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会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服务器,虚拟化,共享
虚拟会商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敏,王冬梅,赵伟[1](2018)在《虚拟化技术在山东黄河水雨情查询及会商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山东黄河治黄业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有数据中心面临着资源利用低下、数据安全风险和管理控制复杂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虚拟化技术改造和部署山东黄河水雨情数据中心,解决数据中心扩容、数据备份等问题,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本文来源于《2018(第六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04-14)
毕于慧,李鸿飞,曾熠,程芳,董玮[2](2015)在《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应急虚拟会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急会商是应急处置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应急处置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分析了应急会商的功能需求,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方法,构建了应急虚拟会商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技术框架和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该系统对于实现信息化时代的高效应急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5年05期)
黄静[3](2004)在《基于网格技术的虚拟地震会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灾害是我国面临的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地震会商是地震趋势分析的重要形式和形成地震预测意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智能决策过程,这种过程以信息和专家知识的集成为基础。本论文对现行地震会商体制进行分析,认为传统的地震会商方式存在着信息利用不充分和专家知识集成效率低等不足,尤其是应急会商,表现为:地震数据资料信息量大但分散,应用较少;参与应急会商的时间紧迫;能够参与会商的专家人数较少;专家之间相互交流操作没有技术条件,协同研究比较少;专家资源利用低等。但是对防震减灾来说,地震会商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进行应急会商与紧急决策,“时间就是生命”,需要大量、实时资源,分布式的专家协同,在短时间内形成参考意见以指导应急救援。传统的方法和技术条件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迅速应对紧急事态的需求。 本论文分析现代地震会商的这种应急决策趋势,指出其时效性需求,引入了网格技术这一国内外新发展起来的网络技术,利用网格的特点——能将所有的数据、信息与空间地理位置联系起来,实现全球数据和信息的互连互通,实现跨地区的远程互操作——来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最有效的协同工作方式,构建了虚拟地震会商系统,该系统可以及时更新数据源,快速处理海量数据;能够使更多专家参与会商,进行协同操作,并大大提高专家进行会商的时效性;对日常的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经过分析、对比和研究,该虚拟会商系统以网格技术和网页相结合为技术手段,从常用的网格体系结构中进行筛选,最后确定采用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来构建系统平台。该体系结构是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四层模型:1,用户应用层;2,集群服务;3,和服务器、网络进行连接的资源和连接协议;4,构造层。中间两层就是网格核心。相对于虚拟会商系统来说,这四层的实现依次(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04-12-21)
黄静[4](2004)在《基于网络技术的虚拟地震会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灾害是我国面临的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地震会商是地震趋势分析的重要形式和形成地震预测意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智能决策过程,这种过程以信息和专家知识的集成为基础。本论文对现行地震会商体制进行分析,认为传统的地震会商方式存在着信息利用不充分和专家知识集成效率低等不足,尤其是应急会商,表现为:地震数据资料信息量大但分散,应用较少;参与应急会商的时间紧迫;能够参与会商的专家人数较少;专家之间相互交流操作没有技术条件,协同研究比较少;专家资源利用低等。但是对防震减灾来说,地震会商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进行应急会商与紧急决策,“时间就是生命”,需要大量、实时资源,分布式的专家协同,在短时间内形成参考意见以指导应急救援。传统的方法和技术条件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迅速应对紧急事态的需求。 本论文分析现代地震会商的这种应急决策趋势,指出其时效性需求,引入了网格技术这一国内外新发展起来的网络技术,利用网格的特点——能将所有的数据、信息与空间地理位置联系起来,实现全球数据和信息的互连互通,实现跨地区的远程互操作——来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最有效的协同工作方式,构建了虚拟地震会商系统,该系统可以及时更新数据源,快速处理海量数据;能够使更多专家参与会商,进行协同操作,并大大提高专家进行会商的时效性;对日常的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经过分析、对比和研究,该虚拟会商系统以网格技术和网页相结合为技术手段,从常用的网格体系结构中进行筛选,最后确定采用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来构建系统平台。该体系结构是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四层模型:1,用户应用层;2,集群服务;3,和服务器、网络进行连接的资源和连接协议;4,构造层。中间两层就是网格核心。相对于虚拟会商系统来说,这四层的实现依次(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04-12-21)
张永,张振洲,卢杜田[5](2002)在《黄河防汛虚拟现实会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汛虚拟现实会商是通过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会商环境 ,为会商者决策提供立体的可视化信息服务 ,其特点是跨域会商、会议全程智能记录、立体的可视化信息互动、会商主次场景可以互相切换等(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02年05期)
虚拟会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急会商是应急处置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应急处置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分析了应急会商的功能需求,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方法,构建了应急虚拟会商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技术框架和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该系统对于实现信息化时代的高效应急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会商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敏,王冬梅,赵伟.虚拟化技术在山东黄河水雨情查询及会商系统中的应用[C].2018(第六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论文集.2018
[2].毕于慧,李鸿飞,曾熠,程芳,董玮.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应急虚拟会商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
[3].黄静.基于网格技术的虚拟地震会商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
[4].黄静.基于网络技术的虚拟地震会商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
[5].张永,张振洲,卢杜田.黄河防汛虚拟现实会商探讨[J].人民黄河.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