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作者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罗曼[1](2021)在《《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
冷浪涛[2](2021)在《庞石帚诗歌与诗学》文中研究指明庞石帚之诗清远深韵,在当时即具有高名;其学贯通四部,在诗学上每多真知灼见。因诗集与着作出版皆较晚,今人对他创作和研究都未有较深入的认识,故有必要为之发皇。本文即主要从诗歌与诗学两个方面入手,分上下两编进行研究和考察。兹分从诗歌编与诗学编,撮叙本文大要于下:就其诗歌创作而言:他为诗转益多师,不主一家,穷原竟委,不过绍蜀诗之余烈,尤以杜陵、东坡二家为本,于七律之用事、对仗、句法、体式诸端,犹具见渊源。至于西江诸家,如山谷之七律,荆公、后山之古体,亦在取法之列。七绝则以白石、渔洋之神韵为主,又杂以定庵之纵横。近时诸家,如张之洞、王闿运、赵熙等,对其亦多所启发。他在交游上多交接诗坛之老苍,往来唱和,更无多让。与抗战期间寓蜀诗家多所酬唱,可谓旗鼓相当。而内地之诗人,也常相与往还。蜀中年轻后进,又多出其门下。其诗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如酬唱诗之变幻出奇、节序诗之深沉亢爽、悼亡诗之凄恻动人、感事诗之慷慨多讽、比体诗之寄慨遥深,俱可与时人争胜。在艺术上变化多方,大抵以学人之根柢,济以诗人之情性,融合无间。以前后而论,壮而弥工;以各体而论,古近兼擅。而又有近体之用事切当、对仗开阖;古体之精心结构、纡徐不迫。要之,在现代诸诗家中,其诗亦可自树立,卓然名家。就其诗歌研究而言:则主要以唐宋及清两段研究为主,唐宋段之研究又以杜甫与苏轼为主。其杜诗之研究,原本于钱谦益对杜甫党派之关注,更为推进。所为数十条杜语释词,亦皆精核。其东坡诗之研究,先以传记尽其生平梗概,又从各方面探其诗艺,识见湛深。又有少量唐宋诗研究之笔记,也堪为典范。其对于清诗之研究,明清易代之际,以诗史互证为主;于近代诸家诗之笺释,如龚自珍、王闿运、张之洞,皆元元本本;对《海藏楼诗集》之评点,又多抉阐文心。而综观其诗歌研究,考察其学术特色,可以发现:从清儒到章太炎的影响,使其研究打上朴学烙印;从经学到宋明史的趋向,使其研究涂满历史色彩;从文学到专家诗的路径,使其研究具有融通的气象。同时,其诗人身份对其研究具有独特作用。他对于当下的诗歌研究亦多所关注,往往能洞见利病。总而言之,其诗歌研究成就较大,但因种种原因,并未竭尽其才。此外,本文又搜集其生平资料,系以年历,成《庞石帚年谱稿》;广集异本,比勘异同,成《养晴室诗校记》;又搜拾遗佚,用补全集,成《养晴室集钩沉》。今一并附录于文后,并补上下两编所言之不足,以期相互发明。
宋雪伟[3](2021)在《李商隐无题诗研究》文中认为李商隐的无题诗,包括以“无题”为题的诗作十四首,界定上有争议之作六首。除此之外,在李商隐诗集中存在大量的与无题诗风格相类似的首句命题式“准无题诗”以及抽象类题目的“准无题诗”共计二十余首。无题诗是一种在题目上不表现内容,不显示功用,在内容上多以描写女子恋情或男女相思为诗面意义,以表现抒情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之情思或无悔追求的执着精神为抽象意义,在艺术上善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表现手法,表达含蓄抽象情绪、抽象意义的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风格特征的定型也非单一因素所致。传统的考评、笺注在诗面意义的解读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因为本事不可考,任何企图将李商隐无题诗做“实化”解读的做法都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必须重新寻求一种思路,那便是对其抽象性的探讨。此外,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李商隐无题诗提出的很多全新的解读,很多也没有逃出将诗歌意义“实化”的思维误区。虽然古今笺注家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有阐释,但很多细节解读依旧存在较大分歧。通过文本细读、典故细节的梳理,不难发现无题诗中依旧存在诸多值得去研究乃至进一步确认细节意义的地方,例如“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里,燕和鸾的典故都暗含了鸟雀企图成双等细节都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获得。李商隐的无题诗的最大特征便是其抽象性。抽象性贯穿无题诗的始终。首先,无题诗的题目便是抽象的,其题目不表示内容,不指明功用。其次,无题诗的内容充斥着一种抽象情绪,这种抽象情绪可以概括为“对美好事物的发现或追求——认定自己有资格追求美好事物——追求过程中因受阻而失落——追求失败后的愤愤不平以及绝望而难以排遣的凄楚情绪——受阻后继续执着无悔的追求”这样一条潜在的线索。虽然落实在具体的诗作当中,每一首无题诗所投射的情感线索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李商隐的无题诗所传达的抽象情绪都在这样一条线索中有所印证。再次,李商隐的无题诗惯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艺术手段表达抽象的情感线索,这些抽象的艺术手段造就了李商隐无题诗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在声音方面,它们巧妙地运用了文字用韵、节奏等方面的抽象表达效果,形成了声情并茂的抽象情绪的传达;在色彩方面,它们注重色彩的基本特性与通感效果,注重色彩的组合与搭配作用,使得色彩与抽象情绪的传达得到巧妙的配合;在结构方面,李商隐无题诗的诸多构成因素貌似支离破碎实则紧密相连,各因素组合作用形成了诸多意义完整而层次多样的“格式塔”,整体意义大于各部分意义组合的手法拓宽了抽象情绪的表达境界;在意义方面,李商隐的无题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阻隔”情节,这种“阻隔”同时也是李商隐无题诗所展现出的抽象情绪链条中起到转折性作用的关键一步,这种“阻隔”情节有时候也会生成抒情主体的离别之苦,促成抒情主体的偷窥行为,乃至成为生成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以及执着无悔追求的根源所在。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究其根源,也是自始至终贯穿李商隐无题诗的抽象情绪所致。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历程是中国古典文学阐释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生与发展与中国文学与社会的客观情况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无题诗的抽象情绪特征是其能够穿越古今获得跨时空读者共鸣的本质条件。
孙克诚[4](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陈龙[5](2020)在《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文中研究说明于右任(1879—1964)既是晚清民国重要诗家,也是此期诗坛风云人物,享有很高诗学声望。把于右任放在晚清民国诗坛中来考察,可以加强于右任诗人身份的体认,使之立体化、鲜活化。而通过于右任及其诗学活动问途晚清民国时期诗坛,也可以反映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诗坛的风云变化。于右任对其时诗坛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诗学观念上,体现在诗歌创作实践上,更可以体现在于右任活跃而丰富的诗歌活动上。本文绪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的风云际会:于右任早年以一部《半哭半笑楼诗草》进军晚清诗坛,成为诗界革命骁将;辛亥前后创办四份革命报刊为推动南社发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于右任因此跻身资深社员行列;1918—1922年又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身份带领军中诗人吟唱,形成陕西近现代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群落——陕西靖国军诗群;抗战时期于右任领衔发起民族诗坛,实际成为国民党文坛盟主,也是扭转抗战诗风的关键人物;晚年寓居台湾发起诗体解放运动,影响了台湾当代诗坛的走向,这可以视作其在民国诗坛活动之余波。第二部分为近百年于右任诗歌研究述评,将百年于诗研究分为发轫期、创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总结各期主要成就和不足。正文凡四章:第一章在辑录于右任早年诗话文献的基础上(见附录一、二、三),考察《骚心丛谈》《独树斋诗话》这两部成体系的诗话。这些诗话既是研究于右任诗学的珍贵资料,也是晚清报刊诗话兴盛的个案呈现。其中,《骚心丛谈》是一部革命诗话,重点评介了晚近革命诗人,是20世纪初革命诗学兴起的体现。这部诗话提倡诗歌创作要出入古今、反映时代,这是于右任早年诗学观的主要内容。《独树斋诗话》具有传统诗话的特点,它主张“贵博崇实”,本身就是一部具有考据特点的诗话,在民国诗话中别具一格。第二章是于右任的诗歌创作论,凡两节。在辑录于右任集外诗作基础上,第二章第一节结合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诗歌倡言革命、反清反帝,中期诗歌抒写山河沦落、民瘼之痛及革命的残酷漫长,后期诗歌写晚年的生活与心境,以闲情唱和、回顾革命人生为主,最具价值的是“望大陆”系列哀歌。第二节论于氏诗风演变,大体与其主题取向一致,前期诗歌慷慨悲愤,既而转向沉郁顿挫,至晚年寓居台湾后诗风又以悲凉感伤为主。第三章详论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的因缘际会,实质是对绪论第一部分的深入解读,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论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关系,考述了于氏四报为南社发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四报都是南社人聚首交流的园地,《神州日报》《民呼日报》记录了神交社诞生与南社筹备期的联谊吟唱活动,《民吁日报》记录了南社的诞生,而《民立报》更成为南社人的大本营之一,《南社丛刻》总发行所就设于该报馆中。第二节中,笔者提出“陕西靖国军诗群”的概念,并论诗群之崛起、诗人谱系之构建与诗群活动史。第三节考实民国文学史上一个语焉不详的诗社——民族诗坛,讨论它的“民国诗运动”。余论谈于右任走上台湾诗坛盟主之位的大致史程,和于氏晚年诗学观及台湾诗体解放运动。第四章共两节:首节论晚清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阶段特征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第二节论于右任对民国旧体诗现代化的贡献,及其旧新诗体共存发展的启示。因笔者学力不足,此章论证不充分,需待日后继续思考。
张莉[6](2020)在《邵祖平词及其词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邵祖平是民国时期古典文学家,长期于高校任教,善诗词,有《培风楼诗》,现存词共105首,内容丰富,刚柔并济,善于多方学习。又另有《词心笺评》一书,全力标举词心,对唐宋词人词作有着独特的认识。本文旨在填补邵祖平词及其词学思想的研究空白,继而在民国词坛的大背景下明确其文学价值,同时也是通过对邵祖平词的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传统诗词的发展演变进行一番观照。因此,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第一章介绍邵祖平的生平交游及着作。一方面,按照时间顺序,把邵祖平的人生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进行介绍;另一方面,对邵祖平的生平着述进行总体概述。第二章对邵祖平词作的题材及思想内容进行划分和总结。首先,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把邵祖平词的题材分为四类;其次,邵祖平词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流离之悲、时光之叹、师友之情。第三章分析邵祖平词作的艺术特色,并对其词学渊源进行探讨。第一部分,邵祖平词作的艺术特色可归纳为四点:选调广泛,声情和谐;词境凄婉,笔致细腻;今昔对比,结构有序;使事用典,点化前人。第二部分,从文本入手,探讨邵祖平词中对花间词、贺铸词和梦窗词的学习路径。第四章从《词心笺评》出发,仔细梳理邵祖平的词学思想。这一章从《词心笺评》的序言及邵祖平对个别词人词作的笺评入手,从词体论、词人词作论和词心说三个方面对邵祖平的词学思想进行全面论述。第五章在民国词坛的大背景下,确定邵祖平词及词学思想的文学价值。另外,论文末尾附有本人所做的邵祖平年谱简编及词作辑佚。
凤宇[7](2020)在《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沈尹默(1883-1971)是现代中国着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教育家。相较其他身份,沈尹默的诗人身份特别是旧体诗人身份常常被学术界忽视,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沈尹默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体量庞大的旧体诗词。本文旨在探讨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以沈尹默旧体诗词为本位,通过内部文本细读及文学外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创作风格、思想意蕴、古典渊源、艺术变革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及总结,力图对沈尹默的旧体诗词创作做整体性的探究与总结,以展现一个更为全面、真实且立体的沈尹默。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对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的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对沈尹默相关文学创作概况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归纳其旧体诗词的评价研究体系。继而进一步确定对沈尹默旧体诗词研究的方向、意义及价值。第一章: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创作历程和风格嬗变。本章以时间为维度,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心理,将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并总结出三个时期旧体诗词创作的风格流变:早期创作呈现出颓唐与哀婉的特点,中期创作则更为豪放与劲健,后期创作多以质朴和自然为内核。第二章:题材类型与主题意蕴。本章从旧体诗词题材入手,将沈尹默的旧体诗词分为爱情诗、怀古咏史诗、感时纪事诗、交游酬唱诗、论书诗五种类别。此五种题材几乎涵盖了沈尹默的全部诗作。通过对不同题材类型的分析,探寻各类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第三章:古典渊源与艺术变革。本章从古今、新旧、跨文体三个角度来探讨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的诗学渊源及艺术价值。第一节从家族熏陶和古典修习两个方面对沈尹默的旧体诗词创作的古典渊源进行分析。第二节则以新旧诗词互文性为视角,分析沈尹默旧体诗词的现代转型。第三节将视角延伸至沈尹默的书家身份,从书法与诗词互渗关系入手,发掘沈尹默旧体诗词的独特文学意义与美学价值。
张晓芳[8](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肖菲[9](2019)在《弘一法师诗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弘一法师一生存诗97首、词14首、歌词40首。这些作品既是诗人生命体验和心灵世界的艺术化再现,也是诗人艺术观念、宗教体悟等理性思考的具体实践。诗人秉持“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观,生命意识、爱国情怀成为他诗词的重要主题;贵含蓄,重创新的自觉追求,使他的作品呈现出词美格高、幽秀沉着的艺术风貌;他吸收传统乐教思想和外来教育理念,他的歌词文质兼具,至今广为传唱;他的诗词体现着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与他出家后护持众生的宗教理念内在相通;诗词写作上的认真、自律与他佛法修持的严格同样体现了对生命极致境界的追寻。弘一法师诗词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位文化名士、佛教高僧的全新路径。本文以弘一法师诗词创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严谨的文体辨析意识,对其诗词创作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以准确文本为研究立足点:就诗论诗,发现其诗词创作的艺术特性;以诗识人,借此了解弘一法师人生经历、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的同时,观照彼时文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以诗观世,从中获得对当时社会实景的具体认识;因诗寻教,实现其文学创作行止与宗教修为的通观。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缘起,分析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应用价值,对目前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整理、分析,了解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同时,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学术空间,并就重要概念做出界定、说明。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诗、词、歌词三类进行分体研究,采用严谨的界分标准,全面爬梳、辨析其不同的文本属性;从作品出发,联系创作背景,分析其表现内容与艺术个性;通过文学文本“知人论世”的同时,亦认识到作者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与历史定位。第四章对弘一法师的佛理诗、歌词做出专章论述,分析此类作品对前人的借鉴、阐释其蕴涵的佛学哲理及普世价值。第五章着重分析弘一法师诗、词、歌词创作中体现出的共性,并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弘一法师宗教皈依理路的文学依据,实现诗词创作与佛法修行的通释观照。余论部分总结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钱成[10](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二、《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作者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作者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2)庞石帚诗歌与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二、庞石帚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上编:诗歌编 |
第一章 诗法渊源与诗友交游 |
第一节 诗法渊源考辨 |
一、蜀诗之旧传统 |
二、黄庭坚与江西诗 |
三、姜白石、龚自珍 |
四、张之洞、王闿运 |
五、赵熙与西蜀派 |
第二节 诗友交游考略 |
一、早年诗友及诗坛老宿 |
二、抗战期间寓蜀之诗人 |
三、蜀中诗人及弟子后辈 |
第二章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诗歌内容述要 |
一、变幻出奇的酬唱诗 |
二、深沉亢爽的节序诗 |
三、凄恻动人的悼亡诗 |
四、慷慨多讽的感事诗 |
五、寄慨遥深的比体诗 |
第二节 艺术成就述论 |
一、学人根柢,诗人性情 |
二、壮而弥工,古近兼擅 |
三、用事切当,对仗开阖 |
四、精心结构,纡徐不迫 |
下编:诗学编 |
第三章 唐宋及清诗研究概说 |
第一节 唐宋诗之研究 |
一、杜甫和党争之考察及释杜语 |
二、东坡传记的写作及诗艺探讨 |
三、《养晴室笔记》与唐宋诗研究 |
第二节 清代诗之研究 |
一、明清易代间的诗史互证 |
二、对于近代诸家诗的笺释 |
三、《海藏楼诗集》的评点 |
第四章 诗学方法与诗学特色 |
第一节 诗学方法溯源 |
一、从清儒到章太炎 |
二、从经学到宋明史 |
三、从文学到专家诗 |
第二节 诗学特色阐微 |
一、作为诗人的学者 |
二、关注当下的研究 |
三、地位影响和成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现当代诗集[1]庞俊(石帚)着、 |
三、现当代着述 |
四、期刊论文 |
五、学位论文 |
附录 |
一、庞石帚年谱稿 |
二、养晴室诗校记 |
三、养晴室集补佚 |
佚诗(15 首) |
佚联(3 副) |
书信(5 通) |
《广雅堂诗集》小笺(17 则) |
释杜语(11 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李商隐无题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代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二、二十世纪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三、新世纪以来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四、海外学者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第二节 以往对李商隐无题诗阐释的主要问题 |
一、充满缺陷的“寄托说”阐释 |
二、因阻距性而亟需准确解读 |
三、深入研究李商隐无题诗的可能性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观点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构及结论 |
一、以双重抽象性界定无题诗及准无题诗 |
二、以抽象类情绪线索解读无题诗的主旨 |
三、李商隐无题诗具备四大抽象艺术特征 |
第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 |
第一节 首句命题诗、准无题诗及无题诗 |
一、裸题诗与首句命题诗 |
(一)早期诗歌的流传与题目的功用 |
(二)从“裸题诗”到“首句命题诗” |
二、抽象类题目诗作 |
(一)古代制题方式的发展 |
(二)抽象类型题目的形成 |
三、“首句命题诗”与无题诗 |
(一)“首句命题诗”与便稽检的题目功能 |
(二)李商隐的“首句命题诗”及其无题诗 |
第二节 无题诗的界定与准无题诗的争论 |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范围 |
(一)现存古籍中李商隐无题诗的文本情况 |
(二)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及六种类型划分 |
二、李商隐“准无题诗”的争论 |
(一)“准无题诗”界定的分歧 |
(二)《锦瑟》的无题属性问题 |
第三节 “无题”中的“阙题”之作 |
一、“万里风波一叶舟”评析 |
(一)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的基本性质 |
(二)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与无题有别 |
二、“幽人不倦赏”评析 |
(一)五律“幽人不倦赏”的基本性质 |
(二)五律“幽人不倦赏”与无题有别 |
第四节 “无题”中的“误合”之作 |
一、“无题”与“蝶” |
(一)《蝶》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
(二)《蝶》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
二、“无题”与“留赠畏之” |
(一)《留赠畏之》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
(二)《留赠畏之》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
第五节 首句命题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
一、首句命题式诗作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
(一)首句命题诗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
(二)诗句中间词汇命题的诗作不可归为“无题”一类 |
二、首句命题诗与准无题诗间的分流 |
(一)首句命题诗中可以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
(二)首句命题诗中不可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
第六节 抽象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
一、抽象题目及其与首句命题诗间的关系 |
(一)全抽象类题目与半抽象类题目 |
(二)抽象题目与首句命题诗之间的关系 |
二、抽象题目诗作如何归为准无题诗 |
(一)抽象内容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
(二)抽象功用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
第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 |
第一节 无题诗的形成条件 |
一、家道中落与诗风的形成 |
(一)自谓尊贵的家族和凄楚的童年 |
(二)反衬文学作品中的理想与现实 |
二、诗歌中折射的早逝阴影 |
(一)“早逝”引导的文学伤感细腻的风格 |
(二)“早逝”对诗歌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三、因仕途坎坷诱发的悲情 |
(一)“悲”是文学中的一大母题 |
(二)缺失性经验与李商隐诗中之“悲” |
第二节 无题诗的创作追求 |
一、虚化朦胧之美的追求 |
(一)中国文学中的“隐秀”理论 |
(二)无题诗的虚化朦胧特质 |
二、非功利性的心灵书写 |
(一)诗性与诗人纯粹的心灵 |
(二)李商隐与非功利“诗性” |
三、道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
(一)李商隐思想中饱含道教元素 |
(二)“内丹”法与诗歌对心灵的刻画 |
(三)对女冠的单相思及对诗作的影响 |
(四)道教思维并非无题诗风格形成的唯一助力 |
第三节 无题诗与通俗文学风尚 |
一、李商隐与通俗文学风尚 |
(一)李商隐的通俗文学观及相关创作 |
(二)李商隐文学观念中的尚真与任情 |
二、从载道到刻画生活细节 |
(一)从咏叹“性灵”到深入内心 |
(二)晚唐初期社会风尚的推进 |
第四节 李商隐无题诗形成的意义 |
一、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一)诗“无题”为描绘真性情提供便利 |
(二)诗“无题”可能并且需要有其发展 |
二、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发展的可能和空间 |
(一)诗“无题”与格律限定之间的中和作用 |
(二)诗“无题”与以音乐形式传唱关系密切 |
(三)诗“无题”是对儒家诗教的反扑与补充 |
三、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复归的条件和必要 |
(一)中唐文学思潮的特征及其文学影响 |
(二)“无题”一类诗作对中唐文学思潮的反扑 |
第三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最大特征——抽象性 |
第一节 无题诗与言意关系 |
一、诗“无题”与言意之关系 |
(一)关于“言”与“意”的争论 |
(二)作为“言”的题目之作用 |
二、诗本乎情与诗循乎物 |
(一)诗歌题目在情感多样表达上的劣势 |
(二)真情、矫情与诗歌题目之间的关系 |
三、无题之诗与天籁之音 |
(一)“无题之诗”区别于无题诗,是对天籁之音的追求 |
(二)天籁之音的追求推动了唐代诗人回归首句命题的方式 |
第二节 无题诗的意在言外 |
一、当词汇进入意境 |
(一)词汇“烛”进入意境时的积极功能 |
(二)词汇“烛”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作用 |
二、无题诗对境界的超越 |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片段化超越 |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片段化超越 |
第三节 无题诗的形象与思想 |
一、无题诗的创作思想——抽象而不尽可知 |
(一)无题诗的抽象性大于诗歌普遍意义上的抽象性 |
(二)虚化本事是无题诗区别于其他诗作的典型特征 |
二、无题诗呈现的形象——零碎而相对抽象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
(二)七律无题诗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
三、抽象于形象,具体于创作思想 |
(一)抽象中包含具体的成分 |
(二)抽象方式是解读无题诗的有效手段 |
第四节 李商隐诗歌的抽象性与具象性 |
一、诗歌抽象性的两个层面 |
(一)抒情类文本较之叙事类文本的抽象性 |
(二)无题诗较之其他类抒情文本的抽象性 |
二、抽象与具象诗意的区别 |
(一)诗意具象明确的李商隐传统诗作 |
(二)诗意抽象含混的李商隐无题诗作 |
三、无题诗及其抽象性诗意 |
(一)题目因不显内容而题旨不明 |
(二)文本内容抽象使含义不确定 |
(三)抽象性与朦胧、多义、含蓄的关系 |
第四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上) |
第一节 “白日当天三月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美女愁嫁 |
一、“泣春风”的背后:无法满足对美的追求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民歌特质 |
(二)“偷”“芙蓉”“银甲”“悬知”所隐含的细节 |
(三)广泛寄托身世与单纯爱情描绘 |
(四)“追求——阻隔——惆怅”的情感线索 |
二、“闻长叹”的背后:无法解决的悬殊境遇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绝非陈情令狐 |
(三)难以成立的解说 |
(四)失势者的无奈与不平 |
三、“春风笑”的背后:没有价值的绝世美艳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怀才不遇”辨析 |
(三)因无人欣赏而失落、不平 |
四、“待好风”的背后:未知结局的美好期待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评析的争议 |
(三)题旨的争议 |
(四)细节的争议 |
(五)恋情说的争议 |
(六)实现自我的期待与失落 |
五、“弹棋局”的背后:虽嫁犹怨的不平之鸣 |
(一)诗面意义与“不平”的题旨 |
(二)针对抽象题旨的具象化推测 |
(三)充斥着“恨”与“不平”的情绪 |
第二节 “偷看吴王苑内花”——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庐山真容 |
一、“苑内花”的背后:得偿所愿的窥见 |
(一)由天涯到眼前的诗面意义 |
(二)笺注家的争议及解读评析 |
(三)远在天边的失落,近在眼前的兴奋 |
二、“作重楼”的背后:企盼真容的睹见 |
(一)小律体的性质与浅显的诗面意义 |
(二)古人对题旨的争议 |
(三)现代学者的主要阐释观点 |
(四)企盼得见——美好事物的追求 |
三、“欲过难”的背后:羞怯心理的反映 |
(一)“钗上燕”与“镜中鸾”的隐喻解读 |
(二)颇具情节连贯性特征的诗面意义 |
(三)三种类型解读评述 |
(四)渴望又羞怯的矛盾心理 |
第五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下) |
第一节 “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执着追求 |
一、“相思成灰”的背后:无尽的失落 |
(一)执着的爱情与成灰的相思 |
(二)描绘男女爱情的解读——部分剑走偏锋 |
(三)托寓政治仕途的解读——落得太死太实 |
(四)别具新意的说法——缺乏更可靠的佐证 |
(五)执着无悔的抽象情绪 |
二、“相思惆怅”的背后:无悔的执着 |
(一)占据优势的爱情解读 |
(二)政治寄托说的得与失 |
(三)以爱情传达的执着无悔 |
三、“丝尽泪干”的背后:至死的坚守 |
(一)占据优势且内部分歧大的爱情解读 |
(二)君臣寄托、怀才不遇说的局限性 |
(三)托寓令狐说的不确定性 |
(四)从企盼获得到执着追求 |
第二节 “更在瑶台十二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渴望难即 |
一、“瑶台”的另一端:可望不可即 |
(一)诗歌题旨的各置其辞 |
(二)难以简单认定的托寓之说 |
(三)尚待论证的讥讽求仙之作 |
(四)充满想象的爱情诗解读 |
(五)越发难以追求的抽象情绪 |
二、“蓬山”的另一端:层层之阻隔 |
(一)诗面意义的梳理及相思题旨的争议 |
(二)别有寄托的主张臆测性质浓重 |
(三)咏李夫人说并不成立 |
(四)托寓政治仕途的不准确性 |
(五)难上加难的抽象情绪 |
第三节 “昨夜星辰昨夜风”——客观纪实的宴饮博戏之诗 |
一、宴饮博戏的单纯诗意 |
(一)描绘宴饮博戏的诗面意义 |
(二)诸家“寄托说”的得失 |
(三)爱情诗解读的意义与局限 |
(四)对欢乐时光的追忆 |
二、别无寄托亦绝非艳诗 |
(一)描写爱情题材并不等于情感不够严肃 |
(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题旨的认定 |
第六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声情艺术 |
第一节 声情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
一、汉字字音中的声情艺术 |
(一)声情在诗歌中的表现 |
(二)韵字层面的声情艺术 |
(三)声调层面的声情艺术 |
二、以“声”传“情”的无题诗 |
(一)李商隐诗之声情艺术 |
(二)无题诗声情艺术的表现特征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用韵艺术 |
一、李商隐无题诗用韵与情感之关联 |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用韵与情感 |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用韵与情感 |
二、李商隐古体无题诗的用韵技巧 |
(一)古体诗的转韵艺术 |
(二)李商隐古体诗的转韵特质 |
(三)无题诗中类似转韵的艺术技巧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节奏音高 |
一、无题诗的声律与规范 |
(一)近体诗声律规范的声情艺术 |
(二)近体诗声律规范的消极作用 |
二、无题诗的双声与叠韵 |
(一)李商隐诗歌的叠韵魅力 |
(二)无题诗中的叠音词与联绵词 |
三、无题诗的句中韵 |
(一)叠音词的声情艺术魅力 |
(二)句中韵的声情艺术效果 |
第七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色彩艺术 |
第一节 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艺术 |
一、李商隐诗歌色彩使用特点 |
(一)李商隐诗歌中的颜色对举 |
(二)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明暗 |
二、无题诗在色彩使用上的特殊性 |
(一)无题诗中色彩的艺术作用 |
(二)无题诗中色彩表情之关系 |
第二节 色彩的环境铺垫 |
一、晚霞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的色彩环境 |
(二)无题“含情春晼晚”的色彩环境 |
二、灯烛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诗中的三处灯烛色彩环境 |
(二)蜡烛点燃在主人公熟睡之前 |
三、星月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诗中星与月的色彩特征 |
(二)无题诗中星与月不同时出现 |
第三节 色彩的组合作用 |
一、色彩内外的组合作用 |
(一)外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
(二)内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
二、色彩的明暗组合作用 |
(一)“金烬暗”的细节解读 |
(二)“暗”与“红”的组合 |
三、色彩的串联组合作用 |
(一)金之黄与玉之白的串联组合 |
(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色彩串联 |
第四节 色彩的通感作用 |
一、暖色调的通感效果 |
(一)夜晚室内灯烛的暖色调艺术效果 |
(二)室内暖色调在对举中的艺术作用 |
二、冷色调的通感效果 |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冷色调效果 |
(二)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的冷色调效果 |
三、色调与声情之关系 |
(一)声音艺术通过感觉传达画面效果 |
(二)声音艺术与色彩艺术的勾连关系 |
第五节 色彩的补偿作用 |
一、色彩在情感之中的浓度 |
(一)色彩浓度的抽象性 |
(二)色彩浓度与情感浓度的关系 |
二、色彩对心灵的补偿作用 |
(一)色彩是对平淡情感的一种补偿 |
(二)色彩是对消极情感的一种补偿 |
三、色彩的使用与文化环境 |
(一)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晚唐社会审美的反映 |
(二)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对生命意识的萌动 |
第八章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阻隔”情节 |
第一节 贯穿“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
一、男女恋情中的阻隔情节 |
(一)以女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
(二)以男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
二、复杂思绪中的阻隔情节 |
(一)蕴含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
(二)饱含阻隔情感的无题诗 |
三、阻隔情节中的悲剧意味 |
(一)因阻隔而生成的悲剧意味 |
(二)阻隔酝酿强大的精神魅力 |
第二节 “阻隔”与“偷窥”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偷窥情节 |
(一)无题诗偷窥情节的三个层次 |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深刻内涵 |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潜在缘由 |
(一)偷窥情节的表面对象——异性恋人 |
(二)偷窥情节的引申对象——美好事物 |
第三节 离别情节引导的“阻隔”情节 |
一、无题诗中别离情节的特征 |
(一)因主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
(二)因客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
二、别离情节隐含的作者心境 |
(一)焦虑而急切 |
(二)失望与绝望 |
(三)执着的追逐 |
三、李商隐其他诗作中的别离 |
(一)离别-阻隔情节在李商隐诗歌中具有广泛性 |
(二)离别-阻隔情节在无题一类诗作中更具张力 |
第九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整体性结构 |
第一节 无题诗中的“底”与“图” |
一、背景与人物之关系 |
(一)白道萦回中之笑靥如花 |
(二)雪月瑶台上的紫府仙人 |
(三)幽暗灯光下的写信之人 |
(四)缝罗帐的执着待嫁女子 |
(五)双鬓斑白的夜间耐寒人 |
(六)动态的底图关系之组合 |
二、环境与图案之关系 |
(一)菱枝与桂叶 |
(二)金翡翠与绣芙蓉 |
(三)金烬暗与石榴红 |
(四)金蟾与玉虎 |
三、典故与弱势文本 |
(一)典故为底,文本为图 |
(二)无题诗典故的弱势文本属性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接近性与连续性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尾联的断裂性 |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尾联的断裂性 |
(二)七律无题诗尾联普遍存在断裂性 |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疏密关系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结构疏密 |
(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的结构疏密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简化性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知觉与思维 |
(一)偏向知觉与思维的表达 |
(二)以意义结构为发挥源头 |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同形性载体 |
(一)以具体的形式结构表现抽象的意义结构 |
(二)无题诗的意义焦点在于抽象的意义结构 |
三、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倾向性张力 |
(一)从弹棋的棋盘说起 |
(二)“更在瑶台十二层”与“更隔蓬山一万重” |
第十章 本世纪李商隐无题诗解读观点商榷 |
第一节 对无题诗出自传奇文观点的商榷 |
一、无题诗与准无题诗的混淆 |
(一)不应采用清代底本探讨无题诗来源问题 |
(二)不应将《锦瑟》与无题诗混为一谈 |
二、李商隐无题诗独创性辨析 |
(一)李商隐是晚唐诸家无题诗创作中的代表 |
(二)不见于选本不足以证明无题诗的不存在 |
三、李商隐是否创作过传奇文 |
(一)创作过传奇文并不证明无题诗出自其中 |
(二)无题诗与骈文和词的关系较小说更密切 |
四、穿凿性质明显的传奇文说 |
(一)抽象性决定了无题诗便于被附会到特定故事中 |
(二)无题诗与传奇杂剧故事相勾连具有极大臆测性 |
第二节 对无题诗是表现李王婚恋观点的商榷 |
一、照镜女年龄虚实辨析 |
(一)对传统笺注的质疑并不完全可靠 |
(二)对几首无题诗之间的意义关联并不准确 |
(三)“十五”并非实指王茂元女儿的真实年龄 |
(四)对“藏六亲”的颠覆性解读有待进一步商榷 |
二、阿侯之真实身份辨析 |
(一)“阿侯”的形象不可武断地与王氏等同 |
(二)“黄金屋”不是李商隐别娶的直接证据 |
三、昨夜偷窥之对象辨析 |
(一)旧解的质疑颇具可取之处 |
(二)新解的提出难免臆测之嫌 |
四、中心缘何最不平辨析 |
(一)无题“照梁初有情”很难确考创作时间 |
(二)“岳家不公”的解读法臆测性十分明显 |
第三节 本世纪无题诗解读观点的文学史意义 |
一、无题诗抽象性具体化的必然结果 |
(一)诗歌本事的具体性和诗歌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
(二)传奇文说和王氏婚恋说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
二、无题诗研究成果繁荣的外在表现 |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已经趋于繁荣 |
(二)无题诗新解读是其研究繁荣的表现 |
第十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因诗教观念而饱受贬斥 |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的矛盾 |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对立 |
(二)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统一 |
二、传统诗学对无题诗的诟病 |
(一)无题诗用典虽多但并非全无可取 |
(二)无题诗用词艳丽但绝非浪荡轻浮 |
第二节 因多征典故而广被笺注 |
一、清代的社会环境与古诗的笺注 |
(一)文化气候严谨,雅文学趋于低谷 |
(二)文化行业的发展促使笺注的刊行 |
(三)阶层的固化使无题诗更易产生共鸣 |
二、李商隐的诗歌特征与阐述可能 |
(一)李商隐诗歌在清代之前笺注不足 |
(二)李商隐的诗集有被阐述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因旨意朦胧而常被穿凿 |
一、托寓令狐与君臣寄托 |
(一)中国诗学的阐释传统 |
(二)托寓、寄托的文化价值 |
二、曲折离奇的恋爱历史 |
(一)爱情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意义 |
(二)爱情说所呈现出的文化缺陷 |
三、革命反抗与儒法斗争 |
(一)夸张式的穿凿和政治性的误读 |
(二)抽象性在文化阐述上的变异体现 |
第四节 因深入心灵而易于共鸣 |
一、接受者审美价值的变化 |
(一)用典审美取向的影响 |
(二)笺注者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
(三)接受者不断变化的审美取向 |
二、无题诗自身的世俗特征 |
(一)内向性与细微性 |
(二)因平俗更易共鸣 |
三、无题诗共鸣的客观条件 |
(一)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历史使命 |
(二)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时代生气 |
第十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地位及其影响 |
第一节 晚唐后无题诗创作史 |
一、晚唐时期的无题诗 |
(一)唐代现存诸家无题诗概况 |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时代地位 |
二、两宋时期的无题诗 |
(一)西昆派的无题诗创作 |
(二)宋代无题诗创作概览 |
三、元代以后的无题诗 |
(一)元明清的无题诗创作概览 |
(二)民国时期无题诗创作概览 |
四、民国时集句无题诗 |
(一)《西昆贯玉稿》 |
(二)《集玉溪生句》 |
(三)《玉溪碎锦集》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评价史 |
一、无题诗的毁誉参半及其“党争说” |
(一)不能够完整准确阐述无题诗的牛李党争说 |
(二)不能够全面准确阐述无题诗的史诗互证法 |
二、南宋前少被选集入选的无题诗 |
(一)古代主要选集录选无题诗情况 |
(二)南宋前无题诗少录选集之原因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历史地位 |
一、绮艳风格在诗词转承中的关节 |
(一)和乐演唱导致题目功能的淡化 |
(二)词与无题诗在形式上的相似性 |
二、以男女寓君臣到以男女寓情怀 |
(一)诗歌深层意义由实转虚的标志 |
(二)以爱情托寓抽象情怀的根本特征 |
三、中国诗索隐式解读的集中体现 |
(一)索隐式解读方式的形成及特征 |
(二)无题诗的抽象性与索隐式解读的穿凿性 |
结语 |
附录A:李商隐无题诗用字中古音归部拟测表 |
附录B:李商隐无题诗用字开口度变化矢量图 |
附录C:李商隐无题诗现存古籍文献情况概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于右任的诗话着述及其早期诗学观念 |
第一节 《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傅辑本《骚心丛谈》补遗勘误 |
二、《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 |
三、《骚心丛谈》的诗学观念 |
第二节 《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 |
二、《独树斋诗话》的诗学观念 |
第二章 于右任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与诗风演变 |
第一节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
一、倡言革命,反帝反清 |
二、山河沦落,革命艰难 |
三、落叶归根,遥望大陆 |
第二节 于右任的人生历程与诗风演变 |
一、早期诗歌(1906年以前):慷慨悲愤 |
二、中期诗歌(1906—1949年):沉郁顿挫 |
三、后期诗歌(1950—1964年):悲凉感伤 |
第三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 |
第一节 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发生发展 |
一、《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与前南社时代 |
二、《民吁日报》与南社的崛起 |
三、《民立报》与南社的兴盛 |
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诗群及其诗歌活动考论 |
一、陕西靖国军诗群的崛起 |
二、陕西靖国军诗群谱系述略 |
三、陕西靖国军诗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三节 民族诗坛及其“民国诗运动”考论 |
一、民族诗坛考述 |
二、民族诗坛的“民国诗运动” |
三、民族诗坛在抗战诗史上的影响 |
余论 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及其诗学改革 |
一、“朝野齐推为诗魁”: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 |
二、“诗体解放说”与台湾诗学改革 |
第四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歌的近现代化 |
第一节 晚清诗歌近代化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一、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
二、中国诗歌近代化的阶段特征 |
三、《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第二节 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
一、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 |
二、旧新诗体共同发展的启示 |
附录一 《半哭半笑楼》辑录 |
附录二 《骚心丛谈》辑录 |
附录三 《独树斋诗话》辑录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报载于右任佚诗辑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邵祖平词及其词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1.邵祖平生平研究 |
2.邵祖平作品研究 |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邵祖平生平交游与着作概述 |
(一)邵祖平生平交游概述 |
1.少年家贫,自学成才(1898—1917) |
2.执教东南,初试词笔(1918—1936) |
3.南北漂泊,以词写心(1937—1955) |
4.转调西北,终老于杭(1956—1969) |
(二)邵祖平着作述略 |
二、邵祖平词的题材及思想内容 |
(一)邵祖平词的题材 |
1.交游 |
2.杂感 |
3.恋情 |
4.咏物 |
(二)邵祖平词的思想内容 |
1.流离之悲 |
2.岁月之叹 |
3.师友之情 |
三、邵祖平词的艺术特色及词学渊源 |
(一)邵祖平词的艺术特色 |
1.选调广泛,声情和谐 |
2.词境凄婉,笔致细腻 |
3.今昔对比,结构有序 |
4.使事用典,点化前人 |
(二)邵祖平词的词学渊源 |
1.宗法花间,细腻柔美 |
2.取径方回,刚柔并济 |
3.效仿梦窗,深幽密丽 |
四、邵祖平的词学思想 |
(一)词体论 |
1.词体起源 |
2.词体特性 |
3.词体风格 |
(二)词人词作论 |
1.论唐五代词人词作 |
2.论北宋词人词作 |
3.论南宋词人词作 |
(三)词心说 |
1.词心渊源概述 |
2.邵祖平“词心说”理论内涵 |
五、邵祖平与民国词坛 |
(一)民国词坛的基本面貌 |
1.时代词风 |
2.词学研究 |
(二)邵祖平词及词学思想的价值与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邵祖平年谱简编 |
附录二 邵祖平词作辑佚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探析沈尹默多重艺术价值 |
(二) 沈尹默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沈尹默其人及新诗创作研究 |
(二) 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研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创作历程与风格嬗变 |
第一节 早期创作(1905-1937):颓唐与哀婉 |
第二节 中期创作(1937-1949):豪放与劲健 |
第三节 后期创作(1949-1971):质朴与自然 |
第二章 沈尹默旧体诗词的题材类型与主题意蕴 |
第一节 爱情歌吟:“金筝雁柱从头数,拨到当胸第几弦?” |
第二节 怀古咏史:“名驹漫许夸千里,手诏当时纪汉文” |
第三节 感时纪事:“穷图穷律犹非是,对酒当歌已不禁” |
第四节 交游酬唱:“自写情怀自较量,不因酬答损篇章” |
第五节 以诗论书:“墨海澜翻叹汪洋,雷同姑妄说宗王” |
第三章 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古典渊源与艺术变革 |
第一节 家族熏陶与古典渊源 |
第二节 新旧互融与现代转型 |
一、具有古典美的新诗 |
二、旧体诗词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诗书互渗与书家诗词 |
一、融汇贯通的诗书修习之路 |
二、诗书互融的独特美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
小结 |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
上编·作品卷 |
下编·研究资料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9)弘一法师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本论文选题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李叔同诗歌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早期创作:《断句》一则 |
一、生命意识的萌生 |
二、成因溯源 |
第二节 创作发展期(1898—1905) |
一、酬赠诗 |
二、咏怀诗 |
三、本阶段诗歌创作特点与成就 |
第三节 创作成熟期(1905—1916) |
一、抒怀咏志仍为主要题材 |
二、感时伤事成为重要内容 |
三、语言组合更洒脱灵活 |
四、用典更加密集紧凑 |
第四节 叔同诗歌总体艺术风貌 |
一、感于哀乐、有情而发 |
二、词美格高、幽秀沉着 |
三、长于近体,尤擅七绝 |
第二章 李叔同词创作 |
第一节 李叔同词的表现内容 |
一、交谊酬赠 |
二、感怀伤情 |
第二节 李叔同词的艺术个性 |
一、词风清丽,兼有风骨 |
二、以口语、散句入词 |
三、小令、长调兼擅 |
四、喜用整散结合、节奏感强的词牌 |
第三节 一首值得注意的自度曲——《老少年曲·梧桐树》 |
一、诗体属性辨析 |
二、独特的认识价值 |
第三章 李叔同歌词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李叔同歌词的表现内容 |
一、感怀之歌 |
二、咏景状物之歌 |
三、乐教之歌 |
四、宗教哲思之歌 |
第二节 诗词与歌词——李叔同爱国情怀的双重变奏 |
一、爱国主题在两类文体中的不同表现 |
二、“一喉异曲”的生成原因 |
第三节 李叔同歌词的艺术成就 |
一、兼顾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
二、贯通古今、包容中外的通融性 |
第四节 《送别》——文化融合的结晶之作 |
一、人类共情的高度浓缩 |
二、古典意象的精妙运用 |
三、对古典词调的借用 |
第四章 《护生画集》题句与《清凉歌集》 |
第一节 《护生画集》题句 |
一、《护生画集》题句的诗意 |
二、《护生画集》题句的表现内容 |
三、从《护生画集》题句看法师由儒入僧的路径 |
第二节 《清凉歌集》 |
第五章 弘一法师文学行止与释门修行之通观 |
第一节 诗歌与宗教——生命意识的二维表现空间 |
一、生与死——诗歌与宗教的共同课题 |
二、李叔同生命意识的典型性 |
三、佛家对生死问题的解答 |
第二节 信仰逡巡在诗中的折射 |
一、《化身》《男儿》——圆融宗教观的体现 |
二、1914 年至1917 年所做诗三首——出世、入世的踌躇 |
三、《中文名歌五十曲》歌词三首——走近佛门 |
四、几番辗转终归灵台 |
余论 |
附录 李叔同诗词创作年表——兼论当下几种选集之得失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作者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D]. 罗曼. 吉林大学, 2021
- [2]庞石帚诗歌与诗学[D]. 冷浪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李商隐无题诗研究[D]. 宋雪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D]. 陈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6]邵祖平词及其词学思想研究[D]. 张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7]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D]. 凤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弘一法师诗词研究[D]. 肖菲. 吉林大学, 2019(02)
- [10]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