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合谋论文-程安琪

地方政府合谋论文-程安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方政府合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官员特征,政企合谋,挂牌出让偏好,效率损失

地方政府合谋论文文献综述

程安琪[1](2017)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中的合谋和效率损失》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项稀缺资源,土地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于劳动、资本要素而言,土地要素的市场化程度最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对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关注,土地出让因其特殊性更是与地方政府偏好息息相关,由此出现了"政治激励"的理论体系。沿用这样的理论框架,既要考虑地方政府官员的特征偏好,也要考虑我国政治背景下的隐性治理。既有研究指出,晋升锦标赛在推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种种问题。而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土地出让行为中,惜盘捂盘、定向出让、违规征地等,而解决之要则在于发现官员如此行为的动机。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将视角放在土地出让行为中的政企合谋,并利用地级市及其市委书记的样本进行了研究。本文关于官员特征数据的统计性分析得出几点事实:(1)官员更替频繁、过半书记任期不满一届。(2)本地晋升为市委书记的主要来源。(3)上任年龄集中在50-55岁。关于土地交易数据的统计性分析发现:(1)部分既有研究的假设存在缺陷。(2)土地出让方式的选择也与财政压力假说相矛盾。(3)土地出让行为与官员特征高度相关。本文得出的结论包括:(1)本地晋升的官员更加偏好挂牌出让,这种偏好来自于更大的合谋可能性,本地知识和感情联系都没有提高挂牌出让偏好。(2)过多的挂牌出让对于工业发展存在抑制作用,剔除掉临退休官员样本之后,这样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3)挂牌出让中的政企合谋导致了效率损失。上述结论在经过修正自相关、考虑官员变更和政治周期的外生冲击和子样本回归这几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本文的创新点有:(1)利用大样本的官员和土地出让数据,对市委书记各项特征和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都进行了详尽地统计性分析。(2)通过实证证明了"本地晋升→合谋可能性→挂牌出让偏好→效率损失"的逻辑链条。(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4-27)

黄菲[2](2017)在《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及其防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虽然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的环境管理规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减轻了我国的环境污染,但我国仍然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带来的较高的预防成本、健康损害、生产力损失、社会冲突以及自然灾害等已经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多样性等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相对偏重于“自上而下”的政府一元治理,各级政府在制度体系下完成各自的政府职能。在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双重作用下,地方政府往往与企业合谋形成“利益共同体”,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的纵容地方企业的环境污染,或者置中央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于不顾,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往往不能及时监管到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谋行为。事实上,从媒体曝光的有关环境污染的事件来看,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谋在我国具有普遍性,合谋属于非生产性行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也将加剧环境污染现象。因此研究环境规制中的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对于提升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效果,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分权体制特色为切入点,沿着成因分析→演化规律分析→契约与防范的研究思路,首先对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合谋的成因进行理论分析,从静态视角研究形成的关键要素;然后利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合谋的演变规律,从动态视角分析影响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合谋行为的关键要素;接着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之上,引入中央政府监管,研究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合谋的防范契约问题;最后根据本文的模型得出的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从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的形成分析来看,参与主体的异质性、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惩罚的不可置信、监管失效、信息不对称、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是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2)从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的演变规律来看,企业的治污成本、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合谋被发现的概率以及合谋被发现后的损失是影响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减少企业的治污成本、增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合谋被发现的概率及损失有利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行为策略稳定在(不合谋,不合谋)。(3)从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的防范研究来看,惩罚、补贴、媒体监管、以及中央环保督查中心的检查对于合谋的防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将以上的规制工具运用于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时,依据不同区域的根本特征有针对性的实施规制,能够获得更好的防范效果,具体运用方法如下:(1)就惩罚来看,中央督查中心检查的概率越高,可适当减小事中惩罚力度,但是事后的行政处罚是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行政处罚。(2)就补贴来看:补贴力度应与惩罚力度成负相关关系,与企业的治污成本成正相关关系,与媒体公众监督效率成负相关关系。(3)就考核机制来看:对经济增长的考核权重与惩罚成正相关关系,且与媒体公众的监督效率成正相关关系。(4)就检查来看:当检查概率高于一定程度时,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与中央政府检查的概率成负相关关系,表明过度的检查会损害最优社会福利。(4)就防范力度来看,合谋的防范往往还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过度的监管反而会损害最优的社会福利。完全的合谋防范,其产生的成本和损失往往高于部分甚至不防范的而获得的收益,该结论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央政府对并不是总是在环境规制中对地方政府实施全方位监管,也解释了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因此需要结合现实社会状况确定合谋的防范力度。(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4-01)

吴世坤[3](2015)在《合谋的制衡:以激励性规制理论优化地方政府与社工组织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地方政府与社工组织的关系——基于合谋理论视角(一)政社合谋的形成过程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是指政府以提供资金为主要形式,购买社工组织提供的承包服务,双方以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来实现特定公共服务目标的机制。地方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可能会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而与社工组织合谋。公共服务购买实践中,规制框架通常由政府高层制定,并且委托地方政府相应部门作为监管人设计及执行规制的详细条款,规制实施中监管部门与社工组织可能(本文来源于《重庆行政(公共论坛)》期刊2015年05期)

林兵,陈伟[4](2015)在《购买服务中的合谋:科层制逻辑对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已成为各地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来完成职能转移、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也逐渐成为共识,对两者合作关系的有效治理也就成为了研究的焦点问题。文章讨论了N市在购买服务中的创新实践,反映购买服务初次探索中形成的街道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超管家关系",以及在第二次政府购买服务实践中,区民政局试图通过公益创投的形式,来引入具有市场逻辑特征的招标与契约管理以达到服务目标,但却需要面对合谋所带来的问题。实践表明,在社会服务购买中所倡导的严格合同管理及强调绩效等市场逻辑的背后,科层制逻辑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市场逻辑与科层制逻辑不仅相互碰撞冲突,也交织互容,对两者合作关系的治理更应从加强合同管理能力,构建良好合作及共治网络的角度来考虑。(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10期)

李国平,张文彬[5](2013)在《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激励模型设计——基于博弈和合谋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生态环境状况并没有得到显着的改善。文章认为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偏离社会公共利益是最主要的制度原因,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地方政府挪用中央政府环境保护基金用做相关办公经费和人员经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地方经济发展。文章以此为出发点,设计了增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努力的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中央政府支付环境保护经费时应考虑地方政府的参与约束条件,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同时加大对政企合谋的监管并强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自我激励。(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王娟,王艳君[6](2012)在《地方政府与企业税收合谋的一个博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政府与企业在税收征纳关系上存在利益冲突。但在税收计划管理体制下,客观存在着地方政府"买税"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税收合谋人为操纵税收收入进度现象。通过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采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地方政府、企业与中央政府的叁阶段博弈模型,论证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税收合谋行为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提出应进一步推进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税收计划管理体制,建立税务审计制度,加强税源监控力度,防止税源流失和保证财税收入。(本文来源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崔玮[7](2009)在《基于区域发展的地方政府之间竞争与合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已引起了许多学者探索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人们注意到了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带给区域发展的活力,但地方政府合谋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却关注不够。本文在研究地方政府竞争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地方政府间竞争实际上通过两种手段实现:一是大多数学者研究的冲突竞争;另一个是本文认为的合谋竞争。论文首先对地方政府之间竞争与合谋的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进展作了梳理和评价;其次,根据研究需要而设计了从上下级地方政府合谋和同级地方政府合谋两层面深入地研究政府合谋的存在及其必然性,认为作为非耕地用途的土地需求方厂商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与市县政府谋取利益最大化,往往导致土地规划失灵;再次,对周黎安地方官员竞争模型和江孝感的事权委托-代理模型进行修改,探索性的给出地方官员竞争的一种解释,证明了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竞争的含义既指利益冲突的竞争也包括利益相容的合谋,又证明了作为“政治参与人”的上下级地方政府之间为什么合谋,合谋后的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行为成为导致全国耕地锐减最典型的因素;最后,用文中模型得到的结论分析了黑砖窑问题及重复建设两大问题,在分析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09-03-01)

陈宁,林汉川[8](2008)在《公民社会力量弱小: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合谋”的催化剂——基于山西左云矿难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频发,对煤矿安全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纵观学者、专家的观点,主要是集中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现状,是对现有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内部问题的探讨。但仅局限于现有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通过对"左云矿难"这一典型案例剖析发现,公民社会力量的弱小加剧了官煤勾结、煤矿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本文来源于《兰州商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9](2006)在《地方政府不能与开发商合谋“双赢”》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一个城市,前些年土地过度批租,政府无地可用,一些开发商提出可向城郊发展,通过房地产业带动开发新区。这一建议与领导者想法一拍即合。市里于是修改规划,把旅游用地变成商住,还出台了优惠政策。开发商纷至沓来,新楼盘一个个拔地而起,政府拨出巨款完善配套设施,尽管新区居民不多,仍斥巨资开通公交线路,安装造型精美的昂贵路灯,房价随之一路飙升。(本文来源于《决策导刊》期刊2006年07期)

梁思奇[10](2006)在《地方政府不能与开发商合谋“双赢”》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一个城市,前些年土地过度批租,政府无地可用,一些开发商提出可向城郊发展,通过房地产业带动开发新区。这一建议与领导者想法一拍即合。市里于是修改规划,把旅游用地变成商住,还出台了优惠政策。开发商纷至沓来,新楼盘一个个拔地而起,政府拨出巨款完善配套设施,尽管(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06-06-14)

地方政府合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虽然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的环境管理规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减轻了我国的环境污染,但我国仍然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带来的较高的预防成本、健康损害、生产力损失、社会冲突以及自然灾害等已经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多样性等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相对偏重于“自上而下”的政府一元治理,各级政府在制度体系下完成各自的政府职能。在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双重作用下,地方政府往往与企业合谋形成“利益共同体”,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的纵容地方企业的环境污染,或者置中央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于不顾,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往往不能及时监管到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谋行为。事实上,从媒体曝光的有关环境污染的事件来看,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谋在我国具有普遍性,合谋属于非生产性行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也将加剧环境污染现象。因此研究环境规制中的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对于提升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效果,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分权体制特色为切入点,沿着成因分析→演化规律分析→契约与防范的研究思路,首先对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合谋的成因进行理论分析,从静态视角研究形成的关键要素;然后利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合谋的演变规律,从动态视角分析影响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合谋行为的关键要素;接着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之上,引入中央政府监管,研究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合谋的防范契约问题;最后根据本文的模型得出的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从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的形成分析来看,参与主体的异质性、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惩罚的不可置信、监管失效、信息不对称、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是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2)从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的演变规律来看,企业的治污成本、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合谋被发现的概率以及合谋被发现后的损失是影响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减少企业的治污成本、增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合谋被发现的概率及损失有利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行为策略稳定在(不合谋,不合谋)。(3)从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的防范研究来看,惩罚、补贴、媒体监管、以及中央环保督查中心的检查对于合谋的防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将以上的规制工具运用于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时,依据不同区域的根本特征有针对性的实施规制,能够获得更好的防范效果,具体运用方法如下:(1)就惩罚来看,中央督查中心检查的概率越高,可适当减小事中惩罚力度,但是事后的行政处罚是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行政处罚。(2)就补贴来看:补贴力度应与惩罚力度成负相关关系,与企业的治污成本成正相关关系,与媒体公众监督效率成负相关关系。(3)就考核机制来看:对经济增长的考核权重与惩罚成正相关关系,且与媒体公众的监督效率成正相关关系。(4)就检查来看:当检查概率高于一定程度时,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与中央政府检查的概率成负相关关系,表明过度的检查会损害最优社会福利。(4)就防范力度来看,合谋的防范往往还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过度的监管反而会损害最优的社会福利。完全的合谋防范,其产生的成本和损失往往高于部分甚至不防范的而获得的收益,该结论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央政府对并不是总是在环境规制中对地方政府实施全方位监管,也解释了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因此需要结合现实社会状况确定合谋的防范力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方政府合谋论文参考文献

[1].程安琪.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中的合谋和效率损失[D].南京大学.2017

[2].黄菲.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行为及其防范研究[D].江苏大学.2017

[3].吴世坤.合谋的制衡:以激励性规制理论优化地方政府与社工组织关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5

[4].林兵,陈伟.购买服务中的合谋:科层制逻辑对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5].李国平,张文彬.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激励模型设计——基于博弈和合谋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王娟,王艳君.地方政府与企业税收合谋的一个博弈模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

[7].崔玮.基于区域发展的地方政府之间竞争与合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8].陈宁,林汉川.公民社会力量弱小: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合谋”的催化剂——基于山西左云矿难的案例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

[9]..地方政府不能与开发商合谋“双赢”[J].决策导刊.2006

[10].梁思奇.地方政府不能与开发商合谋“双赢”[N].人民日报.2006

标签:;  ;  ;  ;  

地方政府合谋论文-程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