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西方传统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形态,经济思想特点
中西方传统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马涛,李卫[1](2019)在《中西方传统经济思想特点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传统经济思想由于面临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形态不同,导致中西方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不同。具体而言,中国古代内陆的地理环境和农耕文明的自然经济形态,导致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是从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出发来研究经济管理,是中国特有的大一统国家政权和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产物,特点表现为强调国家本位,抑兼并,国家干预经济占据经济政策的主导地位,经济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文化的属性。古希腊海洋文明的地理环境和商业文明的活跃,导致古希腊走上了城邦制分权社会,经济思想的特点是强调庄园本位,维护私有产权制度是关注的重点,从追求财富到研究分工、交换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经济思想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属性。中西方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对之后中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02期)
付安玲[2](2018)在《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思想的历史梳理及现实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可预见可操作,但自由权利和价值相对主义的话语逻辑却使其最终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淖,面临着"个人主义"与"资本政权维护者"双重身份的二律背反,沦为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教育;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作为个体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但"人的依附关系"的社会形态,使得个体始终依附于社会,而丧失了主体性,最终沦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反思并在批判基础上不断超越,借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秘密。(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18年01期)
路翔麟[3](2018)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思维结构以及价值观等。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交流更加的频繁,研究思想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推动各国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学作品是思想文化的一面镜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通过传统文学作品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将对中西方传统文学作品,来研究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8年05期)
王升平[4](2018)在《中西方传统中的德性与治理——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孔孟思想为核心的行政哲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家及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都对德性与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其思想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行政哲学思想资源。在德性与规范的关系问题上,中西方的德性都具有事实上的行政权力规范功能,其都将"好人"作为善治的基础,从而区别于现代的规范伦理学。在德性的结构与治理的关联性上,中西方都认为德性存在着主体分化性和稳定性,而对德性的主体分化性和稳定性的理解,又影响着其对行政模式的具体设计。在德与位的关系问题上,中西方思想家对二者的对应性都表现出一定的犹疑,在理想逻辑中期待德与位的统一,而现实中德位分离的状态又使其不得不寻求德位统一的新的解释逻辑。(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杨丽晶,马克·R.罗格斯,袁沁茹,孙春晖,张平平[5](2018)在《儒家和西方传统的善政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专门探讨了儒家和西方传统中关于道德、法律和善政间的关系。有观点认为,以人治和法治的完全对立来反映两种传统的基本区别是不恰当的。儒家思想毫无疑问以德治为显着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行政对"法治"思想越来越重视。同样,尽管西方传统的特征是法治,也不得不承认"人治"不可避免,而且"德"也十分重要。两种传统都反对人治,至少是指表现出自私倾向的人。本文的结论是,善政需要政府官员具有良好的道德并且尊重法律,这是否是一种趋同性也是讨论的内容。对实践工作者的启示本文研究儒家思想和西方行政传统中关于善政的理念。有观点认为,对儒家传统作出的普遍解释,在西方痛斥"人治"的言论下遭到误解。人们并未理解儒家优秀管理者道德的正面含义,只是将其视为一个特定的负面概念;同时,过分强调西方式的"法治"可能会掩盖善政对道德高尚的人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期刊2018年02期)
董博[6](2017)在《西方传统教育方法的美学思想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对西方传统教育方法当中的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不同时期的美学应用情况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提出新的发展路劲路径。(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29期)
薛媚[7](2016)在《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与西方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分析比较这些差异,对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6年18期)
刘亭[8](2016)在《马克思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思想的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写马克思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扬弃,一是简单的介绍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希腊城邦、中世纪和近代政治哲学的状况,也介绍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中的自由、平等和法治的思想,简单的描述了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方法论、政治理想等等,加深我们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认识。文章着重写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自由、平等和法治思想,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巴黎公社、东方社会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又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一章,则是在前文基础上进行的,写出了马克思政治哲学在劳动观、暴力观和政治理想等方面,写出马克思这政治哲学上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周小龙[9](2016)在《论海德格尔的此在学说对西方传统人学思想的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历史上由来已久。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人学思想,曾一度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曾经在发展中遇到了问题。《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着作中,海德格尔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揭示存在的意义。本论文试图简要论述海德格尔的此在观对西方传统人学的超越。(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6年02期)
恽彩锋[10](2015)在《儒家“内圣外王”与柏拉图“哲学王”之比较——兼论中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圣外王"与"哲学王"是中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典型代表,两者的相同之处表现为它们都是一种介于有为与无为之间的王者之治,并都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知识与权力的统一;不同之处体现在"为道"与"为学"、伦理的自觉与法律的完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差异上。(本文来源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中西方传统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可预见可操作,但自由权利和价值相对主义的话语逻辑却使其最终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淖,面临着"个人主义"与"资本政权维护者"双重身份的二律背反,沦为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教育;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作为个体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但"人的依附关系"的社会形态,使得个体始终依附于社会,而丧失了主体性,最终沦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反思并在批判基础上不断超越,借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秘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西方传统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马涛,李卫.中西方传统经济思想特点的比较[J].学术月刊.2019
[2].付安玲.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思想的历史梳理及现实批判[J].学术论坛.2018
[3].路翔麟.传统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J].中华少年.2018
[4].王升平.中西方传统中的德性与治理——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孔孟思想为核心的行政哲学比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5].杨丽晶,马克·R.罗格斯,袁沁茹,孙春晖,张平平.儒家和西方传统的善政思想[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8
[6].董博.西方传统教育方法的美学思想探讨[J].长江丛刊.2017
[7].薛媚.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6
[8].刘亭.马克思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思想的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6
[9].周小龙.论海德格尔的此在学说对西方传统人学思想的超越[J].山西青年.2016
[10].恽彩锋.儒家“内圣外王”与柏拉图“哲学王”之比较——兼论中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异同[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