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相对主义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车宇航[1](2021)在《从文化相对主义看中国音乐“单音体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音乐相较西洋音乐总体是落后的,若是拿现代的西洋音乐对比的话至少落后一千年"这是萧友梅在他1930年发表的《旧乐沿革》中对于中国音乐的观点。回顾中国音乐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导致我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自信,致使中国的传统音乐即便在今天也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究其原因是中国音乐"落后"的思想根植于人们心中。在我国专业音乐表演和教学领域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拿西洋音乐作为评判中国传统音乐的准绳。本文从文化相对主义的多元视角对中国音乐"单音体制"做一个浅析。
丁博[2](2020)在《藏、羌多声部民歌的民族音乐学阐释 ——以黑水县知木林与松潘县小姓沟为例》文中指出藏、羌多声部民歌流传于岷江上游地区,其文化特色自东南至西北呈现出一条由汉文化至藏文化的变色光谱。民族识别时期,由于其文化差异性较细微,便依其他因素将多声部民歌的流传地区分别划为藏族与羌族。自此,随着“文化主体”族性身份的明晰,其“多声部民歌”的音乐认同也随之移动。以此学理问题结合“梅里亚姆三模式”以及“民族音乐学分析法”,对藏、羌多声部民歌予以客观分析,发现其音乐在上述众多方面具有较多的相同性。但是,同一音乐形式为何其“认同”不同,由此问题,参考文化认同与区分、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族群“主观建构论”等跨学科方法,认为岷江上游地区多声部民歌的“客观文化特征”具有同一性,但是这只是学者依据所谓“理论”理性分析的结果。由此,再次从“主位介入”的视角出发,认为当地人们在彰显“认同”与“区分”时,并非如音乐学者般客观理性的分析音乐结构,而是在“民族识别”等国家话语权力的语境下,结合族群状态、人群关系等一些具有现实利益的社会情境所作出的一种“选择”。
盖艺乔[3](2020)在《中学钢琴教学中民族乐感培养问题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属于专业学位教育论文中专题研究型论文。笔者自幼学习钢琴,本科及研究生就读期间一直在校外从事业余钢琴教学,因此对中学钢琴教学问题有浓厚兴趣。在导师推荐下,选择了钢琴教学中“民族乐感”培养这一专题进行研究。本论文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是对选题背景及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简明阐述。第二部分是为培养民族乐感的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胡德“双重音乐能力”理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理念、多元文化理论、乐感和民族乐感等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对当下中学生钢琴学习中“民族乐感”培养的现状进行的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本文选取了东营市胜利第十中学、烟台市莱山一中、烟台市牟平育英中学和长沙市群星艺术学校四所音乐“艺考生”的学生进行民族(民间)音乐审美态度、民族钢琴音乐作品在钢琴学习中占比、民族音乐音响感知、民族音乐理论认知和民族音乐实践能力,一共五个方面来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一部分学生和钢琴老师进行5个中国民族音乐谱例和5个西方音乐谱例进行民族音乐感知测试,以弥补问卷中民族音乐音响感知题目较少的不足。教师访谈问题主要从对中国钢琴音乐的认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态度、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所占比重方面和民族乐感培养的途径四个方面来进行。第四部分是中学钢琴教学中“民族乐感”培养的实践研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确立母语文化和强调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坚持以民族性与地域性、审美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为基础,提出民族乐感培养的五条实践路径:一是增加中国钢琴作品教学,提高“民族乐感”的音响感知能力;二是综合运用“固定—首调”两种唱名法,体验“从宫”意识;三是强化中、西音乐形态比较,提高中国音乐分析能力;四是穿插戏曲、民歌、说唱等音乐,多渠道培养“民族乐感”表现能力;五是采用黑键即兴编创,提升民族音乐创作实践能力。第五部分是民族乐感培养的五条实践路径结合中国钢琴作品,以四川民歌《采花调》作为钢琴教学中的教学案例,以作为指导今后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在倡导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发展多元化民族音乐教育。因此,在今天的钢琴教育中加强我国民族音乐作品的内容,强调中华母语教学的研究,推动我国民族钢琴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拓宽钢琴教学中民族乐感的培养途径,而非仅限于教学内容——中国钢琴作品的扩充。
伍娅萌[4](2020)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内容,以音乐史学、教育心理学、文化传播学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重点梳理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教学、教材及其他成果的历史发展脉络。站在民族化和全球化的视角,审视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传承与发展,反思其对我国视唱练耳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影响,为促进文化自信背景下我国视唱练耳学科发展尽一份力。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正文分四章。绪论部分主要包含选题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概念界定。第一章以东正教教堂、俄侨音乐学校、国内音乐院校视唱练耳专家班的视唱练耳教学活动为主要对象针对教学理念、方法、过程、人物四个方面进行各阶段教学传承与发展的归纳分析。第二章主要对《巴赫梅捷夫曲谱集》、《二声部视唱练耳教材》、《视唱教程》以及《二、三声部视唱集》各阶段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内容、编写特点、使用情况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第三章针对俄罗斯在华出版的期刊与理论书籍、社会音乐团体活动、中苏研讨会、中苏访问与交流四个部分进行各阶段研究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分析。第四章从民族化、全球化两个角度分析俄罗斯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并对我国视唱练耳的发展给予一点启示与建议。
姚佳欣[5](2019)在《近十五年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其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其差别就在于: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与自己的历史和社会环境有关,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所带来的霸权主义,不仅覆盖了经济层面也对音乐文化层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当今是个多元化的世界,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因此,在研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树立以"文化相对论"的视角来看待异族的音乐文化。这样,才能使得全球的音乐文化呈现
贾波[6](2019)在《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研究关注人的思想活动,是指人在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基础上生发的思维认知活动。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创作-表演实践、音乐鉴赏-批评实践和音乐理论研究实践等等。音乐理解实践方式——不仅是指表演实践的操作,也是指向理性思维活动,理性思维的方法就是理性实践,即人的理性认知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是思维的具体实践过程,是看不见的实践活动。本文提出音乐理解要结合人类不同的实践方式:形式理解——它指向具体技术;语境理解——它指向主体已有的感悟和积累;交往主体理解——它指向主体理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一切都指向了人存在的目的——即为有利生存而做出的实践选择。并以音乐实践方式的哲学基础、音乐观念的解析为着眼点,以多元音乐实践形态为切入点,以人的有利生存原则为目的,对三种理解方式进行评述,指出它们各自的哲学、美学理论来源,指出它们各自具有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指出各自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综上,提出理解实践方式应该把形而下和形而上加以贯通,即从技术上升至经验,再由经验上升至认知。三者之间贯通,螺旋式循环上升。在文化整体存在的整体性观念基础上,对多元文化存在的现实性、客观性和整体性作出阐释,探寻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而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及其实践方式的选择都遵循着人自身的主观有利生存原则,这应该是音乐理解的方法,也是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唐博宇[7](2018)在《《中国古今音乐考》中的古琴史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今音乐考》是1776年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参考清代学者李光地《古乐经传》和明代律学家朱载堉《律吕精义》而写成。该书记录了一位欧洲人对于中国音乐独具匠心的思考和解读,较为客观真实地向欧洲人系统诠释了中国特有的音乐体系。古琴,作为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无疑成为《中国古今音乐考》推介中国音乐的重要媒介。书中留存了大量珍贵的古琴史料。本论文围绕《中国古今音乐考》中古琴史料开展的多角度研究,在学界鲜少有人问津。该文以《中国古今音乐考》的历史文化背景探究和总体编撰研究为基石,以对书中古琴文献作史料钩沉、文献拣选和文化分析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学和音乐史学等研究方法,多角度深入探析《中国古今音乐考》中古琴史料的学术价值,并对古琴史料所蕴含的琴学和音乐思想作深层思考和剖析,进而揭示出《中国古今音乐考》中古琴史料对中国古琴发展史和音乐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任方冰[8](2018)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观念问题》文中指出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基本宗旨是探寻音乐发展的历史真实,揭示音乐发展的历史规律、为人类提供中国音乐历史经验借鉴。中国音乐历史书写要以"史真"为基本标准。研究者探究音乐史实过程中,对音乐史实的阐释和理解虽因研究者自身学术背景不同,揭示历史的"真实"有所差异,但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对音乐历史的探究也会逐步接近历史的本真。音乐史学研究者的研究理念因学统和个体差异也呈现出多种样态,研究者在追寻自
王帅红[9](2014)在《梅里亚姆、内特尔音乐人类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梅里亚姆(Alan P. Merriam 1923-1980)与内特尔(Bruno Nettle 1930-)是美国不同时期的着名的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为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内特尔的许多音乐人类学理论是在梅里亚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充,是当今极为重要的具有拓展性贡献的学术领军人物。在国内音乐人类学界对这两位甚为关注,表现为对他们着作的翻译以及成果的借用。然而,学界对他们学术理论缺少深层次的剖析与批判,更没有将两者进行全局性地比较研究。本论文运用文献法与比较研究法来追寻梅里亚姆与内特尔的学术足迹并解析他们音乐人类学理论的内涵与两者之间的理论内在关联,从人类学视野下音乐观念、音乐人类学学科定位以及音乐人类学研究方法这三个方面对他们的音乐人类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论文中所讨论的每一个内容都属原创,每一部分针对一个核心问题对他们学术理论进行探索性分析、比较与评论,并在某些部分尝试着提出作者自己的学术理论构想。论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研究梅里亚姆与内特尔的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本章认为,梅里亚姆与内特尔是音乐人类学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的人物,因此,他们的比较不同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理论家之间的比较。他们的音乐人类学理论既有传承的一面,也有迥然相异的一面,但很少存在针锋相对的辩论。准确地说,在学科发展脉络中他们的学术理论各有侧重。论文第二章简述了梅里亚姆与内特尔的学术概况。鉴于我国音乐人类学界还没有学者对两者的学术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在对梅里亚姆与内特尔音乐人类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前有必要对他们的学术活动背景与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与概括。论文第三章探讨了人类学视野下音乐观念的差异。梅里亚姆分析了人类学对艺术研究严重忽视的根源在于对艺术的误解,即人类学者仍操持艺术学的艺术观念,而应该具有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观念。同样,对于音乐人类学研究来说也应该持有人类学视野下的音乐观念。第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把音乐看作一种人类习得行为,行为才是人类学家“施展其特殊技能的地方”。梅里亚姆把音乐看成一种人类习得行为并对其进行分类,但梅里亚姆通常所指的行为却是音乐生产行为。梅里亚姆从行为发生的前因后果的角度建立其“观念-行为-音声”的三维模式,并将其发展为社会本位的社会互动模式:“观念-行为-音声-社会反馈”。内特尔基本上延存了梅里亚姆的音乐行为观念。第二个重要的观念是音乐整体观念。梅里亚姆认为音乐学把音乐构选当作一个封闭的系统脱离产生它的文化背景进行音乐固有的法则和规律的探讨,而人类学认为应持一种整体观来看待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在西方有三种音乐与文化的关系的表述方式:“文化背景中的音乐”、“文化中的音乐”和“作为文化的音乐”,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经常提到的是后两种。文章从音乐文化整体观、音乐生产过程整体观以及音乐历时整体观来讨论两者整体观的特点与差异。第三个是对“文化中的音乐”的理解。西方本质主义音乐观相信存在一个超越文化、超越地域、超越民族、超越历史的客观、普遍的永恒音乐本质,将音乐理解为一种与人无关的自存实体,假想音乐摆脱了音乐生成的文化历史语境。梅里亚姆与内特尔对音乐人类学所研究音乐的认识超越了西方本质主义对音乐的理解。人类学对音乐的认知从“音乐是什么”转向“是什么使某物被看作是音乐”的问题。梅里亚姆认为文化观念是界定音乐的关键,内特尔认为文化中的功能与价值决定音乐的概念。在人类学视野下音乐被认知为“文化中的音乐”。文章主要探讨了梅里亚姆与内特尔对“文化中的音乐”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以及他们对音乐的文化功能与文化意义的研究上的差异。论文第四章探讨了音乐人类学学科定位的异同。首先讨论的是学科归属问题。一个学科首先要确定的是学科的性质,音乐人类学究竟是社会学科还是人文学科?梅里亚姆认为是两者的整合,它的方法和目标相比较而言更富科学性,而它的主题更富人文性。学科归属部分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学科独立性的问题。音乐人类学虽然与人类学有着最直接的亲缘关系,但人类学者没能将其理论成功而轻易地嫁接到音乐的研究中,因而需要音乐人类学这样的专门学科建立音乐人类学学科特有的知识范式和思想体系,是音乐人类学学者向人类学者指出了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音乐人类学以前属于音乐学,现在音乐人类学与音乐学之间趋向融合。内特尔认为仍然要保持音乐人类学学科的独立性,同时也与民俗学、人类学以及其他学科保持一定亲缘关系,并从中汲取精华以便能够继续处理音乐中最基本的问题。对本学科的学科名称在国内学界没有达成一致表述,事实上西方音乐人类学学科名称本身有一个发展蜕变过程:从“比较音乐学”到“民族音乐学”再到“音乐人类学”,这三个概念代表了这门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如果要用一个名称来涵盖整个学科的话,我建议采用“音乐人类学”。本章讨论的第二个内容是学科定义。很多学者通过学科定义来解决学科定位问题。梅里亚姆认为音乐观念与学科定义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他将音乐人类学界定为“研究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人类学学科定义复杂多样,难于有一个学界统一的、具体而精确的定义。内特尔根据本学科的性质认为应该避免任何具体的定义,他扬弃了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提出了以解决音乐基本问题为指导思想的音乐人类学学科的基本原则。本章还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式三个方面探讨了梅里亚姆和内特尔对学科内涵的把持。论文第五章从整体方法、具体方法以及实地技法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人类学研究方法的相异。整体方法实际上既带有方法论的意义也带有认识论意义,是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根本方法。梅里亚姆与内特尔的研究中综合了科学实证与人文阐释两种方法论,不过两者存在倾向性的差异。整体观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梅里亚姆更倾向于用文化静态整体观来看待音乐,而相比之下,内特尔更倾向于用文化动态整体观来看待音乐。梅里亚姆和内特尔的音乐人类学研究都是以文化相对主义为认识论基础。梅里亚姆有夸张文化之间差异性的倾向,而内特尔主张文化之间多样共存。具体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实地调查方式、资料收集方法以及资料分析方法。梅里亚姆主张百科全书式的调查方式,而内特尔主张问题式调查方式。早期音乐人类学家资料收集以音乐作品为主,梅里亚姆的贡献在于在物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开始对民间评价备受关注。自此以后,观念资料的收集成为音乐人类学收集的重要内容。不过,梅里亚姆与内特尔在收集方法与视角上都有所不同。从资料分析的方法来说,梅里亚姆与内特尔都综合了多种方法,有因果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功能分析法以及跨文化比较分析法等等,其中前面三种在论文的前面部分都有讨论,这一章主要探讨了梅里亚姆与内特尔对比较方法的认识与运用上的偏差。论文实地技法部分探讨了取样、记谱和伦理实践三个方面的问题。论文第六章从三个方面简要地谈到了在论文研究后所获得的对中国音乐人类学学科建设的一些启示。梅里亚姆的一个主要贡献是把行为作为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但梅里亚姆的行为研究却是围绕“为什么一种音乐构造以它现有的方式存在”的核心问题而展开,致使其研究仍未摆脱西方音乐研究“作品中心”的“惯习”,最终导致音乐生产链中行为的断链与静态展示。本人认为音乐人类学的行为研究也要关注某一次表演行为的发生过程。内特尔认为音乐人类学有多样的表述方式,同样,我们认为音乐人类学也应有中国的表述方式。比较方法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比较方法,另一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方法,两者对我们音乐人类学研究都至关重要。
张黎红[10](2012)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业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就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两个以上不同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如何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世界上尚没有一种文化能够解答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只有汇集了从世界各个国家与民族古往今来发展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有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的可能。因此,多元文化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在对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所达成的共识。随着多元文化概念的提出,“多元文化”在教育、历史研究、文化批评和社会改革等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运用,其所影响的国家领域也从最初的西方各国扩展到了包括日本、印度、中国等在内的东方各国。在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产生于20世纪末的教育模式也随即成为世界音乐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本文正是以多元文化背景为出发点,针对国际音乐教育多元化态势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日益渗入到我国音乐教育之中、我国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挑战的现状,从长春市六所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入手,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详加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与动议。全文包括引言、本论和结语三部分内容。其中引言部分对本课题研究的动因、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与价值予以阐明,以利了解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章主要是对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与辨析,具体包括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教学等核心概念以及容易与之相混的概念的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多元文化与民族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章主要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及理论依据,通过对民族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社会交往价值的体认,以及作为民族音乐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音乐的历史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的把握,为第三、四章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石。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第三章侧重于实践考察,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和听课等形式对长春市六所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四个层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第四章则是通过对学生接受民族音乐学习的目的和态度、教师对民族音乐教学的认知、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评价等多个层面的数据调查与整理,在进行样本描述、分析成因之后开始对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第五章则是本选题研究的难点所在,其研究的契机是基于第三、四两章中对长春市六所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基本代表了我国现阶段民族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对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从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实践展开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在多元文化已成为时代潮流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实践应该围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资培训七个维度全面展开并深入推进。结语部分重申了多元文化背景探究民族音乐教学的两个维度:即从本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和国与国之间文化所呈现出的多元性以及相互间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并以此观照我国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展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民族音乐教学前景。众所周知,学校是民族音乐教学的重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共识,因此,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大力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与研究,无疑是从根本上夯实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础之举动。我们深知,只有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理念来指导我国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实践,才能在全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中,让我们广大中小学生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在更好地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在有朝一日成为传播与发展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又一生力军。
二、文化相对主义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相对主义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从文化相对主义看中国音乐“单音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欧洲音乐中心论 |
二、文化相对主义 |
三、“单音体制” |
结语 |
(2)藏、羌多声部民歌的民族音乐学阐释 ——以黑水县知木林与松潘县小姓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主旨 |
二、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核心文献 |
(二)音乐与认同的研究文献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历史民族音乐学与音乐口述史 |
(二)“乐音·行为·观念”三模式和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 |
(三)主体民族志 |
第一章 岷江上游地区藏、羌民族与多声部民歌 |
第一节 藏、羌多声部民歌研究中的学理问题 |
一、多声部民歌的“多”声问题 |
二、音乐认同问题 |
第二节 藏、羌多声部民歌研究的现实可能 |
一、岷江上游走廊地区的藏、羌人群 |
二、以“沟”为经济生态的地理环境 |
三、变色光谱:眼见为实的“文化标识” |
第三节 藏、羌多声部民歌的区域文化语境 |
一、以“毒药猫”、“根根”为族群性格的人文环境 |
二、“一截骂一截”的文化“区分”语境 |
三、“山神信仰”中的文化“认同”语境 |
小结 |
第二章 文化特征:藏、羌多声部民歌的音乐事象 |
第一节 多声部民歌的音乐分析 |
一、日常生活中的歌曲 |
二、劳动场合中的歌曲 |
三、民俗场合中的歌曲 |
四、仪式信仰中的歌曲 |
第二节 岷江上游地区多声部民歌的行为解读 |
一、摸喉头、摸脸颊 |
二、右旋、手臂晃动、弯腰曲背 |
三、音乐表演空间与暴力争斗空间的矛盾依存 |
第三节 模仿·诵经·规矩——多声部民歌的音乐观念阐释 |
一、对自然(生物)的模仿:二声部就像云朵与河水 |
二、诵经:沟通与劳动 |
三、规矩:歌词不能改;祖先的路不能改 |
第三章 个案阐释:座山会仪式·弟兄祖先故事 |
第一节 显性的认同与隐性的区分——以座山会仪式为例 |
一、座山会的前期准备 |
二、座山会的具体过程 |
三、显性的认同与隐性的区分 |
第二节 作为社会表征的多声部民歌——以其所蕴含的“弟兄祖先”故事为例 |
一、我所听到的“弟兄祖先”故事 |
二、多声部民歌中的弟兄祖先故事 |
三、弟兄祖先的文化表相及其社会本相 |
第四章 文化认同与区分:多声部民歌的族性建构 |
第一节 多重理念下对多声部民歌的话语表述及社会行为的考量 |
一、多重理念的阐释 |
二、双重话语表述 |
三、深层社会行为 |
第二节 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多声部民歌的族群区分问题 |
一、假借“阿里武士”的记忆 |
二、攀附“嘉绒藏族土司族源” |
三、主观选择的外部碎片化材料所建构的音乐认同 |
第三节 夸耀我群与贬低他群——多声部民歌所彰显的人群区分 |
一、音乐区分的研究路径 |
二、木都村与知木林地区其他村寨人群的现实关系 |
三、木都村多声部民歌中与其他村寨人群的“想象”关系 |
四、主观区分的社会内涵——人群恐慌与自我认知 |
第五章 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基于理论层面的思考 |
第一节 多声部民歌的传承现状 |
一、传承形式:发明的传统 |
二、传承主体:女性音乐文化 |
三、传承人的待遇问题及矛盾 |
第二节 符合外来人“想象”的传承 |
一、想象与建构的传统 |
二、从民族中心主义到文化相对主义再到内部东方主义 |
三、“团结”与“进步”——国族主义的想象 |
结语 |
附录 :田野调查对象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专着、编着、论文集、内部资料、古籍) |
期刊类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中学钢琴教学中民族乐感培养问题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阐述 |
(一)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1.胡德“双重音乐能力”理论 |
2.“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理论 |
3.多元文化理论 |
(二)核心概念厘定 |
1.乐感 |
2.民族乐感 |
第二章 当代中学生钢琴学习中“民族乐感”培养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调查工具及方法 |
1.调查对象的选择 |
2.调查方法 |
3.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4.民族音乐测试设计与实施 |
5.访谈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1.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
2.对学生和钢琴教师民族音乐感知测试的分析 |
3.对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三章 中学钢琴教学中“民族乐感”培养的实践研究 |
(一)民族乐感培养的教学理念 |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2.确立母语文化教育理念 |
3.强调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
(二)民族乐感培养的教学原则 |
1.民族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原则 |
2.审美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3.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民族乐感培养的实践路径 |
1.增加中国钢琴作品教学,提高“民族乐感”的音响感知能力 |
2.综合运用“固定-首调”两种唱名法,体验“从宫”意识 |
3.强化中、西音乐形态比较,提高中国音乐分析能力 |
4.穿插戏曲、民歌、说唱等音乐,多渠道培养“民族乐感”表现能力 |
5.采用黑键即兴编创,提升民族音乐创作实践能力 |
第四章 中学钢琴教学中“民族乐感”培养的教学实例 以四川民歌《采花调》为例的实践教学 |
1.教学案例 |
2.案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历 |
(4)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俄罗斯视唱练耳教学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前阶段(1917年前) |
一、教学理念 |
二、教学方法 |
三、教学过程 |
四、代表人物 |
第二节 传入阶段(1917-1948) |
一、教学理念 |
二、教学方法 |
三、代表人物 |
第三节 发展阶段(1949-1960) |
一、教学理念 |
二、教学方法 |
三、教学过程 |
四、代表人物 |
第二章 俄罗斯视唱练耳教材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前阶段(1917年前) |
一、编写理念 |
二、编写内容 |
三、编写特点 |
四、使用情况 |
第二节 传入阶段(1917-1948) |
一、编写理念 |
二、教材内容 |
三、编写特点 |
第三节 发展阶段(1949-1960) |
一、编写理念 |
二、教材内容 |
三、编写特点 |
四、使用情况 |
第三章 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传承与发展的其它成果概述 |
第一节 前阶段(1917年前) |
一、俄侨在华出版的期刊与书籍 |
二、俄侨社会音乐团体活动 |
第二节 传入阶段(1917-1948) |
一、俄侨在华出版的期刊与理论书籍 |
二、俄侨社会音乐团体活动 |
第三节 发展阶段(1949-1960) |
一、俄侨在华出版的理论着作 |
二、中苏研讨会 |
三、中苏访问与交流 |
第四章 反思与借鉴 |
第一节 立足于民族化 |
一、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民族化发展 |
二、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发展的民族化特征 |
第二节 拥抱全球化 |
一、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全球化发展 |
二、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全球化特征 |
第三节 启示与借鉴 |
一、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内在张力 |
二、基于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视唱练耳民族化发展趋势 |
三、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传播动力机制 |
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苏联视唱练耳专家班学员名单 |
附录二 哈尔滨音乐学院部分教师访谈摘要 |
附录三 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大事编年 |
致谢 |
(5)近十五年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相对主义自身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
二、文化相对主义在音乐文化中的运用 |
三、在音乐实践中运用文化相对主义 |
(6)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论域、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界定 |
第一节 音乐理解 |
一、音乐理解之概念 |
二、音乐理解之相对性 |
三、音乐理解之多解性 |
第二节 实践哲学与音乐实践哲学 |
一、实践哲学 |
二、音乐实践哲学 |
第二章 音乐理解实践方式 |
第一节 形式理解 |
一、理论依据 |
二、形式理解的内涵 |
三、形式理解的具体实践 |
第二节 语境理解 |
一、语境理论之于音乐理解 |
二、音乐的语境 |
三、理解者的语境 |
四、多重语境的融合 |
第三节 交往主体理解 |
一、理论依据 |
二、交往主体的内涵及其实践 |
三、生活世界作为音乐理解的源头与归宿 |
第三章 不同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有效范围 |
第一节 相对性与绝对性 |
第二节 不同理解方式的局限性 |
一、形式理解的局限性 |
二、语境理解的局限性 |
三、交往主体理解的局限性 |
第三节 音乐意义的层次 |
一、不同实践方式的同一性 |
二、意义生成的多层性 |
第四章 走向多元的音乐理解实践方式 |
第一节 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转变 |
一、从一元到多元 |
二、从客体对象到意向性对象 |
三、从审美主体到交往主体 |
第二节 多元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追问 |
一、整体性观念 |
二、人文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人与音乐的哲学审思 |
一、人与音乐的关系 |
二、文化整体存在之要点 |
三、有利生存原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国古今音乐考》中的古琴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钱德明及其《中国古今音乐考》 |
第一节 《中国古今音乐考》编撰背景 |
一、17-18世纪西人在华活动 |
二、钱德明其人 |
第二节 《中国古今音乐考》编撰研究 |
一、总体概要 |
二、编撰宗旨 |
三、成书过程 |
四、书中参考的古代典籍 |
第二章 《中国古今音乐考》古琴文献疏证 |
第一节 古琴文献整理 |
一、古琴文献的分布情况 |
二、古琴文献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中国古今音乐考》中古琴文献溯源比勘 |
一、古琴文献溯源 |
二、古琴文献比勘 |
第三节 古琴文献构成分析 |
一、文明悠久的古琴历史 |
二、儒道合一的琴学思想 |
三、工艺精良的斫琴技术 |
四、涉猎中西的琴律原理 |
第三章 《中国古今音乐考》古琴史料文化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古今音乐考》及古琴史料文化价值 |
一、对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影响 |
二、对古琴文化西传的作用 |
第二节 西人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文化 |
一、“欧洲文化中心论”下的中国音乐 |
二、“文化相对主义”对中乐西传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观念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音乐史学的观念分期 |
(一) 1949年之前新史学的引入时期 |
(二) 1949—1979年唯物史观时期 |
(三) 第三阶段:1980年之后的多元史观时期 |
二、中国音乐史学观念的未来向度 |
(9)梅里亚姆、内特尔音乐人类学理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梅里亚姆研究综述 |
二、内特尔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价值 |
二、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学术概况 |
第一节 梅里亚姆的学术概况 |
一、学术活动背景 |
二、学术成果 |
第二节 内特尔的学术概况 |
一、学术活动背景 |
二、学术成果 |
第三章 人类学视野下音乐观念的差异 |
第一节 音乐行为观念 |
一、一种人类习得行为 |
二、断链的音乐生产链中的行为 |
三、因果链中阐释行为:音乐取向与文化取向 |
四、音乐行为解读路径比照 |
第二节 音乐整体观念 |
一、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中的音乐”与“作为文化的音乐” |
二、音乐文化整体观中“整体”的理解偏向 |
三、音乐生产过程整体观:以音乐的生成为中心 |
四、音乐历时整体观: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
第三节 对“文化中的音乐”的理解 |
一、“文化中的音乐”内涵的偏差 |
二、“文化中的音乐”外延的偏差 |
三、音乐的文化功能:“一”与“多”的对比 |
四、音乐的文化意义:意义描述与符号论证 |
第四章 音乐人类学学科定位的异同 |
第一节 学科归属 |
一、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 |
二、人类学、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 |
三、学科正名与学科身份历史 |
第二节 学科定义 |
一、音乐观念与学科定义 |
二、学科定义的多样性与模糊性 |
三、音乐基本问题与开放性学科定义 |
第三节 学科内涵 |
一、研究目的:理解音乐与理解文化 |
二、研究对象:非西方音乐文化与全人类音乐文化 |
三、研究范式:“研究文化中的音乐”与“研究作为文化的音乐” |
第五章 音乐人类学研究方法的相异 |
第一节 整体方法 |
一、科学实证倾向与人文阐释倾向 |
二、文化静态整体观倾向与动态整体观倾向 |
三、文化相对主义:“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区别 |
第二节 具体方法 |
一、百科全书式与问题式实地调查方式 |
二、观念资料收集的方法与视角的偏差 |
三、比较方法的认知与运用上的偏差 |
第三节 实地技法 |
一、取样:统计方式与阐释方式 |
二、记谱:作品与表演 |
三、伦理实践:自觉与非自觉 |
第六章 对中国音乐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启示 |
第一节 “行为”理论的中国实践构想 |
一、“行为”发生合力论 |
二、“行为”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音乐人类学的表述 |
一、音乐人类学的多样表述 |
二、音乐人类学的中国表述 |
第三节 比较方法在音乐人类学中的运用 |
一、认识论意义上的比较方法 |
二、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方法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二、英文文献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后记 |
(10)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现状 |
(二) 国内现状 |
三、 研究问题 |
四、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调查法 |
五、 研究思路与论文构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构架 |
六、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价值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阐释与辨析 |
一、 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
(一) 多元文化 |
(二) 多元文化教育 |
(三)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
二、 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教学 |
(一) 民族音乐 |
(二) 民族音乐教育 |
(三) 民族音乐教学 |
三、 多元文化与民族音乐教学的关系 |
(一) 民族音乐教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
(二)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教学的保障与完善 |
第二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及理论依据 |
一、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 |
(一) 民族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价值 |
(二) 民族音乐教学的文化传承价值 |
(三) 民族音乐教学的社会交往价值 |
二、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音乐教学研究理论依据 |
(一) 音乐的历史观 |
(二) 音乐的价值观 |
(三) 音乐的文化观 |
第三章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 |
一、 调查对象与样本的选择 |
(一) 调查对象的确定 |
(二) 调查样本的选取 |
二、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一) 调查形式 |
(二) 调查内容 |
(三) 问卷设计与实施 |
(四) 访谈设计 |
三、 问卷回收统计与访谈内容整理 |
(一) 问卷回收情况 |
(二) 访谈内容整理 |
四、 调查结果 |
(一) 教师层面 |
(二) 学生层面 |
(三) 教材层面 |
(四) 环境层面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问题分析 |
一、 教师层面 |
(一) “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 |
(二) 理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局限性” |
(三)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缺乏 |
(四) 民族音乐教学知识与技能薄弱 |
二、 学生层面 |
(一) 接受民族音乐学习的意愿较差 |
(二) 学习民族音乐的目的不明确 |
三、 教材层面 |
(一) 民族音乐内容相对陈旧 |
(二) 民族音乐内容的校本教材资源开发欠缺 |
四、 环境层面 |
第五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对策研究 |
一、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理念 |
(一) 确立学生的民族音乐教学主体意识 |
(二) 继承融合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
(三) 吸纳现代民族音乐精华 |
二、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目标 |
(一) 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目标 |
(二) 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目标 |
(三)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目标 |
三、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原则 |
(一) 民族性与多元性结合 |
(二) 文化性与知识性结合 |
(三) 传承性与开放性结合 |
四、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
(一) 感受与欣赏民族音乐 |
(二) 规定学唱传统民歌、说唱音乐、地方戏曲 |
(三) 选择学习民族器乐、民族民间舞蹈 |
(四) 适时吸收具有“民族元素”的优秀流行音乐 |
(五) 融合注入多样性民族音乐 |
五、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方法 |
(一) 文化体验法 |
(二) 多元注入法 |
(三) 实践展示法 |
(四) 比较融合法 |
六、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评价 |
(一) 民族音乐教学的评价目标 |
(二) 民族音乐教学的评价内容 |
七、 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师资培训 |
(一) 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 |
(二) 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技能训练 |
(三) 树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小学生接受中国民族音乐学习的现状问卷调查(第一次) |
附录 2:中学生接受中国民族音乐学习的现状问卷调查(第一次) |
附录 3:小学生接受中国民族音乐学习的现状问卷调查(第二次) |
附录 4:中学生接受中国民族音乐学习的现状问卷调查(第二次) |
附录 5: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知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 6:访谈对象 1 ——“国培计划”音乐教师 |
附录 7:访谈对象 2 ——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中部部分学生 |
附录 8:访谈对象 3 |
附录 9:初中音乐教师对教材中民族音乐内容的教学体会 |
附录 10:中小学学生问卷发放及收回情况 |
附录 11:《陕北民歌》教学设计 |
附录 12:音乐欣赏《渔舟唱晚》教案 |
附录 13:唱歌《走进西藏》教案(年级:八年级课时:一课时) |
附录 14:音乐欣赏《西南风情》教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文化相对主义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文化相对主义看中国音乐“单音体制”[J]. 车宇航. 黄河之声, 2021(05)
- [2]藏、羌多声部民歌的民族音乐学阐释 ——以黑水县知木林与松潘县小姓沟为例[D]. 丁博.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7)
- [3]中学钢琴教学中民族乐感培养问题的实践研究[D]. 盖艺乔. 鲁东大学, 2020(01)
- [4]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视唱练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伍娅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近十五年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研究[J]. 姚佳欣. 音乐生活, 2019(08)
- [6]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研究[D]. 贾波.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中国古今音乐考》中的古琴史料研究[D]. 唐博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观念问题[J]. 任方冰. 音乐研究, 2018(01)
- [9]梅里亚姆、内特尔音乐人类学理论的比较研究[D]. 王帅红. 复旦大学, 2014(02)
- [10]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 张黎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