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就业形成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过度就业,过度劳动,形成机制,就业挤出
就业形成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12)在《过度就业形成机制及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我国劳动者“过劳死”的案例不断地见诸于报刊,这一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的文献更多地从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关注超时、超强度劳动所造成的“过劳死”的研究,而对过度就业的形成机制及其所产生的其他效应分析的文章很是匮乏,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着过度就业对个人、企业、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过度就业产生的根源等方面展开分析,在综合各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对过度就业相关的理论、劳动供给的相关理论以过度就业对就业岗位的挤占程度进行了广泛、细致的研究。首先,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过度就业的概念,即过度就业指的是劳动力资源过度使用的状态,这里的过度就业不仅包括那些因为源自勤劳的天性,或者源于对事业的追求,而付出比社会平均水平更多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情况,而且更多的是指那些因为体制性、制度性、社会性等原因,劳动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被迫承担过多的工作量的就业行为方式。并以此概念为出发点,用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的比例作为过度就业程度的衡量标准。数据显示,过度就业在我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状态,从业人员过度就业的程度因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且都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过度就业情况更为严重。其次,本文探讨了过度就业的形成机制。实际上,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的问题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发展必然有其历史根源和各种驱动因素。在形成机制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的问题愈演愈烈。本文认为,我国转型时期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全球化分工下的经济发展需求、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公、文化价值观念的惯性、社会保障的滞后、工会的“无能”以及法律存在的漏洞等外部环境是造成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的深层次原因,企业的逐利性、近乎残酷的晋升制度和管理水平的局限性是导致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的直接原因,再加上劳动者的成就动机、个人特质等内在原因,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劳动者自主或被动地提供了超时、超强度的劳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劳动者过度就业形成机制的模型。由此打开了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发生、发展的“黑箱”。最后,我们依据过度就业率的概念,对过度就业对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经测算,我国目前的城镇就业人员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处在过度就业的状态,2004年至2011年期间过度就业的存在对就业岗位的挤占数量达到一亿之多。由此看出,缓解我国过度就业的情况,在提高劳动者福利同时对就业岗位的增加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陈桢[2](2011)在《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及其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进步既可能扩大就业,也可能增加失业。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可从其对就业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两方面进行判断。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总体影响,一方面,通过就业创造机制产生就业补偿效应,增加就业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就业破坏机制产生就业衰减效应,减少就业需求。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结构影响,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变动,显示出技术进步对就业补偿和破坏的双重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工种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结构,出现低技能劳动力失业率较高的情形;其次,通过促进分工,产生就业扩大与减少双重效应。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在总体上取决于双重力量的对比和权衡。(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10期)
张慧,张忠国,吕晓明[3](2009)在《林口创业带就业形成“洼地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张慧 张忠国 吕晓明) 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特色旅游……随着一个个产业成为返乡创业人员的投资热点,今春林口县项目建设进展迅速。据县招商局负责人介绍,截至5月底,该县年初谋划的93个招商引资项目已有68个开工,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日报》期刊2009-07-06)
王松岭,张永文[4](2007)在《左旗举办“SYB”创业培训 形成促就业再就业倍增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驻站 王松岭通讯员 张永文)巴林左旗就业服务局积极开展“SYB”创业培训工作,通过开办培训班不断拓宽就业再就业门路,推动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全社会形成创(本文来源于《赤峰日报》期刊2007-05-27)
[5](1996)在《发挥就业服务整体优势 促进就业训练工作形成集团规模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和就业形势的要求,几年来,大连市对就业训练工作进行了大胆的、开放式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一个以就业为目的,联合各方办学力量,围绕发挥就业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作用的新型就业训练开发体系思路,并创办了大连市就业训练集团,产生了较好的规模效应。一、创办大连市就业训练集团的基本思路的模式(一)从就业训练的外延上认识成立集团的必要性。从就业训练市场上看,前几年大连市的就业训练工作曾一度陷入困境,面临"叁难":招生难、组织管理难、推荐就业难。主要原因是办学单位分(本文来源于《劳动内参》期刊1996年08期)
就业形成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技术进步既可能扩大就业,也可能增加失业。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可从其对就业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两方面进行判断。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总体影响,一方面,通过就业创造机制产生就业补偿效应,增加就业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就业破坏机制产生就业衰减效应,减少就业需求。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结构影响,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变动,显示出技术进步对就业补偿和破坏的双重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工种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结构,出现低技能劳动力失业率较高的情形;其次,通过促进分工,产生就业扩大与减少双重效应。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在总体上取决于双重力量的对比和权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就业形成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丹.过度就业形成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陈桢.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及其形成机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3].张慧,张忠国,吕晓明.林口创业带就业形成“洼地效应”[N].牡丹江日报.2009
[4].王松岭,张永文.左旗举办“SYB”创业培训形成促就业再就业倍增效应[N].赤峰日报.2007
[5]..发挥就业服务整体优势促进就业训练工作形成集团规模效应[J].劳动内参.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