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汽车消费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车消费税,李书,吉利集团,中国汽车保有量
汽车消费税论文文献综述
刘峥毅[1](2011)在《将汽车消费税转交地方》一文中研究指出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提案中为“治堵”支招,提出利用税收杠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等措施。 李书福认为,这一提案的核心在于把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从依靠卖地引向依靠养车,将会调动各地政府治堵积极性。 “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税按照不(本文来源于《科学时报》期刊2011-03-23)
韦奇锋[2](2018)在《基于矫正负外部性的汽车消费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汽车是我国消费税中重要的一个税目,汽车消费税最早出现时的功能定位除了筹集财政收入以外,最主要的是调节收入分配。在早期,汽车行业并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并不富裕的时候,汽车属于奢侈品,购买汽车的往往是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消费成为了居民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也正从“奢侈品”逐渐向“生活必需品”转变。在汽车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汽车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例如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而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及交通事故。因此,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负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税的政策设计使汽车消费税的功能定位在矫正汽车负外部性方面开始有所体现。我国汽车消费税从开征以来进行过的几次改革,主要以增加大排量汽车和豪车税负为主,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选择,鼓励人们选择小排量汽车购买而减少大排量汽车的消费,希望以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大排量汽车数量的增加。本文对汽车消费税进行研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合我国当前汽车保有量情况,发现汽车所带来的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方面的负外部性。第二,通过纵向比较我国汽车消费税的历史沿革找出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税税制设计的着重点,并结合我国汽车市场情况研究汽车消费税政策效应,分析我国当前汽车消费税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部分。第叁,横向比较我国汽车消费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汽车消费相关税费的设置差异。结合以上研究内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优化税率档次划分依据;细化中排量汽车税率档次划分;加重中高排量汽车消费税税负;调整征收环节;完善相应配套措施。(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全钊澍[3](2018)在《浅谈完善汽车消费税制度的政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消费税制度还不够完善、合理,会引发税负失衡等危机,令广大消费者在使用期间产生不少的困扰。在此类背景下,本文在厘清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税制度遗留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完善汽车消费税制度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8年09期)
高峰[4](2017)在《调整汽车消费税引导汽车消费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一年,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全国汽车总销量为2803万辆,增长了两位数以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平告诉本报,“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带来了一个关于调整汽车消费税的建议,把价内税改为价外税,促进小排量车的(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7-03-21)
张羽林[5](2016)在《关于汽车消费税标准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由于中国汽车消费税的分级方法不够合理,而导致全球车企小排量涡轮化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汽车市场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对更为科学合理的汽车消费税分级方法,为政府合理收税提供了对策。(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29期)
何仑[6](2016)在《谁在挑战汽车消费税?》一文中研究指出8年前,我国政府大幅调整了汽车消费税,税率按乘用车排量逐级提高,最高为4.0升以上排量,要征收40%的消费税,旨在鼓励节能减排的汽车消费,其技术上的逻辑是:排量越小,油耗越低,反之就越高。如今,这种逻辑已经被打破。挑战者中既有丰田这种公认的世界第一汽车品(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6-02-19)
刘然[7](2015)在《汽车消费税改革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和“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汽车消费税进行绿色税收改革的关键契机。本文以绿色税收理论为依据,以现行汽车消费税法律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将绿色税收理论融入到汽车消费税法律制度当中,实现引导消费者向绿色、节能、环保的汽车消费方式转变的目标。本文论述的核心问题是构建汽车消费税绿色税收法律制度。本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汽车消费税和绿色税收理论之概述。本部分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汽车消费税的概念,明确了本文探讨的范围限于乘用车。其次,介绍了绿色税收理论的内容,包括:阐述了绿色税收的内涵、介绍了绿色税收的理论基础是外部性理论及庇谷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税收的着力点和作用方式。最后,介绍了绿色税收理论对汽车消费税的影响。以期通过对以上概念、理论基础、着力点和作用方式、和影响的分析为下文的缺陷剖析作好铺垫。第二部分是汽车消费税法律制度之缺陷剖析。本部分针对现行汽车消费税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具体包括:立法层级低、汽车消费税收基本法缺失、税率设计不科学、计税依据“一刀切”、价内征税弊端重重、重复征税、不能与其他税种协调互补。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阻碍了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为后文绿色税收改革的方案设计提供了方向。第叁部分是汽车消费税绿色税收改革之动因。具体包括:顺应国际趋势、保障汽车消费税税收公平、提高汽车消费税法律层级、推动车企的技术革新。第四部分是美国、日本、欧盟汽车消费税绿色税收制度经验之借鉴。通过比较分析以上叁个地区的成熟经验,最终归纳总结出可供我国汽车消费税绿色税收改革借鉴的经验,即绿色税收如何融入汽车消费税、绿色税收优惠与惩罚措施可延伸的领域、税率应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及耗油量相关联、汽车税收法律体系的完善、价外征税。第五部分是我国汽车消费税绿色税收法律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提出了在改革过程中首先应确立的基本思路,包括: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坚持税收公平原则、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在明确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发达税制国家的经验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包括:提高汽车消费税立法层级、优化计税依据的设置、优化差额税率的设置、优化税负结构、优化征收环节。(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5-03-01)
包智勇[8](2014)在《完善我国汽车消费税制度的政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正在由"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同时也伴随出现了"限购"、"限行"、"拥堵"等社会问题。通过税收政策合理引导汽车消费必然引发汽车消费税的改革问题。本文在借鉴了经济发达国家的相关税收制度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行税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缺失并提出完善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许吉[9](2012)在《基于BLP模型的中国汽车消费税和燃油税的累进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Suits (1977)提出的Suits指数和洛伦兹曲线,首次估计和比较了中国汽车消费税和燃油税的累进性。在计算消费者实际税收负担的时候,由于微观消费数据难以取得,因此本文采用了Berry, Levinson和Pakes (1995)的估计模型,运用模拟分析的方法,将微观的家庭收入和汽车行驶行为数据映射到宏观汽车销售数据集,来分析汽车消费税和燃油税的征收对家庭购买行为和生产厂商的影响,从而确定消费者实际税收负担。研究结果发现汽车消费税和燃油税都是累退的,也就是说这两种税收都实际加剧了家庭收入不平等的状况。但是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这两种税收是由区别的: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基于排量大小的汽车消费税比燃油税累退性程度更低;而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汽车消费税比燃油税的累退性程度更高。但综合所有收入人群总体考虑,汽车消费税的S指数比燃油税的S指数要高,亦即汽车消费税比燃油税整体累退性程度更低,因而更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2-04-15)
孟莹莹,尹音频[10](2011)在《汽车消费税的消费效应研究——基于月度宏观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这一既具有生产资料属性又具有耐用消费品属性的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的消费既提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污染了空气,给能源供给、环境质量等带来极大的压力。文章从我国两次调整消费税税率的角度出发,运用月度数据实证分析国家的消费税政策的变动对汽车消费量的影响,得出两次消费税税率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小排量车消费,抑制大排量车消费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铜陵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汽车消费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汽车是我国消费税中重要的一个税目,汽车消费税最早出现时的功能定位除了筹集财政收入以外,最主要的是调节收入分配。在早期,汽车行业并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并不富裕的时候,汽车属于奢侈品,购买汽车的往往是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消费成为了居民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也正从“奢侈品”逐渐向“生活必需品”转变。在汽车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汽车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例如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而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及交通事故。因此,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负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税的政策设计使汽车消费税的功能定位在矫正汽车负外部性方面开始有所体现。我国汽车消费税从开征以来进行过的几次改革,主要以增加大排量汽车和豪车税负为主,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选择,鼓励人们选择小排量汽车购买而减少大排量汽车的消费,希望以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大排量汽车数量的增加。本文对汽车消费税进行研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合我国当前汽车保有量情况,发现汽车所带来的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方面的负外部性。第二,通过纵向比较我国汽车消费税的历史沿革找出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税税制设计的着重点,并结合我国汽车市场情况研究汽车消费税政策效应,分析我国当前汽车消费税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部分。第叁,横向比较我国汽车消费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汽车消费相关税费的设置差异。结合以上研究内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优化税率档次划分依据;细化中排量汽车税率档次划分;加重中高排量汽车消费税税负;调整征收环节;完善相应配套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汽车消费税论文参考文献
[1].刘峥毅.将汽车消费税转交地方[N].科学时报.2011
[2].韦奇锋.基于矫正负外部性的汽车消费税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3].全钊澍.浅谈完善汽车消费税制度的政策建议[J].纳税.2018
[4].高峰.调整汽车消费税引导汽车消费市场[N].人民政协报.2017
[5].张羽林.关于汽车消费税标准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J].商.2016
[6].何仑.谁在挑战汽车消费税?[N].国际商报.2016
[7].刘然.汽车消费税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
[8].包智勇.完善我国汽车消费税制度的政策建议[J].河西学院学报.2014
[9].许吉.基于BLP模型的中国汽车消费税和燃油税的累进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2
[10].孟莹莹,尹音频.汽车消费税的消费效应研究——基于月度宏观数据的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