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冠状动脉跑旁路移植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左西孟旦,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老年冠心病
冠状动脉跑旁路移植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芳,李铁成[1](2019)在《左西孟旦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行择期CABG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于体外循环前10 min开始应用左西孟旦,持续24 h;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左西孟旦。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比较2组患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发生率、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术后随访180天,比较2组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术后2、24 h的CI和MAP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SVRI和PCWP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LCOS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80天无事件生存率,治疗组为88.5%,对照组为67.1%,经Log-rank检验显示2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以改善老年CABG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预防和治疗术后LCOS,提高术后无事件生存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杨维,张悟棠,孔永梅[2](2019)在《术前CRP水平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早期和晚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 800例行CABG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24 h内血清CRP水平,并分析术前CRP水平与CABG术后早期和晚期死亡率的关系。随访过程中有106例患者失访。结果发现术前CRP水平大于10 mg/L时早期死亡率增加,而大于5 mg/L时晚期死亡率增加,并且经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校正多项已知危险因素后,术前CRP水平仍是CABG术后早期及晚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CRP水平是CABG术后危险分层的强有力的炎症指标,对于CABG术后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慢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金城,崔永超,聂淑璇,武文芳,麻日虎[3](2019)在《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新术式的安全性和近期移植血管通畅率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自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共完成29例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平均年龄(65. 3±8. 2)岁,女性4例(16%)。将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做近端吻合,桡动脉与该大隐静脉端侧吻合,吻合口距升主动脉的距离≤0. 5 cm。对术后30 d死亡率,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吻合口以及远端吻合口的近期通畅性(术后6个月)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术后30 d死亡率为零;术后6个月对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吻合口及远端吻合口的通畅性应用冠状动脉CTA进行评价,通畅率均为100%。结论: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CABG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术式,临床效果满意,近期通畅率高。(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常新,董文通,李现杰,冀攀[4](2019)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74例CHD合并IMR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组(37例)和联合组(37例)。单一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联合组采用CABG联合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时间、术后各项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单一组患者手术时间、ICU时间以及呼吸机治疗时间均短于联合组(P<0.05);单一组术后心房颤动、肾衰竭、低心排发生率均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术后随访的二尖瓣反流面积明显少于单一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中期治疗效果理想。(本文来源于《淮海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黄海,严中亚,申运华,卢中[5](2019)在《3D打印技术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借助3D打印技术辅助行不停跳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36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借助3D打印技术打印出1∶1冠脉模型用于辅助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均康复出院。手术时间[观察组(146.60±7.51) min∶对照组(156.00±7.70) min,P<0.05],术后引流量[观察组(81.65±12.05) ml∶对照组(92.63±18.60) ml,P<0.05],ICU监护治疗时间[观察组(51.08±4.26) h∶对照组(54.21±4.88) h,P>0.05],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6.46±0.65) d∶对照组(6.55±0.84) d,P>0.05],下肢大隐静脉切口长度[观察组(30.08±3.15) cm∶对照组(33.68±2.58) cm,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全部一次关胸,胸部切口及大隐静脉切口愈合佳。观察组术中、术后未输注红细胞,对照组输注红细胞2例,大隐静脉切口愈合不良1例。结论: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的效果较好,且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患者心功能及切口恢复较好。(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鑫,胡姬婷,李宏伟[6](2019)在《参附注射液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2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时,2组血清肌钙蛋白I (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脑钠肽(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cTnI、CK-MB、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时,2组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时,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较治疗前上升,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LVEF、CI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率为3.39%,显着低于对照组13.56%(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可控制患者术后早期心肌损伤,改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徐芳,李铁成[7](2019)在《左西孟旦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左西孟旦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行择期CABG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于体外循环前10 min开始应用左西孟旦,负荷量10μg·kg~(-1),随后以0.1μg·kg~(-1)·min~(-1)静脉持续泵入24 h,对照组应用等量氯化钠注射液。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比较2组患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术后随访180 d,比较2组患者的无终点事件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术后2 h、24 h MAP和CI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CWP和SVRI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LCOS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无终点事件生存率为88%,对照组为67%,经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以改善老年CABG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赵儒,郑超,陈利达,卢宏凯,郝蒙蒙[8](2019)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红细胞输注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患者术中红细胞输注的相关因素,建立红细胞输注的风险评分,为临床科学合理备血提供依据。方法 199例首次行单纯OPCABG的患者,男147例,女52例,中位年龄64岁(39—83岁)。根据患者术中是否输注红细胞,将患者分为未输红细胞组(n=112)和输注红细胞组(n=87),统计患者基本信息、术前检查结果、合并症和用药史、手术情况,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将P<0.1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回归分析中P<0.05的指标用于构建术中输注红细胞的风险评分。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中OR值的大小,赋予各影响因素相应的分值,计算每位患者的总分值作为红细胞输注的风险评分,并采用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2组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年龄(P<0.05)、血清肌酐(P<0.01)、Hb(P<0.001)、Hct(P<0.001)、血浆Fib(P<0.001)、术中出血量(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Fib>4 g/L(OR=3.904,P<0.001)、术前Hct降低(OR=6.241,P<0.001)、术中出血量>400 mL(OR=7.952,P<0.001)是OPCABG患者术中红细胞输注的独立危险因素。设定术前FIB>4 g/L为1分,术前HCT降低为2分,术中出血量>400 mL为3分,计算总分值作为风险评分。风险评分在0—6分范围对应的输血率依次为5.8%、33.3%、43.8%、60.0%、66.7%、90.0%、100%,人均输血量依次为0.1、0.7、0.9、1.4、1.7、2.4、3.4 U。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输血率和人均输血量与风险评分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r=1.000,P<0.001。风险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以3分为术中是否输注红细胞的临界值,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78.7%。结论术前FIB>4 g/L、术前Hct降低、术中出血量>400 mL是OPCABG患者术中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评分对术中红细胞输注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指导术前安全合理备血。(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白芳,闫炀,陈亚玲[9](2019)在《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法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3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术中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分为研究组74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带蒂游离法获取乳内动脉,研究组采用骨骼化游离法获取乳内动脉。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乳内动脉血流量多于对照组,游离乳内动脉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胸腔积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4%(P<0.01)。术后随访1年,两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脑卒中发生率及动脉桥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骼化游离法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获取乳内动脉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0期)
高峰,庄熙晶,高洋,石磊[10](2019)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中期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接受择期OPCABG的患者435例,根据获取大隐静脉的方式,分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e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组217例及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H)组218例,比较2组围术期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低心排综合征和腿部切口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6个月和1年,比较2组静脉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比例和腿部切口并发症。结果 EVH组围术期腿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VH组(2.30%vs 12.84%,P=0.000)。EVH组与OVH组围术期病死率(1.38%vs 2.29%,P=0.724)、急性心肌梗死(1.38%vs1.83%,P=1.000)和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1.84%vs 2.75%,P=0.7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EVH组与OVH组发生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6%vs 9.17%,P=1.000),EVH组腿部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VH组(3.69%vs 17.89%,P=0.000)。术后1年随访,EVH组与OVH组发生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2%vs 14.22%,P=0.475),EVH组腿部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VH组(5.53%vs 25.69%,P=0.000)。结论 EVH与OVH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但EVH术后腿部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VH,较OVH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冠状动脉跑旁路移植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早期和晚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 800例行CABG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24 h内血清CRP水平,并分析术前CRP水平与CABG术后早期和晚期死亡率的关系。随访过程中有106例患者失访。结果发现术前CRP水平大于10 mg/L时早期死亡率增加,而大于5 mg/L时晚期死亡率增加,并且经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校正多项已知危险因素后,术前CRP水平仍是CABG术后早期及晚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CRP水平是CABG术后危险分层的强有力的炎症指标,对于CABG术后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状动脉跑旁路移植术论文参考文献
[1].徐芳,李铁成.左西孟旦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
[2].杨维,张悟棠,孔永梅.术前CRP水平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关系[J].慢性病学杂志.2019
[3].王金城,崔永超,聂淑璇,武文芳,麻日虎.桡动脉-大隐静脉组合V形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4].常新,董文通,李现杰,冀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分析[J].淮海医药.2019
[5].黄海,严中亚,申运华,卢中.3D打印技术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
[6].张鑫,胡姬婷,李宏伟.参附注射液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7].徐芳,李铁成.左西孟旦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
[8].赵儒,郑超,陈利达,卢宏凯,郝蒙蒙.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红细胞输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9
[9].白芳,闫炀,陈亚玲.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9
[10].高峰,庄熙晶,高洋,石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中期临床效果[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