加而依次变化。(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郑雪[8](2014)在《一类两种群互惠模型的共存及周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数学已经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生物数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各种生物领域应用数学研究生物现象,其一般的研究方法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早期的连续时间生物模型通常用微分方程描述,包括Lgoistic方程、Malthus方程以及Lotka-Volterra方程等,由于这些方程有很强的生物背景,得到的结果能解释一些传染病现象以及共存,灭绝,持续存在的生物现象,目前种群生物学得到了很大的关注,然而大多数模型均只考虑了时间影响下的种群密度,即在常微分方程的背景下表示的,事实上,在某些地区,种群本身会自行扩散,从高密度区往低密度区迁移,以获得足够的食物,同时,种群也有交错扩散的特点,目的是为了抵抗疾病和捕食者的入侵。我们可以用反应扩散系统来描述这些模型,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变换,转化为相应的弱耦合系统和强耦合系统。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带Dirichlet边界条件的强耦合椭圆问题的共存性;二、弱耦合椭圆问题的周期性。全文包含四个部分,一、引言,给出了与本文工作有关的背景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二、对具Dirichlet边界条件的互惠模型进行了研究。我们首先介绍了在一般情况下强耦合椭圆问题解的情形,然后运用上下解方法,Schauder不动点定理以及单调迭代的方法给出了互惠模型的强耦合问题共存解存在的条件。此条件显示,当交错扩散以及种群间作用相对弱时,强耦合系统就至少有一个正解存在。叁、我们对系统用上下解以及单调迭代序列的方法给出了弱耦合椭圆系统的周期性。第四部分数值模拟,通过图形更直观的来展示结果。(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5-01)
帅方敏,李新辉,Christophe.Baehr,李跃飞,李捷[9](2013)在《早期资源发生上的差异对西江鲮Cirrhina moitorella和鲴Xenocyprininae种群共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今各种捕捞压力以及各种生存环境都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了解鱼类群落里各种群的共存与维持机理对于渔业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西江肇庆江段具有相似生物学特性且个体大小相近的两个鲤科鱼类(鲮鱼Cirrhina moitorella和鲴Xenocyprininae)作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2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小波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二者早期资源发生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10)
郑雪,王婷,杨静,林支桂[10](2013)在《一类两种群强耦合互惠模型的共存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带Dirichlet边界条件的强耦合问题共存解,采用上、下解方法并结合相应的单调迭代序列方法,给出了共存解的充分条件:当交错扩散和种群间作用相对较弱时,强耦合系统至少有一个正解存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种群共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捕食性天敌(螨类)在生物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巨大的作用。阐明害虫(害螨)与其天敌种群在长时间序列上的种群动态,包括种群数量与种群结构,了解其种群调控与扩散机制,从而确定药剂防治低量高效、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的最佳时间节点,避免乱用药、过量用药、未发挥生物防治物作用等耗能低效防治策略的出现。目前国内外对害虫(害螨)种群数量动态与调节机制的研究较多,研究方法也较为成熟,但对处于高阶营养级的捕食性天敌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商品化规模化饲养的生防天敌巴氏新小绥螨与其替代猎物(腐食酪螨)、靶标猎物(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集团内猎物(尼氏真绥螨)等不同类型猎物组成的共存系统为对象,基于生命表技术与生存分析、长时间序列上的种群数量与结构动态分析、外来天敌与土着天敌种间互作分析、多种生境斑块间扩散规律分析,对其在不同猎物共存系统中的种群调节与扩散机制开展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巴氏新小绥螨取食不同猎物下两性生命表构建利用两性生命表理论与技术,构建了巴氏新小绥螨分别取食一种替代猎物(腐食酪螨)和叁种靶标猎物(二斑叶螨、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的两性生命表,比较分析了巴氏新小绥螨取食不同猎物下的生长发育、寿命繁殖等生物学参数,获得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净生殖率等种群参数。巴氏新小绥螨在取食二斑叶螨时其成螨前期、成螨寿命(含雌、雄)、平均寿命均最长。巴氏新小绥螨取食四种猎物的生殖力之间并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巴氏新小绥螨以二斑叶螨为猎物时种群雌性比最高,以柑橘全爪螨为猎物时雌性比值最低。巴氏新小绥螨取食腐食酪螨和二斑叶螨时,其雌成螨存活率明显高于其雄成螨存活率;当其取食柑橘始叶螨时,其雌雄成螨的存活率维持在相近水平;当其取食柑橘全爪螨时,其雄成螨存活率反而高于其雌成螨存活率。尽管巴氏新小绥螨在以柑橘全爪螨为猎物时的雌成螨存活率较低,但其雌成螨的特定年龄生殖力却高于其以腐食酪螨和柑橘始叶螨为猎物时的值。巴氏新小绥螨取食腐食酪螨下的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最高;巴氏新小绥螨取食二斑叶螨时种群的净生殖率和平均世代时间最高。通过综合分析巴氏新小绥螨对四种猎物的选择性捕食量与选择性指数,获得了巴氏新小绥螨对四种猎物的取食选择性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柑橘始叶螨>柑橘全爪螨>二斑叶螨>腐食酪螨。2巴氏新小绥螨时序模型构建与种群模拟通过功能反应方程和混合螨态捕食率分析,综合评价了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橘始叶螨的捕食效能。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柑橘始叶螨不同螨态的功能反映均符合hollingii圆盘方程,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柑橘始叶螨幼螨的平均处理时间最短、平均捕食量最高,对柑橘始叶螨成螨的瞬时攻击率最高。混合螨态捕食率分析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橘始叶螨幼螨捕食量最高,其次为若螨和成螨,极少捕食柑橘始叶螨卵。巴氏新小绥螨若螨、雌成螨和雄成螨整个历期分别累积捕食柑橘始叶螨16.1、134.9和127.5头。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分别对柑橘始叶螨幼螨、若螨、成螨的特定年龄-龄期捕食率分别在51d、38d和39.5d时达到最高值21.7、8和4头,总量在51d时达到最高值25头。基于两性生命表构建和捕食率分析,利用timing模型理论构建了巴氏新小绥螨的时序模型,实现了长时间序列上对其种群数量、种群结构、种群增长率的模拟与预测。研究发现,在28±1°c、80±5%r.h.、光暗比16hl:8hd条件下,初始虫口数量为10卵的巴氏新小绥螨种群在36d后达到稳定的年龄分布,同样初始虫口数量的柑橘始叶螨种群在60d时仍未达到稳定的年龄分布。对于初始虫口数量120头(60雌40雄20卵)的柑橘始叶螨种群,10d后释放10头巴氏新小绥螨(5雌5雄)可以在20d后将柑橘始叶螨种群维持在较低水平。通过对柑橘始叶螨和巴氏新小绥螨种群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验证试验发现,柑橘始叶螨种群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异较大,而以10头(5雌5雄)和20头(10雌10雄)为初始数量的巴氏新小绥螨种群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均在10%以内,以40头(20雌20雄)为初始数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偏差率除了若螨(9%)外均超过了10%。3巴氏新小绥螨与尼氏真绥螨igp共存与排除模式通过评价巴氏新小绥螨与尼氏真绥螨的自残捕食作用(cbp)与集团内捕食作用(igp),明确两种捕食螨不同螨态、性别个体间在无集团外猎物柑橘全爪螨条件下的cbp和igp水平与对称性。巴氏新小绥螨在6h内cbp强度较低,24h内cbp显着升高,其四种捕食虫态对其卵24h内均无自残捕食作用。尼氏真绥螨在6h内cbp达到总自残组合的54%,高于6h内巴氏的(33%),其第二若螨、雌成螨和雄成螨对其卵在6h内无自残捕食作用,但在24h内均发生自残捕食。两种捕食螨igp系统在6h内igp发生达总组合的83%,其中单向性igp占比67%,双向性igp占33%。巴氏新小绥螨对尼氏真绥螨的单向性igp指数是尼氏对巴氏单向性igp指数的2.7倍,表明在两种捕食螨igp系统中,巴氏新小绥螨为潜在的集团内捕食者,而尼氏真绥螨为潜在的集团内猎物。两种捕食螨igp系统中尼氏真绥螨各捕食螨态均不捕食巴氏新小绥螨卵,但巴氏新小绥螨第二若螨与雄成螨却可以捕食尼氏真绥螨卵。通过对igp系统补充集团外猎物(eg-猎物)柑橘全爪螨,并逐渐增加eg-猎物密度,观察获得两种捕食螨共存系统igp水平与对称性的变化。eg-猎物在系统中的出现能明显降低尼氏真绥螨各螨态在6h和24h内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单向性igp水平,但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和雄成螨对尼氏真绥螨的单向性igp水平并没有因为系统中eg-猎物的出现而降低,在24h5eg-猎物条件下仍高达80%。两种捕食螨双向性igp在6h下随着eg-猎物的出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24h下eg-猎物在igp系统中的出现会大大降低尼氏真绥螨对巴氏新小绥螨的捕食作用,但巴氏新小绥螨对尼氏真绥螨的捕食作用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通过巴氏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分别在集团外猎物共存系统、集团内猎物共存系统和同种猎物自残共存系统模拟与组建,获得两种捕食螨一定时间序列上的对特定猎物捕食率以及捕食者个体的存活率和繁殖率。两种捕食螨在集团外猎物共存系统中,对靶标害螨的捕食量以及捕食eg-猎物时的存活率与产卵量均显着高于另外两种猎物共存系统的对应参数。巴氏新小绥螨在igp共存系统和自残共存系统中的捕食、存活与繁殖无显着性差异,但是尼氏真绥螨在自残共存系统中对同种个体的捕食量以及产卵量却显着高于其在igp系统中的表现,表明在集团外猎物匮乏的条件下,尼氏真绥螨可能通过自残捕食作用补充自身个体的营养与繁殖储备,从而在降低种群密度的同时保证种群后代个体在系统中的维持。4巴氏新小绥螨种群不同猎物共存系统中扩散规律分析通过扩散压力模拟、生境斑块差异构建以及种间竞争干扰分析,明确巴氏新小绥螨不同螨态与性别个体在靶标猎物柑橘全爪螨、替代猎物腐食酪螨和集团内猎物尼氏真绥螨共存系统中的扩散规律。研究发现巴氏新小绥螨爬行扩散螨态为其雌成螨、雄成螨和若螨,其幼螨不参与斑块间扩散。巴氏新小绥螨在不同斑块水平方向上的扩散无明显的偏向性,其雄成螨的扩散在有/无eg-猎物条件下无差别,其雄成螨在1h的扩散总量显着高于其他螨态。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3h后在有eg-猎物斑块中的扩散数量显着高于其在无eg-猎物斑块的数量。在巴氏新小绥螨、eg-猎物柑橘全爪螨和替代猎物腐食酪螨的共存系统中,巴氏新小绥螨在有eg-猎物斑块内的扩散数量与其在替代猎物不存在的共存系统中的扩散数量间无显着性差异。在巴氏新小绥螨、eg-猎物柑橘全爪螨和ig-猎物尼氏真绥螨共存系统中,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在不同斑块中的扩散数量在随着扩散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3h的扩散量显着高于其他两种共存系统,5h的扩散量显着低于其他两种共存系统,其雄成螨与若螨的扩散量在各时间上均与其他两种共存系统中的扩散量之间无显着性差异。通过对巴氏新小绥螨挂袋释放后在柑橘树上不同观测位置的爬行扩散数量分析,明确其开放系统中的水平扩散和垂直扩散规律。巴氏新小绥螨释放后24 h内的扩散数量较少,其爬行扩散高峰期为24 h至53 h。巴氏新小绥螨在柑橘树水平方向上的扩散是随机的,不同方向上扩散总量无显着性差异;但在垂直方向上,其释放后24 h在树干上部扩散量最高,释放后29 h在树干上部的扩散量最高,释放后34 h在树冠中部正对地面草丛中的扩散量最高,释放后48 h、53 h和58 h均在树冠中部的扩散量最高。综上所述,本学位论文运用两性生命表技术、捕食率分析与Timing模型理论,结合IGP共存与排除模式、生境斑块差异构建与扩散压力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捕食性天敌(螨类)巴氏新小绥螨在不同类型猎物共存系统中的种群调控与扩散机制。研究结果从理论层面以巴氏新小绥螨为例,构建一种较为成熟的捕食性天敌(螨类)种群模拟与预测体系,同时从实践应用层面为提高巴氏新小绥螨生物防治效率,实现橘园系统农药减施增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群共存论文参考文献
[1].李旺明,梅水珍,邹发生.亚热带林下混种群鸟巢生态位分化与共存[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2].李亚迎.不同猎物共存系统中巴氏新小绥螨种群调节与扩散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吕佳乐.智利小植绥螨、加州新小绥螨与二斑叶螨共存时的种群动态及互作[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4].秦军.两种群共存模型的Runge-Kutta法[J].铜陵学院学报.2016
[5].潘峰.空间种群模拟研究:物种行为、寄生对集团捕食系统中物种共存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6
[6].黄立壮.一类两种群互惠共存的定性分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
[7].王锋刚,曾晓东.植物种群资源竞争与共存的理论模型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5
[8].郑雪.一类两种群互惠模型的共存及周期性[D].扬州大学.2014
[9].帅方敏,李新辉,Christophe.Baehr,李跃飞,李捷.早期资源发生上的差异对西江鲮Cirrhinamoitorella和鲴Xenocyprininae种群共存的影响[C].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2013
[10].郑雪,王婷,杨静,林支桂.一类两种群强耦合互惠模型的共存解[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