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辣木种子,温度,吸水特性,萌发
温度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邓红山,韩学琴,李贵华,廖承飞,金杰[1](2017)在《不同温度预处理下辣木种子吸水及萌发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辣木种子最佳萌发条件,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处理,对辣木种子的吸水及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对种子吸水率起促进作用,且温度与吸水率之间呈正相关。持续超高温浸种会抑制辣木种子萌发和胚根的发育,辣木种子的最适浸种温度为40℃,其能促进种子快速吸水饱和,从而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期刊2017年06期)
孙继峰,方智远,袁素霞,李占省,杨丽梅[2](2015)在《不同温度预处理对青花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enck)‘B908’和‘B1092’为材料,通过荧光染色技术对经25、4、32.5和(4→32.5)℃等不同温度预处理的小孢子的分裂方式进行观察,并对出胚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温度预处理的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基本相同,均以对称分裂产生胚胎的孢子体发育途径为主(B途径),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最终形成子叶形胚状体。但是不同温度预处理的小孢子启动胚胎发生的频率不同,(4→32.5)℃预处理后的成胚率最高。(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宫亚斌,曹磊[3](2014)在《不同温度预处理的污泥消化与两相消化工艺的产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热水解技术与中温-微生物水解酸化-厌氧消化技术相结合处理污泥,研究了污泥的产气性能。小试试验中,原泥经过150℃和170℃热水解处理后厌氧消化,VS产气率较原泥分别增加9.01%和14.70%;原泥及其经过150℃,170℃热水解处理后采用两相消化,VS产气率较单相消化分别增加7.05%,7.63%和10.48%。中试试验中,150℃热水解污泥单相消化后VS产气率为346.88 L/kg,两相消化后VS产气率达到了481.62 L/kg,两相消化较单相消化VS产气率增加38.84%。(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4年12期)
马秋诗[4](2014)在《温度预处理对采后‘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及其冷诱导转录因子CBF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猕猴桃是冷敏感果实,在低温下贮藏易发生冷害。冷诱导转录因子CBF在植物抗冷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cv. Hongyang)为试材,利用RT-PCR和RACE技术扩增得到一条CBF转录因子cDNA片段(637bp),并研究贮前3种不同温度(35℃、45℃、55℃)热水处理10min和低温预贮(5℃3d)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及其冷诱导转录因子CBF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冷诱导‘红阳’猕猴桃果实总RNA反转录产物为模板,克隆得到1个CBF基因片段(637bp),命名为AcCBF(GenBank登录号:KF672602)。对AcCBF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AcCBF包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AP2/EREBP DNA结合结构域,在该结构域的上游和下游分别有两段保守序列:KK/RPAGRxKFxETRHP和DSVWR。另外,AcCBF还包含有高度保守的第14位的缬氨酸(V)和第19位的谷氨酸(E),这是使CBF转录因子能够与DRE/CRT顺式作用元件结合的关键位点。Blastp比对结果显示,AcCBF与已登录的CBF/DREB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2.35℃和45℃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率和冷害指数,显着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和抑制相对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有效地抑制了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PPO)和脂氧合酶(LOX)活性,促进AcCBF的表达,并在贮藏末期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55℃热水处理加重了‘红阳’猕猴桃果实的冷害,并产生了与前两个热水处理相反的生理效应。3种不同温度热水处理中,45℃热处理10min对控制‘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的效果最显着。3.与对照相比,低温预贮处理可以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的耐冷性,显着降低果实的冷害指数、冷害率、相对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脂氧合酶(L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提高AcCBF的表达水平,并在出库时保持较高的好果率,但其降低冷害的作用低于45℃热水处理。(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贺苗苗[5](2013)在《温度预处理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海省马铃薯主栽品种青薯2号、高原4号、下寨65为材料,探讨低温和高温热激对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低温预处理48 h下寨65诱导率最高,35℃热激处理48 h下青薯2号和高原4号诱导率较高,低温预处理48 h和热激处理48 h相配合下的马铃薯愈伤诱导率高于单独低温和高温热激处理。(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9期)
沈炳荣,吴俊光[6](2013)在《温度预处理对枇杷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早钟六号"枇杷为试材,研究经6℃(CK)、12℃、20℃(室温)、30℃温度预处理2天后,在6℃下贮藏对采后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2℃预处理能显着延缓"早钟六号"果实可滴定酸(TA)含量和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及果皮电导率(REC)和果实硬度的上升,但不能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下降。12℃预处理果实最耐贮藏,在贮藏后期SOD、CAT与POD能较好地协同作用清除O2-,降低果实受自由基伤害程度,使衰老得以延缓,果实在贮藏后期仍能维持较好的风味。6℃(CK)预处理果实在贮藏后期风味劣变。20℃(室温)、30℃预处理果实后期失重、腐烂严重,不耐贮藏。(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2013年02期)
李霞,白雅梅,李文霞,吕文河[7](2009)在《温度预处理对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原始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phureja-S.stenotomum(PHU-STN)杂种无性系BD10-7和BD29-1的花药为试验材料,研究温度预处理对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过程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的影响。预处理采用4℃低温、35℃热激分别进行暗培养24h、48h、72h,预处理后在22℃条件下进行花药培养,以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指标探求最佳的预处理方法和水平。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48h后接种花药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两个材料接种后进行热激处理愈伤组织诱导率表现不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马铃薯》期刊2009年02期)
袁惠燕,侯喜林[8](2008)在《温度预处理对不结球白菜杂种F_1花药培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结球白菜杂种一代‘99H秋-25’ב99H秋-23’和‘苏州青’בSI’为试材,研究了低温预处理和高温预培养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4℃的低温预处理花药1d,花粉可以完成其进行雄核发育所需要的诱导过程,而且绝大部分花粉(93.6%)仍然保持存活,花药分化率达到1.33%;而未经预处理的花药在诱导过程完成时,大多数退化死亡。高温(33℃,24h)处理可明显提高花药再生植株的诱导率。(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李云[9](2008)在《温度预处理对菊花抗逆性的诱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超过一定范围的高温或低温都能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造成伤害。预锻炼能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在许多植物上有过报道,但在菊花上研究报道很少。本试验通过4个不同的处理:开花期菊花离体叶片和花瓣进行38℃热激锻炼后进行50℃高温胁迫处理;4℃低温锻炼后进行-5℃低温胁迫;对菊花扦插苗进行40℃热激锻炼后进行50℃高温胁迫处理:40℃热激锻炼后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而后对其相对电导率(EL)、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及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5′-核苷酸酶活性分别进行了测定,研究了热激锻炼对耐热性的诱导作用,低温锻炼对抗寒性的诱导作用,以及热激锻炼对抗寒性的诱导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热锻炼的菊花叶片相对电导率相对较小,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下降的慢,5′-核苷酸酶活性比对照高,MDA含量也相对少,而且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含量,说明热锻炼使菊花获得了一定的抗热性。2.经过低温锻炼的开花期菊花,离体叶片和花瓣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比对照减小,可溶性蛋白质比对照增大,而5′-核苷酸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比对照增加,说明低温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菊花植株的抗寒性。3.经过热激锻炼后的(神马)扦插苗,叶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减小,MDA含量也比对照减小,而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及POD和SOD活性比对照增加,热激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菊花幼苗的耐热性。4.经过热激锻炼的菊花扦插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POD和SOD活性变化复杂,无明显规律,而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都低于对照,说明热激锻炼对提高菊花幼苗的抗寒性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8-06-10)
蒋电明,徐兵[10](2005)在《两种温度预处理加自体静脉套接异体神经对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温度预处理异体神经和自体静脉联合应用对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196℃预处理的异体神经+自体静脉套接移植;B组:-196℃预处理的异体神经单独移植;C组:4℃预处理的异体神经+自体静脉套接移植;D组:4℃预处理的异体神经单独移植。术后2周,每组随机抽取2根神经作组织学观察,了解移植神经的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术后12周,剩余神经从大体观察、光镜观察、电镜观察、展趾宽度、再生轴突计数、电生理测定来评价神经再生的效果。结果术后2周,A组与B组以及C组与D组的移植神经段淋巴细胞浸润差别均不大;而-196℃保存组(A、B组)分别较4℃保存组(C、D组)轻。术后12周,自体静脉套接移植组(A、C组)神经段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分别较非自体静脉套接移植组(B、D组)轻;从神经再生的效果评价看:A组神经再生效果好于B,C组;B,C组神经再生效果好于D组。结论①冷冻保存对降低异体神经的免疫原性有一定的作用,-196℃保存优于4℃;②自体静脉套接对异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05-04-01)
温度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enck)‘B908’和‘B1092’为材料,通过荧光染色技术对经25、4、32.5和(4→32.5)℃等不同温度预处理的小孢子的分裂方式进行观察,并对出胚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温度预处理的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基本相同,均以对称分裂产生胚胎的孢子体发育途径为主(B途径),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最终形成子叶形胚状体。但是不同温度预处理的小孢子启动胚胎发生的频率不同,(4→32.5)℃预处理后的成胚率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邓红山,韩学琴,李贵华,廖承飞,金杰.不同温度预处理下辣木种子吸水及萌发特性的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7
[2].孙继峰,方智远,袁素霞,李占省,杨丽梅.不同温度预处理对青花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5
[3].宫亚斌,曹磊.不同温度预处理的污泥消化与两相消化工艺的产气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4
[4].马秋诗.温度预处理对采后‘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及其冷诱导转录因子CBF表达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5].贺苗苗.温度预处理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
[6].沈炳荣,吴俊光.温度预处理对枇杷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影响[J].福建热作科技.2013
[7].李霞,白雅梅,李文霞,吕文河.温度预处理对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9
[8].袁惠燕,侯喜林.温度预处理对不结球白菜杂种F_1花药培养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
[9].李云.温度预处理对菊花抗逆性的诱导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10].蒋电明,徐兵.两种温度预处理加自体静脉套接异体神经对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C].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