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放牧系统论文-邢鹏飞,李刚,陈晓鹏,李德颖,王常慧

草地放牧系统论文-邢鹏飞,李刚,陈晓鹏,李德颖,王常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草地放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放牧,赖草草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生态系统呼吸

草地放牧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邢鹏飞,李刚,陈晓鹏,李德颖,王常慧[1](2019)在《放牧对晋北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是评估碳循环及收支的重要指标,由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及生态系统呼吸(ER)共同决定。以晋北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LI-840a静态箱法,通过观测为期2年(2015-2016)围封和放牧管理下NEE、ER和GEP的日动态和季动态,分析其与气温、土壤温度(0~10 cm)、土壤含水量(0~10 cm),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相关性,旨在说明放牧对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着降低了赖草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NEE、ER和GEP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均呈现单峰型变化,在5、6、9月较低,在7-8月较高;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日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而季节变化主要受表层土壤温度影响;同时NEE、ER和GEP与地上、地下生物量也存在极显着相关性;相比围封,放牧明显降低了该草地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但未改变日、季变化趋势。说明放牧通过破坏草地植被光合组织,降低了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能力,减弱了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汤永康,武艳涛,武魁,郭之伟,梁存柱[2](2019)在《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权衡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绿色畜牧业基地,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利用和管理方式,在放牧管理中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某一项或几项服务和功能最大利用价值时,往往会与其他服务(功能)发生冲突,需要权衡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制定合理的放牧管理制度。该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例,通过设置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以及重度放牧的放牧梯度,从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权衡的角度比较了最适放牧管理强度。结果显示,在放牧管理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权衡中,权衡、协同、不相关关系同时存在,如土壤呼吸速率与植物群落净生长量、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群落净光合速率表现为权衡关系,植物群落净生长量分别与土壤含水量、植物群落净光合速率及草地蒸散速率存在协同关系,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他服务或功能间呈不相关关系;放牧能不同程度地削弱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间的权衡关系(冲突对立关系);中度放牧条件下的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的协同性最佳。(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乌恩图[3](2019)在《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草地资源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利用方式,放牧与草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是复杂多样的,实行科学的放牧制度与放牧管理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最终达到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途径。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与放牧管理措施,首先要了解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其作用机制,文章着重从放牧对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碳储量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归类与分析,旨在为今后放牧制度与放牧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9年01期)

董斅晓,薄元超,张晓琳,贺婷婷,王常慧[4](2019)在《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短期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牧对生态脆弱区的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及生产力的改变更加敏感。通过研究土壤呼吸各组分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变化,得到最适宜的放牧强度的固碳效应。本研究以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农牧交错带的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短期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2017-2018年每年5月开始进行不同强度的放牧实验,共设置了4个放牧强度:不放牧(对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分别表示为G0_,G_1,G_2和G_3)。采用静态箱法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总呼吸(Soil total respiration,SR_(tot))和土壤异养呼吸(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SR_h),同时监测10cm表层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实验结果表明:短期不同放牧强度对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SR_(tot)、SR_h和土壤自养呼吸(Soil autotrophic respiration,SR_a)在生长季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各放牧强度均使SR_(tot)和SR_h有所降低。土壤温度(10cm)与SR_(tot)和SR_h呈显着正相关(r~2>0.1,P<0.05)。(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宇若[5](2018)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青藏高原受到其地理位置的气候影响导致其高寒地区的草地放牧生态系统成为最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气候变暖变干等问题严重加剧了草畜矛盾,虫害鼠害等各种自然灾害加上人为因素的损害更加快了草地退化的速度。为了恢复退化草地,提出了围栏封育、增加施肥量、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减少人为损害、合理放牧等举措,高效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和建立健全高寒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体制更能有效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8年24期)

申颜,孙建平,罗玉坤,刁华杰,闫卫东[6](2018)在《短期放牧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北方农牧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山西右玉)设置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4个不同强度的放牧实验,运用静态-暗箱法测定放牧第一年生长季的温室气体通量,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该地区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CO_2和N_2O在生长季表现出随着温度和水分变化的明显季节动态变化,但是与不放牧相比,第一年不同放牧强度对CO_2和N_2O排放速率没有显着影响;(2)放牧显着降低了土壤含水量(P <0. 05),中度放牧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P <0. 05),中度和重度放牧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P <0. 05);(3) CO_2排放速率和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温度、可溶性氮、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CO_2排放速率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放牧增加了温度与CO_2排放的相关性,但对N_2O排放相反.(4)虽然放牧降低了土壤含水量,但是没有发现不同放牧强度间CO_2和N_2O排放的差异,说明短期内不同的放牧强度尚未对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能造成显着影响,需要继续进行长期深入地研究,揭示放牧强度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机制.(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汤永康[7](2018)在《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权衡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绿色畜牧业基地,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在放牧管理中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中某一项或几项服务和功能最大利用价值时,往往会与其他服务(功能)发生冲突,需要权衡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制定合理的放牧管理制度。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例,通过设置了无牧(CK,0只羊·d~(-1)·hm~(-2))、轻度放牧(28只羊放牧3天,3d,2只羊·d~(-1)·hm~(-2))、中度放牧(28只羊放牧6天,6d,4只羊·d~(-1)·hm~(-2))和重度放牧(28只羊放牧12天,12d,8只羊·d~(-1)·hm~(-2))4个放牧梯度的控制实验,系统分析了放牧3年和4年后草地地上生物量、植物净生长量、群落生物多样性、草地水循环(土壤含水量和草地蒸散速率)、草地碳循环(土壤有机碳含量、根系生物量、土壤呼吸速率和草地净光合速率)对放牧的响应,并从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权衡的角度比较了最适放牧管理强度,其结果可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天然草地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和生产力功能有较大影响,年内和年际间,植物群落及其主要物种生物量大多随牧压增大而显着下降;各植物种群净生长量对放牧的影响不同,植物群落和优势种大针茅种群在轻度放牧下呈超补偿生长,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为等补偿生长;主要伴生种羊草、糙隐子草和其他杂类草在各放牧梯度均表现为等补偿生长。2.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调节、支持服务和功能有显着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压力梯度的增加呈显着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均随牧压增大而显着下降;草地蒸散速率总体上随牧压增大而显着升高的线性变化趋势,但受降水影响较大;连续4年的放牧对根系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着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和植物群落净光合速率在放牧过程中有较大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放牧干扰与降水等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土壤呼吸和群落净光合速率。3.放牧管理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的权衡中,权衡、协同和不相关关系同时存在,如土壤呼吸速率与植物群落净生长量、多样性与植物群落净光合速率表现为权衡关系,植物群落净生长量分别与土壤含水量、植物群落净光合速率及草地蒸散速率存在协同关系,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他服务(功能)间呈不相关关系;放牧能不同程度的削弱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间的权衡关系(冲突对立关系);中度放牧条件下的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的协同性最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4-20)

宋娅妮,呼和,程云湘,侯扶江,常生华[8](2018)在《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牧主要通过影响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含水率、孔隙度、微生物和有机物含量的构成)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本文在阐述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和作用的基础上,主要从放牧管理模式、放牧强度、放牧动物等放牧作用对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综述,就今后放牧对草地生态温室气体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总结了适合不同放牧条件下整个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减排措施。(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廖建军,申小云,霍宾,熊康宁[9](2018)在《喀斯特山区草地施肥对放牧乌蒙半细毛羊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选择草地施肥的肥料种类,减少施肥对乌蒙半细毛羊产业的影响,在威宁县凉水沟种羊场多年生人工草地开展施肥和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凉水沟种羊场人工草地牧草铜含量相对较低,但仍高于乌蒙半细毛羊营养需要标准;施肥极显着增加牧草氮含量(P<0.01),各施肥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硫酸铵施肥显着增加牧草硫和锌含量(P<0.01),显着降低了牧草硒的含量(P<0.01)。放牧试验结束时,施硫酸铵草地的乌蒙半细毛羊血液中铜、铁和硒的含量极显着低于施硝酸铵草地和对照组(P<0.01),动物血液锌和硫含量极显着高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组(P<0.01)。硫酸铵施肥牧场的乌蒙半细毛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容量极显着低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血清铜蓝蛋白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血清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力极显着低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丙二醛的含量显着高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血液其他矿质元素和血液指标及血清生化值在2个施肥处理和对照之间均差异不显着。因此得出结论,草地施肥的种类需要根据土壤矿物质分布和含量情况确定,铜含量低的牧场不适合硫酸铵施肥,硫酸铵施肥明显影响了乌蒙半细毛羊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路文杰[10](2017)在《放牧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转化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调控、畜产品供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放牧动物对草地植被的选择性采食、践踏及其排泄物的返还对地上植被组成及生产力、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的组成都会产生影响。凋落物是土壤碳的重要来源之一,其质量决定了分解者碳与养分的可利用性,同时也调控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与活性。放牧对草地的作用所导致的植被和土壤养分的变化,影响着凋落物的分解以及养分和碳的聚集与释放。本研究从放牧压强对地上植被变化、土壤中FF-SOM做起,然后分别以植被、养分变化两条主线设计试验,采用同位素探针、物种剔除等实验技术,室内与野外定位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放牧草原凋落物分解对碳及养分转移、转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放牧强度对植被生产力及多样性、微生物组成、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均有影响。放牧强度的增加不利于土壤中稳定有机质的积累,而稳定组分中的碳氮磷计量关系不受放牧强度的影响。因此,优化放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植被生产力及多样性,而且利于增加微生物的活性及生物量,增加土壤中碳及氮磷等养分的稳定贮存。(2)剔除优势种后植被群落结构和生产力发生的变化,会引起地上碳输入的变化,地下碳的微生态转化、固存机制也会受到影响。表明优势种在群落建成和碳转化中起着关键和独特的作用。在不同演替群落的对比中,剔除优势物种引起的植物-土壤系统的反应表明,优势种的特征及与非优势物种共存可能是群落组成和碳流动转化的原始调节因子。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些发现揭示了退化草原中不同的恢复力和限制因素对精确制定恢复策略的重要性。(3)基于同位素探针技术以及凋落物交互移置分解的设计,对凋落物类型与分解环境的互作、凋落物碳的周转都有了新的认识。凋落物在本地分解时,纤维素呈最高的分解率、凋落物向微生物贡献最多的13C。此外,真菌作为分解的主力,在“主场效应”下整合最多的13C到自身的生物量。可见,植被变化影响凋落物分解及碳的输入。此外,研究结果暗示了草地退化带来的群落多样性的降低不利于群落内凋落物分解以及相关物质的周转,为合理配置植物进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4)模拟粪尿返还与践踏加速了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碳与养分的的损失率并不同步;不同分解状态的凋落物对粪尿返还中的养分的截留效果不同;氮磷元素的添加通过影响凋落物分解体系中微生物的生物量来调控分解进程。放牧强度对植被生产力及多样性、微生物组成、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均有影响。放牧强度的增加不利于土壤中稳定有机质的积累,而稳定组分中的碳氮磷计量关系不受放牧强度的影响。因此,优化放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植被生产力及多样性,而且利于增加微生物的活性及生物量,增加土壤中碳及氮磷等养分的贮存。综上可见,放牧能够通过草地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状态的改变,并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碳及养分的周转产生影响,最终调控草地的生态服务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11-01)

草地放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绿色畜牧业基地,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利用和管理方式,在放牧管理中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某一项或几项服务和功能最大利用价值时,往往会与其他服务(功能)发生冲突,需要权衡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制定合理的放牧管理制度。该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例,通过设置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以及重度放牧的放牧梯度,从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权衡的角度比较了最适放牧管理强度。结果显示,在放牧管理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权衡中,权衡、协同、不相关关系同时存在,如土壤呼吸速率与植物群落净生长量、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群落净光合速率表现为权衡关系,植物群落净生长量分别与土壤含水量、植物群落净光合速率及草地蒸散速率存在协同关系,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他服务或功能间呈不相关关系;放牧能不同程度地削弱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间的权衡关系(冲突对立关系);中度放牧条件下的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的协同性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草地放牧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邢鹏飞,李刚,陈晓鹏,李德颖,王常慧.放牧对晋北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2].汤永康,武艳涛,武魁,郭之伟,梁存柱.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权衡关系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9

[3].乌恩图.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

[4].董斅晓,薄元超,张晓琳,贺婷婷,王常慧.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短期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J].草地学报.2019

[5].杨宇若.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J].绿色科技.2018

[6].申颜,孙建平,罗玉坤,刁华杰,闫卫东.短期放牧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8

[7].汤永康.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权衡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8].宋娅妮,呼和,程云湘,侯扶江,常生华.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8

[9].廖建军,申小云,霍宾,熊康宁.喀斯特山区草地施肥对放牧乌蒙半细毛羊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8

[10].路文杰.放牧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转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

标签:;  ;  ;  ;  

草地放牧系统论文-邢鹏飞,李刚,陈晓鹏,李德颖,王常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