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丙烯腈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玄武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香,谭盐宾,李康,杨鲁,杜香刚[1](2019)在《玄武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推进玄武岩纤维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采用与不同种类有机纤维对比分析的试验研究方法,从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量下,3种纤维的加入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影响均不大;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影响不大,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会降低混凝土28 d龄期的抗折强度;3种纤维均有效抑制混凝土的早期开裂,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的效果优于聚乙烯醇纤维;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电通量没有明显影响,聚丙烯腈纤维或聚乙烯醇纤维略增大混凝土电通量。3种纤维均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的效果优于聚乙烯醇纤维。(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11期)
王志旺,杨鼎宜,王金辉,刘淼,杨俊[2](2019)在《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寻聚丙烯腈纤维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作用,试验对水胶比为0.30、0.35、0.40、0.45、0.50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抗硫酸盐干湿循环等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聚丙烯腈纤维,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渗水高度,抑制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降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率和抗压强度耐蚀系数,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以及抗硫酸盐干湿循环等耐久性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1期)
李树锋,罗永莎,徐经伟,袁亮,海滇[3](2019)在《聚丙烯腈前驱体的优化及其中空碳纳米纤维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力学性能较好的聚丙烯腈(PAN)中空碳纳米纤维,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PAN聚合参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然后选取适宜于纺丝的PAN进行同轴静电纺丝、预氧化、碳化,对得到的中空碳纳米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A)对PAN相对黏均分子质量的影响最大;第二单体衣康酸浓度(B)对PAN环化放热的影响最大;第叁单体丙烯酸甲酯浓度(C)对PAN聚合收率的影响最大。SEM分析结果表明,PAN中空碳纳米纤维横截面具有明显的中空结构,纤维表面较为致密。BET测试结果表明,PAN中空碳纳米纤维的孔容为0. 069 69 cm3/g,比表面积为55. 719 m2/g。(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王力,陈兆文,苗雷,刘大鑫[4](2019)在《聚丙烯腈基改性功能纤维选择性吸附饮用水中Cu~(2+)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聚丙烯腈(PAN)纤维上制备了氨基螯合纤维(PAN-PEI纤维),在初始pH值为7.2、铜离子(Cu~(2+))浓度为3.00 mg/L条件下,分别研究了PAN-PEI纤维吸附混合溶液及饮用水中Cu~(2+)时对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混合溶液中Cu~(2+)初始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Ca~(2+)和Mg~(2+)初始浓度的增加,PAN-PEI纤维吸附Cu~(2+)时对Ca~(2+)和Mg~(2+)的吸附选择系数降低,但仍具有很好的吸附选择性;在饮用水中Cu~(2+),Ca~(2+),Mg~(2+)浓度分别为0.011,42.42,11.17 mg/L的情况下,将Cu~(2+)浓度加标至3.00 mg/L,采用PAN-PEI纤维处理饮用水,纤维吸附Cu~(2+)时对Ca~(2+)和Mg~(2+)的吸附选择系数分别为2 808和1 647,处理后饮用水中Cu~(2+)浓度为0.17 mg/L,Cu~(2+)去除率为94.33%,Ca~(2+)和Mg~(2+)仅分别损失了0.59%和0.98%;采用PAN-PEI纤维处理Cu~(2+)含量超标饮用水,吸附Cu~(2+)时对Ca~(2+)和Mg~(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刘鑫,姚丹丹[5](2019)在《日本叁菱丽阳差别化聚丙烯腈纤维专利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研究叁菱丽阳株式会社在差别化聚丙烯腈领域的专利技术,以期了解其在差别化聚丙烯腈纤维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为国内企业提供专利导航,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7期)
吴友吉,倪文康,王芬华[6](2019)在《纳米二硫化钴/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及抑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丙烯腈纤维(PAN)为原料,化学改性制得含有偕胺肟基团的螯合纤维(AOCF),使其与纳米二硫化钴反应,制得纳米二硫化钴/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nano-CoS_2/AOCF)。运用红外光谱仪(IR)、扫描电镜(SEM)及X衍射能谱仪(EDX)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在纤维表面生成了分散均匀的纳米二硫化钴,0.08 g的nano-CoS_2/AOCF对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与6 000 U的青霉素相当,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与4 000 U的青霉素相当。(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任元林,姜丽娜,霍同国,田甜[7](2019)在《聚丙烯腈纤维阻燃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地解决聚丙烯腈纤维及其织物易燃的问题,推进聚丙烯腈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对国内外聚丙烯腈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阻燃聚丙烯腈纤维的阻燃机制以及5种主要阻燃改性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特点以及制备阻燃聚丙烯腈纤维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阻燃聚丙烯腈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聚丙烯腈的阻燃改性研究进行展望。指出共混法、共聚法和化学改性法有望成为产业化的主要方法;随着环保理念逐渐加强,绿色无污染无卤阻燃纤维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无卤阻燃聚丙烯腈纤维的开发将成为研究与产业化的重心。(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武卫莉,于博文[8](2019)在《用于碳纤维的聚丙烯腈原液制备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丙烯腈、马来酸酐、衣康酸为聚合单体,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原液。研究了单体的转化率、聚合物的黏度及平均分子量对聚合工艺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和时间对单体的转化率、黏度与黏均分子量的影响,搅拌的剪切速度、聚合物的固含量及分子量对PAN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28%,引发剂浓度达到0.7%,在60℃下反应8h,单体的转化率和黏均分子量适中。当聚合物溶液剪切速度为3s~(-1)、固含量为20%和分子量为24万时,其黏度达到最佳值45.37Pa·s,可制得适用于碳纤维生产的PAN原液。(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黄宇娇,姚垚,董雄伟[9](2019)在《缩硫脲分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与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经过筛选后的缩硫脲分子与水解后的聚丙烯腈(PAN)纤维通过共价偶联进行修饰。对化合物和纤维样品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缩硫脲分子不仅表现出低毒性,且对酪氨酸酶抑制显着,水解后的PAN纤维表面成功接枝缩硫脲分子,且改性后的PAN纤维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该改性方法简单、实用性强,可作为果蔬的存储包装材料,具有抑制果蔬褐变等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7期)
张书鸣[10](2019)在《炭纤维用聚丙烯腈聚合溶液及纺丝溶液黏度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黏度是衡量聚合溶液及纺丝溶液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通常采用指针式旋转黏度计进行测试,以指针摆动范围的中间值作为测试结果。由于聚合物料黏度较高,指针式旋转黏度计测试误差较大;采用数字式黏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黏度值,准确性较高,工艺指导性更强。本文采用数字式黏度计对不同生产时期的聚合溶液及脱泡后纺丝溶液进行旋转黏度测试研究,寻求科学可靠的测试方法,以便更好地调整装置稳定生产。(本文来源于《炭素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聚丙烯腈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寻聚丙烯腈纤维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作用,试验对水胶比为0.30、0.35、0.40、0.45、0.50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抗硫酸盐干湿循环等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聚丙烯腈纤维,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渗水高度,抑制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降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率和抗压强度耐蚀系数,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以及抗硫酸盐干湿循环等耐久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丙烯腈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李林香,谭盐宾,李康,杨鲁,杜香刚.玄武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铁道建筑.2019
[2].王志旺,杨鼎宜,王金辉,刘淼,杨俊.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3].李树锋,罗永莎,徐经伟,袁亮,海滇.聚丙烯腈前驱体的优化及其中空碳纳米纤维的制备[J].现代化工.2019
[4].王力,陈兆文,苗雷,刘大鑫.聚丙烯腈基改性功能纤维选择性吸附饮用水中Cu~(2+)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9
[5].刘鑫,姚丹丹.日本叁菱丽阳差别化聚丙烯腈纤维专利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6].吴友吉,倪文康,王芬华.纳米二硫化钴/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及抑菌性能研究[J].化学世界.2019
[7].任元林,姜丽娜,霍同国,田甜.聚丙烯腈纤维阻燃改性研究进展[J].纺织学报.2019
[8].武卫莉,于博文.用于碳纤维的聚丙烯腈原液制备的影响因素[J].工程塑料应用.2019
[9].黄宇娇,姚垚,董雄伟.缩硫脲分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与性能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9
[10].张书鸣.炭纤维用聚丙烯腈聚合溶液及纺丝溶液黏度测试研究[J].炭素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