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秭归县龙王庙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发育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丁志磊[1](2021)在《时序InSAR技术在沿海和陆地形变监测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段晓林[2](2021)在《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寒武纪大爆发一直以来都是古生物等学科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过渡期间地球后生动物门类首次大量出现,并于寒武纪早期快速辐射扩张,开启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地球海洋生态系统。而其中不同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也是各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扬子地块寒武纪地层出露良好,其中一系列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为揭示动物门类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证据。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并繁盛至今的一个后生动物门类。它与寒武纪早期的其他壳体化石一起最早出现在寒武纪纽芬兰世第二期,在经历了寒武纪第三期的辐射扩张之后,生物数量上逐步在古生代的海洋底栖群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以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碎屑岩中的化石材料为主,辅以陕南地区的相关化石,对其中赋存的腕足动物化石多样性和地层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通过全面探讨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的壳体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壳层结构、生物地层和古生态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辐射扩张及其与寒武纪时期海洋底栖固着动物生态群落的协同演化。本文对鄂西寒武系第四阶石牌组中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类描述,目前共识别出6属7种(含1新种)及1未定属种,隶属于7个科,包括: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gen.et sp.nov.(乳孔贝科),Eoobolus malongensis(始圆货贝科),Palaeobolus liantuoensis(圆货贝科),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舌孔贝科),Kutorgina sinensis,Kutorgina sp.(顾脱贝科),Nisusia liantuoensis(艾苏贝科)及Neobolidae gen.et sp.indet.(新圆货贝科)。在分类和组合上,鄂西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的优势分子乳孔贝类,在其上覆地层石牌组中的数量也十分丰富。但经对比研究发现,石牌组乳孔贝壳体有所加厚,出现了肉茎管结构,经鉴定为1新种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在新种出现的同时,水井沱组部分舌形贝类腕足动物化石(如Lingulellotreta和Palaeobolus)也延伸至了其上覆地层石牌组。此外,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Kutorgina和Nisusia在石牌组上部的首次出现,代表了该类化石在鄂西地区的最低层位。本文首次在滇东地区石岩头组顶部发现了多门类骨骼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动物、高肌虫、开腔骨、软舌螺、蒙古管、微网虫骨片以及大量未定种类的管壳类和球形类化石等。就腕足动物而言,此时该类化石属种较为单调。至其上覆地层玉案山组中上部的澄江生物群中,腕足动物化石属种多样性急剧增加,但此时并未形成稳定的壳体密集层。随后至红井哨组中上部和乌龙箐组,开始出现大量的单属种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在乌龙箐组首次出现了乳孔贝类腕足动物(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层。研究表明,在寒武系第四阶至乌溜阶的凯里组,一些棘皮动物会固着在乳孔贝壳体表面。大量密集壳体的出现为表栖固着滤食生物提供了固着和发展平台,并在海洋底质改造和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铺路石的作用。通过对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发现,鄂西石牌组碎屑岩中腕足动物与滇东乌龙箐组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较为相似。鄂西石牌组腕足动物以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为主,该类化石在岩层表面通常会表现为壳体局部聚集,该现象在滇东寒武系第四阶乌龙箐组也常见。但乌龙箐组乳孔贝L.sapushanensis不仅在岩层表面聚集,在纵向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厚度,且在武定洒普山剖面乳孔贝壳体密集层沉积厚度达4-5米。两种不同的壳体聚集现象表明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保存差异,如水体深度以及壳体在下降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大小对它们的影响。乳孔贝L.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现象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的出现粗略的表示两者年代地层的一致性;同时,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Nisusia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中上部的首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此外,本文首次对寒武纪早期碎屑岩中乳孔贝类的壳层结构进行研究,乳孔贝L.sapushanensis保存有精美的次级柱状壳层结构,主要表现为由直径约为2.5μm的空心管状体所组成的层状结构,且该空心管内部通常保存有可穿层的实心柱体结构(直径约为1μm)。通过对碎屑岩和碳酸盐中乳孔贝次级柱状壳层结构的全面分析,初步建立了乳孔贝壳层结构的矿化过程。石牌组泥岩中乳孔贝的空心管状体可能代表了原始的有机质膜套管,而空心管结构的内部空隙被充填磷酸盐化之后,经酸蚀处理形成灰岩中所获取的圆柱体(column);而泥岩中位于空心管中间且连接薄板层的直径约为1μm的细小圆柱体对应的结构应该是传统柱体中的中间管道(central canal)。
张巷生[3](2021)在《三峡库区顺层岩质滑坡变形机理及潜在涌浪危害研究 ——以木鱼包滑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全长193公里,在其长江两岸及其支流发育众多顺层岩质滑坡,这类滑坡体积大,变形影响因素和破坏类型各有不同,一旦失稳,滑动速度快,激起的涌浪高,波及范围广,危害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库区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类,以及客观评价失稳造成的涌浪危害,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收集三峡库区顺层岩质滑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顺层岩质滑坡的演变由来,归纳总结其时空分布、外在影响因素和不同滑动面特征,代表的各类变形破坏方式,从而构建典型顺层岩质滑坡-木鱼包滑坡的地质模型,通过对累积位移监测数据的挖掘,辅以数值模拟手段,分析木鱼包滑坡在不同库水位变化情形下的稳定系数的变化和175m水位涌浪危害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三峡库区顺层岩质滑坡的形成机制分为四个过程:(1)成岩物质的搬运与沉积;(2)成岩过程中,沉积相的缺失和改变-软弱岩体夹层的形成;(3)地壳构造运动下三峡库区地貌形成;(4)长江河道的不断下切为顺层岩质滑坡的发育提供了条件。2、三峡库区27个顺层岩质滑坡,涉及重庆到湖北20个县市,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又以南岸居多,支流则分布在万州的竺溪河,奉节的梅溪河、大溪河和秭归的青干河、香溪河。空间形态上:这些滑坡点前后缘高差在100-300m范围,涉水率为20%-30%,坡度20°-30°占多数,其中秭归和云阳两地的滑坡点前后缘高差相对较大;稳定性影响因素:形成库首以库水位变动为主要外在影响因素,库尾以降雨为外在影响因素的格局。3、归纳分析的27个顺层岩质滑坡,其滑动面形态可分为六种:曲直型、折线阶梯型、折线型、圆弧型、单斜直线型和靠椅型;破坏类型归纳为四种方式:滑移-剪切型、滑移-溃曲型、蠕滑-拉裂型、滑移-弯曲型。4、(1)从木鱼包滑坡整体上分析,滑坡变形集中在右侧区域;(2)从单个监测点分析,木鱼包滑坡右侧边界到左侧前缘边界为“对角线”的监测点日变形速率最大,垂直于“对角线”方向是主滑方向;(3)从木鱼包滑坡横纵剖面线的监测点分析:(1)当木鱼包滑坡从横向剖面线的监测点分析时,滑坡前缘监测点变形最大后缘次之;(2)当木鱼包滑坡从纵向剖面线的监测点分析时,左右两侧监测点变形大,中间剖面线的监测点变形最小。5、(1)木鱼包滑坡变形的主导因素是高水位,所在持续高水位时间越长,监测点变形速率越大,且前后缘监测点变形滞后时间最长达到2个月;(2)在库水位下降阶段滑坡变形比库水位上升阶段更为明显;(3)相对于降雨来说后缘监测点的变形与降雨具有同步性,而前缘等监测点变形存在一定滞后;(4)数值模拟结果看出:(1)库水位上升速度越快稳定系数越大,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快稳定系数越小;(2)在相同库水位升降速率下,稳定系数达到极值点时间相差15天,(3)在持续175m高水位运营下稳定系数不断减小最终会小于初始145m水位的稳定系数,而在库水位下降到145m时并持续一段时间,稳定系数开始持续攀升。6、通过计算得到木鱼包滑坡的初始滑动速度为13m/s,采用Surge数值模拟涌浪软件对木鱼包滑坡河道区域的涌浪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得到的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进行安全预警,并对滑坡附近涌浪直接威胁的区域和滑坡体上的居民和建筑进行了统计,计算得到威胁人数约600人、房屋177栋。
党群[4](2020)在《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灾害是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全球气候变暖时期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损失更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均构成威胁。对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掌握灾害规律,以防灾、减灾,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正常运转。陕北地区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且在生态、社会、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条件恶劣,整体趋冷干。本文对明代这一典型气候恶化时期,发生在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原因及影响展开研究,可丰富过去气候变化时期自然灾害研究案例,获得对灾害发生下自然-生态-社会反馈机制的认识,对从过去自然灾害中进行“灾害学习”,及现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灾害防治、环境治理、人地关系调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明代发生在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史料收集、整理,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小波分析、M-K检验、ArcGIS空间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及灾害总体特点、灾害间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灾害原因及社会影响开展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明代的277年中,陕北地区自然灾害共发生404次。旱灾为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生98年次,涉及1885县次。等级上“中度”占优势,大旱、特大旱对社会影响巨大。时间分布规律明显: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阶段:少发-广发且增加-减少-快速增加,多发和广发的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季节性明显,夏季高发、广发,秋季和春季多发,冬季最少,多发连季节旱。3)具有6a、12a、25a和66a的周期性。4)1400-140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空间分异表现为:南部高、北部较低,且旱灾高频区域呈连片分布特征,分布在洛川-黄陵-黄龙,和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区域。连年持续干旱在明中后期多有发生,对区域干旱气候事件具有指示作用。(2)洪涝灾害共发生54年次,涉及313县次,等级以“中度”为主,多发于明中后期,“重度”灾害集中于明中期。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表现为: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无灾-较频发广发-频发但范围减少-快速增加。2)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秋季多发,秋季最广发,月份上七、八月(农历)最多发、广发。3)具有6a、32a的周期性。4)1380-1389年呈现频次由少变多的突变态势,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灾害空间分异表现为:高频中心呈点状分布,位于榆林、富县、绥德、清涧。(3)因旱、寒冻低温、洪涝、虫、风、雹、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共发生90年次。因旱灾导致的最多(69年次)、涉及范围最广(976县次)。时间分布规律表现在: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少发-多发广发-多发较广发-频发广发,明中、后期频发、广发,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具有4a,9a,22a,40a的周期性。3)1410-141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空间分异表现为:存在洛川-黄陵-黄龙-富县,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高频区域。(4)地质灾害共发生31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但“重度”灾害影响更大。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明显:10a频次呈显着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无灾-增多-频发广发3个阶段。空间分异明显:高频区域多成片出现,位于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榆林、延安-延长。寒冻低温灾害共发生28年次,以“中度”、“重度”为主,明晚期最频发、强度最大。灾害发生10a频次呈较显着上升趋势,结合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少发-增多-无灾-快速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特征明显:秋季最多发,夏、冬季次之,春季较少。空间上差异较明显,北部、中部地区较多发。雹灾共发生32年次,集中于明中后期,10a频次呈波动上升趋势,有减少-增多-平稳3个阶段,年内集中于夏、秋、冬3季,夏季最多。空间上,北部、东部较多发。虫灾共发生32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重度、特大虫灾集中于明中、后期。灾害10a频次呈上升趋势,划分为少发-增多-无灾-波动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显着,多发于夏秋两季。空间上,黄陵、清涧最为多发。(5)自然灾害总体呈现越到明代后期,越频发、灾情越严重:明代前期灾害较轻,中期发生频度、广度偏高,后期最频发、广发。年内季节性显着,四季均有发生,夏秋两季更集中、频繁(占总数的75.50%)。空间差异较显着,榆林,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是相对高频区域。(6)自然灾害间具有关联,多灾种耦合特征明显。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间形成普遍联系的灾害网络,饥荒位于网络中心位置。气象灾害的旱、洪涝、雹、寒冻低温、风灾间存在关联,并有耦合发生的情况。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虫灾存在关联。多灾种耦合还表现为时间的群发、空间的群聚。灾害群发频度显示了8个群发期,不同群发期灾害构成类型存在差异,明末的第8群发期最为严重,灾害构成指示了当时冷干的气候特征。灾害多度识别了灾害的群聚,环境相对较好的东中部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区域、南部洛川-黄龙-黄陵区域的灾害群聚,表明灾害群聚与孕灾环境、承灾体均存在关系。(7)陕北地区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因素。气候的冷暖干湿与自然灾害总频次、县次间,呈负相关关系:气候偏冷干时段灾害相对多发、广发。旱灾频次、饥荒县次、寒冻低温灾害县次与温度关联度更高,洪涝灾害频次、虫灾频次、地质灾害县次、风灾县次与湿度关联度更高。地质地貌因素则对洪灾、地质灾害起重要作用。社会因素表现为人口数量、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社会脆弱程度。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人口增加呈同方向变化:人口增加速度越快,灾害发生越频繁。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表现为:北部屯垦的发展与灾害分布重心的南-北移动相呼应。救灾措施失效等表现出的社会脆弱性程度增加,是明中后期特别是后期灾害更加频繁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森林草原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加剧。明中后期自然灾害的频发、群发,与此时期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存在联系。陕北地区明代灾害与自然、生态、社会因素存在互动关系,反映出自然-生态-社会系统形成负反馈链条,是气候恶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8)各类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文化诸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人口死亡、流移,农业和城镇经济受损,冲击社会秩序,塑造信仰、民俗及城镇建设。
李松林[5](2020)在《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河流岸坡两侧普遍会存在一些古滑坡和老滑坡。三峡库区一直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目前已查明库岸涉水古老滑坡达2600余处。2003年水库蓄水后,大量滑坡发生复活,对滑坡体上道路、房屋建筑等造成破坏,威胁河道航运。目前整个库区的涉水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缺乏全面系统分析。在水库第三期175m蓄水结束距今的10余年间,滑坡未再大量爆发,变形强度逐年减弱,这种变形自适应、稳定性自恢复特性目前也并未得到较好研究,这关系到滑坡对于加大水位扰动的承载力评价,以及能否通过提高库水位升降速率以解决水库综合效益提高和库区地质灾害降低两者间的矛盾。论文收集了三峡库区大量涉水滑坡相关资料,运用GIS分析了整个三峡库区的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关键控制因素。基于滑坡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研究了古老滑坡的成因模式及其形成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建立相关地质概念模型,进而研究不同类型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根据对滑坡长期变形演化特征分析,提出了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的变形自适应现象,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地表位移变形与地下水监测数据等,从应力条件和渗透性揭示了滑坡变形自适应机理,对水库滑坡长期演化预测、灾害防治以及水库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整个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在宏观上呈显着区域差异性和分带性特征,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为地层岩性。库区地层单元可划分为4类工程地质岩组,砂泥岩夹页岩岩组与泥灰岩岩组分别是库区内发育滑坡数量最多和密度最高的岩组。在相同岩组岸坡中,顺向坡与逆向坡中滑坡发育密度差异较大,是造成滑坡在空间分布上呈显着局部差异性的最主要原因。(2)在顺向坡中,缓倾斜坡主要以滑移—拉裂和滑移—剪切型破坏为主,而中陡倾角斜坡多为滑移—弯曲型破坏模式。在中陡倾角的逆向岸坡中,巴东组地层的斜坡易发育弯曲—拉裂型滑坡,而缓倾内的砂泥岩薄层状逆向坡则发育蠕滑—拉裂型滑坡。据此提出了库区滑坡4种典型滑动面形态,即弧形、直线形、靠椅形和折线形,并对其滑坡发育条件、代表性案例和主要分布范围进行了总结。(3)对木鱼包滑坡(浮托减重型滑坡)和八字门滑坡(动水压力型滑坡)两个典型案例的变形特征分析显示,木鱼包滑坡变形的最主要诱发因素是高水位蓄水,但其也并非总是受浮托减重效应影响,由于不同高程段的坡体结构差异导致渗透性不同,在160m水位以下,渗流压力占主导作用,受动水压力影响较大,而在160m水位以上,浮托力占主导作用。降雨对八字门滑坡变形影响显着,一般在降雨后3天便会发生变形响应,库水作用不仅与库水位下降速率有关,也与下降时长有关,如库水下降速率为0.2m/d需30天才诱发滑坡变形,0.65m/d仅需14天就诱发变形,下降速率与变形启动的最少天数呈负相关性。(4)水库自2003年蓄水至2017年的14年间发生显着变形的滑坡526处,蓄水内3年为滑坡复活高发期,蓄水后滑坡变形数量与程度均逐年减少减弱。弧形滑面滑坡和直线形滑面滑坡数量最多,主要为动水压力型滑坡,靠椅形滑坡次之,折线形滑坡数量最少,后两者主要为浮托减重型滑坡或复合型滑坡。库区滑坡的渗透系数大多分布于0.1m/d~2.6m/d之间,动水压力型滑坡的渗透性低于浮托减重型滑坡,主要集中于0.01~2m/d,浮托型滑坡集中在0.5~5m/d之间,复合型渗透特性主要分布区间跨度较大,为0.01~4m/d。(5)以直线形滑面滑坡为例,通过库水循环升降条件下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位上升时静水反压作用与渗流作用会提高滑坡稳定性。水位下降是导致滑坡变形的最主要原因,滑坡呈典型牵引式破坏,变形对库水位下降存在一定滞后性,同时库水渗流对坡体结构具有一定的侵蚀效应。水位首次下降时,滑坡变形模式为前部以水平向位移为主,同时牵引中后部产生变形,但中后部是以竖直向的固结压密变形为主。第二次水位下降时,滑坡前部沿原破裂带继续下滑,呈坡脚塌滑的变形模式,而中后部滑体无明显变形,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其与奉节、云阳等地该类滑坡原型的变形特征吻合。(6)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均表现为经历一定时长的变形后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大多数滑坡自适应的调整时长在2~4年,浮托减重型滑坡调整时间最短。直线形滑面滑坡的未涉水滑体区域在蠕滑过程中的竖直固结压密是其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弧形滑面滑坡的自适应机制主要是后部滑体下滑,推挤中前部滑体导致滑体的压密和下滑势能的释放;滑体受库水位循环升降导致坡体渗透系数增大,是某些渗透性本来较好的滑坡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
祖福兴[6](2019)在《基于能量守恒和张量分析的复杂边界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涌浪是滑坡体滑入江河湖海后,将所携带的能量在水体中进行充分转换,而激起的巨大波浪。滑坡涌浪是滑坡的次生灾害,但对涌浪生成区域和传播区域所造成灾害非常巨大,有时甚至超过了滑坡本身。而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由于其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所造成的灾害往往更加严重。纵观滑坡涌浪从入水生成到传播扩散的整个过程,系统地研究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的机理,需要抓住三个关键节点:一是滑坡涌浪的首浪高度,它代表着滑坡涌浪的总能量,对整体的灾害程度起着控制性作用。二是滑坡涌浪的传播规律,它代表着滑坡涌浪的影响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最大灾害程度。三是河道边界对涌浪传播的作用规律,它代表着滑坡涌浪反射叠加程度,以及后续的传播方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支撑,针对滑坡涌浪的三个关键节点,即滑坡涌浪的首浪高度、传播规律、河道边界对涌浪传播作用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滑坡入水产生滑坡涌浪,滑坡的特征与后期涌浪的特征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本文首先以滑坡体的岩土结构、滑动面的力学特性入手,从滑坡启动、滑坡加速下滑、滑坡体入水准备等三个阶段研究河道型水库滑坡的运动机制,从滑坡特征分析涌浪的形成条件。以长江三峡库区典型弯曲河道为原型,概化成弯曲河道型水库模型,从滑坡的几何尺寸、内部散体构造、物理指标等方面对滑坡体进行模拟,以河道水深、滑面角度、滑体厚度、滑体宽度、临水状态、入水处河床坡度为试验参数,从凸、凹两岸滑坡入水,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分析首浪形态特征,统计首浪波高,从能量的守恒的角度出发,研究从滑坡启动到涌浪生成的能量转换过程,基于能量交换机理对滑坡涌浪的首浪高度进行研究。分析滑坡涌浪的传播特点,统计沿程各测点的最大波高,采用张量分析方法,研究滑坡涌浪传播与衰减的一般规律,准确判断滑坡涌浪的危害范围和沿程的最大危害程度。建立三维滑坡涌浪数值模型,针对不同的岸坡角度、不同的平面曲率、不同的波陡,开展复杂河道边界对滑坡涌浪传播作用的研究,以期得到反射波波高、波周期及传播方向的变化规律。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基于河道型水库滑坡的运动机制,推导出了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以波能流为主线,根据首浪波峰线的分布特征,推导出了首浪总波能。以物理模型试验为基础,推导出了能量转换系数与滑面角度、水深、入水面积的三维曲面模型。最终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与交换机理的滑坡涌浪首浪高度的计算模型。以能量的守恒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滑坡体入水后的首浪总波能、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和能量转换系数的三者关系。通过研究滑坡体从启动到入水前的滑坡运动特征,以滑坡体脱离滑槽为关键节点,通过岩土理论和牛顿运动定律,理论推导出滑坡动能公式和势能公式,建立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公式。通过等值线图分析首浪波峰线的分布特征,以波能流为主线,运用波能理论,分析波动能、波势能和压力做功,从理论上推导出首浪总波能公式。以试验数据和计算分析为基础,建立了能量转换系数与滑动面角度、库区水深、滑坡体入水面积的三维曲面模型和能量转换系数公式。最后推导出基于能量守恒和交换机理的首浪高度计算模型。(2)基于张量分析方法,推导出了最大波高传递率与相对距离呈负指数函数、与方位角呈二次函数、与工况(初始波高与水深比值)呈线性函数的张量表达式,建立了最大波高传递率与工况、方位角、相对距离的四维模型,形成了一个覆盖整个传播区域,全面反映涌浪最大波高沿程变化的经验波场。在试验分析滑坡涌浪传播特点和统计沿程测点最大波高的基础上,对弯曲河道滑坡涌浪经验波场区域划分。在对沿程最大波高、初始最大波高、河道水深、方位角、传播距离无量纲化的基础上定义了研究指标。首先建立了波高传递率与相对距离的二维模型,得出了波高传递率与相对距离呈负指数曲线分布的规律,随着相对距离的增大,波高传递率呈单调递减关系;其次建立了波高传递率与方位、相对距离的三维模型,得出了波高传递率与方位角、相对距离呈负指数曲面分布的规律;最后建立波高传递率与工况、方位角、相对距离的四维模型,形成了一个覆盖整个传播区域,全面反映滑坡涌浪最大波高沿程变化的经验波场,得到了滑坡涌浪在弯曲河道型水库中各个区域的传播与衰减规律。(3)探寻了顺直河道、凹岸和凸岸对滑坡涌浪反射波传播方向的作用规律。建立了波谱强度与频率关系图,得出了岸坡坡度、平面曲率和圆弧角度对涌浪反射波周期的作用规律。推导出了波高反射率与平面曲率、岸坡坡度、波陡、糙渗系数的径向基函数表达式,建立了弯曲河道滑坡涌浪反射波波高的计算模型。建立了滑坡涌浪三维数值模型,经与物理模型试验验证符合性较好。按照滑坡入水点位于河道直线段、弯道凸岸顶点、弯道凹岸顶点三种工况,得到了复杂河道边界对涌浪反射波传播方向和反射波周期的作用规律。按照不同的弯曲河道平面曲率、不同的河道岸坡坡度、不同的滑坡入水点开展研究,得了河道边界单因素对反射波波高的影响规律,波高反射率与河道平面曲率、岸坡放坡系数和波陡均呈负指数曲线关系,随着平面曲率、岸坡放坡系数、涌浪波陡的增大,波高反射率呈单调递减的关系。最后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了弯曲河道滑坡涌浪反射波波高计算模型。
侯珍珠[7](2019)在《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界和工程界人们对滑坡的研究,重点往往是对滑带土的系统研究。目前,国内外对滑带土的研究涉及到滑带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抗剪强度性质、微观结构和变形机理研究等各个方面,而重点是强度性质的研究[1]。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因素众多,而承担勘察任务的单位多,水平参差不齐,对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取值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深入研究的地质工程前沿课题[2]。本文选取滑坡特征定性变量以及滑带土基本物理参数的连续性变量作为影响因子,对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c、φ值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利用统计的滑坡数据资料,分别建立了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c、φ值的含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以三峡库区典型滑坡为实例,对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c、φ值的回归预测模型进行模型的评价与检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堆积层滑坡样本数据库。对三峡库区二期、三期科研典型滑坡灾害点的已有的勘察、研究报告、试验成果等资料进行广泛的搜集、整理,建立滑坡数据库。2)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分布特征分析。分别对斜坡结构类型、滑床岩性、地质年代、滑坡剖面形态、滑带土物质组成、含石量等6个影响因素以及滑带土物理参数的10个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3)影响因子变量选择及其相关性分析。对统计的326个堆积层滑坡的连续性变量相关系数进行计算。由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知,各影响因素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分类变量,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独立性测定、K-S检验、多变量非参数独立性检验)等方法,检验其各分类变量在各水平上的显着性。4)建立滑带土抗剪强度回归模型。为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对天然内聚力、天然内摩擦角先后进行含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因子主成分分析以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到两种方法下的标准化回归模型。5)模型检验。分别对回归模型的显着性、判定系数进行分析,对各种方法的回归模型进行汇总,并举例详细介绍模型的使用。6)模型实例应用检验与评价。通过选取的10个三峡库区堆积层典型滑坡,对建立的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预测模型进行应用与评价。
谭雪霏[8](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认为“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杨鹏,侯珍珠,王梓帆,夏宇,肖诗荣[9](2018)在《三峡库区秭归县龙王庙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变形机理分析》文中认为龙王庙滑坡自2005年三峡水库156m蓄水诱发变形以来,一直处于动态变形过程中,属于典型的水库型滑坡.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滑坡在各个库水位工况条件下的渗流场、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库水高水位蓄水运行启动滑坡变形,变形量最大、位移速度最快发生在库水下降的中后期及下降后的稳定时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龙王庙滑坡变形机制为蠕滑-拉裂型,成因上属于动水压力型滑坡;在库水和降雨的反复作用下,龙王庙滑坡前缘将不断塌岸,滑带塑性区将逐渐由前缘向后缘发展直至贯通,滑坡最终将解体、下滑.
杜天松[10](2018)在《基于GIS的滑坡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与布局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逐渐由东部平原向西部山区扩展,而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致使各种地质灾害频发。其中,滑坡作为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近年来,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应急避难所选址布局作为紧急防灾避险行动在灾害发生以前及灾后恢复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应急避难所选址布局规划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避难所选址布局原则不合理,缺少兼顾选址经济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应急服务设施选址模型;二是未能考虑滑坡灾害点的存在对避难所和疏散路径安全性的影响;三是覆盖人群不全、区域灾害应急协同能力较差,未能对布局效果进行评价。因此,在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科学地规划和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及时有效地疏散避难人员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作为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2017年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统计,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共5384处,三峡库区每年因滑坡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在十亿元以上并伴有人员伤亡,因此对三峡库区进行滑坡避难所布局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基于此,本论文仅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区域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发生机理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对滑坡灾害风险评价、应急避难所区位布局等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以后,确定滑坡灾害应急避难所的区位布局原则、模型及算法,即根据安全性、容纳性、可达性等区位布局的基本原则,并细化考虑完全覆盖下最小化避难所数量、最大化人员分配平衡、最小化总疏散距离等目标,基于本文提出的选址评价模型和布局优化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和多目标演化算法,求得7个Pareto选址布局方案,且算法性能指标显示解空间分布多样、平均进化率和非劣解分布离散度等指标收敛性较好,验证了多目标演化算法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和生成的非劣解集的有效性。为了比较不同选址布局方案下,灾害点分布对应急避难所布局救灾效果的影响,本论文首先通过随机多属性可接受度分析方法找到反映决策者不同目标倾向的最优决策方案,进而通过综合易损性评价模型对各决策方案的避难所服务区内的灾害损失进行风险评估,并引入避难所应急协同能力指标,对各避难所处置区域风险时的应急协同能力进行评价,研究使该区域避难所布局救灾效果最为合理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避难疏散距离优先”方案避难距离较短,能使受灾点居民尽快抵达避难场所规避风险,而“避难所数量优先”方案所需避难所数量较少,能有效降低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但上述两种方案都存在避难所位置分布不合理、受灾点分配不够均衡等问题,造成各避难所在处置区域风险的过程中的协同能力较差;而“人员分配平衡优先”方案在避难所数量控制、人员分布均衡度、疏散总距离方面,相对于其他两类方案较为折衷,并且各避难所处置区域风险时的应急协同能力较好,是该区域避难所布局效果最为合理的方案。本论文将最优方案(“人员分配平衡优先”)和现有的布局方案进行比较,并根据该区域在当前滑坡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避难所选址布局不合理、维护管理机制不完善、区域灾害应急协同能力较差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灾害应急联动机制背景下提高该区域救灾减灾的对策和方法,包括布局原则及布局模型的选取、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模型算法的求解以及对布局效果的评价,从而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服务设施选址布局方案。
二、湖北秭归县龙王庙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发育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秭归县龙王庙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发育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2)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寒武纪大爆发 |
1.2 腕足动物概述 |
1.3 全球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分布和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其地层概况 |
2.1 鄂西地区 |
2.1.1 地层概况 |
2.1.2 研究剖面 |
2.1.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
2.2 滇东地区 |
2.2.1 地层概况 |
2.2.2 研究剖面 |
2.2.3 寒武纪早期生物群简介 |
2.3 陕南地区 |
2.3.1 地层概况 |
2.3.2 研究剖面 |
2.3.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
第三章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
3.1 水井沱组化石 |
3.1.1 水井沱组腕足动物化石 |
3.1.2 水井沱组其他化石 |
3.2 石牌组化石 |
3.2.1 石牌组腕足动物化石 |
3.2.2 石牌组其他化石 |
3.3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的出现及分布 |
第四章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
4.1 滇东最早三叶虫Parabadiella带腕足动物及其他化石 |
4.1.1 腕足动物化石 |
4.1.2 其他化石 |
4.2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 |
4.2.1 腕足动物化石 |
4.2.2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 |
4.2.3 乌龙箐组乳孔贝Linnarssonia壳体密集层 |
4.3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与寒武纪底质演化 |
第五章 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
5.1 腕足动物壳层结构 |
5.2 碎屑岩中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
5.3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乳孔贝壳层结构的对比 |
第六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生物地层对比 |
6.1 鄂西与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比较 |
6.2 陕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他壳体化石 |
6.3 华南寒武纪早期生物地层对比 |
6.4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古地理意义 |
第七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系统描述 |
7.1 洒普山林纳逊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Duan and Zhang,2021a |
7.2 马龙始圆货贝Eoobolus malongensis Rong, 1974 |
7.3 尔格李野维舌孔贝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 Koneva, 1983 |
7.4 新圆货贝科未定属种Neobolidae gen.et sp.indet. |
7.5 中国顾脱贝Kutorgina sinensis Rong,1979 |
7.6 顾脱贝未定种Kutorgina sp. |
7.7 莲沱艾苏贝Nisusia liantuoensis Zeng,1987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三峡库区顺层岩质滑坡变形机理及潜在涌浪危害研究 ——以木鱼包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顺层岩质滑坡失稳机制研究现状 |
1.3.2 滑坡破坏后运动学的研究 |
1.3.3 涌浪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3.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路线 |
第2章 三峡库区顺层岩质滑坡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 |
2.1 三峡库区顺层岩质滑坡的形成机制 |
2.2 三峡库区顺层岩质滑坡的分布和特点 |
2.3 三峡库区顺层岩质滑坡滑面特点及其变形破坏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木鱼包滑坡工程地质概况及变形机理分析 |
3.1 木鱼包滑坡空间地理位置 |
3.2 木鱼包地质环境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层岩性 |
3.2.3 区域地质构造 |
3.2.4 气象水文 |
3.2.5 水文地质 |
3.3 木鱼包滑坡库岸地质情况 |
3.4 木鱼包滑坡的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 |
3.5 基本渗流理论和变形失稳机制 |
3.5.1 饱和土-非饱和土渗流理论 |
3.5.2 降雨和库水致灾因子下边坡失稳机制 |
3.6 滑坡监测点的布置与运作 |
3.6.1 监测点布置 |
3.6.2 监测仪器原理及实物图 |
3.6.3 监测数据传输及管理 |
3.7 基于监测数据-滑坡变形失稳分析 |
3.7.1 人工GNSS监测点-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3.7.2 自动GNSS监测点-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3.7.3 地下钻孔监测点-测斜监测数据分析 |
3.7.4 单个监测点-地表位移监测数据详细分析 |
3.7.5 监测数据与宏观变形对比分析 |
3.8 滑坡成因机理与变形演化 |
3.9 滑坡的数值模拟分析 |
3.9.1 数值模拟荷载工况设定依据 |
3.9.2 模型的建立 |
3.9.3 计算参数选取 |
3.9.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3.9.5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木鱼包滑坡潜在涌浪危害分析 |
4.1 滑坡速度的计算 |
4.1.1 工程地质类比法 |
4.1.2 质点的能量法估算 |
4.1.3 潘家铮法 |
4.1.4 滑坡运动速度小结 |
4.2 滑坡涌浪公式法估算 |
4.2.1 最大首浪高度计算 |
4.2.2 传播浪高计算 |
4.2.3 爬高计算 |
4.3 滑坡涌浪数值模拟分析 |
4.3.1 Surge软件的简介 |
4.3.2 计算模型参数的选定 |
4.3.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4.4 涌浪灾害风险区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的研究 |
1.2.2 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处理 |
1.4.1 研究区概况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收集: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
1.4.4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陕北地区明代不同种类自然灾害时空特征 |
2.1 旱灾 |
2.1.1 年份分布 |
2.1.2 年份分布的连续性特点 |
2.1.3 季节和月份分布 |
2.1.4 周期特征 |
2.1.5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1.6 空间分布 |
2.2 洪涝灾害 |
2.2.1 年份分布 |
2.2.2 季节和月份分布 |
2.2.3 周期特征 |
2.2.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2.5 空间分析 |
2.3 地质灾害 |
2.3.1 年份、季节分布 |
2.3.2 空间分布 |
2.4 寒冻低温灾害 |
2.4.1 年份、季节分布 |
2.4.2 空间分布 |
2.5 雹灾 |
2.5.1 年份、季节分布 |
2.5.2 空间分布 |
2.6 虫灾 |
2.6.1 年份、季节分布 |
2.6.2 空间分布 |
2.7 风灾、疫灾及其他灾异 |
2.7.1 风灾 |
2.7.2 疫灾 |
2.7.3 其他灾异 |
2.8 饥荒 |
2.8.1 导致饥荒的自然灾害种类分析 |
2.8.2 饥荒的年际分布 |
2.8.3 周期特征 |
2.8.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8.5 空间分布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及特点 |
3.1 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 |
3.1.1 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 |
3.1.2 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
3.2 自然灾害特点 |
3.2.1 自然灾害种类多,旱灾为首要灾害类型 |
3.2.2 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广 |
3.2.3 灾害发生时间不均衡 |
3.2.4 灾害发生空间不均衡 |
3.2.5 多灾并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特征 |
4.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 |
4.1.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分析 |
4.1.2 气象灾害关联性及多灾种耦合时间特征 |
4.1.3 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与虫灾的关联性 |
4.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空特征 |
4.2.1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间特征——灾害群发 |
4.2.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空间特征——灾害群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原因分析 |
5.1 自然要素 |
5.1.1 气候因素 |
5.1.2 地貌因素 |
5.2 人类社会 |
5.2.1 人口数量变化 |
5.2.2 土地开发利用 |
5.2.3 社会脆弱程度 |
5.3 生态环境 |
5.3.1 历史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概况 |
5.3.2 陕北地区明代生态环境恶化 |
5.4 对自然灾害与自然要素、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梳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 |
6.1 对人口的影响 |
6.1.1 人口数量减少 |
6.1.2 人口迁移与流民 |
6.1.3 灾民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低下 |
6.2 对经济的影响 |
6.2.1 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6.2.2 对商业经济的影响 |
6.3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
6.3.1 冲击社会伦理 |
6.3.2 破坏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动荡 |
6.4 对文化的影响 |
6.4.1 灾害相关的信仰 |
6.4.2 灾害相关的民俗行为 |
6.4.3 灾害对建筑、城市建设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启示 |
7.3 创新之处 |
7.4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空间发育规律与成因模式 |
1.2.2 水库滑坡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 |
1.2.3 水库滑坡的长期变形演化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三峡库区工程地质环境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5 岸坡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三峡库区滑坡空间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 |
3.1 三峡库区滑坡发育规律 |
3.2 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
3.2.1 地层岩性 |
3.2.2 斜坡结构 |
3.2.3 地形地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成因模式 |
4.1 概述 |
4.2 典型滑坡实例及其成因模式 |
4.2.1 木鱼包滑坡 |
4.2.2 石榴树包滑坡 |
4.2.3 长屋滑坡 |
4.2.4 白衣庵滑坡 |
4.2.5 白家包滑坡 |
4.2.6 向家湾滑坡 |
4.2.7 草街子滑坡 |
4.3 不同成因模式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滑坡的复活变形特征及其诱发机理 |
5.1 概述 |
5.2 木鱼包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
5.2.1 滑坡专业监测网络与工程地质结构 |
5.2.2 滑坡宏观变形特征 |
5.2.3 滑坡变形监测结果 |
5.2.4 变形影响因素与复活机制 |
5.3 八字门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
5.3.1 八字门滑坡概括 |
5.3.2 滑坡复活变形演化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规律 |
6.1 概述 |
6.2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的时空分布规律 |
6.3 库水作用下滑坡复活变形类型 |
6.4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
6.4.1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分布特征 |
6.4.2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规律 |
6.4.3 不同滑面滑坡对库水位升降的变形响应机制 |
6.5 不同渗透特性的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
6.5.1 滑坡现场渗透试验 |
6.5.2 三峡库区滑坡渗透特性 |
6.5.3 渗透性对三峡水库水位下降速率调控的影响 |
6.5.4 不同渗透特性滑坡复活规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的滑坡变形演化研究 |
7.1 概述 |
7.2 岸坡原型 |
7.3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 |
7.3.1 试验原理 |
7.3.2 试验设备与装置 |
7.3.3 试验模型设计 |
7.3.4 试验材料与模型制备 |
7.3.5 试验监测方案 |
7.3.6 试验工况条件 |
7.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4.1 滑坡宏观变形演化特征 |
7.4.2 位移量变化 |
7.4.3 孔压变化 |
7.4.4 土压变化 |
7.4.5 含水率分布特征 |
7.4.6 渗流侵蚀效应分析 |
7.4.7 变形演化模式 |
7.5 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三峡库区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自适应性研究 |
8.1 概述 |
8.2 三峡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特征分析 |
8.2.1 库区滑坡变形演化趋势类型 |
8.2.2 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调整时长 |
8.3 滑坡体固结压密对变形自适应的影响 |
8.3.1 滑体在竖直方向的压密变形 |
8.3.2 滑体在滑动方向上的压密变形行为 |
8.4 滑坡体渗透系数逐步增大 |
8.4.1 溪沟湾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
8.4.2 溪沟湾滑坡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
8.4.3 滑坡渗透性变化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基于能量守恒和张量分析的复杂边界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滑坡涌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初始涌浪高度研究现状 |
1.2.2 滑坡涌浪传播规律研究现状 |
1.2.3 河道边界对滑坡涌浪传播作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河道型水库滑坡特性及涌浪形成条件研究 |
2.1 河道型水库滑坡的分类特征 |
2.2 河道型水库滑坡的岩土结构 |
2.2.1 滑坡体的岩土结构 |
2.2.2 滑面土的岩土特征 |
2.3 河道型水库滑坡的运动机制 |
2.3.1 滑坡启动阶段 |
2.3.2 滑坡加速下滑阶段 |
2.3.3 滑坡体入水准备阶段 |
2.4 滑坡涌浪的形成条件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物理模型试验 |
3.1 试验目的及方法 |
3.2 试验模型设计 |
3.2.1 模型比尺 |
3.2.2 河道型水库模型 |
3.2.3 滑坡体模型设计 |
3.3 仪器设备 |
3.3.1 波浪水位采集系统 |
3.3.2 滑架 |
3.3.3 滑槽 |
3.4 试验工况的确定 |
3.4.1 三峡水库 145m工况 |
3.4.2 三峡水库 155m工况 |
3.4.3 三峡水库 175m工况 |
3.5 物理模型试验 |
3.5.1 凸岸模型试验 |
3.5.2 凹岸模型试验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量守恒的滑坡涌浪首浪高度研究 |
4.1 初始涌浪特性分析 |
4.2 首浪的定义 |
4.3 滑坡体入水的能量守恒原理 |
4.4 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分析 |
4.4.1 滑坡体入水前的运动特征分析 |
4.4.2 滑坡体入水前的动能分析 |
4.4.3 滑坡体入水前的势能分析 |
4.4.4 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计算模型 |
4.5 滑坡体入水后产生的首浪波能分析 |
4.5.1 首浪波能分布 |
4.5.2 首浪波能计算模型 |
4.6 滑坡体入水前后的能量转换系数 |
4.6.1 研究指标的定义 |
4.6.2 滑坡体入水前后的能量转换因素分析 |
4.6.3 滑坡体入水前后能量转换系数的确定 |
4.6.4 滑坡体入水前后能量转换的机理分析 |
4.7 基于能量交换机理的首浪高度计算模型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张量分析的滑坡涌浪经验波场研究 |
5.1 滑坡涌浪经验波场研究目的和方法 |
5.2 弯曲河道滑坡涌浪经验波场区域划分 |
5.3 研究指标的定义 |
5.4 张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
5.5 基于张量分析的滑坡涌浪经验波场研究 |
5.5.1 波高传递率与相对距离的二维模型 |
5.5.2 波高传递率与方位、相对距离的三维模型 |
5.5.3 波高传递率与工况、方位、相对距离的四维模型 |
5.6 小结 |
第六章 复杂河道边界对滑坡涌浪传播的作用研究 |
6.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方法 |
6.2 试验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6.2.1 试验模型的建立 |
6.2.2 试验模型的验证 |
6.3 复杂河道边界对涌浪传播方向的影响规律 |
6.3.1 复杂河道边界对涌浪传播方向作用的数模试验 |
6.3.2 顺直河道边界作用下的涌浪传播方向 |
6.3.3 凸岸顶点入水凹岸边界作用下的涌浪传播方向 |
6.3.4 凹岸中点入水凸岸边界作用下的涌浪传播方向 |
6.4 复杂河道边界作用下的滑坡涌浪反射波波高研究 |
6.4.1 复杂河道边界对涌浪反射波波高作用的数模试验 |
6.4.2 河道边界单因素对反射波高的影响规律分析 |
6.4.3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复杂河道边界作用下的涌浪反射波波高研究 |
6.5 复杂河道边界对滑坡涌浪周期的影响规律 |
6.5.1 岸坡坡度对滑坡涌浪周期的影响规律 |
6.5.2 弯曲河道凹岸对滑坡涌浪周期的影响规律 |
6.5.3 弯曲河道凸岸对滑坡涌浪周期的影响规律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7)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滑坡预测模型评价理论及方法 |
2.1 滑坡预测模型评价理论 |
2.2 统计分析方法介绍 |
2.3 方法选择 |
2.4 含虚拟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 |
2.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三峡库区地质概况及滑坡发育分布特征 |
3.1 地理位置 |
3.2 气象水文 |
3.3 地形地貌 |
3.4 地层岩性 |
3.5 地质构造 |
3.6 滑坡类型及分布特征 |
4 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斜坡结构类型 |
4.2 滑床岩性 |
4.3 滑坡剖面形态 |
4.4 滑带土物质组成 |
4.5 滑带土物理参数 |
4.6 本章小结 |
5 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统计样本及影响因子的选择 |
5.1 堆积层滑坡样本统计 |
5.2 滑带土抗剪强度影响因子的选择 |
5.3 判定异常值 |
5.4 回归变量(滑带土抗剪强度)相关性分析 |
5.5 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6.1 原始数据标准化 |
6.2 天然内聚力回归模型的建立 |
6.3 天然内摩擦角回归模型的建立 |
6.4 滑带土抗剪强度模型评价 |
6.5 回归模型汇总 |
6.6 预测检验滑坡实例 |
6.7 预测模型检验及评价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8)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重难点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
第二节 生产方式 |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
第三节 人文环境 |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
一、古代建筑 |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
一、表演艺术 |
二、民间文学 |
三、传统知识技艺 |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
一、文献资源 |
二、影像文化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三峡库区秭归县龙王庙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变形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
2 滑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 |
2.1 滑坡变形特征 |
2.2 滑坡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
3 滑坡变形数值模拟 |
3.1 有限元网格计算模型 |
3.2边界约束条件及荷载的设置 |
3.3参数的选取 |
3.4计算工况的选取 |
3.5计算结果分析 |
4 滑坡变形机理综合分析及稳定性预测 |
5 结论 |
(10)基于GIS的滑坡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路线与结构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滑坡灾害应急避难所相关理论基础 |
2.1 滑坡灾害特征分析 |
2.2 滑坡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滑坡灾害风险管理 |
2.2.2 应急避难所区位布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急避难所选址布局模型及优化方法 |
3.1 区位布局原则 |
3.2 区位布局模型及优化方法 |
3.2.1 适宜性评价模型与GIS空间分析 |
3.2.2 区位选择模型与多目标演化方法 |
3.2.3 风险评价模型与易损性评价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峡库区秭归县滑坡灾害避难所选址评价研究 |
4.1 三峡库区秭归县介绍 |
4.1.1 滑坡灾害特征分析 |
4.1.2 滑坡数据采集、处理 |
4.2 候选避难所适宜性评价 |
4.2.1 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2 GIS空间分析 |
4.2.3 待选应急避难所的确定 |
4.3 应急避难所区位选择 |
4.3.1 基于滑坡灾害避难所选址布局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
4.3.2 基于快速非支配排序法的多目标演化算法 |
4.3.3 MOLOPFLES模型求解与分析 |
4.4 应急避难所布局效果评价 |
4.4.1 随机多属性可接受度分析模型 |
4.4.2 构建综合易损性评价模型 |
4.4.3 最优方案的选择 |
4.5 滑坡灾害避难所选址布局应急管理方案 |
4.5.1 现有布局方案存在问题 |
4.5.2 应急管理方案的建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湖北秭归县龙王庙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发育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时序InSAR技术在沿海和陆地形变监测中的对比研究[D]. 丁志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D]. 段晓林. 西北大学, 2021
- [3]三峡库区顺层岩质滑坡变形机理及潜在涌浪危害研究 ——以木鱼包滑坡为例[D]. 张巷生. 三峡大学, 2021
- [4]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D]. 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D]. 李松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基于能量守恒和张量分析的复杂边界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机理研究[D]. 祖福兴.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7]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预测模型研究[D]. 侯珍珠. 三峡大学, 2019(06)
- [8]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三峡库区秭归县龙王庙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变形机理分析[J]. 杨鹏,侯珍珠,王梓帆,夏宇,肖诗荣.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10]基于GIS的滑坡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与布局研究[D]. 杜天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3)